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7 15:28:06瀏覽422|回應1|推薦64 | |
2012年9月號《國文天地》的專輯是「臺灣文學與語文教育」,其中有兩篇提到臺灣古典詩,茲摘引廖振富教授之言如下: 就臺灣人而言,臺灣古典詩的重要性與價值,至少應該與中國古典詩被同等看待。陳肇興描寫清代「戴潮春事件」百姓流離失所的慘況、林幼春參與日治時期「治警事件」慷慨激昂的入獄詩作,都能讓人加深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識與熱愛,暫且不談作品成就,當我們熟讀杜甫描寫安史之亂人民飽受戰火流離失所之苦的「三吏」、「三別」系列名作之餘,若有機會仔細閱讀上述陳肇興、林幼春的相關詩作,一定可以激發類似的震撼與感動,而這些重大歷史事件,卻都是活生生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距離當代也僅僅是九十年到一百多年前而已。其他不論是山川自然、歷史古蹟、風土物產等,臺灣古典詩也都不乏精彩的作品,換句話說:臺灣古典文學的「在地性」價值是中國古典文學所難以取代的。﹝頁81﹞ 臺灣文化、文學,自清代以來,曾經有過「內地化」「中華化」的過程,但由於長居此地的移民越來越多,也經歷了「土著化」「在地化」的過程。歷史的臺灣曾經接受過西班牙文化、荷蘭文化、日本文化、中華文化、美國文化,隨著全球化的趨勢,臺灣文化正在接受來自全球各地的文化,但「在地化」有時也最「國際化」,我們必須型塑有特色的台灣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做出台灣應有的貢獻。 臺灣文化及文學應納入我們各級學校教育的課程。 文化部愛詩網的「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部落格徵選活動」,在我看來,是推廣社會各界讀臺灣古典詩的活動,我以實際行動支持,連續三年參加。事實上,我在學校教學中,也容納了臺灣古典文學的教材,我大約十年前就這樣做了。 對臺灣古典文學有興趣的人士,可把本期《國文天地》找來看看,它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訊息。 ﹝本文在「嵩麟淵明」及「貢寮煙雨」兩個部落格同時發表﹞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