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流傳的拳法,乾隆的戰馬調度,台灣馬兵
2011/01/13 21:06:47瀏覽1173|回應1|推薦23

台灣清領時期
由於械鬥頻繁
各路移民紛從大陸原鄉重金禮聘武術大師來台
尤其泉州自古以燒酒(白酒), 拳頭(拳術)著稱
所以清領時期,幾乎村村勤練武術以求自保
台灣以鶴拳系列和太祖拳還有绍安傳來的客家金鷹拳為主


太祖拳可不是大陸認知的北方太祖長拳
太祖閩南語是曾祖父以上的尊稱
太祖拳就是祖先家傳下來的拳法
也是剛性泉


金鷹拳則風行於雲林西螺一代
大名鼎鼎的西螺七崁阿善師,就是其中佼佼者

獅陣前面引領獅頭的拳術以太祖拳和金鷹拳為主


鶴拳系列來台分流為食鶴,鳴鶴,縱鶴,宿鶴拳
尤以食鶴拳盛行於台南佳里,麻豆等地

國府遷台後
眾多大陸武術名師在台授徒
以台北新公園為大本營
例如八卦掌,山東螳螂拳,形意拳,滄州六和拳
通臂拳,楊家太極拳等北方拳
當年青年日報還有台灣武林高手系列連載

可惜現在老一輩來台武功大師逐漸凋零

年輕人學拳術人數有日益趨少趨勢

將來可能會出現傳承危機 

令人不勝噓唏啊

---------------------------

 

清初武功鼎盛 ,實則仰仗騎兵甚多 , 乾隆曾說: 進兵之要, 首在馬匹

 而馬匹則分為官兵啟程後, 沿途所騎載的"行馬"

和正式作戰所騎的"戰馬"兩種

遠距離行軍作戰, 馬匹的補給可是一門學問

清廷例定, 每名綠營兵需給馬二匹 ,八旗兵則需給馬三匹馬

例如第一次準葛爾之役 ,西路兵二萬人 ,須調度58900馬匹,

北路兵三萬名, 需用124762馬匹

總共將近二十萬匹馬 , 如此龐大的馬匹調度 ,以後有空再詳述,

 以直隸為例

直隸奉令撥馬一萬匹 ,

先解往西安, 再換馬解往甘肅 ,逐次更換, 既可免長途解運 ,又可保持健壯

乾隆十大武功中 ,只有台灣林爽文和安南二戰役, 用馬極少

以福康安攻台為例, 想運馬匹橫渡台灣海峽

馬匹要先上小船, 改換大船 , 再以小船舶運 ,裝卸共需四次 ,

真是麻煩至極  ,所以福康安只帶411匹來台

 因為馬是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動物 台灣潮濕炎熱

這些大費周折來台的馬匹, 根本水土不服,

一上岸 ,就快虛脫了, 戰役結束後 ,只剩114匹

想到運馬回大陸還要再裝卸四次 , 福康安就累了

因台灣向無馬兵, 於是福康安留下一百匹馬

奏請台灣增設馬兵, 14匹解歸漳州鎮標,

還在河南採購黑豆二萬石 ,以供飼馬之用

這是台灣馬兵之始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da1994&aid=4792383

 回應文章

電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練國術
2011/01/18 10:55
我練國術
穿山寨表演服的男孩
Victor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
陸戰隊kuda1994(kuda1994) 於 2011-01-18 20:01 回覆:
很感人的親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