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絕地再生
2006/09/28 19:50:32瀏覽216|回應0|推薦0

 作者  l314 (紅虫)                                          站內  P_RedBug
 標題  絕地再生
 時間  Sun Jul 24 23:55:54 2005
───────────────────────────────

並沒有想像中的好看...

但議題卻相當沈重...

複製人的用途在於滿足人類長命百歲的渴望...

導演刻意在戲中把這些複製人烙印上代號,並以"產品"稱呼之..

與人類所蓄養的畜牲賦與類比意義,都是為了滿足人類某方面的渴望而"生產"..


突然想起今天看電影前的一段對話,

我說:下輩子變成豬也好啊,吃飽睡,睡飽吃,多好..

他說:那一出生就等著被殺,多不好.....

觀眾一開始便被導演引入複製人主觀的世界,

待習慣看似伊甸園的人間仙境後,

直轉而下承受複製人被殘酷肢解的命運...

導演的確成功使觀眾先入為主的習於複製人的角色視界,

使"觀眾"設身處地去想若出生的使命,便在於完成另一個人生的某種目的...

並以身體被肢解做為生命的終結..

我記得劉季倫教授說過,

人類的同情心,是依被同情者與人類的類似程度,而有差別的..

如:看到一隻螞蟻被捏死,一隻蚊子被打扁........

一隻鳥被射傷,一隻狗被人踹,一隻身上插著魚叉的鯨豚被魚船拖著跑...

餓的皮包骨的非洲人,美伊戰爭的傷患,

白曉燕被割下的手指,被肢解的複製人...

人類因為有同情心,才有尊重生命權,發展保護弱勢的民主社會,

使得人類文明得以昌明,得以續存....

複製人的議題,考驗著人們個人利益與同情心的衝突..

這突然使我想到經濟學之父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到..

人是『自利』的,卻同時又有思維能力和同情心進行自我節制。

這種雙重性既使人們互相競爭,

又使人們能夠創造社會制度來緩和兩敗俱傷的競爭,

甚至把競爭變成共同利益。

追求自我利益的人常常被「 一隻看不見的手」牽著走……,

一己的私利變成社會的公益,最終促進了全社會的利益。

當人類認可了複製人的存在與用途,便等於喪失了捍衛人類生存的同情心,

複製人看似使人類延年益壽,實則卻將人類引領滅亡之路...

以下幾個導演嘲諷複製人科技的穚段,是我印象較深刻的...

"世上也只有你和上帝做的到..."

"耶蘇也愛複製人.."

"複製人也同人類不擇手段想要求生而反撲人類.."

--
 ╭ * Origin:[ 狂 狷 年 少 ] whshs.cs.nccu.edu.tw < 140.119.164.16 > ╮
 │                  * From:redbug.dorm9.nccu.edu.tw                 │
 ┼─  KGBBS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314&aid=46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