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研究團隊以不同的方法分析大量資料,一方面直接比較各族群的SNP,另一方面也檢視各種「單倍型」(即DNA片段包含很多個SNP,經過多個世代一直完整遺傳下來)。論文刊登於《自然》的團隊更發展出一項探討人類差異度的新技術,他們於整個基因組選取一些長達100萬個核酸的DNA段落,比較不同人之間這些段落的重複或缺失情形(稱為複製數變異),很符合在基因組裡尋找更多遺傳變異標記的研究主流。這篇論文的領銜作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羅森柏格(Noah A. Rosenberg )說:「基因組的任何一段都有其歷史,但不見得能夠反映整個基因組的自古源流。」不過他又說,若能同時檢視許多區域,便可克服上述問題:「只要握有數千個標記,便有可能說出人類遷徙的完整故事。」
有一項研究刊登在今年2月的《自然》,顯示人類離開非洲後,遺傳多樣性下降對人類造成的影響。這個計畫的研究對象是20位歐裔美國人和15位非裔美國人,比較這群人的四萬個SNP,發現歐裔美國人身懷有害遺傳變化(可能與疾病有關)的機率比非裔美國人高,不過作者沒有特別指出是哪些健康方面的影響。計畫主持人布斯塔曼德(Carlos D. Bustamante)稱這個結果為歐洲人祖先的「族群遺傳殘跡」,也就是說,歐洲最早的一小群住民因為遺傳多樣性較低,使一些有害的突變得以傳播開來,等到人口越來越多,又出現一些新的突變,而天擇都還沒有時間剷除這些有害的變化。
哈彭丁與同事做的一項研究顯示,DNA的改變速率(可顯示演化的步調)在過去四萬年來逐漸加快。另一項由美國麻州劍橋市博德研究院的薩貝提(Pardis C. Sabeti)與同事進行的研究則指出,基因組內有數百個區域仍發生天擇,包括負責對抗疾病、膚色變化和毛囊調控汗水的區域。這些發現意味著自從人類離開古代非洲故鄉後,至今仍持續適應不同地區的差異,像是陽光曝曬度、食物種類和病原體等;即使是非洲人,也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