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牙痛苦難挨
2007/09/19 07:04:58瀏覽5423|回應1|推薦4

7a、牙痛苦難挨。

 牙痛苦難挨。腸胃火氣大


一、牙痛陣陣苦難挨,除了穴道針治外,再服中藥葛根湯加石膏。

中醫解釋。主治穴道。

牙痛陣陣苦難挨,太谿三里針效高。

再扎二三間合谷,葛根湯加石膏好。

主治穴道;

二、中醫研究,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如下。主治配穴;

(1)太谿穴。(2)三里穴。(3)二間穴。(4)三間穴。(5)合谷穴。(6)再服中藥葛根湯加石膏(請醫師指示服用)


(1)太谿穴。

 


牙痛陣陣苦難挨,【中藥】葛根湯加石膏好。

(1)太谿穴

太谿 Tai4 Tsih1 (k-3) 足少陰腎經。

又名呂細。足少陰腎經之所注,為俞穴屬土,為回陽九針之一。

【部位】

在內踝骨後5分,跟骨上,動脈陷中。

【主治】

1、熱病後之四肢厥冷aglid limb。

2、心臟內膜炎endocarditis。

3、橫膈膜痙攣diaphragma。

4、喘息asthma。

5、咽喉炎angina。

6、口腔炎stomatitis。

7、乳癰。

8、嘔吐vomiting。

9、子宮病hysteropathy。

【取穴】

正坐,內踝骨內側與跟骨筋腱,之間陷中取之。是與崑崙相對。

【解剖】

在內踝骨與跟腱之間,前方有脛後動脈、靜脈;分佈着小腿內側皮神經,正當脛神經經過。

【方法】

針尖對向外踝骨前緣,斜刺3~5分,留針15分鐘。灸10分鐘灸3壯。

【應用】

1、太谿穴可調節內臟作用,可瀉可補,為回陽九針之一。

2、『診斷』:灸病重病,欲知其臟氣強弱,當診太谿穴脈,此脈已絕,無救也。

3、小兒驚癇、麻痺infantile eclampsia:針刺太谿穴。

4、耳痛otalgia;針刺太谿穴、配足三里。

5、寒瘧algia malaria:針刺太谿穴、配商陽穴。

6、澤田健氏法之太谿穴。

『取穴』

內踝骨下際與舟壯骨下際連線,中央點下1分處,是穴位。強押時足心有痠麻感。

『主治』

腎臟疾病。腳氣病。足蹠痛。足部冷感。足關節炎。風濕病。

(2)三里穴。

 


肚子腹部疾病(4) abodemen illness

足三哩 San 1 Li 3 (S_36) 足陽明胃經

又名足三里、下陵、鬼邪。陽明胃經氣之所入,為合穴屬土,回陽九針之一

【取穴】

(1)、正坐屈膝,大姆指尖按膝蓋骨內側,余四指並攏自然下垂於膝蓋骨外側,當中指尖處是穴位。

(2)、適外膝眼之下方3寸,脛骨外緣1寸處。

(3)、脛骨由下往上摸至,脛骨微隆起處外側約1寸之二肌肉陷中是穴位。

(4)、外膝眼直下約3寸,脛骨外緣取之。

【方法】

(1)、針8分或1.5寸,留針15紛鐘,灸20~30分鐘,灸5~7壯 。

(2)、點刺放血。

【主治】

(1) 、消化不良dyspepsia 。

(2) 、胃痙攣stomack spasm 。

(3) 、食慾不振anorexia 。

(4) 、口腔疾病oral cavity disease。

(5)、腹膜炎peretonitis。

(6)、便秘constipation。

(7)、四肢倦怠、麻痺、神經痛 。

(8)、腳氣beriberi。

(9)、頭痛headache。

(10)、眼疾及其他慢性疾病。

【應用】

(1)、足三里主瀉胃中之熱、發炎,針療時針感到足背部,亦可到胃部。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用『點刺法』。

(2)、主降上逆之濁氣,生下陷之清氣,治濁氣上塞之症。

(3)、小兒麻痺後遺症及消化不良之腹瀉lienteric dirrhea。

(4)、鼻疾rhinopathia的重要穴。

(5)、胃潰瘍gastric ulcer a、足三里 配b脾俞。

(6)、急性胃炎acute gastroenteritis a、足三里 b 中脘 。

(7)、凡上身針灸後,必灸足三里以利行氣。尤其針肩井後,必針足三里,以利調氣。

(8)、常灸足三里,元氣大增,腸胃消化及吸收增強。

(9)、小兒忌灸足三里,三十歲以上方可灸,否則反生疾病。但 只針不灸不在此限。針足三里對小兒適應症很廣。

(10)、小兒麻癖症:a、陽關b、陰谷為主穴。c、再針健側足三里,臨床上甚佳。

(11)、預防中風apoplexy:常灸足三里,以保健康。在半年內,足部脛骨常感痠麻、重癖。此為中風之前兆。

(3)二間穴。

 


喉中無物乾嚥沫,似癢非痛嗆咳多。(3)

二間 Alu4 Chien1 (li_2)手陽明大腸經。

又名周谷、間谷。手陽明大腸經之所流,為榮穴屬水。

【部位】

在食指第三節之關節前內側,當食指之側面,近關節處是穴位。

【主治】

1、喉頭炎laryngitit。

2、扁桃腺炎tonsilitis。

3、齒痛tothache。

4、衄血epitaxis。

5、肩背與肱神經痛neuralgia

。 6、舌黃furred tongue。

7、口乾dry mouth。

8、不思飲食。

【取穴】

手平放,略側立,手指捲屈,當食指本節,之前端之凹陷中,赤白肉際,摸之有凹陷處是穴位。

【解剖】

在食指橈側,指掌關節前方,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動脈,分佈有橈神經淺支。

【方法】

斜針30°針深3分,留針20分鐘。灸15分鐘。

【應用】

1、二間為榮穴屬水,水是金之子。大腸經實症,均應瀉之。

2、喉臂頷腫。鼻衄。目黃口乾。均不宜用灸。

3、牙痛toothache。腰痛lumbago。咽痺pharyngo-plegia:針二間、足三里、配陽谿穴。

4、寒慄rigor。惡寒chilly feeling:針刺二間、配陰郤穴。


(4)三間穴。

 


牙痛陣陣苦難挨,【中藥】葛根湯加石膏好。(3)li-3三間 三間 San1 Chien1 (li_3)手陽明大腸經。

又名少谷。手陽明大腸經之所注,為俞穴屬木。

【部位】

食指本節後端,陷中有凹處是穴位,去二間約1寸。

【主治】

1、肩背神經痛dorsalia acapulae neuralgia。

2、肱神經痛。

3、齒痛toothache。

4、扁桃腺炎tonsillitis。

5、呼吸困難dyspnea。

6、腸雷鳴boryborygmus。

7、下痢diarrhea。

8、眼臉癢痛blepharitis itching。

9、嗜臥drowsiness。

10、寒熱瘧疾malaria。

11、熱病fever。

12、急食不進。

【取穴】

手平放,略側立,握拳,在食指之拇指側,本指之後端陷中,凹處取之。三間穴,針可直透掌心之勞宮穴。

【解剖】

在食指橈側,第二掌骨小頭後方,有第一骨間背側肌,內收拇指肌;手背靜脈網;指掌側固有動脈,分佈有蟯神經淺支。

【方法】

直針5分,必要時,針向勞宮穴1.5寸,留針10分鐘。有時斜針沿皮,向合谷穴。灸10分鐘。

【應用】

1、二間穴、三間穴、主瀉肺臟之熱。肺臟之發炎。

2、五指疼痛:針刺三間穴,向掌心直透勞宮穴1.5寸,名透掌心法。

3、肩背酸痛。浮風疲勞:針刺三間穴、配腎俞穴。

4、視力膜糊不清:針刺三間穴、配欑竹穴。


(5)合谷穴。

 


流行感冒頭發燒,頭痛腦漲身難熬(1)合谷穴

合谷 Hoh 2 Ku 3 (li_4)手陽明大腸經 。

又名虎口,手陽明大腸經之所過,原穴屬火,為四總穴之一。

【主治】

1、反射性頭痛reflex headache。

2、耳聾deafness。

3、耳鳴tinnitus aurium。

4、衄血epistaxis。

5、鼻茸rhinopolpus 。

6、齒痛toothache。

7、扁桃腺發炎tonsillitis。

8、角膜白翳cataract

9、視力缺乏visual defect 。

10、呼吸困難dyspnea。

11、痰阻塞sputumcoction 。

12、窒息suffcation。

13、肩胛神經痛scapular neuralgia。

14、虛脫collapse。

15、失眠insomnia 。

16、神經衰弱neurasthenia。

【取穴】

手平伸,姆趾與食指分開,視其肢骨前,現微凹處是穴位。

【解剖】

第一掌股與第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肌,深層有內收拇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為頭靜脈之起部,穴位的近側,正當 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分佈有饒神經淺支的手背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方法】

針5~7分,留針20分鐘。灸10分鐘。用三稜針點刺放血。

【應用】

1、合谷為大腸經原穴,屬陽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氣中之熱,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之功。

2、合谷總治頭、面各症。用之得法,針到病除。齒、眼、喉嚨(咽喉)等症之特效穴。

3、牙痛用「飛經走氣」法。

(1)、針尖向上斜刺,強捻轉使針感到頭部,

(2)、提針至皮下,針尖相下斜刺,使針感到指頭,如此反復3次,留針30分鐘,痊癒。

4、齒痛:合谷兩穴並針刺,留針3分鐘,針到病除。

5、牙痛、口歪、臂肩不能舉、大拇指、食指不能屈伸:針刺合谷穴特效。

6、風火牙痛不能飲食:1合谷。2頰車。3中脘。4足三里。5留針30分鐘。

7、牙關不開、口眼歪斜blepharoplegia:1合谷。2地倉。3頰車。

    拔牙麻醉穴:1合谷。2足三里。

8、合谷補,瀉之法:補法、先呼後吸 時針之。瀉法、先吸後呼時針之。

9、頭痛headache:1合谷。2風池。

10、癲癇及安神、鎮驚anticonvulsion:1合谷。2百會。3神門。

11、目赤ophthamia:1合谷。2絲竹空。3精明。

12、鼻淵sinusitis:1合谷。2迎香。

13、局部性肌肉痙攣:用點刺法,快針前淺刺,或強刺法

14、哮喘asthma劇烈時:

    1先針合谷,2使患者平臥,用五柱灸法。

    羶中為中心,左、右為神封,上為玉堂,下為中庭。


15、針『四關穴』:1左、右(合谷)2左、右(太衝)

    a降低血壓,鎮靜神經,調整機能,開關節而利痺疏風,行氣血,通經絡,清滯瘀。

16、止汗:a補合谷,瀉腹溜(補合谷可使汗腺收縮)。

    發汗:a瀉合谷,補腹溜(重瀉合谷,使汗腺鬆弛)。

17、急性外膜炎,旺盛全體機能(清理肚臍以上部位):

a、合谷配 b、曲池。合谷升而能散,曲池走而不守。

18、調理腸胃,寬中理氣:a合谷。b足三里。合谷為大腸經之原穴,氣能升降,血能宣通。足三里為土中之土(胃經為戊土,三里為胃經之合穴亦為戊土)。補之益氣理中,瀉之升陽降濁。

如有濕熱壅遏,濁滯中宮,蓄食停飲,腹脹噯氣tympanites,引濕濁下行,導濁降逆而安中宮。

19、安胎:a瀉合谷。b補三陰交。血旺氣衰。

    墮胎:a補合谷。b瀉三陰交。血衰氣旺。

    a、合谷:大腸經之原穴,大腸經為肺俯,主氣當補。

    b、三陰交:脾、肝、腎三脈之會穴。主陰血,血當補,不當瀉。

20、脾病splenic disease:a合谷。b三陰交。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29405&aid=124206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唉~
2007/09/19 07:36
牙痛不是病   痛起來要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