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歸鄉之路
2014/04/12 22:16:22瀏覽249|回應0|推薦2

引用文章歸鄉之路

法富淺見:
  所謂歸鄉之路,是指對萬相不變的本心,即是清靜心。生於斯,盡於斯,死而無憾。安定的心願意無怨無悔做好做對並圓滿每一件事,直到完成時轉身便忘。那顆覺悟的心,面對任何事皆能安然自在,這時候的見解才是不忮不求的無我境界。到達生命慈悲平等心的階段,是歸鄉之路。

以下是淨界法師講述的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片段,摘錄分享

  《妙宗鈔》云:「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今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云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觀之前,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約心觀佛』這四個字,就是本經的中心思想。

  意思是說:我們觀察極樂世界的佛陀,應該如何作觀呢?是要「約心」。換句話說:佛在哪裡?你必須要向內心去觀!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一開始就走錯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後可能會產生障礙,甚至於著魔;觀佛是要向內去觀,你向外去觀,那就錯誤了!所以『約心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中心思想。就是說:在你觀佛之前,要先把心帶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緣,這叫「約心觀佛」

  為什麼要「約心觀佛」?
  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本經以『實相』為主,所有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這個『體』跟『宗』有所不同;「體」是我們修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契入中道實相;這個「宗」,是趨向目標所採取的方法。
反過來說:如果你心外求法,看這個佛像很莊嚴、眉毛畫得怎麼樣、鼻子畫得怎麼樣…心去攀緣外在的相狀,「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便我們能夠經由此去推理空假中,經由「心觀」──以一念心性來起觀,方能顯發中道實相的深廣道理。

  大乘佛法的修學,一定是先「空觀」再「假觀」,先離相再建立相狀。所以剛開始觀心,先觀想我們這一念心:「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我們現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你自己執著、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讓它離開的。相狀本來是「緣生緣滅」,但是你一住在相狀 它就會重複的出現。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性本來清淨,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傷害你,諸位你們猜猜看,那個人是誰呢?自己! 對了!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發生之後,你把這個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會不斷的出現。

  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因為本來沒有相狀,所以才可能成佛;我們的心沒有好、也沒有壞,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來沒有相狀,為什麼我們現在弄到有很多的個性、相狀呢?那是因為我們住在相狀,心被物質同化了,心本來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弄得現在心量這麼狹小,是我們自己操作錯誤。所以在修觀之前,先把生命歸零,告訴自己---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的心,本來就沒有煩惱的相狀、沒有業障的相狀,也沒有生死的相狀。這是很重要的思想!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歸零。

  當我們心歸零之後,再重新出發──要知道我們念頭一動,一個思想的活動,就創造十法界的十如是;這個十如是,簡單說就是因緣果報,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而且心中的相狀,歷歷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動,是我們念念之間把它創造出來的。

  《妙宗鈔》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

  修止觀之前,智者大師要我們先做好心理建設,為什麼要修觀呢?
      這叫「託境修觀,佛相乃顯」─假藉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啟發我們對彌陀強烈的歸依,讓我們放棄對娑婆世界的貪戀,完全是為臨終正念做準備的。所以在修觀的時候,最後的會歸處,也就是修完十三觀之後,整個觀想念佛的導向,就是培養你「一心歸命」的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wrich&aid=1245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