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穴道、經絡、acupuncture study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jack_lee
作家
jack_lee
文章推薦人
(3)
梁老師
野口女
柳情風創作室
其他創作
‧
a2/10:強壯功能穴 (三)
‧
a2/9:強壯功能穴 (二)
‧
a2/8:強壯功能穴 (一)
‧
a2/7:眼睛乾澀
‧
a2/6:手足靈龜八法 (4)
‧
a2/5:手足靈龜八法 (3)
‧
a2/4:手足靈龜八卦 (2)
‧
a2/3:手足八卦配穴 (1)
‧
a2/1:四肢發熱及胸部發炎
‧
a2/:2簡易按摩
最新創作
‧
a6/53: My relative
‧
a1/122:Saliva 唾液能幫助消化和具有殺菌作用
‧
a5/88:小常識 essential tips
‧
22/Hand clinic organs 手診
‧
a5/87:Lemon with cold 檸檬養生
字體:
小
中
大
a2/3:手足八卦配穴 (1)
2013/05/03 20:51:18
瀏覽
654
|回應
0
|推薦
3
【一】靈龜八法的配穴法
靈龜長命百歲,重要四足勇健,人類要健康亦復如是,注重手足八卦配穴。 (1)
1 .
(1)、內關穴 。配(2)公孫穴。
(1)、內關穴
梅核氣生結喉間,【中藥】半夏厚朴處方添。內關穴
自覺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內傷七情﹐外傷寒冷所致。
內關 Nei
4
Kuan
1
(p_6)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之絡脈,別走手少陽三焦經,與陰維脈相通。
【部位 area】
大陵穴上2寸,兩筋之間。
【主治 heal】
1、心肌炎myocarditis。
2、心臟內外膜炎 endopericarditis。
3、黃疸 jaundice。
4、前臂神經痛 antibrachial neuralgia。
5、產後眩暈 postantal vertigo。
6、胸腔一切疾病。
【取穴 find point】
手平伸,握拳,拳心向臉,拳後橫紋直上2寸,兩筋間取之。
【方法 method】
針5~8分,留針15~20分鐘。灸10~20分鐘,灸3壯。
【應用 application】
1、靈龜八法配穴法;內關配公孫。蓋內關通於陰維脈,公孫通於沖脈,而陰維及沖脈,是交會於心、胸、胃部,所以能治心腹中之疾病。
2、心臟衰弱;宜針刺內關1分深,微捻,用微啄術,1分鐘捻搗,3分鐘出針,切勿忽快忽慢,或間歇。進針前用爪甲切位法,以免傷筋脈。
3、強心定喘作用;當病重垂危,適用注射強心針,以延續生命時,宜用上示療法,針治亦有同等效力。
尤其對止喘有特效。心胸疾病,取治內關穴,是擔截法,中的截法。
4、心臟暴痛;為實症,針內關穴用瀉法。虛症;頭頸僵直,針治內關穴用補法。
5、清心胸鬱熱。骨蒸。盜汗。咳嗽。血崩(失血)。夢遺。
『治療 treat』:針刺內關、配三陰交穴。
使從水道下行,滋陰養血,為治療癆怯之要法。因內關穴可清上,三陰交可滋下。
6、婦女妊娠惡阻;針內關。足三里。間使。三陰交。尺澤。膽俞。大陵。
7、胸膜炎 pleurisy;針刺內關。四瀆。外關。
8、下死胎 still birth;針刺內關穴、配三陰交。
9、下胞衣;針刺內關、配照海穴。
10、袪除胸悶;針刺內關、配建里穴。
(2)公孫穴
公孫 Kung
1
Sun
1
(Sp-4)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絡穴別走足陽明胃經。為八法交會穴之一。
【部位 area】
在大拇指本節後1寸,赤白肉際。
【主治 heal】
1、下腹部痙攣 m .spasm over hypogastrium。
2、腸出血 enterorrhagia。
3、顏面浮腫 facial edema。
4、癲癇 epilepsy。
5、嘔吐 vomiting。
6、食慾不振 anorexia。
7、心內膜炎 endocarditis。
【取穴 find point】
1、正坐,在太白穴後1寸處。
2、按足背第一蹠骨,與第一揳狀骨接合之處。為足背最高點,按其高點,向內側滑下,當骨邊陷中取之,強壓時,足跖有痠麻處是穴位。
【解剖 diset】
在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緣,在外展姆肌中;有附內側動脈足背靜脈網;分佈有隱神經(小腿內側脾神經)。
【方法 method】
針尖向足掌心進針4分,留針15分鐘。灸10分鐘,灸3狀。
【應用 application】
1、脾冷。胃痛。胸。腹。臍下等疾病;用針刺公孫,是要穴。用強刺激及留針,以欄之(要閉氣)。是欄法之一,針感到病灶才有效。
2、腸。胃切痛為『實症』:宜瀉公孫穴。
腸。胃鼓脹為『虛症』:宜補公孫穴。
3、腹痛 celialgia;針刺公孫、配內關穴。
(
知識學習
|
隨堂筆記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757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