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17 19:02:00瀏覽375|回應0|推薦2 | |
自西方工業革命後,所謂的現代科學、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型態及文化潮流,便急遽的影響中國故有封閉、傳統且穩定的社會型態。 西方社會在「理性」發展至成熟後,隨即孕育出「幽暗意識」,認為與其相信帶有原罪的人,不如信仰一套好的「制度」。中國人自春秋戰國時代,儒、道兩家相繼成為顯學,人與自然便密不可分。認為人就是個小宇宙,研究天、人是相形益彰的,這種「內在超越」的思維模式,使中國人一直相信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比人事更重要了。由於這套「倫理道德」思維發展的早,在中國社會紥了兩千多年的深根,形成社會制度的一種穩定力量。 然而當中國的倫理道德被強勢的西方制度迎頭撞上時,身為今日的中國人,不得不在西方主流文化領導之下,面對種種文化衝擊所產生的難題,從中思考中庸的生存之道。李安導演便是藉由《推手》突顯其中的幾項難題,供觀眾反思。 《推手》故事背景設立在美國一個中美聯姻的家庭,角色有歷經中國苦難日子的老爸(朱老)、受西式教育的電腦博士兒子(曉生),土生土長的美國媳婦(瑪莎)和中美混血的孫子(傑米)。而這樣的角色設定是有其意義的,可說是近代中國社會西化過程的極端例子。,如:象徵傳統中國的朱老,代表西方文化的瑪莎,暗喻文化衝突點的曉生,延伸文化融合的傑米。 首幕不斷重覆播放朱老與瑪莎平凡的生活細節,,如唐裝和牛仔褲,毛筆與電腦,筷子及刀叉,呈現出一種詭異的視覺觀感。直到大碗公在微波爐爆炸後,才恍然大悟那是傳統(中國)與現代(西方) 的不協調感。 然而這些不協調,尚未影響彼此的生活。第一次的衝突,是來自於朱老看電視的音量,干擾到瑪莎個人的寫作空間;而瑪莎拿了耳機要朱老戴上,也違反了敬老尊賢的倫理。這初步象徵了西方重視的個人與中國崇向的倫理起了衝突。 曉生是大家期待見到的角色,因為他是這兩個不協調之間的穚樑。在飯桌上他不但要面對妻子叉給他的生菜,轉過頭還得應付老爸夾給他的滷肉塊;一面中文聽老爸的大道理,一面英文聽妻子抱怨。由此便可看出李安導演有意將中西文化衝突的壓力,體現在曉生身上。 所謂父慈子孝,朱老曾為了力保曉生性命,失去了曉生的母親。故曉生接朱老來美國安享晚年,在中國人眼中可是天經地義的家庭倫常。然而享有個人空間的小家庭制度,才是被瑪莎認為理所當然的。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瑪莎,無法理解「父慈子孝」中的孝,在中國社會是佔了多麼大的分量。 無奈曉生雖生於講倫理的中國,但身處標榜制度的美國,環境的限制,使得他最終還是依循在地的思維-把父親送到老人公寓。這在美國人眼中是極其稀鬆平常的,但在中國社會可是大逆不道。 五常中的「父子關係」是形成中國社會制度的根本,因為這下對上的倫理關係,有助於穩定中國君王封建的統治。於是「忠孝」自然被放大,成為表彰之標的。也因此中國的孝與西方對父母的愛,有很大程度的責任落差。西方人很難想像「孝」對於中國子女,是受到多麼大的內心驅力及社會關注的。 然而中國文化在西方主流席捲之下,雖然許多中國傳統早已面目全非,但孝道是中國文化二千多年的核心,我們實在不應該為了追求全盤西化,而視之為現代人的包袱。 地球上目前僅存的文明古國-中國,擁有四千年的歷史,這悠久的歷史不該視為民族的負擔,它可是豐富涵養了最適合中國這片土地的生存經驗。相對的,西方制度的形成,也有其社會文化的背景與時間的累積,才進而發展出最符合他們的生活方式。雖然強權主導世界文化潮流,但一昧西化,也不會讓我們擁有西方人一切的優勢。 文化的衝突與融合需要時間,也許我們這代仍無法有效解決李安導演丟出的問題,但相信中國人四千六百年的智慧,終究會為未來走出一條屬於中國人的生存之道。且「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是嗎?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