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生死有關的詞語】(生死篇一)
2008/10/17 11:13:36瀏覽1837|回應0|推薦0

【與生死有關的詞語】(死篇一

死:ㄕㄥ ㄙˇ1.生存或死亡。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僕射詩:「結懽三十載,生死一交情。」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治晚勿幸大病,生死難保,這事斷不能了。」2.堅持,不顧一切。金瓶梅˙第四十一回:「于是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然後作辭上轎。」存亡、死活。 

生死海:ㄕㄥ ㄙˇ ㄏㄞˇ佛教將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的輪迴世界喻為生死海。因為眾生在六道中,就是生死的無盡循環。佛所行讚˙卷三:「當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

生死簿:ㄕㄥ ㄙˇ ㄅㄨˋ陰間記載生者生卒年月日時辰的簿本。宋˙洪邁˙夷堅甲志˙卷四˙鄭鄰再生:「復命檢勾生死簿,稱鄰壽尚有一紀半。」西遊記˙第三回:「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王爭吵,將我們的生死簿看了。」

同生死:ㄊㄨㄥˊ ㄕㄥ ㄙˇ一同生,一同死。形容情誼深厚。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只因他雖說和黛玉一處長大,情投意合,又願同生死,卻只是心中領會,從來未曾當面說出。」

拼生死:ㄆㄧㄣ ㄕㄥ ㄙˇ使盡全力、不顧一切去做。◎這回他拼生死決定要跟他做個了斷。 

不顧生死:ㄅㄨˋ ㄍㄨˋ ㄕㄥ ㄙˇ比喻意志專一,甚至連自己的生命安危都不顧慮。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小娘子去了也。方纔說道:『心間萬般哀苦事,盡在回頭一望中。』又與我這五十文金錢為信物,我也不顧生死,不問那裡趕將去。」

○出入生死:猶出生入死。唐.韓偓《海山記》:「吾常親鋒刃,冒矢石,出入生死,與子同之。」 

○生生死死:猶言一輩子。指從生至死。清.周亮工《書影》卷二:「寬復灑泣訴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儻伊父母必欲歸,且隨其主母起居耳。』」 

生死之交:ㄕㄥ ㄙˇ  ㄐㄧㄠ同生共死的交誼。可以共生死,共患難的交誼。元˙鄭光祖˙《縐梅香˙楔子:「晉公在鎗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鎗,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凌統回寨中拜謝孫權。權曰:『放箭救你者,甘寧也。』凌統乃頓首拜寧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與甘寧結為生死之交,再不為惡。」=刎頸之交。

○生死不負:ㄕㄥ ㄙˇ ㄅㄨˋ ㄈㄨˋ比喻不論生死,永不相違。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伯牙年長為兄,子期為弟。今後兄弟相稱,生死不負。」

生死不渝:ㄕㄥ ㄙˇ ㄅㄨˋ ㄩˊ堅貞不移,至死不變。渝:改變。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不會改變。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這生死不渝的感情支持他倆共同度過許多難關。

生死分定:ㄕㄥ ㄙˇ ㄈㄣˋ ㄉㄧㄥˋ生死存歿早由上天註定。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忽報公子劉琦病亡。玄德聞之,痛哭不已。孔明勸曰:『生死分定,主公勿憂。』」

○生死未卜:或生或死結果尚難測定。◎他自從離家出走後數年來一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 

生死存亡:ㄕㄥ ㄙˇ ㄘㄨㄣˊ ㄨㄤˊ生存或亡歿。形容局勢或鬥爭的的發展已到最後關頭。比喻情勢到了關鍵時刻。《左傳‧定公十五年》:「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親承懿旨到西宮,生死存亡掌握中。」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至於何玉鳳姑娘一個世家千金小姐弄得一身伶佇孤苦,有如斷梗飄蓬,生死存亡,竟難預定。」=死生存亡。

【補充】成語故事   生死存亡

《左傳.定公十五年》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失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於是乎取之?」

釋義:表示情勢十分危急,已經到了非存即亡的關鍵時刻。

故事:公元前495年,邾(ㄓㄨ,鄒國本來的稱謂)國的君主隱公來到魯國,會見魯國的君主定公。魯定公舉行隆重的儀式歡迎他。當時,孔子的學生子貢名聲很大,也被邀請觀禮。

  歡迎儀式開始後,邾隱公仰著臉。把玉器高高舉起,態度很傲慢。魯定公接受玉器的時候,俯著臉,彎著腰。兩位君主不同的神情和態度,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照。在旁觀禮的人們都非常驚訝。

  子貢對此發表了看法:

  「諸侯相見要手執玉器,這是從周朝就開始施行的禮節,所以今天這件事情要用禮來看待。用禮來看待這件事,兩位君主都快要死亡了。

  禮,是死亡或生存的主體,人的一舉一動,或左或右,以及揖讓、進退和俯仰,就從這裡選取它;朝會、祭祀、喪事、征戰等等,也要用禮來觀察它。眼下是正月,在一年之初諸侯相互朝見,會不顧規定的禮儀,說明他們心裡已經沒有禮了。朝會不合於禮.哪裡能夠長久?邾君主的高和仰是驕傲,魯國君主的低和俯是衰廢。驕傲接受動亂,衰廢接近疾病。魯國的君王是主人,恐怕也會先死去!」

生死肉骨:ㄕㄥ ㄙˇ ㄖㄨˋ ㄍㄨˇ使死人複生,白骨長肉。形容恩惠極大。生、肉:用作動詞。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杜預˙注:「已死復生,白骨更肉。」比喻恩施深重,恩同再造。《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周書˙卷十一˙晉蕩公護傳:「一得奉見慈顏,永畢生願。生死肉骨,豈過今恩。」南唐˙徐鉉˙又代蕭給事與楚王書:「存者荷二天之恩,沒者釋九原之恨,則生死骨肉,未可比量。」

生死有命:ㄕㄥ ㄙˇ ㄧㄡˇ ㄇㄧㄥˋ凡事皆已命中註定,人力是無法挽回的。抱朴子˙內篇˙對俗:「生死有命,脩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三國演義˙第五十回:「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斬!」◎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死攸關:ㄕㄥ ㄙˇ ㄧㄡ ㄍㄨㄢ關係到生存與死亡。指生死存亡的關鍵。比喻關係重大。攸:所。◎即使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他還是不肯出力相助。

生死弟兄:ㄕㄥ ㄙˇ ㄉㄧˋ ㄒㄩㄥ兩肋插刀,生死與共的兄弟。紅樓夢˙第六十六回:「不想柳二弟從那邊來了,方把賊人趕散,……所以我們結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進京。」

○生死相依:在生死問題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運,共存亡。

生死與共:ㄕㄥ ㄙˇ ㄩˇ ㄍㄨㄥˋ形容情誼極深。比喻關係密切,休戚相關。◎他的合夥人都是推心置腹,生死與共的好朋友。=不分軫域、休戚相關、休戚與共、共輿而馳、同心協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同心戮力、風雨同舟、吳越同舟、胡越一體、唇亡齒寒、唇齒輔車、患難與共、楚越一體、輔車相依、遐邇一體。

生死與奪:ㄕㄥ ㄙˇ ㄩˇ ㄉㄨㄛˊ掌握生殺賞罰的大權。生:讓人活;死:處死;予:給予;奪:剝奪。《韓非子.三守》:「使殺生之機,予奪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今王沈等乃處常伯之位,握生死與奪於中,勢傾海內。」=殺生與奪、生殺與奪、生死予奪

生死輪迴:ㄕㄥ ㄙˇ ㄌㄨㄣˊ ㄏㄨㄟˊ佛教謂眾生由於無明,致有種種行為,這些行為會遺留下業力,當這一期生命結束後,業力會引發再生,投生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中的一種,然後老、病、死和各種痛苦又再次伴隨而來。眾生只要尚未證悟真理、斷除煩惱,如此的生命現象就會一再的循環。孤本元明雜劇˙李雲卿˙第四折:「今日到來日修,每日去頻發願,過今年捱到來年,擔閣了修行仙道遠,則這生死輪迴怎遣!」

生死關頭:ㄕㄥ ㄙˇ ㄍㄨㄢ ㄊㄡˊ比喻情勢迫切,攸關生死的關鍵時刻。指極其緊要的契機或時刻。明.高攀龍《講義.仁遠乎哉章》:「此一轉念,是生死關頭,千聖都從此做成。」◎在這生死關頭的時刻,他竟不知事情輕重,還悠哉悠哉的。=緊要關頭。

生死見交情:ㄕㄥ ㄙˇ ㄐㄧㄢˋ ㄐㄧㄠ ㄑㄧㄥˊ比喻朋友不經生死難關,很難看出真交情。語本史記˙卷一二○˙汲黯等傳˙太史公曰:「始翟公為廷尉,賓客填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及再用,客復至,公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見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生死人肉白骨:使死人復生,使枯骨長出肉來。生肉,這裡當動詞用。1讚揚之語,稱人醫術高明神妙,如同能使人起死回生。2感激之語,感謝人肯濟助危難,使能繼續生存。

=恩同再造。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醫師醫術高明,幾乎是「生死人,肉白骨」,如華陀再世。◎由於你們的熱心救濟與幫忙,使這些受傷的人很快脫離險境,真可謂「生死人,肉白骨」,既有仁術又有仁心。

○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說生死都有一定的命運,富貴榮華也早有天意的安排。比喻認命或不貪求。論語.顏淵篇:「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黛玉嘆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以強求的。』」◎我一向秉持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人生觀,因此對於世俗的富貴名利均淡然處之。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230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