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菩薩的加持,及問自己的三個問題
2016/08/12 09:38:37瀏覽1584|回應0|推薦3

很多人希望佛菩薩給我們「加持」,藥師佛給我們消災免難,究竟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呢?佛菩薩的加持當然是有的。佛經中說,當我們至心誠懇地誦念佛菩薩的名號,至心頂禮懺悔,乃至於改惡向善,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加持」是什麼?聽起來有點神秘,其實並不。我們舉個世俗的例子。如同父母很愛護他們的孩子,一心想把最好的給他們,但孩子卻不聽話,離家出走,因此即使父母想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孩子也收不到。但是只要孩子願意回家,聽父母的話,馬上就能得到很大的福報,就是父母的照顧,父母的守護。這就如同佛菩薩的加持。佛菩薩就是我們的法身父母,他們有很多的功德福報想要給我們,但是我們自己不相信,不修行,逃離在外,不接受佛菩薩的指導,有了過失不願意懺悔,反而去埋怨別人,認為佛菩薩不靈。當我們有這些心念的時候,沒有依照佛菩薩的教導來過我們的人生時,就如同逃離在外的孩子,沒辦法得到佛菩薩的禮物,也就是佛菩薩的加持。

世間法、佛法都是如此,這只是因緣和合。父母希望給與你的東西是因,你願意接受是緣,如此因緣和合果報就呈現了。你願意幫助你的朋友是因,但你的朋友不願意接受你的幫助,那就是因緣不和合,他就沒辦法得到果報。相反的,如果他願意接受,因緣和合,他就能得到你給他的福報。佛菩薩也是如此。所以要相信藥師佛的願力,他已經成佛了。你相信佛,至心誦念藥師佛名號,身心就能能清淨,就能健康。

但問題是我們也誦了藥師咒很多遍了,為什麼病還沒好呢?原因就在於我們能聽進去多少?我們有沒有很誠心?我們的信心是不是百分之一百?還是一邊做一邊懷疑呢?如果我們的心非常至誠的話,佛經說,女轉男身,當下成佛都有可能。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還是有很多的煩惱習氣和疑惑,因此我們就算是願意相信了,心還是不夠至誠。所以我們就需要至誠地誦念佛號,至誠地靜坐,至誠地禮佛,然後至誠地反省檢討自己的行為,看到心裡面是不是有很多的貪嗔癡。如果有這些貪嗔癡也不用怕,每個人都有,佛告訴我們如何化解心當中的貪嗔癡。精舍從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到研經班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化解這些貪嗔癡的方法。那我們在上課時有沒有學會這些轉貪瞋癡的方法?有沒有學到,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時,能夠不去怪罪別人,不認為是倒楣,不埋怨老天爺不公平呢?如果還有,就說明我們還是那不聽話的孩子流浪在外了。這叫做口念心不念。如果我們能反過來聽佛菩薩的教導,反省檢討,從我們的行為和知見觀念上去改變,身口心一如,馬上就能得到很大的福報,我們處理事情所得到的結果也會馬上不一樣。

我們看一下自己的人生,雖然佛菩薩能給我們加持,但是佛菩薩不能讓我們成佛。要成佛還是要靠自己,依止佛菩薩和善知識的引導。雖然他們確實能給與我們一些福報和加持,但是要明心見性,要了脫生死,要究竟成佛,還是要靠我們自己。這就是因緣果報。因為你的心是你的心,不是我的心,也不是佛菩薩的心,佛也沒辦法改變你的心。所以如果我們能徹底地了解自己的生命和人生,那就是明心見性,就能成佛。但是了解自己的人生也不太容易,因為生命也很複雜。這裡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用三個問題來看自己的人生。第一,看你擁有什麼?第二,看你沒有什麼?第三,看你是誰?

第一個,看你擁有什麼?如果我們不常常看自己擁有什麼,我們就會起種種的貪心。例如別人的房子比我的大,別人開的車子比我好,別人生的的小孩比我的聽話,又或者別人在公司裡升職比我快,工資比我高。當我們經常看這些的時候,心裡面就起了很多的煩惱。我們更應該去看我們擁有什麼。也許我有一個房子可以住,而有的人連房子也沒得住,那我是不是有很大的福報?也許我也沒有一個房子,但起碼可以租一個房子住,有些人想租個房子也沒辦法。再看一下,我有一份工作,每個月可以領薪水,這就是一個很大的福報,而很多人沒有薪水可領。或許別人開了一輛名牌高檔車,自己卻開著一輛十幾年的破舊老車子,但起碼還是有一輛車子能開,有些人還只能騎腳踏車。然而我們只是去看別人有什麼,卻忘了看自己有什麼。或許自己剛剛被解僱了,那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有什麼?現在會有很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有時間去增加專業知識,有很多時間打坐,還可以來精舍當義工。這些都是很珍貴的時間,否則不知不覺間小孩就長大了,不要和你在一起了。 這些都是外在的。

外在的是一個,另一個是內在的。內在的就是我們的身體,為什麼別人長得比我漂亮,為什麼別人的身材比我好,為什麼別人怎麼吃都吃不胖,我一吃就胖了,為什麼別人都不生病,而我卻常常生病。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看一下自己擁有什麼。至少我們現在還活著。我們長得不漂亮又有什麼關係呢?起碼對於我們自己的同修和父母來說就是最漂亮的。也許我們覺得別人吃不胖,自己一吃就胖,這也很簡單,少吃一點,再運動一下就不胖了。這是因果關係。如果覺得別人不生病而自己常常生病,那佛法也已經告訴我們方法,就是誦《藥師經》,要吃素,吃素要均勻,少殺生,多護生,心存慈悲,慢慢地我們的身體就能轉過來。佛教我們這些方法才是寶貝。即便長得再漂亮,過了十幾年就不漂亮了,還不是皺紋黑斑就出來了?健康也一樣,再健康過了幾十年也就不行了。所以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財寶,真正的財寶是你知道佛法,知道因果,知道怎麼樣能達到目標。你覺得別人都比我強壯,比我健康,但想想,我們還有兩隻眼睛,有些人沒有眼睛啊,或者有眼睛也看不清楚。所以這兩隻眼睛是不是很大的福報?我們還有兩隻腳,有些人生下來就沒有腳,或遇到意外腳就沒有了,能想像如果沒有腳會怎麼樣?我們有兩隻手,有十個手指頭,這也是很大的福報啊,這些我們是否能體會?

還有就是我們的心,它能做什麼,我們能不能瞭解?或者你覺得自己比別人笨,別人什麼都會,自己卻什麼都不會,那就是錯誤的認知了,通常自卑感比較強的人都是這樣,專門拿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來比較。這是沒看到自己的優點。那是不是應該拿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比呢?那又變成了自大傲慢。實際上每個人都不一樣,與別人有甚麼好比較的呢?別人有優點就跟別人學,別人的缺點就不要學啊,這樣就能提昇自己。佛陀也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這個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如同達摩祖師說的,珍珠很珍貴,黃金鑽石也很珍貴,但它們並不知道它們自己是寶貝啊,「珠不自珠,寶不自寶」。這些都是人為的,人們今天喜歡這個,這個就珍貴,明天不喜歡了,就棄如敝屣。但是能夠知道什麼是珍珠,什麼是廢鐵的「這個」才是無價之寶。所有的價值都是從你的心而來的,因此這個心才是無價之寶。問題是這個無價之寶,你會不會用?有沒有好好去用它?有沒有用佛法來開發它無量無邊的潛能?

我們有沒有仔細想過我們擁有多少?雖然我們擁有一個破房子,有輛舊車子也不錯,但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快要死了怎麼辦?那我們繼續來看我們還有什麼。我們還有這個不生不滅的菩提心啊。所以不用擔心,就算死了,還是在的。如果能在這一生中找到,能看清楚當下這念心,就完全不會害怕死了,你就知道人生沒什麼好擔心的。人生只有自己還沒學會的東西,沒有自己做不來的東西。沒有什麼需要恐懼,需要擔憂的,這只是時間問題。我們這個菩提心,這念覺性是跟佛一樣的,是平等的。現在就差還沒找到而已,找到了就不會擔心了。所以要知道永遠永遠都只有當下,就算是死了,也只是正在死的當下;你在中陰身時,就是中陰身的當下,你這念心始終都在,只是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而已。沒看清楚就以為是死了,看清楚了就知道這個覺性不生不滅,我們只是還沒有把它顯現出來;就像初一不是沒有月亮,只是沒有顯現出來。所以第一個,你擁有什麼?看清楚了,馬上就安心了。

第二個問題,你沒有什麼?也就是你想追求什麼。漂亮衣服嗎?名貴的包包嗎?所以這些別人有,我們沒有而想要的東西,我們要想一想,這些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擁有,但可以先想清楚,當我擁有了這個名貴的包包,它能帶給我什麼?只是帶給我一些虛榮,然後就看到別人的包包更貴。當看到別人的太太更漂亮時,就沒有注意到這個與你生活了十幾年的伴侶,每天為自己做飯,為自己打點,為自己生了個孩子,是多麼珍貴的緣分。我們要想清楚,我們到底想追求什麼,得到之後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要把這個因果想清楚,不要笨笨地花個十年二十年盲目的追求別人都在追求的東西,到最後才發現也不過如此,而你的青春已經沒有了。要想清楚到底什麼才是值得你去追求的,什麼才是讓你真正更快樂的,讓你更充實,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

那就是努力修行,努力地行菩薩道。當你去行菩薩道,去做利益大眾的事情,在護持道場的時候,你做完了,馬上就能得到福報。因為當你在做的時候就在利益眾生,不需要等到將來得到十倍、百倍、千倍的果報,那是以後的事情,到時候你也不會記得。但是一旦做完了,在當下心裡的那種充實、滿足,知道沒有浪費生命,知道你的存在讓別人更好,這不就是最好的回報,最好的禮物嗎?所以就算你當下死了也沒關係,因為你發了願要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下輩子還是繼續充實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啊。所以什麼才是真正值得你追求的,要想清楚。想清楚了,你的生命才會有意義;沒想清楚,人生就變得好虛無,不安住,不實在。

第三個問題,就是要看自己是誰?要認識自己。自己要怎麼認識,這是很難的。我們現在看到自己是男人,是女人,現在是30歲,現在是70歲,這些都是過程。你今天長得什麼樣子,擁有什麼東西,這些都是過程。這好像沙漠裡風一吹,一個沙丘就形成了,風再一吹,這個沙丘就不見了。人生就是如此地不停地聚散。你的身體聚,然後又散了;你的資產聚了,又散了。你所有的一切聚在一起又散了,這就是過程。這過程本身不是沒有意義,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執著這個過程,以為這是真實的,那就糊塗了,就會產生種種的苦。我們這念心,這念覺性始終都在,但它隨著因緣一直在經驗當中,在認知當中,在感受當中。這樣的一個我是什麼?我們稱之為「空性」。但是你不懂得空,認為自己是女人,是男人,是人而不是動物,所以就可以殺死動物,那就錯了。因為我們的心不能作主,就隨著這些因緣而產生的業力流轉,而這些業力卻大到你沒辦法控制。所以這輩子吃了幾百隻雞,下輩子要做多少次雞,就不曉得了,沒看清楚因果啊!所以要看清楚真正的自己,看清楚這念心,看到這念心時時被因緣牽著走。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了佛法,就能夠慢慢地不被因緣牽著走。自己去創造因緣,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本心,能更好地發揮這無量無邊的心的功用,讓這個世界因此而變得更美好。

所以在佛法裡面什麼都有,大家要用心去學習,用心去體會。你可以看清楚自己,你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大的福報,而且你還可以獲得更大的無量無邊的福報。為什麼?因為這是本具的,只是自己不知道怎麼用出來。所以佛菩薩給我們最大的加持就是這個,教會我們佛法,幫助我們找到這個真正無量無邊的大福報,永遠也用不完的,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清淨、涅槃、自在。這才是最真實的東西。

惟覺老和尚常常告訴我們,佛法是最光明的一條路,是真正最大的福報。佛陀再怎麼加持,也是像這個沙丘一樣,會聚會散;但是佛菩薩真正要給我們的加持,是這用不完的福報,也就是體會這個清淨心。大家要在這條路上勇猛精進!

《太谷精舍藥師法會開示  2016/06/12》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derstudio&aid=701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