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慕貞 (2/2)
2008/07/28 14:19:21瀏覽4682|回應1|推薦4

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慕貞

        第六章

    愛女不幸早逝

    1913年7 月,孫中山發動討袁的“二次革命”失敗,被迫再次流亡日本,盧慕
貞只好來到澳門,投靠當時在澳門定居的大伯孫眉。

    早在1912年6 月底(一說7 月),袁世凱當局准予孫科按勳人子弟享受官費赴
美留學。同年12月,孫中山在致袁世凱信中說:“文有一男名科,已入美國大學,
一媳陳氏,又有兩女名蜒及婉,皆在美洲中學。”

    盧慕貞長女孫蜒後就讀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然而不
幸的是,1913年3 月,年僅20歲的孫蜒因患腎疾,久醫不愈,遂由戀人伍平一特聘
醫生及護士伴隨回澳門其母盧慕貞處治療。

    6 月12日,香港《華字日報》刊載孫蜒返國治病的消息。報導說:“孫逸仙之
女日前由美洲附蒙古輪抵港,聞染有腎病,眼部亦為之牽連。伊本在美洲肄業,此
次回來因病太重,不能在上海頓陸與孫中山相敘。”

    孫蜒到澳門後,病情未見好轉,相反每況愈下,病人膏肓,6 月下旬病危。6
月20日,孫中山由上海到香港,專程赴澳門看望女兒,23日晚由澳門赴香港,孫中
山到香港這天,廣州《民生日報》刊發他赴澳門探望孫蜒的報導。報導說:“孫先
生此次返澳,系因其女公子患病瀕危,由美洲回家,聞病必不起,一日數電,請先
生一來撫視。故先生偕同行者三數人,由滬乘英國郵船抵港,即徑赴澳門,與其女
公子相見。先生素精醫學,一見即知其病不能治,為之慘然。”  6 月25日,當孫中
山離港返上海,同日,女兒告別人世。孫中山聞悉噩耗,甚為悲痛。

    7 月9 日,孫中山在上海致電伍平一,告其愛女病逝。電雲:“平一世兄:6
月25日,(蜒兒)病歿。”

    1914年,伍平一寫信給孫中山,請求介紹去澳門憑弔孫蜒墓。10月15日孫中山
復函伍平一,信中說:“平一世兄鑒:來信收悉。所請介紹至澳,憑弔埏(蜒)兒
近琢一事,實難為情,蓋不欲再傷其母之心也。世兄如必欲竟此志,只有到澳時與
舍侄阿昌密商,請他帶往便可,切勿使家中知之也。此複,前程遠大,幸為國珍重。”

    孫蜒的戀人伍平一,字澄宇,1910年在美國三藩市參加同盟會,同年8 月18日,
孫中山在三藩市創辦宣傳反清革命報刊《少年中國晨報》,報刊由李是男、黃超五
等編輯,特派伍任主筆;不久又任伍為美洲同盟會總支部長,為策動全美華僑社會
襄贊革命的負責人;並任伍為私人秘書等要職。足見孫中山對伍的器重和賞識。伍
平一與孫蜒相識、相戀的月下老人即是孫中山。

    據臺灣學者莊政教授在《國父直系後裔今昔概況》一文中記述:

    她18歲時,中山先生將其照片寄給伍平一,希望彼此通信,以增進友誼。孫蜒
遠赴美國求學,隻身孤單,確也需要照顧。這個責任無形中就落到伍平一的身上。
這對青春璧人相處久了,情投意合,遂成為形影不離、心心相印的戀人。然而,眼
看伍平一很快將成為孫中山的東床快婿,孫蜒卻一病不起。1913年當他伴送病重的
孫蜒從美國回澳門之際,看到久病不愈的戀人,一時悲從中來,感慨萬千,乃作《
送孫蜒女士東歸詩》,充滿哀婉之情。詩雲:生平湖海飄零慣,足跡猶慚未遍寰;
異地星霜曾涉曆,故鄉風月待歸還。丈夫不灑臨歧淚,情有兒女指上環;桅影渡頭
門掩映,離人愁煞賦陽間。

    孫蜒自幼隨母親盧慕貞四海漂泊,經歷風霜,中華民國成立後,又與妹妹孫婉
一起,常隨父親左右,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今天人們可從這一時期孫中山的照片中,
目睹孫蜒不凡的氣質和風采,可惜天不假年,青春早逝,令人惋惜之至。

    1931年,孫蜒遺骸從澳門遷葬故鄉翠亨村孫宅山莊,墓基碑文刻有“顯十九世
祖妣姑蜒之墓”。


    1995年8 月,筆者曾前往翠亨村孫宅山莊,只見平緩山坡的荒山野草叢中分佈
著一座座泥墳,分上下五排,最高一排的正中有皇明太祖墓、十一世祖瑞英公墓、
十二世祖連昌公墓、十三世祖迥千公墓等幾代祖先墓。

    孫蜒的墓很小,很不顯眼,墓碑淹沒在野草之中,但走近俯身細視,碑文清晰
可辨。

    盧慕貞失去長女的巨大悲痛尚未完全消除,緊接著孫中山向她提出離婚的請求,
對她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無情打擊。

    --------
                第七章

    深明大義

    孫中山宣導“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主張男女平等,極力反對中
國封建社會對婦女的輕視與壓迫,明確地反對納妾。況且,孫中山和宋慶齡都是虔
誠的基督徒,該教一向主張一夫一妻制,故孫中山要與宋慶齡結婚,必須與盧慕貞
離婚。否則孫、宋婚姻既違教義又難以讓自幼接受西方教育的宋慶齡所接受。

    出於對大哥孫眉的敬畏,孫中山在大哥生前沒有貿然提出與盧慕貞離婚。他後
來鄭重其事地給盧慕貞寫信,請求同意離婚,並派侍衛官鄭卓陪同兒子孫科回鄉遞
交。鄭卓曾回憶道:

    我帶著孫科回鄉去,心中也著實有點害怕。但是既已受託,只好硬著頭皮把中
山先生的信交給盧夫人。哪知盧夫人早已知道了我們的來意,因為報紙上早已風風
雨雨地廣為宣傳了。她看了中山先生的信,心情異常平靜,問了宋慶齡的一些情況
後,立刻表示同意離婚,說她是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盧夫人……看了信後,不假
思索,朗聲道:“阿科,欏(拿)枝筆來,要新慨(的)!”毅然在信上寫了一個
“可”字,同意離婚。

    盧慕貞毅然同意與孫中山離婚,使孫中山與宋慶齡能夠順利結合,她深明大義、
顧全大局的一番言辭,曾使鄭卓和孫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其實,盧慕貞對孫中山的離婚請求是經過再三考慮,經歷了一番痛苦抉擇的。
她當年曾勸孫中山納妾,無非是想為他找到一位革命事業的賢內助,絕沒有想到有
一天孫中山會因此而離開自己。在那個時代,封建意識根深蒂固,接受丈夫提出的
離婚對一個女人來說是何等的奇恥大辱,盧慕貞要經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1918年10月17日,孫中山在致英國恩師康得黎的信中,坦陳自己和盧慕貞離婚
的原因:

    我的前妻不喜歡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裏,她從未有在國外陪伴過我。她
需要和她的老母親定居在一起,並老是勸說我按照舊風俗再娶一個妻子。但我所愛
的女子是一位現代的女性,她不能容忍這樣的地位,而我自己又離不開她。這樣一
來,除了同我的前妻協議離婚之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臺灣學者莊政教授在《孫中山家屬與民國關係》一書中,較全面、深刻地分析
了盧慕貞為什麼同意與孫中山離婚的原因,但其中有幾點頗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
盧慕貞的婚姻悲劇。他認為:

    1.他們是在少年時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親的,並非出於主動,感情基礎
可能不太牢固。而這也可能是中山先生矢志革命後,不惜奔走海外,歷經艱辛,義
無反顧,不達目的誓不終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中山先生為奔走革命,亡命海外二十年,與盧夫人聚少離多。甚至可以說二
人徒有夫妻名分,時間的阻隔、命運的安排,總不免使彼此感情漸趨疏離。

    3.兩人的知識程度、理想與習慣,相差甚遠;盧夫人並不贊同孫先生的政治理
想,他們的家庭生活並不是快樂的。

    4.盧夫人生性內向,對於政治沒有興趣,不願意應酬於交際場合。民國肇建,
雖偕元首夫婿同居于京滬,她不但沒有分享“妻以夫貴”的榮耀,反而似乎更加重
了他們間的差異。

    5.盧夫人可能自忖“教子”有餘,而“相夫”不足,她愛先生,但無能為力,
適有志同道合的新式女性為伴,基於女性忍讓美德,願意成全其好事。

    6.子女皆已長大成人,均在接受高等教育,其時兩個孫子已出生,子孫雖一時
未在身邊,但在精神上已有寄託。

    7.中山先生為盧夫人居住澳門的生活做了妥善的安排。


    1915年9 月1 日,盧慕貞應孫中山之請抵日本東京商談離婚事宜。在孫中山寓
所,革命党人胡漢民、朱執信等極力反對孫中山與盧慕貞離婚。孫中山深知此事能
否得到圓滿解決,關鍵在於盧慕貞,於是他請盧慕貞到內室,兩人密談良久,當兩
人出來時,盧慕貞當著大家的面表示: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她到處流浪,身心
為之交瘁,不願過緊張的生活,希望在家鄉安度。既然現有人照料先生身邊的生活,
且有助於其政治活動,她願意成全其事,答應與孫先生離婚。胡漢民、朱執信等人
聽了,自然也沒有什麼話可說。盧慕貞隨即與孫中山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

    孫中山在和盧慕貞正式離婚後,心裏久負的包袱終於卸下,心情舒暢,對盧慕
貞的深明大義心存感激。在此後的日子裏,他陪盧慕貞出遊並購物。1915年9 月23
日,孫中山送盧慕貞到東京,盧慕貞經橫濱回澳門,開始了旅居澳門的後半生。

    --------

                第八章

    澳門孫公館的孫家人

    孫中山雖和盧慕貞在日本協議離婚,但對盧慕貞受到的巨大傷害深懷內疚,據
說他向盧慕貞提了三項條件:你永遠是孫家的人;孫科永遠是你的兒子;回鄉後皈
依基督教。上述三項條件,從以後的情況看,每一項都成為事實。孫中山安排盧慕
貞住在澳門孫公館,是他把她視為永遠是孫家人的體現。

    盧慕貞和孫中山離婚後,一直居住在澳門孫公館,除返翠亨村小住外,直至病
逝,前後近40年。孫公館是孫中山大哥孫眉出資建造的。1915年,孫眉對房子加以
擴建,未完工前另租房安排盧慕貞居住。但不幸的是,同年2 月11日,房子尚未完
工,孫眉就去世了。1917年,護法戰爭期間,孫中山偕宋慶齡,由粵軍總司令許崇
智陪同到澳門看望盧慕貞,許崇智看到盧慕貞租借的住所簡陋,就另買一套房子贈
送。次年,孫公館擴建完工,盧慕貞遷回居住。有人說孫公館是1917年孫科回國後
籌款所建,為此曾向孫智興借了二千元。筆者認為,孫科向孫智興所借之款用於孫
公館的擴建,這一工程從他大伯孫眉健在時的1915年就開始了。所以,此屋說是孫
科所建並不確切。

    1930年8 月13日,澳門兵頭花園(今二龍喉公園)後的軍火庫因天氣酷熱、管
理不善發生大爆炸,兵頭花園全部炸毀,附近幾條街數百間民房幾成廢墟,連荷蘭
園馬路與高士德馬路交界處的龍田舞臺也倒塌。盧慕貞居住的龍田村1 號孫公館,
位於軍火庫的斜對面,嚴重損毀。為此,孫科斥資重修房子,1933年盧慕貞在新樓
竣工後重新遷回龍田村1 號居住。重建後的孫公館左側辟建了一個小花園,裏面豎
立著由孫中山生前好友、日本人梅屋莊吉鑄贈的孫中山全身銅像。1936年,澳門政
府為紀念著名的漢學家文第士,將龍田村馬路改為文第士街,於是孫公館成為文第
士街1 號,沿襲至今。

    1930年軍火庫大爆炸前,盧慕貞住宅被稱為“孫宅”、“孫公館”和“孫部長
宅”(按:因孫科曾任國民政府交通、青年、鐵道等部部長而得名)。

    盧慕貞為何選在澳門度過後半生呢?據唐仕進先生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澳門離翠亨村和她娘家外塋鄉都很近,來往方便;二是原孫眉在澳門有一套
房子,孫眉建起來後原為弟弟孫中山住用,孫中山不在,由盧慕貞管理;三是盧慕
貞與一水之隔的南屏(今屬珠海市)也有特殊關係。盧慕貞與孫中山離婚後,收養
了一個養女,女婿是南屏人,盧慕貞到南屏看望養女和女婿,也較方便。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盧慕貞在澳門能得到孫中山和孫中山舊友們的照顧。
孫中山的大哥孫眉晚年在澳門居住,對盧慕貞一向關心。另孫中山的一位結拜兄弟
鄭仲是老興中會會員,曾與孫眉、孫中山兄弟倆往來密切,此時也閒居澳門,經常
照顧盧慕貞。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和宋慶齡結婚。在他逝世前十年間,一直
關心盧慕貞的生活和健康,並常寄錢給盧慕貞,繼續負擔盧慕貞的生活費用。他後
來一直和盧慕貞保持書信往來。如今,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保存著六封孫中山
寫給旅居澳門的盧慕貞的信。

    從現在所見孫中山給盧慕貞的幾封信,每封信雖短,所談的也無非是匯款、家
用、當股東、身體健康等家常話,但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盧慕貞的關切。同時,孫中
山在信中,仍多稱盧慕貞為“科母”(孫科之母)或“盧夫人”,而自己署名則為
“科父”或族譜上與盧慕貞結婚時始用的名字“德明”。所有這些,都表明在孫中
山眼中,盧慕貞永遠是孫家人、孫科的母親,體現了他高尚的人格。

    盧慕貞雖然和孫中山離婚,但她心地善良、純樸,十分理解孫中山。當年她雖
然同意離婚,但仍表示可與宋慶齡以姐妹相稱。她還告誡比宋慶齡年長的兒子孫科
要尊重宋慶齡,而宋慶齡對孫科,總是像孫中山那樣,親昵地喊孫科的小名“阿科”,
與孫科、陳淑英夫婦及兒女相處融洽。

    後來,孫中山由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陪同偕宋慶齡到澳門探望盧慕貞。1923年孫
中山在廣州任大元帥時,盧慕貞到廣州與孫中山、宋慶齡相聚,並合影留念。

    令人敬佩的是,盧慕貞在離婚後一如既往支持孫中山從事革命事業。1924年,
孫中山在廣州創建黃埔軍校,盧慕貞就把自己的養女婿送到革命隊伍。養女婿家鄉
南屏有十多位青年要求投考黃埔軍校,她也想方設法,使這些滿懷報國之志的青年
人如願以償。

    --------

                第九章

    保護文物、支持抗日

    1925年3 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盧慕貞聞悉噩耗,悲痛萬分。據稱,她
請人代筆,發表悼念文章,讚譽孫中山具有“偉大的精神,偉大的人格”。此外,
她還應香山商會徵詢,曾函複有關孫中山的生平事蹟。此函文字簡練、質樸,從中
可看到她和孫中山結緣的不平凡人生。

    盧慕貞對孫中山的敬愛之情還集中體現在她對孫中山的胞姐孫妙茜的照顧上。

    孫中山胞姐孫妙茜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但她自幼與弟弟互幫互愛,感
情深厚。她與鄰近的崖口鄉楊家村楊紫輝結婚,但先在檀香山做先生,後到臺灣經
營樹膠業的丈夫在婚後數年即不幸病逝。因膝下無後,由丈夫四弟之子楊聰過繼為
子,楊聰生有三子一女。孫妙茜出嫁後常回翠亨村娘家,與父母大嫂和弟媳一起過
節。

    有一件事對盧慕貞觸動很大。那是1895年春,孫中山回鄉和好友陸皓東在書房
談論到深夜。孫中山叫盧慕貞去做夜餐,可此時盧慕貞早已熟睡,沒有及時應聲。
孫妙茜聽到弟弟的喊叫,但沒聽到盧慕貞起身的動靜,自己立即起床去做夜餐。

    事後,孫妙茜認為是盧慕貞不願起床做夜餐,就鄭重地對弟媳說:“我細佬
(弟弟)叫到都不起身做夜餐,怎麼說得過去呢?”盧慕貞從這件事深感孫妙茜和
孫中山手足情深,對孫妙茜的尊敬油然而生。

    孫妙茜家境貧困,1928年以後,從崖口遷居到翠亨村入住孫中山故居,使得故
居得到妥善管理。據李伯新先生的《孫中山胞姊孫妙茜瑣記》一文說:“她愛乾淨,
分配幾個孫子做故居清潔工作,要求嚴格,一點未做妥就不准去上學,使故居清潔
—塵不染。

    “對孫中山睡過的大鐵床,不准小孩睡覺,使其完整地得到保護。尤其是她精
心保護中山故居留下的文物,如族譜、契據、記事簿共六件。據說每逢農曆十一月
十五日,她把文物拿出來,在陽光下照曬,以除濕防蟲,使這些珍貴文物流傳下來。”

    盧慕貞既十分感激孫妙茜看管孫中山故居,悉心保護文物,也十分同情孫妙茜
的處境,經常給予資助。她每月必返翠亨村一二次,與孫妙茜同住數天,共敘親誼,
並必帶一些日用品給孫妙茜。

    盧慕貞長期珍藏孫中山遺物,想方設法保護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文物。1936年,
嶺南大學校長鐘榮光奉命向盧慕貞徵集孫中山遺物,盧慕貞感到此舉是為了宣傳和
紀念孫中山先生,就獻出孫中山行醫用的沙濾缸。

    1939年,在中山縣淪陷前夕,身居澳門的盧慕貞牽掛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為防
不測,她和孫妙茜商議派人將故居裏能搬走的東西,全部轉移到澳門孫公館。連日
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孫中山全身銅像,也從翠亨村運到澳門。現該銅像安放在澳
門“國父紀念館”裏。直到抗戰勝利後,那些文物才從澳門運回翠亨村。

    遺憾的是,當年孫中山親書、懸掛在故居大門兩旁的“一椽所得,五桂安居”
的對聯,以及酸枝茶台架、床鋪被席衣服等不慎散失了。今天我們能在翠亨村孫中
山故居看到那麼多珍貴文物,多虧了盧慕貞啊!

    當時,盧慕貞考慮到內地生活動盪,便把孫妙茜全家接到澳門孫公館一起生活。
後來因戰亂時期的澳門,生活同樣艱苦,孫妙茜感到還是故鄉好,就和媳婦程月紅
於1941年離開澳門,返回崖口居住。

    1938年11月21日,廣州淪陷。中山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敵後抗日,
在中山縣五桂山建立遊擊根據地,抗日鬥爭如火如荼。盧慕貞雖為一介女子,但她
熱愛祖國,抗日熱情不減男兒。

    當年中山王桂山區中共抗日遊擊隊老同志歐初在《中山兒女在抗日戰爭中作出
的貢獻》一文中,說:

    “特別值得一提的,我們曾經和孫妙茜(孫中山先生的胞姐)及盧太夫人有過
交往,獲得她倆給我們遊擊隊的同情。”

    盧慕貞和孫妙茜積極支持開展抗戰,當中山縣民眾召開抗日救國大會,她不顧
危險趕到縣城參加群眾大會。她同情和幫助中山王桂山區抗日遊擊隊,為其到澳門
購買槍枝彈藥、藥品和醫療器材等,還設法將少量傷患送到澳門醫治,提供方便。
盧慕貞在民族存亡之際所體現的愛國熱情,令人感動。

    --------

                第十章

    勤儉持家、關愛族人

    孫中山健在時,盧慕貞的生活費用由他供給。盧慕貞自幼在農村長大,結婚後
四海漂泊,吃盡了苦頭,養成了勤儉持家的習慣。

    盧慕貞雖然有固定的生活來源,但孫公館的經濟並不寬裕,特別是抗日戰爭時
期,盧慕貞的經濟十分拮据,孫公館雇用的三位工人,車夫兼廚師徐康成、負責清
潔和雜務的阿蘭和阿玉的工資,都非常低微。由於盧慕貞善良的心和崇高的人格感
召,使這三位工人安貧樂道,心甘情願在孫公館工作了數十年,他們把孫公館當作
自己的家,阿蘭和阿玉終身未嫁,徐康成自從1952年盧慕貞去世後,不再拉車,仍
住在孫公館,直到1995年去世,享年90歲。

    盧慕貞勤儉持家,並非簡樸,她對孫氏親友的幫助十分慷慨。據孫中山父親的
族侄之子孫社正先生回憶說:“我每次去澳門盧夫人處,若逢星期天,她必帶著我
們去教堂做禮拜祈禱,中午這餐飯是紅豆甜粥。我臨走時,必有十碼黑色土布和十
元錢給作生活費。從來沒有虧待我們的。”

    盧慕貞雖然住在澳門,但她仍像往常一樣關心和主理家鄉翠亨村和孫氏家族事
務,每年必從澳門返回翠亨村數次,每次居住數天,不忘資助鄉中學校及族內貧苦
親眷。孫中山對於盧慕貞在家鄉參與的各種善舉,只要盧慕貞去信向他提出要求,
他總是相當尊重,慨然允諾的。

    從孫中山致盧慕貞的另一封信看,充分表明他對盧慕貞的信任:

    茲付回港銀三千元,由單匯托孫智興兄收交。收到之日,即交四百元與譚氏家
嫂收入;交二百元與鄭仲兄收入。除交以上兩款,尚存二千四百元,即作為今年家
用,並碉濟貧困親戚等用就是。

    孫中山逝世後,盧慕貞秉承孫中山“博愛”精神,仍繼續盡其力所能及,關心
和照顧孫氏在內地的族人及盧家親屬。她經常乘車回外塋鄉娘家小住,探望族親,
並帶魷魚等食物,分贈鄰近村人。因此,娘家人對她十分敬重,親切地稱她為“姑
太”。因盧慕貞德高望重,凡翠亨村出現困難或糾紛,總是派人到澳門找她,她慈
愛友善,熱情接待,設法解決。

    據孫氏族人孫社正先生回憶,他曾為生活所迫,砍柴燒木炭換米為生。他的堂
弟孫錦興串通翠亨村鄉長去干涉。他自然不服,與孫錦興爭吵一番。孫錦興就跑到
澳門向盧慕貞告狀。盧慕貞為了瞭解事情真相,馬上把他傳到澳門去,問他為什麼
燒炭連祖先的樹木也砍了,他表示為了換米充饑,可孫錦興不應打他。盧慕貞聽了
很生氣,把躲在房裏的孫錦興叫出來,責備說:“社正是孫家的正枝正葉,他打破
你的頭猶自可,你是買來做孫姓人子的,你敢傷他一根毫毛,我唯你是問!”結果,
孫錦興討了個沒趣,悻悻返鄉。

    盧慕貞對兒女管教十分嚴厲,尤其是對兒子孫科,不時訓誡,即使後來孫科當
了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國民政府副主席,她還是照訓不誤。孫科一向侍母至孝,
從來不因自己官當大了而對母親稍有怠慢。值得敬佩的是,盧慕貞不僅對兒女,對
孫氏晚輩同樣很嚴格,有著深厚的感情。孫氏族人孫社正先生回憶說:“盧夫人聽
聞有人講我抽鴉片煙,立即叫我到澳門,嚴加責備。但我極力辯解無此不良嗜好,
她仍不肯相信,把我留下住上幾天,不許出街,待觀察到我的確無煙癮發作時,才
准許我返回家鄉。以後便委派我負責祭掃孫宅山墳。”

    盧慕貞不僅嚴禁晚輩吸毒,也極力反對賭博。

    孫公館有一輛車輪擋板上貼有“孫”宅標誌小牌的黃包車,專供盧慕貞外出時
使用。在澳門這種人力黃包車普遍裝有腳鈴,行進時用“叮噹”的聲音來唱道,提
醒路人讓道,俗稱“叮噹車”。

    盧慕貞每次外出,都是由車夫兼廚師的徐康成拉車的。據孫氏族人孫社正先生
回憶,當盧慕貞有事外出,她在公館裏的家人立刻聚賭,但當她乘坐專用的黃包車
回來時,聚賭的人一聽到黃包車腳鈴的“叮噹”響聲,立即如鳥獸四散,各就各位,
一聲不響。

    另一件事也頗能說明盧慕貞對賭博管制嚴厲。當時,有恩於孫家的孫眉結拜兄
弟、老興中會會員鄭強一家也居澳門。廣州起義失敗後盧慕貞與家人流亡檀香山投
靠大伯孫眉,曾寄居在鄭家,生活費用悉由鄭氏兄弟負擔。盧慕貞晚年不忘鄭家的
深情厚誼,經常坐黃包車到市場去買菜,每次必買兩份,一份親自送到鄭家。鄭強
的女兒鄭翠惟和至親好友喜歡打麻將,但當她遠遠聽到黃包車的“叮噹”響聲就知
道盧慕貞攜菜而來,為免一番嚴厲訓斥,馬上把牌藏匿起來。

    --------

               第十一章

    長眠澳門

    1947年7 月30日,盧慕貞特意回翠亨村喜度八十壽辰,孫、盧兩族親友和翠亨
村人都紛紛前來向受人尊敬的老壽星祝壽,賀者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盧慕貞的祝壽活動在中山紀念中學禮堂舉行。場面盛極一時。筵開數百席,不
論何人,送賀禮入堂叩拜後,就可入席大食。1996年6 月,寓居加拿大的遲寶倫先
生在《星島週刊》發表的《憶在翠亨紀中為盧太夫人祝壽》一文,十分生動地記述
了當年為盧慕貞祝壽的盛況。那年他隨夫人到翠亨村,應聘到中山紀念中學教書。
進校後,他還沒開課,就立即加入為盧慕貞籌備慶祝壽辰。

    經過一番忙碌籌備,盧太夫人的壽辰到了……紀中的校園大,前去慶祝生辰的
人,至少超過一萬人,賀客送來的焗豬,堆滿了一間課室,我們這些接待人員連吃
飯的時間也沒有,肚子餓得慌。

    後來,不知那一位同事,望著放在地上的許多焗豬說:“唉……我們真笨,為
什麼有燒豬都不吃。”

    有的人說:“沒有刀,怎麼切來吃?”

    “你們真笨”,先前說話的同事說:“用手將燒豬的舌頭拔下來,不就行了嗎?”

    好辦法,我們每個人,提起袖子,伸手到豬的嘴巴裏去,將豬舌頭拉下來。燒
豬最好吃的部分是豬舌頭,我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

    晚上,客人走了,我們與唐校長到飯堂去吃晚飯,廚師說:“真怪,怎麼所有
燒豬的舌頭,都沒有了?”我們聽後,彼此望著,心中暗笑。

    當年參加籌備盧慕貞祝壽事務的孫氏族人孫社正先生,對燒豬(也稱焗豬)也
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他說:“我記得拜大壽時,最好吃的是焗豬。先把一隻不大的
豬刮淨吊幹上香料,預備好一堆圓石疊得中間空,石與石之間有隙縫,在疊石下面
騰空地方加猛火,把圓石燒燙,然後熄火,把豬(豬要隔上一層布或紙)放上去,
用滾燙的石子把豬全身圍密,過一會豬就香濃撲鼻,裏邊肉和皮酥脆,吃起來十分
可口,是盛宴的好菜色。”

    福壽雙全的盧慕貞收到大量禮品,她把江西景德鎮瓷碗瓷碟等,分送給親友和
族人。如今翠亨村孫中山故居廚房櫥櫃裏,還陳列著當時親友為盧慕貞賀壽而特製
的碗碟。

    盛況空前的祝壽活動,留下了一些盧慕貞和兒孫在一起的照片。據稱盧慕貞性
格內向,大部分照片上的表情都是愁眉不展,惟獨這次抗戰勝利後喜度八十壽辰,
她才有開朗的笑容。

    1952年9 月7 日,盧慕貞在澳門文第士街寓所病逝,享年86歲。因她遵照孫中
山先生的勸慰,離婚後就信奉基督教,曾擔任澳門浸信會會佐,所以澳門浸信會按
照基督教儀式舉行隆重的葬禮,安葬在澳門西洋墳場,由孫科及其兩子共同為她立
碑紀念。此時,孫科遠在海外,未能返澳門見母親最後一面。

    1973年,盧慕貞墓由其家屬委託陳中嶽將墓地遷至澳門氹仔島“孝思永遠墓園”。
蒙“孝思永遠墓園”董事會捐贈永久墓地一段,並免費建築。

    1975年盧慕貞墓重修,墓碑碑額橫書“國父孫中山先生德配盧太夫人陵墓”,
豎書“孫母盧太夫人墓孫科立”。次年丙辰仲辰刻“孫國母盧太夫人陵墓重修碑記”,
由“孝思永遠墓園”董事會主席賴新撰錄並書,詳細記錄了盧慕貞的生平事蹟,又
記述了墓地遷葬的過程。盧慕貞墓地由“孝思永遠墓園”董事會捐贈,並全部免費
重修,定名為“德壽園”。墓園並不大,但莊嚴肅穆,面臨大海,蒼松翠柏上繞,
石獅相伴,成為遊客必到之地。


    倘若我們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無疑會得出這樣的評價:盧慕貞是一位具有中國
傳統美德的女性,她是一位好妻子,數十年默默地支持丈夫革命;她又是一位好母
親,在丈夫為革命四處奔波時,一手承擔起養兒育女的重任;她還是一位好媳婦,
不僅孝順明理,悉心侍奉公婆,而且善良大度,照顧家姑,關心嬸母生活。尤其難
能可貴的是,她為了成全丈夫與宋慶齡的結合,深明大義地同意協議離婚。

    當然,盧慕貞決非一個完人,她自身難以改變的因素最終導致她與孫中山的離
異。但不管怎麼說,她長期被歷史煙塵湮沒的名字,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僅與一代
偉人孫中山緊密相連,而且將永遠值得人們的懷念。誠如“孝思永遠墓園”董事會
主席賴新在盧慕貞陵墓“重修碑記”中所述:“國父之博愛精神暨盧太夫人千秋閫
範,吾人臨此憑弔追思,莫不肅然起敬。書此以志永垂不朽。”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3036&aid=2086394

 回應文章

Mias mamm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hank
2010/11/20 23:56

謝謝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