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搖籃山
2008/04/28 00:05:36瀏覽1007|回應0|推薦1

過了Launceston之後我們的目的地是搖籃山(Cradle Mountain),在塔島旅行時若從北方進入搖籃山,則Launceston是必經之地,畢竟旅人得在那裡補給,一進入搖籃山山區之後補給的機會便少了許多。搖籃山國家公園是塔島最負盛名的國家公園,面積廣達近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內保留著無價的生態,因此搖籃山國家公園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林,姑且不論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為何,但搖籃山的確是一座生態寶庫,那裡是古代冰河的孓遺,那裡滿是壯觀的峽谷與瀑布、鋒利的峭壁、深邃的湖泊、原始的溼地、還有就是幾乎未經破壞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塔島的最高峰Mt Ossa(海拔1617公尺)與最深的湖泊Lake St Clair(深達200公尺)也在此國家公園內,若說搖籃山國家公園是塔島的心臟則一點也不誇張,我的同學小G當時便是直奔搖籃山國家公園後再去酒杯灣的,這兩處是塔島最著名的勝景,許多人甚至只到搖籃山國家公園虛晃一圈便離了塔島。



搖籃山國家公園早在1912年便有德裔澳洲人Gustav
Weindorfer
在那裡長住,他在那裡搭建了森林中的木屋,1916年後他更決定永遠住在那裡,現在他的小屋則成了小小的博物館,小木屋的陳設依舊,百多年前的小木屋如今依然屹立著。搖籃山國家公園也是登山客與健行者的天堂,從Cradle Valley走到Lake St Clair的健行路線全長80.5公里,這條路線是所有造訪塔島的登山客的最愛,它每年總吸引著近萬人前來踏訪,我們儘管是以一種緩慢的速度旅行,但是卻也沒有那個時間踏訪那條美麗的路線,因為走一趟必須花上五到六天的時間,且我們在裝備上也無法滿足那樣的健行,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在它的大眾範圍裡閒晃的,例如在鴿子湖(Dove Lake)附近健行,鴿子湖是搖籃山國家公園的地標,那一泓寶藍色的湖水映著的是的搖籃山的頂峰,鋸齒般的搖籃山頂峰因為狀似搖籃因而得名,這狀似搖籃的山形也是塔島荒野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我們當時先將行李放在投宿的小木屋中,然後便開車到information
centr
e,從那裡我們憑著之間購買的國家公園套票搭區域內的交通小巴士,那小巴士在區域內行駛,遊人可以自行選擇地點乘車與下車,我們先是搭小巴士到最遠的鴿子湖(Dove Lake),然後便開始了我們的環湖健行,那環湖路線被稱為Dove Lake Circuit,那Dove Lake Circuit的路徑上有著變化多端的植被,酷似棕櫚的Pandani可以追溯到6000萬年前,Pandani的造型詭異,我從未看過那般科幻的植物,它看來像是筆筒樹與棕櫚的混生體,而落葉山毛櫸(Nothofagus
gunnii
)則是塔島的特有種植物,其間還有數不盡的各種植物吸引著我們的細看,步道上則經常可見某種動物的排遺,後來我在國家公園內的一處草原裡才發現那排遺原來就是Wombat(袋熊)的傑作,那時陽光晴朗,山上的風輕吹,海拔不怎麼高的搖籃山上卻有些冷冽,我們便安步當車地在環湖的步道上悠哉地走著,那遠看似乎不怎麼高聳的搖籃山近看時卻也有著懾人的氣勢,山上的森林有著古怪的面貌,白色的枯木在綠色的林中顯得十分地突兀,湖邊的枯木襯托著寶藍色的湖水與穹蒼,似乎演化的腳步無時無刻地在這座活生生的博物館中上演著。



離去了鴿子湖(Dove Lake)後,我們又在Waldheim站下車,Waldheim在德文中意為森林之屋,這個名稱是Gustav Weindorfer當時為自己的木屋所命名的,後來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於是那附近的區域便被稱為WaldheimWaldheim有著一大片的草原,在草原與森林之間則長滿了造型詭異的Pandani,步道則在草原上蜿蜒迤邐著,那片草原在山與林之間,看似平凡的草原實際上藏著許多秘密,那時明琦與毓琦走在前頭,或許正在沉思的她們似乎對於草原上的動靜視若無睹,不過其實那微小的變化實在也難以被觀察,當時我也以緩慢的步伐前進,突然之間我看見了某種灰色的移動物體,定睛一看才知道那原來就是性情溫和的Wombat(袋熊),那種澳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yuhung&aid=18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