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16 09:19:27瀏覽1970|回應2|推薦2 | |
前言 《國富論》可謂經濟學之濫殤,書中所提到的分工原理、供需法則、生產三原素、資本論,都是形成今日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基石。於是該書作者Adam Smith成了眾所皆知的偉大人物,也因此得了『經濟學之父』的美稱。 然而《國富論》並不是Adam Smith唯一的著作,其實他早在《國富論》成書前十幾年出版了一本《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這本書雖鮮為人知,但卻奠定了《國富論》的心理學基礎。Adam Smith在此書中主要認為人是『自利』的,卻同時又有思維能力和同情心進行自我節制。 這種雙重性既使人們互相競爭,又使人們能夠創造社會制度來緩和兩敗俱傷的競爭,甚至把競爭變成共同利益。他反覆寫道:追求自我利益的人常常被「 一隻看不見的手」牽著走……,一己的私利變成社會的公益,最終促進了全社會的利益。 這樣的人性假設,是國富論亦是整個經濟理論最核心、最基礎的觀念,若這假設不成立,所有的經濟學理論將無立足之地。(馬克思便是藉由另一面的人性與社會制度觀察,找出資本主義的盲點,提出另一套更艱深、立論更加完美的社會主義)有此了解後,再讀《國富論》想必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對於勞動市場、商品市場、貨幣市場、生產要素市場、資本循環、專業分工等都有相當多的論述,其中亦有不少是為了抨擊當時的重商學派及重農學派的理論而生,故在此讀書心得中,很難兼顧其所有論點。雖說Adam Smith是經濟學的始祖,但其在《國富論》提出的各理論並非憑空創造,而是經過長年的社會觀察和參考其它學者的研究,才發現的社會現象與運行規則並加以闡釋。 《國富論》把經濟學從社會學中孕育出來,不斷的發展至今使其更加專業化,但相對的也代表在它的專業論述中,母體社會學的要素也漸漸被從中抽離。馬克思認為所有被分門別類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等都是殊途同歸的,任何學問若只單獨的深入研究,會因考量因素之不足而造成盲點、偏頗。故我認為以中西方近代文化之差異來輔以說明《國富論》中的部分論述,會是較合適的心得報告形式。 資本主義的形成 「我們每天有的吃有的喝,並不是訴諸於肉商、酒商的仁心善行,而是由於他們關心他們的利益。我們訴諸他們自利的心態而非人道精神,我們不會向他們訴說我們多麼可憐匱乏,只說他們會得到什麼好處。」(p.30) 如前所述,人們基於自利的心態,為了滿足生存之需要,於是有了將自己的勞動剩餘與他人的勞動剩餘交換的動機。當人們以物易物交換久了,發現交換所得到的必需品,往往比自己生產還來得多,於是分工的生產方式便漸漸在人類的社會中形成。 反過來說,因為交換的需要產生了分工,那麼分工的程度必受限交換需求的大小,或者說受制市場的廣狹。如果市場非常小,那麼完全致力於一種行業的人便難以生存,因為他勞動剩餘的部分無法用來交換其他人勞動產出的剩餘部分。 貨幣的出現是活絡市場經濟的關鍵。因為早期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缺乏明確的交換價值標準,往往一筆交易成交,需花上半天將商品運至市場,再耗上許多時間與對方交涉,使得每筆交易成本極高,交易量小以致無法發展至專業分工的市場經濟。 貨幣發明後,使商品在市場中有了精確的價值。人們出售生產剩餘的部分以換得貨幣,再用此貨幣購買其它人生產的商品,大大減少了商品撮合及交涉的成本。因此人們無論生產什麼,只要得以換成貨幣,他便可藉由貨幣換取其它需要的商品。(在以物易物的社會,一個生產帽子的人,也許常常花上老半天找不到一個賣肉的人願意跟他交換)於是因為有了貨幣不但促使了市場交易的活絡與豐富性,間接也使得人們更加分工專業化。(所以說是貨幣形成了市場經濟也一點不為過,更有人笑稱共產國家使用貨幣便已是一腳踏入資本主義的社會了) 然而有了市場經濟後,還不足以形成資本主義的富有社會。Adam Smith認為人的勞動收入通常有兩種用途,一是彌補自身生產的資本,一是直接消費。而若將收入在彌補生產的資本後,再將剩餘的大部分投入於供生產的資本(又分循環資本與固定資本),將有助於提升明年的產量,而明年的產出除了彌補明年的產量之外,再將大部分的剩餘投入生產的資本,那麼後年的產量便又會提升。也就是說資本產生收入->收入投入資本,以累積資本->產生更多收入->投入更多收入於資本->......這樣的資本滾收入,收入滾資本,會使產出呈一種指數的速度成長。馬克思稱此模式為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參B. Fine & L. Harris, Rereading Capital, 1979),也因為如此馬克思預見了資本主義下的企業在不斷加速成長下,終於一天會形成不倒的巨獸,並攏斷市場利益,使得貧富差距日將擴大,終使資本主義社會崩潰。然而,馬克思正確的預言,卻因而產生了Oedipus Effect,使得資本主義社會設立了反拖拉斯法,工會,社會救濟等應變制度,使得馬克思預言的世界並未發生。 『資本因節儉而增加,因浪費和錯誤運用而減少。』(p.405)Adam Smith在卷二中用大篇幅描述資本累積如何使國家加速富強,並指出累積資本之根源在於節儉而非勤勞。因為無論勤勞可以取得多少物品,如果沒有節儉來儲蓄或貯存,資本便不可能增加。(1961年Phelps提出的Golden Rule便是深受此處論點之影響) 許多人喜愛用「看不見的手」來形容Adam Smith的市場機制,並主張政府應該盡可能少干涉市場自由運作。(雖然Adam Smith在兩本著作中分別各只提到一次看不見的手,且其本意為自利與同情心之調節,使得人們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時,同時也達到社會之公益。後人則引用為供給與需求之調節機制) 因為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各章節都有大加抨擊政府政策之愚昧,往往達不到預期之效果,甚至使得市場價格機制失調,導致人民生活更加艱困。並在卷二提到一個大國之衰退,往往是因為政府的浪費和措施失當才導致這種後果。並認為國家養了一堆袞服穿梭的王公大臣、龐大的教會神職人員、龐大的海軍艦隊和陸軍步兵,這些人不事生產,全靠其它人的勞動產出來維持生計,迫使許多人不得不侵蝕資本,縮減原本要用來維持生產性勞動者的財源。於是這種政府侵蝕資本的行為對全國產出必定造成莫大的浪費和損失。(在當時教會、軍事家權力高張的年代,Adam Smith卻敢把它們形容成國家之蛀虫,是筆者相當佩服的。) 也因為Adam Smith反對政府干涉市場經濟的論述,被後世許多經濟學家所堅持,他們通常被統稱為古典學派,而他們的理論在當時也的確有效的提升了國家經濟成長。直到1929爆發美國經濟大蕭條,才有凱因斯學派得與之相抗衡,而在這兩學派互相提出論點駁斥對方的同時,也逐漸為今日的經濟學世界建立了完整之芻形。(凱因斯學派與古典學派最大的岐異,便在於凱因斯認為政府應該進入市場干涉) 西方社會與資本主義 在前文曾提到,資本主義之所以被稱為資本主義,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其社會累積財富的模式建立於「資本滾收入,收入滾資本」的循環過程。而勤儉是這循環過程的關鍵因素。 然而是什麼力量造成西方社會有此勤儉國民個性,導致西方近代社會得以快速富強呢?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並無提及。然而在Max Webber的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則有詳細完整的論述。(Max Webber是當今世界上無可爭議的社會學經典大師,也是現代文化比較研究的先趨人物,他致力於「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觀」,被譽為二十世紀社會科學方面的最大貢獻之一) Max Webber在前言提出:「為什麼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也都特別地贊成教會中的革命?」他認為唯有宗教教育的背景下最有可能戰勝傳統主義,而產生這種合乎理性的組織勞動。喀爾文教派的預選說及禁慾主義便是MaX Webber認為是西方資本主義精神的主要推手。 喀爾文認為,聚斂財富並不會阻礙教會發揮作用,但必須是為上帝而辛勞致富,不可為肉體、罪孽而如此。清教教徒反對懈怠、反對屈於肉體享樂、反對為個人利益追求財富,因為它們將使人放棄對正義人生的追求,而勞動便是最好抵禦一切誘惑的藥方。這更進一步把勞動本身作為人生的目的。 強調固定職業的禁欲意義,為近代的專業化勞動分工提供了道德依據;同樣,以神意來解釋追逐利潤,也為實業家們的行為提供了正當理由。 對禁欲主義來說,貴族的窮奢極欲與新貴的大肆揮霍同樣令人厭惡。在另一方面,它對中產階級類型的節制有度、自我奮鬥卻給予了極高的道德評價。使得日後中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持續扮演極重要的推手角色。 此外,在世俗的新教禁欲主義,與自發的財產享受主義強烈地對抗中,造成了消費的束縛(節儉)。於是在新教禁欲主義下,獲利衝動的自由、合法化(甚至還是榮耀上帝的美德)與消費的限制結合,這樣一種不可避免的實際效果也就顯而易見了:禁欲主義必然要導致資本的累積。 (以上引自筆者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文) 資本主義為何不在中國誔生? Adam Smith 多次在《國富論》提及當時的中國經濟狀況,他認為中國雖一向是世上土地最肥沃、耕作最好、人民最勤奮,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卻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Adam Smith所了解的中國大約是在清朝乾隆中期以前的時期。儘管Adam Smith從沒來過中國,但對中國的觀察與分析卻是當時的中國人從未觀察到的。他一針見血的抓住了當時中國封建社會最本質的特徵——長期停滯。 中國是世界史上停滯時間最長的國家。它有廣闊肥沃的土地,勤勞的人民和便利的河運系統,早就達到了封建制度中所能達到的繁榮,遠在漢朝便成為自給自足的世界第一大國,但自此以後便只有小小的進步。就好像一個早熟的孩子,早期發育比別人長得快,但之後長的比別人少,甚至沒有成長。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學術史上的黃金時期』這句話與早熟的中國有必然的關係。其實自利之說早已萌生於戰國時代的道家。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管仲的「與之為取,政之寶也」可為道家最耳熟能詳的例子。且漢朝所採的黃老治術,便是一種實行無為而治、節儉愛民的政策,而達到了文景之治的經濟盛況。這種尊重市場機制、政府不擾民的思想,早在Adam Smith誕生一千多年前便在中國萌生了。 但中國以農立國、土地肥沃,儒家思想的論述較利於政府穩定統治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的中國。於是在百家爭鳴的中國,最後由儒家鬥倒百家,一支獨秀的長期掌控中國政經制度的發展。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學認為人本性善,只要遵守一定的倫理律範,便可天下太平。我們可以說儒家的治國理論的確傑出,使帝國制度發育完善、控制有力、整合良好,使中國一直是世界的屬一屬二強國。然而也因為帝國的控制力強,重農賤商的儒家思想,強而有力的抑制了一直被視為牟利、不道德的商業活動。到了明、清時代甚至閉關自守,採行鎖國政策。 Adam Smith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忽略甚或鄙視國外貿易,只允許外國船隻進入國內一兩個港口,那麼就無法達成另一套法律與社會制度下,能夠達成的生意數量。這樣的國家裡,儘管豪門巨室或大資本主享有不錯的安全保障,但是平民百姓或小資本主不僅幾乎得不到政府的保護,甚至隨時受到低級官僚假藉公平的名義肆意掠奪。如此一來,在這個國家之內,各行各業實際運用的資本,便永遠達不到行業本身的性質與市場範圍容許的最大資本數量。 於是乎當資本主義在西方如火如涂的進展時,儒家思想緊閉著門戶,成功的擋住了這股潮流進入中國。導致明朝萬曆年間人口膨脹,經濟停滯問題嚴重,各地流寇四竄終於巔覆了明朝。 餘論 在中國的傳統中,大公無私總會得到人們的頌揚。「人之初,性本善」也。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這當然應是我們道德觀念的傳統。但很少人正視人性中的利己心,正所謂「存天理,滅人欲」,更別說研究利己心和個人私慾所能給社會帶來的正面推動作用。 Adam Smith的經濟自由主義的思路是這樣的,人性中既有利己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在經濟行為中,利己是主要的動力,但為了利己,人們不得不同時利他,利他不單純出於同情也為了利己,二者結果一致,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便得到協調。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打破了中國帝國的隔絕狀態,中國被拉進一個廣闊而陌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競爭環境。雖然共產主義接管了中國目前的政經體系,但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後,已大量吸收了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並為民間輸入一股充滿活力的勞動精神。中國要達到西方目前的富裕程度,雖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相信以目前的成長速度來看,二十一世紀將又會是中國人的世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