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圭有關的詞語】
2008/10/04 22:26:01瀏覽2258|回應0|推薦0

【與圭有關的詞語】

※圭:ㄍㄨㄟ1.古代諸侯在大典時所持的一種玉器。說文解字:「圭,瑞玉也,上圜下方。」段玉裁˙注:「圭之制,上不正圜。以對下方言之,故曰上圜。」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2.古代測日影的器具。如:「日圭」、「圭表」、「圭臬」。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圭媯。 

 

圭:ㄉㄠ ㄍㄨㄟ1.量藥的器具。形如刀,尾端尖銳,中間下窪。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次夜,果出刀圭藥啖生,頃刻,洞下三兩行,覺臟腑清虛,精神頓爽。」2.藥物、醫術。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三˙申陽洞記:「吾君既獲仙丹永命,吾等獨不得霑刀圭之賜乎?」 

圭:ㄐㄧㄝˋ ㄍㄨㄟ指一尺二寸長的大玉。圭,一種上尖下方的玉。詩經˙大雅˙崧高:「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服袞而朝,介圭作瑞。」=介珪。

圭:ㄖˋ ㄍㄨㄟ1.祭祀太陽所用的長形玉器。宋史˙卷九十八˙禮志一:「朝日日圭,夕月月圭,皆五寸。」2.測量日影以定時刻的器具。清會典˙卷八十一˙欽天監˙天文科:「日圭,則陳於室,而竅以承日焉。」 

○白圭:ㄅㄞˊ ㄍㄨㄟ1.白色的玉石。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白圭。2.人名。名丹,字圭。戰國魏文侯時人,生卒年不詳。善於修築堤防,興修水利,主張減輕田稅,嘗為魏惠王所用。 

圭:ㄍㄨㄥ ㄍㄨㄟ古代的祥玉,乃六瑞之一。為伯爵朝見天子時所執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圭:ㄧㄢˇ ㄍㄨㄟ古代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長九寸,為糾舉諸侯行為的象徵、準則。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鄭玄˙注:「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除慝誅惡逆,也易行去煩苛。」 

○琬圭:ㄨㄢˇ ㄍㄨㄟ沒有鋒芒的圭。周禮˙春官˙典瑞:「琬圭以治德,以結好。」

○瑱圭:ㄊㄧㄢˋ ㄍㄨㄟ古代帝王接受諸侯朝覲時所持的器物。象徵安定天下四方。周禮˙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

圭:ㄍㄨˇ ㄍㄨㄟ雕飾有粟子文采的玉器。周禮˙春官˙典瑞:「穀圭以和難,以聘女。」 

圭:ㄓㄣˋ ㄍㄨㄟ古代帝王接見諸侯朝覲時所執的圭。象徵安定天下四方。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做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鄭玄˙注:「鎮圭者,蓋以四鎮之山為瑑飾,圭長尺有二寸。」

玉:ㄍㄨㄟ ㄩˋ古代一種玉製的禮器。

表:ㄍㄨㄟ ㄅㄧㄠˇ1.測量日影的器具。圭是平臥的尺,表是直立的標竿。宋史˙卷七十六˙律曆志九:「觀天地陰陽之體,以正位辨方、定時考閏,莫近乎圭表。」2.模範、表率。唐˙裴廷裕˙授孫儲邠州節度使制:「明鏡利劍,高謝塵埃;止水秋山,居為圭表。」=圭臬、標準、模範、法式。

臬:ㄍㄨㄟ ㄋㄧㄝˋ1.古代測定日影時間的器具。2.比喻法度、典則。表、標準、模範、法式。◎四維八德是我國傳統的道德圭臬。

門:ㄍㄨㄟ ㄇㄣˊ圓拱門,形狀像圭璧一樣上尖下方的門。儒林外史˙第四十回:「便跟著丫頭走到廳背後左邊一個小圭門裡進去。」

角:ㄍㄨㄟ ㄐㄧㄠˇ1.圭的稜角。泛指稜角、鋒芒。禮記˙儒行「毀方而瓦合」句下孔穎達˙正義:「圭角謂圭之鋒鋩有楞角,言儒者身恆方正,若物有圭角。」2.跡象、形跡。醒世恆言˙卷十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我如今賞他一兩銀子,教他以討銀為名,不時去打探,少不得露出些圭角來。」 

璋:ㄍㄨㄟ ㄓㄤ1.貴重的玉器。禮記˙禮器:「圭璋特。」孔穎達˙正義:「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貴也。」2.比喻人品的高潔。語本詩經˙大雅˙卷阿:「顒顒邛邛,如圭如璋。」 

蓽:ㄍㄨㄟ ㄅㄧˋ泛指貧苦人家居住的地方。圭,牆上的小門。蓽,柴門。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若政績有施,治綱克舉;及行宣圭蓽,道著丘園:並須撿審,依名騰奏。」宋˙蘇軾˙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之一:「倒冠落幘謝朋友,獨與蚊雷共圭蓽。」

璧:ㄍㄨㄟ ㄅㄧˋ1.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時所用的玉製禮器。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2.貴重的玉器。新唐書˙卷一○七˙陳子昂傳˙贊曰:「子昂乃以王者之術勉之,卒為婦人訕侮不用,可謂薦圭璧於房闥,以脂澤汙漫之也。」 

竇:ㄍㄨㄟ ㄉㄡˋ1.門旁上尖下方如圭形的牆洞。聊齋志異˙卷六˙杜翁:「俄見諸女入一圭竇,心識為王氏賣酒者之家。」2.形容卑微窮困的人家。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誘呼鮮卑,侵擾北方。」句下裴松之˙注引魏書曰:「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唐˙陸龜蒙˙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詩:「伊余抱沉疾,憔悴守圭竇。」

○圭窬:ㄍㄨㄟ ㄩˊ牆上如圭形的小門。借指貧苦窮困的人家。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鄭玄˙注:「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為之,如圭矣。」

一刀圭: ㄉㄠ ㄍㄨㄟ刀圭,古時量取藥物的用具。一刀圭形容少量的藥。唐˙裴鉶˙裴航:「昨有神仙遺靈丹一刀圭,但須玉杵臼,擣之百日,方可就吞。」 

三復白圭:ㄙㄢˋ ㄈㄨˋ ㄅㄞˊ ㄍㄨㄟ反覆頌讀詩經˙大雅˙抑篇白圭之玷那段。比喻說話謹慎。語出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讀詩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孔穎達˙正義:「詩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讀詩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他為人老成穩重,三復白圭,所以深得主管器重。

○不失圭撮:形容數量準確。圭撮,容量詞,六栗為一圭,十圭為一撮。《漢書‧律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不見圭角:ㄅㄨˋ ㄐㄧㄢˋ ㄍㄨㄟ ㄐㄧㄠˇ比喻修養深沉含蓄,不露鋒芒。圭角,圭玉的稜角,比喻鋒芒。宋˙歐陽修˙張子野墓誌銘:「子野為人,外雖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渾渾,不見圭角,而志守端直,臨事敢決。」=不露圭角。 

不露圭角:ㄅㄨˋ ㄌㄨˋ ㄍㄨㄟ ㄐㄧㄠˇ指才華內斂,不露鋒芒。比喻才幹不外露。圭角,圭玉的稜角,比喻鋒芒。朱子語類˙卷二十九˙論語:「如甯武子雖冒昧向前,不露圭角,只猝猝做將去,然少間事又都做得了,此其愚不可及也。宋‧歐陽修《張子野墓誌銘》:「遇人渾渾,不見圭角。」不見圭角、不露鋒芒。

○圭角不露:指深沉不露鋒芒。圭角,圭之鋒芒有稜角。《禮記.儒行》:「毀方而瓦合」漢.鄭玄註:「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恆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明‧洪應明《菜根譚‧應酬》:「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圭角岸然:形容風操嚴峻。

○圭璋特達:形容德才卓絕,與眾不同。西漢.戴聖《禮記.聘義》:「圭璋特達,德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此子圭璋特達,機警有鋒。」

○玉圭金臬:比喻重要的準則或法度。圭,觀測日影的儀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貴重。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聖谷篇語》:「國朝《嶺南文鈔》張南山《聖谷篇》語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語括盡要旨,修辭家宜奉為玉圭金臬。」 

○白圭之玷:ㄅㄞˊ ㄍㄨㄟ  ㄉㄧㄢˋ白玉上面的瑕疵。比喻人或物大體很好,只是有些小缺點。語出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後比喻完美的人、事、物上的一點小缺失。唐˙劉知幾˙史通˙卷八˙書事:「范曄博採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至於方術篇……言言唯迂誕,事多詭越。可謂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

析圭分土:ㄒㄧ ㄍㄨㄟ ㄈㄣ ㄊㄨˇ古代帝王以土地分封諸侯時,以玉圭做成六瑞,分別交由君王及大臣掌持,以分別爵等高低。通常由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縠璧,男執蒲璧。

○析圭分組:謂任官受印。組,組綬。唐.王維《魏郡太守河北採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至於析圭分組,跨壤連州,懷四術而自疑,見九重而失望。」 

○析圭儋爵:指任官受爵。《文選.揚雄》:「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張銑註:「言當分人君之珪,以為上列之諸侯,荷人君之重爵。」 

析圭擔爵:ㄒㄧ ㄍㄨㄟ ㄉㄢ ㄐㄩㄝˊ指任官受爵。析圭,古代分封諸侯時,須頒以玉圭,以別爵位高下。明史˙卷一八三˙倪岳傳:「命將徂征,四年三舉,絕無寸功。或高臥而歸,或安行以返。析圭擔爵,優游朝行,輦帛輿金,充牣私室。」=析圭儋爵。

奉為圭臬:ㄈㄥˋ ㄨㄟˊ ㄍㄨㄟ ㄋㄧㄝˋ把某些事物、言論信奉為依據的準則。奉:信奉;圭:測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準則。黃佐《乾清宮賦》:「揆日晷,驗星文,陳圭臬,挈於輪。」=以為法戒、奉為典範、奉為經典、奉為楷模、奉為準的、念茲在茲、取以為法、恪遵力行。◎我們把三民主義奉為圭臬。 

○零圭斷璧: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

○傳圭襲組: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製禮器;組,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轉指官印。明.宋濂《送黃仲恭赴官餘姚序》:「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為難,能世其德業為難。」 

○重圭疊組:指世代連續做官。明.宋濂《故東吳先生吳公墓碣銘》:「予聞世之右族,重圭疊組者有之矣,索其家學相仍數世而弗墜,十百之中或一二見焉。」

○殘圭斷璧:殘缺不全的圭璧。指雖然殘缺卻是很珍貴的東西。宋.樓鑰《跋傅夢良所藏山谷書漁父詩》:「書既刊諸石,此雖僅得三分之一,殘圭斷璧要自可寶。」 

蓽門閨竇:荊條編的門,及上尖下方如圭形的小戶,喻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篳門圭窬、蓽門閨竇。宋.陳亮《畏羞於君子》:「此丈夫所當履其道,免筆誅口伐於蓽門閨竇之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四回:我不禁暗暗稱奇,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蓽門圭竇:ㄅㄧˋ ㄇㄣˊ ㄍㄨㄟ ㄉㄡˋ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篳門,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篳門圭窬。幼學瓊林˙卷三˙宮室類:「蓽門圭竇,係貧士之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四回:「我不禁暗暗稱奇,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篳門圭竇:ㄅㄧˋ ㄇㄣˊ ㄍㄨㄟ ㄉㄡˋ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1)蓽菎,草名,即羊蹄草。(2)荊竹樹枝之類所編成的籬笆或遮擋物。通「篳」。宋˙蘇軾˙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雖有白圭、猗頓,亦化為篳門圭竇矣。」=篳門圭窬蓬戶甕牖←→鐘鳴鼎食。

篳門圭窬:ㄅㄧˋ ㄇㄣˊ ㄍㄨㄟ ㄩˊ柴門小戶。喻指窮人的住處。指形狀如圭的小戶。比喻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篳門,以荊枝編製的門。窬,門邊牆上的圭形小洞。圭窬,上尖下方。語出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鄭玄˙注:「篳門,荊竹織門也。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為之如圭矣。」=蓽門圭竇、篳門圭竇、篳門閨竇。

○斷圭碎璧:喻指片段而珍貴的文字。=斷珪缺璧。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儀禮》:「雖寂寥片言,斷圭碎璧,猶可寶也。」 

○彝鼎圭璋:比喻典雅出眾。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大家圍著一看,只見狀元清華丰采,榜眼凝重安詳;到了那個探花,說甚麼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只他那氣宇軒昂之中不露一些紈褲,溫文儒雅之內不粘一點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 

( 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227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