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一瞬 留下什麼
2011/01/17 20:38:47瀏覽484|回應1|推薦80

最近一波波的寒流,加上陰雨綿綿
氣溫直直落,屢探歷史新低

有些人等不到天晴回暖,從此一覺不醒
走得那麼乾脆,是幸還是不幸

師父說
你已經走完了人生這一遭
眼前這個身體只是個臭皮囊了
你的靈魂要隨著阿彌陀佛聖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放下吧!走吧!
一心稱唸阿彌陀佛聖號,將來稱願再來……

舊識們聞訊不勝唏噓,回想上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五年前,十年前?或許更久以前

人生一遭,最後留下了什麼?

八歲白血病的余小妹妹留下一句
我來過,我很乖
和一張笑盈盈的照片,她說
以後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人生一瞬,留下了回憶吧!

日劇裡患有小腦萎縮絕症的患者
在還可以「記得」時努力的說出
我已經擁有很多珍貴的回憶
這些點點滴滴可能不久之後也會忘記
記憶可能會從腦中全部消失
但是,它將永遠留在我心裡,一定會,絕對會的

既然只剩回憶了,那回憶的內容就很重要了

席慕蓉說
在年輕的時候, 如果妳愛上一個人
請你, 請你一定要溫柔的對待他......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這是無怨的青春

或許可以這麼說
我們是為了「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給後人
而努力認真的活著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ce0426&aid=4796923

 回應文章

循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臭皮囊的價值
2011/01/18 16:26
臭皮囊的價值
鄭先生,55歲,罹患鼻咽癌。鄭先生在本院治療一年多,每次都是太太陪同住院,我已經與他們建立了基本的關係。這次,鄭先生因咳血而住院,我前往病房關懷他們。踏入病房,看見鄭太太用乳液輕柔地幫先生做腳底按摩,從鄭先生乾淨細嫩的腳底來看,鄭太太經常幫先生做足部的護理,我稱讚鄭太太的細心體貼。

鄭太太開門見山地對我說:「治療了這麼久,我們已經接受了事實,每一個人總是要走這一遭,身體只不過是一個臭皮囊,沒甚麼好留戀的。對我們來說,死亡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生命會繼續輪迴。」
鄭太太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日蓮教,她說,以前鄭先生愛喝酒,酒後就會動粗,讓她對婚姻失望,數度離家出走。當她接觸了信仰之後,家庭變得合諧幸福,夫妻不再吵吵鬧鬧,對此信仰更熱衷。
因為鄭太太有一個堅定的信仰,鄭先生也接受死亡的事實,我想,也許可以嘗試從這裡切入「器官捐贈」的話題,讓鄭先生的生命更有意義。
「的確,身體是一個臭皮囊,會老、會壞、會生病,證嚴法師對於死亡的看法也是這樣,他形容身體就像房子,用久了會老、會舊,死亡就像換一個新的房子,開始進入另一個輪迴。其實臭皮囊也是有用處的,就像有許多人死了以後,將有用的器官捐出來幫助別人,很有意義呢!所以證嚴法師大力推動捐贈器官與大體,有許多慈濟人響應。」我試探性的說出器官捐贈的價值,想要了解他們的看法。
他們夫妻點頭表示認同。我繼續說:「人身體可以捐出的器官很多,我有一個朋友因為意外而往生,他的太太決定要捐出所有可以用的器官,比如說心、肺、肝、腎、骨骼、皮膚、眼角膜,幫助了許多人。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可以捐的器官是眼角膜,因為眼角膜不會受到癌細胞的汙染。」

「你對於器官捐贈有甚麼想法?」我問鄭先生:
「我早就有這個想法,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將有用的器官捐出去幫助別人。」鄭先生說。
「妳知道先生有這個想法嗎?」我問鄭太太。
「不曉得,但是如果他願意捐的話我也不反對,這是一件好事。」鄭太太說。

「眼角膜就像隱形眼鏡一樣,薄薄的一片,取眼角膜是等往生之後才會取下來,眼科醫生會評估可不可以用,有些人因為有黃疸或是眼睛開過刀所以不能用,有些人是因為家人的反對、或是當事人反悔了,雖然簽了同意書,還是捐不成。」我說。

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位病患王先生,他願意捐眼角膜和大體,但是因為他有黃疸所以眼角膜捐不成,他的大體原本是要捐到長庚大學,也因為放大體的槽滿了,所以也沒有捐成。

「現在社會比較有器官捐贈的想法,包括捐贈大體給醫學院做教學用的人也很多。」我說。

「身體本來就是臭皮囊,能夠捐出去也是功德一件。可是,我擔心家裡八十二歲的母親會不同意。」鄭先生說出心裡的顧慮。
「也許不要讓她知道比較好,免得她擔心。」鄭太太說。
「重要的是你們夫妻要先溝通好,達成共識,等你們考慮清楚了,我請護理長來跟你們談關於器官捐贈的事。」我說完了即離去。

俗話說:「人生自古誰無死?」這話一點也不假。正如【禮記】記載:「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聖經】上說:「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命之氣吹在他的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2章7節)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傳道書第三章19~20節)。

因為人是塵土造的,現在科學也證明人體中的元素和塵土中的相同,甚至化合物也相同。只是成分的含量不同。人死後,慢慢腐爛,仍然變成塵土,成分仍和塵土一樣。

去年,捐贈大體與眼角膜的彭先生說:「這是一種資源回收再利用!」

既然都要歸於塵土,何不「再生利用」,讓生命更有價值!
❤城裡的月光❤(lance0426) 於 2011-01-19 20:44 回覆:
感謝你的分享
能這樣想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