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圓與直線
2010/02/06 11:28:12瀏覽141|回應4|推薦0

                                          圓 與 直線
 
                                  分別是東方與西方
 
                                        思想的象徵
攝影者:王賜賢師兄

 
  根據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階層式思考方法,萬物在過去某個時刻被創造,
  世界也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毀滅。若依循此種思考模式發展,
  時間和空間皆是發生在直線上。
 
  此種基本概念加上人類是生於墮落及罪惡的狀態,因此需要被救贖的見解,
  進而產生了一個純理論的物理宇宙論。
 
  這種宇宙論影響了西方人語言、哲學、思想及分析法、解決問題的結構,
  當然也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價值系統結構。
 
  換句話說,除非是非理性或著重直覺的人,不然,
  西方人皆趨向於採取直線式思考模式
 
  但是這也表示儲存在他們腦海的資料移動得相當緩慢,
  並直接影響到如何記憶事物,如何使事物在心中串連起來,
  以及如何準備應付預期事物。
 
  西方人的心念處理訊息的模式,是以特定的方法將觀念和感覺連接在一起,
  再將之分門別類進行配對的工作,不論是透過階層式、對應性或感性的架構,
  他們的心念都是如此在做。
 

 
  對應性思維則是以圓為基礎,
 
  這是佛教徒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們將世界看成是一連串相互串連的圓。
 

  身為佛教徒,我們相信時間的發生是圓形形式的,
  整個宇宙即是一個大圓,這個大圓則統攝了許多的小圓。
 
  採取階層式思考法的人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將事情徹底考慮清楚,
  因為他必須以直線方式連結本身的一切思維。
 
  一位採取相關性思考方法的人則能思索得較快,
  因為他以圓形方式進行思考;也就是說,
  他無需經歷多次浪費時間的思考,
  以使他所考慮及感受的事物產生關連性。
 

 
    對應性思考運作的方式就是:
 
   全然不用思考!
 
 
 
  對應性思考使你能從心念內的平靜下以心去覺受事物。
  一般而言,人的思考方式及感受是直線式的運作,
  你必須以冗長、累贅的方式詳細考慮,才能達成正確的結論,
  也就是一般常說的演繹法及邏輯歸納。
 
  如果可以的話,想像現在有一個宇宙資料庫,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資料,
  朝四面八方延伸開來。資料中可能適用於你即時的需要,可是,
  大部份在某些時刻裡互無關連。
 
  因此,置身在這個無窮盡的宇宙資料庫,你所面對的問題是 ─
  要如何儘快且不費力地,除去一切與你的即時需求不相干的資料;
  以及如何快速地找到、著重並應用你所找到的資料。
 

  佛教修行者從禪定研究中學習到的一大祕密即是:
  要如何去除他們心中的雜念。
 
  如果某件事物對他們及快樂幸福並無助益,
  便應將這件事物從人中除去,
  使他們的心念只集中在重要的事物上。
 
  對應性的行事方法,就是在一種已提昇的感受境界中,運作你的心念,
  這樣的境界我們稱之為「第四境」。
 
  在第四境裡,你的意識凌駕了不相干資料的川流,也就是說,
  你的心念超出了次元及空間。這樣一來,你本身的心念也就
  與宇宙的純智識融合在一起。
 
  在生命的任何一刻鐘,只要專注心念於更高層次的智識,如此,
  便可以使用第二注意力,讓你的心念自動地與你所需要的資料有所連結。
 
  這是智之圓的中心思想!
 
  在這種內在光明的境界裡,你將時時確知什麼才是在適當時刻裡該做的事,
  什麼又是不該做的事!這與使用次第式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
  你不再需要考慮一大堆資料才能了解事物,因為:
 
  你就是『知道』。
 
  多數有大成就的人都沈浸在創造及快樂的空性境界中;
  而一般人卻都過度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所思考、正在處理、
  期待或記憶中的事上。
 
  與這不同的是,一個採取對應性思考方式的人,
  能夠看見別人所忽視的機會;由於從意識之圓的中心觀看事物,
  他能創造使他迅速且成功地抓住這些機會,和避免災難的快速關係。
 
  以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來做個總結,生活中的成功主要視兩件事而定:
  一是適時,二是一個人在心念中創造快速、確切關係的能力。
 
本文引用
原文摘錄自[遨遊喜馬拉雅]Fredrick Lenz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茉莉花香@guest
Re: 圓與直線
2010/02/08 13:18
To: 咪糖 

忘了提醒一點:光是"信服"並不會"被渡得道" , 中間還有許多過程, "信,解,行,證",  要嚴格說起來, 證道才是修行的起點!

還要經過初地,二地,.....十地,等覺,圓覺, 最後才是成佛!

咪糖@guest
Re: 圓與直線
2010/02/06 17:47

求道之人,不就是試圖找出達到其目標的"道"嗎? 正因為找到了"道",想要分享,才會講"道". 而這"道"就在傳述之中,不斷與聽者論證,聽"道"的人信服了,也就被渡而得"道"了. 如果單純只是自己經歷而開悟,那僅止個人頓悟,絕不是佛的"普渡"大愛,地藏也不必不成佛了...

對不起,我無意辯白,只是個人淺見,也許不成熟,但人生不就是不斷學習中成長嗎...

[版主回覆02/08/2010 10:12:08]你說得很對! 但成道和頓悟是一件事, 悟後起修更重要, 到成佛之前渡眾是必然的! 本文摘錄自[遨遊喜馬拉雅]弗利德立克著, 作者到喜馬拉雅山滑雪時, 遇見一位密宗師父, 他從不相信到信受的過程, 作者以西方人的觀察, 寫出東西之不同, 這是他個人體驗! 所有別人的體驗只是指月之手, 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道路!

茉莉花香@guest
Re: 圓與直線
2010/02/06 16:50
很多事是需要去經驗的  而非去論證的  就像一些成道之人  你要如何論證呢?

唯有自己親自經驗 才會有這樣開悟 "啊哈!原來如此!" 

如果你對宗教沒興趣  建議看美國腦神經博士吉兒.泰勒所寫的<奇蹟>  天下出版

咪糖@guest
Re: 圓與直線
2010/02/06 16:00

不曉得這篇文章是否經過論證,或其他數據的支持?

[版主回覆02/06/2010 16:59:09]
對不起!回覆打成回應 請參考!
另外  我們從小就被訓練成線性思考模式
宗教是打破線性思考 
其實很多藝術家或詩人  也不是線姓的或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