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思而行
2014/03/31 20:12:43瀏覽402|回應0|推薦0

  事不三思終有悔,幸能一忍永無慮;

  諸事隨時皆流水,此懷無日不春風。

  諺語比喻做事前要仔細考慮,否則終會後悔。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常言:『事不三思,終有後悔。』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窮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說明捨得捨得,有捨必有得。常言道: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因果不變的法則。不捨不得,不捨必有不得時。行有不得返求諸己,就是不捨不得的結果。

  在佛教的普門品有一段,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由以上觀知,為人處事謹言慎行和無為無求的奉獻,皆以三思為標竿。觀世音菩薩受其瓔珞為何分作二分?究其原因,一是敬奉師長,上求通達智慧故;二是多寶佛塔,塔裡有九品蓮眾生,是下濟化道故。現代宗教不分任何教派,除了幫助眾生解疑的推廣正知見外,同時也解厄濟難的救助並行,如建醫院和義診,意外的安置救急等等皆是,以上讓眾生如臨渴井的甘泉,獲無上菩提清涼加行。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wrich&aid=121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