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穴道、經絡、acupuncture study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jack_lee
作家
jack_lee
文章推薦人
(6)
山居的隱士
浮雲
意樵
BB 咖啡。以淚封印
柳情風創作室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其他創作
‧
10、癲癇病症
‧
9、神經官能症
‧
8、輕腦溢血
‧
7、後腦頭痛
‧
6、頭暈眼花
‧
5、偏頭疼痛
‧
4、頭頂壓痛
‧
3、前腦疼痛
‧
2、頭昏痴呆
‧
1、暈針休克
最新創作
‧
a6/53: My relative
‧
a1/122:Saliva 唾液能幫助消化和具有殺菌作用
‧
a5/88:小常識 essential tips
‧
22/Hand clinic organs 手診
‧
a5/87:Lemon with cold 檸檬養生
字體:
小
中
大
7、後腦頭痛
2007/05/29 16:52:49
瀏覽
34690
|回應
0
|推薦
6
5g、後腦頭痛。
啊!後腦頭痛?有穴道免驚。
一、後腦頭痛occipital headache,陣陣痛來苦難撐。
中醫解釋,中醫研究,所使用之穴道。
配穴:1、灸百會。2、針風府。3、風池穴。4、天柱穴,點、刺同時有效。
1、灸百會(gv_pm_20) 。
脫肛積熱病難講,灸百會神闕長強。
肛門四週下妙針,加服提肛散理想。(3)百會穴
頭暈多屬肝火沖,昏旋眼花嘔逆攻。(4)百會穴。
百會 Pai 3 Hui 4 (gv_pm_20) 督脈
又名三陽五會、嶺上、天滿、泥丸宮。手、足三陽脈與督脈之會穴。
【部位】
當頭之正中。
【主治】
1、頭痛眩暈headache dizziness 。
2、中風apoplexy。
3、神經衰弱neurasthenia。
4、腦貧血cerebral anemia。
5、鼻孔閉塞nasal obstruction。
6、脫肛prolpase of the anus。
7、百日咳pertussis 。
8、痔瘡hemorrhoids。
9、小兒癲癇。
【取穴】
正坐,從兩耳尖直上,當頭之正中,稍後容豆許,之陷凹中取之。
【解剖】
在帽狀腱膜中,左右常有頂孔;有左右顳淺動脈、靜脈及左右枕動脈、靜脈吻合網,深層常有導血管;佈有枕大神經分支。
【方法】
針2~3分,常用放血法。灸10~20分鐘,灸3~5狀。
【診斷】:
精神病。腦病。高血壓:以百會穴為要穴。以上諸病,百會穴有壓痛點及凹陷形狀。
【應用】
1、頭為諸陽之會,而百會;為諸陽之首穴,真陰亦聚於百會,蓋諸陰之脈,皆不上頭,
唯有足厥陰肝脈走上頭頂,於百會,道家與醫家謂之陽中場陰。
2、陽以提為主,百會為手、足三陽之會穴,宜補多、瀉少,以提升陽氣。
3、小便淋閉不出:灸治百會特效。因上竅不開,則下竅不出。
其理甚明。灸百會提其氣,是開上竅之法。
4、神經痛的神經衰弱症:灸治百會穴,亦可鎮靜中樞神經。與督脈會。
5、腦貧血:1、手三里。2、百會穴。通常灸治一次既愈。
6、腦溢血apoplexy(中風;人處於昏迷狀態,第一時間急救法):
【治療】:針刺百會穴放血。為特效法。
7、預防及治療中風apoplexy高血壓;(半身不遂Hemiplegia,語言障礙。)
【治療】:針百會。曲鬢。肩井。曲池。風市。足三里。懸鐘(絕骨)。
8、高血壓性,半身不遂,症狀手足癱瘓,口眼歪斜,面色紅赤,口角流涎,言語塞澀,六脈大而有力者。
【治療】:
主穴: 1百會。2人中。3湧泉。4豐隆。5人迎。6肩隅。7曲池。為主穴。
配穴:1合谷。2環跳。3風市。4陽陵泉。5足三里。6懸鐘。
【方法】
用#30毫針百會3分。針人中3分。
a、再針健側,湧泉0.8~1寸。針豐隆0.8~1寸。針人迎3~5分。
針肩隅1.5寸。針曲池1.5寸。針合谷1寸。針環跳2寸。針風市1寸。針陽陵泉1寸。針足三里1寸。
針懸鐘5分。針豐隆用瀉法,其他穴位用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起針後。
b、再刺患側穴位,用補法,留針15分鐘,每日針一次,輕者10次,重者20次可全癒。
9、腦膜炎Meningitis:
【治療】
針1百會。2風府。3大椎。4陶道。5天柱。6(針灸或點刺均用)7十宣放血。
10、頭頸部僵硬不能回轉:【治療】
1針百會。2風府。3承漿。4天柱。5大杼。隔日分批輪流實用,6委中放血。
11、後頭痛occipital headache:【治療】
灸1百會。2針風府。3風池。4天柱,點、刺同時有效。
12、卒暴中風、亦治痙病:針1百會。2囟會。有清熱醒腦之功效。
13、吊縊死:
1百會。2水溝。3天窗。4大椎。5足三里。6湧泉。
14、溺水死:
1百會。2中脘。3水分。4神闕。5關元。6會陰。7天樞。8足三里。9大巨。10大墩。11隱白。
2、針風府。(gv_pm_16)
主治胸中之熱及消炎。(5)風府穴。
風府 Feng1 Fu3 (gv_pm_16) 督脈。
又名舌本、思本、曹谿、鬼枕,十三鬼穴之六。
足太陽膀胱、督脈、陽維脈之會穴。(禁灸)
【部位】
在頂部入髮際1寸,腦戶後1.5吋取之。
【主治】
1、全身性僵直general tonic。
2、抓狂alienation。
3、中風apoplexy。
4、感冒性熱病cold febris。
5、衄血epistaxis。
6、咽頭炎phryngitis。
7、意病hysteria。
8、頭痛眩暈headache diziness。
9、頸項強硬neck stiffness。
【取穴】
正坐,俯首。從頭後摸至頸骨盡處,為啞門穴。啞門之上後頸骨盡處,為風府穴。
【解剖】
在枕骨與第一頸骨之間,有枕動脈分支及棘突間靜脈叢;為第三枕神經,與枕大神經之支分布處。
【方法】
針3~5分,不要灸。
【應用】
1、風府穴主瀉胸中之熱,及消炎。深部有脊髓,故不宜深刺,亦禁灸,灸之令人失音。
2、全身僵直general tonic。抓狂aliennation。中風apoplexy。半身不遂hemiplegia。意病hysteria。言語障礙dyslogia;針刺風府,是必用穴。
3 、精神病:針刺風府、大椎、陶道、身柱、加刺足三里、內關,效果甚佳。
4、衄血epistaxis(流鼻血):在風府穴拔去頭髮三兩根,立既止血。衄血epistaxis:亦可灸治風府穴。
5、咽喉腫痺。咽喉諸疾。毒氣歸心惡症:針刺風府穴。
6、傷寒症:針刺風府、配風池穴。
7、全身僵直及緊張疾病:先針刺風府穴使其激發神經及調整神經障礙作用。
8、血壓亢進hypertension。腦溢血apoplexy:針刺風府穴。
9、白喉症:針刺風府、配天容穴。
10、白喉治法:針合谷、尺澤、尺澤下一吋、少商、中渚、天突、風府、頰車。約三、四次既可痊癒。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3、風池穴。(g_20)
扁桃腺腫連喉結,喉頭狹窄嚥時愁。(1)
耳中蟬鳴聲翁翁,多屬肝膽火上衝。
風池 Feng1 Chih2 (g-20)足少陽膽經。
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經、陽維脈、陽蹻脈之會穴。
【部位】
在腦空之後部,髮際之陷凹處。
【主治】
1、一切腦疾病cranial disease。
2、眼睛疾病eye disease。
3、耳鼻疾病。
4、咽喉疾病throat disease。
5、半身不遂hemiplegia。
6、腰痛lumbago。
7、神經衰弱neurasthenia。
8、迷失神經與副神經異常abnormal funtion of vagus nerve and accessories nerve。
【取穴】
正坐,手指按取腦空直下,到達後頭骨直下,之陷凹處是穴位。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停止部的凹陷中,深層為頭肌;
有枕動脈、靜脈分支;佈有枕小神經之支。
【方法】
在左邊下針時,針尖向右眼方向直進,深度是情形而定,約0.5~1.5寸。
灸之效果較差。在右邊下針時方法同。
【應用】
1、風池穴是三焦、膽經、陽維、陽蹻四脈之會穴。風池乃風之池。
2、風池是治頭風。中風C.V.A.的特效穴。運用上實症用針,虛症用灸。
3、凡肢體搖晃、不穩,頭目眩暈,其因多屬肝、膽而起。故針刺風池穴是必用穴。
4、頭部諸疾。眼梢角痛。血虛頭痛。腰背疼痛。背屈身俯。肘力不收;當用風池穴針刺。
5、習慣頭痛;針風池、配大杼、合谷、申脈。用誘導反射刺激法。可旺盛該部血液運行。鎮靜神經之功用。
6、『預防中風』prevent C .V .A.。
風池穴是必用穴。中風是一種常見突然昏倒fainting的緊急疾病。
「症兆」:
在發病之前,每有先兆,劉元素說過:
「凡人大拇指及次麻木不仁,或手指不管用,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至」。
「先兆」:
一般人發病之前,常有全身不適,頭重足輕,時發頭暈dizziness,皮膚麻木,
手指足趾,末端麻木,舌強口吃。等不定徵候時。就要注意預防。
『預防治療』:
是針、是灸、指壓、刮痧、拔罐。下列穴位。
(1) 先灸百會穴10壯,繼灸風池、肩井、曲池、風市、足三里、懸鐘等穴,每穴10~20壯。
(2) 灸治秩序:雙穴位時,男生先灸左側,次灸右側。兩天灸一次,四次為一療程,中間休息十天,灸後宜謹避風寒。
7、高血壓症hypertension;凡有頭痛、眩暈。之高血壓症者。
『治療』
(1) 先以三稜針,刺十宣、大敦、至陰,使其出血。
(2) 再用豪針,刺上星2分向上沿皮針,太陽穴直刺5分,風池直刺5分,風府4分,
頭維向上沿皮刺4分,大椎直刺3分,合谷5分。
(3) 方法:捻針、轉針、提插,用輕瀉手法,留針30分鐘,隔日針一次。
(4) 第二次治療時,十宣、大敦、至陰,等穴不再用。
8、單性性結膜炎conjuntivitis;針刺風池讚竹睛明太陽合谷光明用中等刺激法。
9、瘧疾malaria:針刺風池、環跳、間使。
10、傴僂(脊椎彎屈):針刺風池穴、配懸鐘穴。
4、天柱穴。(b_20)
眼前飛蚊症相連。(1)天柱穴
天柱 Tien1 Chu4 (b_10)足太陽膀胱經。
太陽膀胱經氣之所發。
【部位】
在頸項之後部髮際,大筋外廉之陷凹中,去中心外開0.7寸。
【主治】
1、後頭及肩胛肌之痙攣痛occipital and scapula muscle spasm。
2、腦病cerebrosis。
3、咽喉炎angina。
4、頭痛headache。
5、神經衰弱neurasthenia。
6、鼻腔閉塞nasal obstrution。
7、嗅覺減退defervescence of olfactory sensation。
8、意病hysteria。
9、衄血epistaxis。
【取穴】
正坐俯頭,頸項正中入髮際5分,為啞門穴。外開1.3寸,於頭大筋外側取之。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層聞頭半棘肌;正當枕動脈、靜脈幹和枕大神經幹處。
【方法】
針4~6分。灸15分鐘,有人認為禁灸。
【應用】
1、頭眩dizziness。血壓亢進hypertension。神經衰弱neurasthenia。偏頭痛migraine;
針刺天柱、配大杼穴,及點刺放血特效。
2、增強記憶力。腦部輕鬆愉快;時常按摩天柱穴。
3、調整內臟功能;天柱穴是常用之要穴。
4、道家;所用八段錦中的「鳴天鼓」是養身、健身的方法之一。
『方法』:兩手掌心掩蓋耳門,五指均向後,按壓天柱穴地帶。
兩手均食指壘在中指上面,再以食指用力,叩打天柱穴,就有大聲震盪頭腦,
如同鳴鼓的聲音一樣,連叩七下腦中就非常清朗的感覺。
5、『上天柱』:澤田氏秘穴之一。
【取穴】在風府穴外開5~7分處。
【主治】
先按兩個穴位,取其較痛之一穴位。惟較迅捷。同天 柱穴。
(1)治視力衰弱dysopia。(2)視神經萎縮optic nerve atrophy。
(3)網膜炎retinitis。(4)眼底出血eye ground hemopht halmos。
【診斷】:頭痛headache。血壓高hypertension。精神病psychosis。天柱穴會有壓痛點。
6、肥厚性鼻炎hypertropic rhinitis;天柱穴是特效穴。
7、反側之口歪:灸天柱穴。因膀胱經與膽經相交於風池穴上1寸處。能治反側之口歪。
8、視力茫茫:天柱穴、配養老穴。
9、頸項僵直疼痛:灸天柱、針束骨穴。
輕腦溢血
(
休閒生活
|
美食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9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