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諾有關的詞語】
2008/10/03 00:00:57瀏覽2497|回應0|推薦0

【與諾有關的詞語】

※諾:ㄋㄨㄛˋ1.答應、允許。如:「一呼百諾」。詩經˙魯頌˙閟宮:「莫敢不諾。」荀子˙王霸:「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 

2.允諾的話。如:「一諾千金」、「輕諾寡信」。論語˙顏淵:「子路無宿諾。」唐˙杜甫˙敬贈鄭諫議十韻:「將期一諾重,欻使寸心傾。」 

3.古代批字或簽字於文書後面,表示許可。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傳˙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史˙卷四十三˙齊高帝諸子傳下˙江夏王鋒傳:「五歲,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即工。」 

4.表示同意的應答聲。如:「連連稱諾」。論語˙陽貨:「諾,吾將仕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

 

○二諾:ㄦˋ ㄋㄨㄛˋ隨便許諾,不守諾言。唐˙魏徵˙述懷詩:「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

諾:ㄩㄣˇ ㄋㄨㄛˋ答應、同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當下劉元普又說起長公子求親之事,張老夫人欣然允諾。」=答應、答允、同意、許諾、允許。

○朱諾:ㄓㄨ ㄋㄨㄛˋ羅馬神話裡天后的名字,是主神朱比特的妻子,相當於希臘神話天后希拉。為英語Juno的音譯。或譯作「琪拿」、「裘諾」。

諾:ㄐㄧㄣ ㄋㄨㄛˋ對他人守信不渝。唐˙顧雲˙代人上路相公啟:「果踐玉書,不移金諾。」

○承諾:ㄔㄥˊ ㄋㄨㄛˋ1.應允同意。◎做不到的事情,不輕易作承諾。

2.受領要約之相對人,以與要約人訂立契約為目的所為之意思表示。=答應、應承、應允、允許←→推辭、拒絕。 

宿諾:ㄙㄨˋ ㄋㄨㄛˋ語出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指隔夜的諾言。唐˙陳子昂˙堂弟孜墓誌銘:「故言不宿諾,行不苟從。」

從前所許下的承諾。 你終於實踐歸國服務的宿諾。 

諾:ㄒㄩˇ ㄋㄨㄛˋ答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西遊記˙第十回:「該人曹官魏徵處斬,拜告寡人救他,朕已許諾。」=答允、允諾←→食言。 

諾:ㄐㄧㄥˋ ㄋㄨㄛˋ遵命,敬表同意。戰國策˙燕策三:「太子曰:『願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諾。』」

諾:ㄨㄟˇ ㄋㄨㄛˋ1.應對。禮記˙曲禮上:「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2.順從而無所違逆。元˙胡長孺˙耕漁樂贈金華相士詩:「長官怒罵沸於爚,口雖唯諾心自怍。」=唯唯諾諾←→不允、反對。

○應諾:ㄧㄥˋ ㄋㄨㄛˋ答應、允諾。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禮。』飛應諾。」紅樓夢˙第六十九回:「天文生應諾,寫了殃榜而去。」

○領諾:ㄌㄧㄥˇ ㄋㄨㄛˋ答應、承諾。水滸傳˙第八回:「今奉著太尉鈞旨,教將這十兩金子送與二位,望你兩個領諾。」

諾:ㄐㄧㄢˋ ㄋㄨㄛˋ履行允諾的話。◎他向來守信,只要是答應過的事,必然踐諾  實行。

諾:ㄏㄨㄚˋ ㄋㄨㄛˋ舊時主管在文書上簽字,表示同意。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傳˙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但坐嘯。」北史˙卷六十七˙令狐整傳:「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當委以庶務,畫諾而已。」 

○諾已:ㄋㄨㄛˋ ㄧˇ失望的嘆詞。公羊傳˙僖公元年:「此奚斯之聲也,諾已,曰:『吾不得入矣。』」 

○諾言:ㄋㄨㄛˋ ㄧㄢˊ允諾別人的話。 我會信守諾言,絕不洩露你任何底細。=信用。 

○諾諾:ㄋㄨㄛˋ ㄋㄨㄛˋ連聲答應的聲音。表示順從。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 

重然諾:ㄓㄨㄥˋ ㄖㄢˊ ㄋㄨㄛˋ不輕率允諾人的託付,既已允諾,則必實踐諾言。他是一個重然諾的人,你所託付的事,儘可放心。

 

一呼百諾: ㄏㄨ ㄅㄞˇ ㄋㄨㄛˋ一人呼喚,百人應和。有錢有勢的人一聲呼喚,手下的人立刻答應。形容權勢顯赫,侍從和奉承者甚多。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當前快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元曲選‧舉案齊眉:「堂上一呼,階下百諾。」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一折:「廳上一呼百諾應,白金橫帶錦袍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三齣:「羅公獨坐當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一呼百應、威風凜凜、權傾九卿、前呼後擁←→孑然一身、不理不睬、充耳不聞、形單影隻、無人問津。 

◎羅公獨坐當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第十三回)

◎賈母遊園賞花,丫鬟奴婢前呼後擁,一呼百諾,好不威風!

◎幫吳先生做事的人很多,堪稱是一呼百諾。

○一諾無辭:一口答應,沒有二話。清.張南莊《何典》第四回:「再沒有再薦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諾無辭,就同六事鬼去揀了一個黃道好日。」 

一呼再諾: ㄏㄨ ㄗㄞˋ ㄋㄨㄛˋ在上者一呼喊,在下者則連聲應諾。形容恭敬順從。韓詩外傳˙卷五:「據法守職而不敢為非者,人吏也;當前決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 

一諾千金: ㄋㄨㄛˋ ㄑㄧㄢ ㄐㄧㄣ形容承諾信用高,一旦許諾別人,必定做到。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一經允諾,價值千金。形容諾言之信實可貴。每個承諾都分常珍貴。形容一個人非常的有信用,講出來的諾言不會改變。諾:許諾。語本《司馬遷‧史記˙卷一○○˙季布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宋˙楊萬里˙答隆興張尚書:「再有後日特剡之議,得玉求劍,敢萌此心,一諾千金,益深謝臆。」金瓶梅˙第五十五回:「因為那歸的忙促,不曾叩府辭別。正在想著,不意一諾千金,遠蒙員外記憶。」=一言九鼎、一言為定、千金一諾、季布一諾、說一不二←→三反四覆、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信口開河、食言而肥、輕諾寡信。

◎夫人而誠一諾千金,更無食言也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金聖歎批)

◎張經理為人最講誠信,他說話算話,一諾千金,既然他答應了,你儘管放手去做吧!

◎古時候的人一諾千金,比現代的支票更有用。

◎我向來最守信用,一諾千金,只要我答應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

◎他說話一諾千金,因此贏得不少民心。◎校長一向一諾千金,答應的事就會做到的。

【補充】一諾千金

  漢朝初年,有一個很講信用的人,叫做季布。他覺得沒有把握辦到的事,不肯輕易答應人家,如果答應了,那不管怎樣困難,也一定要辦到。他做人是很重視俠義的,所以在他的故鄉—楚國,很有名氣。

  起先,他在項羽部下,屢次帶兵和漢高祖劉邦交戰,都把劉邦打敗。後來項羽滅亡了,他就在外面流亡。漢高祖因為吃過他很多次虧,所以恨透了他。就出千金重賜來緝捕季布,甚至藏匿他的也要連帶被殺。那時他正躲在濮陽一個姓周的朋友家裡。他朋友看到情勢急,就對季布說:「現在外面風聲很緊,說不定追捕的人馬上會找上門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趕快設法才好。如果你能聽我的話,那末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如果不能,那我只有自殺來表明我的心跡了。」季布答應聽他的話,他朋友就設法辦他逃亡。

  那位姓周的朋友把季布的頭髮剃光了,脖子上套上一個鐵圈,化裝成奴隸,和幾十個家僮一起上一輛大牛車,送到山東,賣給一個有名的俠義之人—朱家。

  朱家知道那個奴隸就是季布,就買下來,讓他在田裡做工。同時他就乘車到洛陽,去見汝陰侯滕公。滕公請他喝酒,他就問滕公:「季布犯了什麼大罪,追捕得這麼緊?」滕公說:「季布以前幫項羽,使皇上吃過虧,所以皇上恨透他,非殺掉他不可。」朱家又問:「您以為季布是個什麼樣的人?」滕公說:「我覺得他是個很賢能的人。」朱家就說:「季布幫項羽,那時候是各為其主,現在項羽已經滅亡,難道以前幫過項羽的人能夠全部殺光嗎?皇上剛得到天下,就為了個人的私怨,而非殺他不可,為什麼這樣小氣?而且像季布這樣賢能的人,如果逼得他跑到敵國去,為敵人所利用,這不是大錯嗎?我看還是請你向皇上講講看。」滕公知道朱家是個大俠,季布一定藏在他家裡。便把朱家這一番話對漢高祖講。高祖認為有理,便赦免了季布。並且召見他,拜他為郎中。

  季布有一個同鄉曹邱生是一個辯士,喜歡結交權貴,藉以誇耀。季布聽說他跟竇長君很要好,便寫信勸告竇長君說:「曹邱生這個人,並非長者,還是不和他交往的好。而曹邱生卻去請竇長君寫封信,介紹他去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布不喜歡你,還是不要去吧。」曹邱生不聽,一定要去,竇長君只好寫了信。信先派人送去,季布一看,果然很生氣。後來曹邱生見了季布就說:「楚國人有句俗話說:『得黃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言』,您怎會有這樣好名聲的呢?我們因為是同鄉,所以到處宣揚您的名聲,您為什麼這樣瞧不起我呢?」季布聽了覺得很高興,便好好的招待他,住了幾個月。

  由於曹邱生的宣揚,季布也就更有名。而季布的重視諾言,後人就稱為「一諾千金」,成為千古美談了。

※謂諾言之值得重視。答應人家的事,一定辦到。見「史記」「季布傳」。

 

千金一諾:ㄑㄧㄢ ㄐㄧㄣ  ㄋㄨㄛˋ一個諾言價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輕易許諾。諾,許諾。《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形容極重視信守諾言。=一諾千金。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四回:「假使不依她這句話罷,慢講她那性兒不肯干休,又何以全她那片孺慕孝心,圓我那句千金一諾。」

○不輕然諾:不隨便許諾什麼。形容處事謹慎。也形容人守信用。輕,輕易。然諾,許諾。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如嚴某者,其亦濁世之錚錚,而不輕然諾者與!」 

○季布一諾:ㄐㄧˋ ㄅㄨˋ  ㄋㄨㄛˋ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楚人季布豪爽慷慨,很講信用,從不食言,非常重視對別人的承諾,名盛於楚,故當時人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見史記˙卷一○○˙季布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之間哉?』」。後多用以稱人說到做到,極有信用。=山盟海誓、生死之信、生死不負、至死不變、言而有信、言無二諾、尾生之信、抱柱之信、信誓不渝、復言重諾。

○諾諾連聲:一聲接一聲地答應。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誕誕鄧鄧,俺也曾輕輕喚著,躬躬前來,喏喏連聲。」

唯唯諾諾:ㄨㄟˇ ㄨㄟˇ ㄋㄨㄛˋ ㄋㄨㄛˋ順從而無所違逆。形容自己沒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順聽從的樣子。諾諾:答應的聲音。《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他思念父母面上,一體同氣,聽其教誨,唯唯諾諾,並不違拗,豈不是孝?」=俯首帖耳、唯命是聽、唯命是從、唯唯連聲、唯唯否否、諾、俯首帖耳←→不卑不亢、強頭倔腦、桀驁不馴, 強頭倔腦。

○復言重諾:履行諾言,重視答應他人的事。形容說話一定做到。資治通鑑.秦紀:「復言重諾,非信也。」◎他做人誠懇又「復言重諾」,所以交遊廣闊,生意愈做愈大。

○寡信輕諾: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輕諾寡信:ㄑㄧㄥ ㄋㄨㄛˋ ㄍㄨㄚˇ ㄒㄧㄣˋ隨便答應他人的請求,往往難以實踐諾言。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語本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說一不二、一諾千金。

慨然領諾:ㄎㄞˇ ㄖㄢˊ ㄌㄧㄥˇ ㄋㄨㄛˋ很爽快的答應、承諾。明˙秦淮墨客˙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第四卷˙孟良入遼求髮:「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慨然應允、慨然允諾。

慨然允諾:ㄎㄞˇ ㄖㄢˊ ㄩㄣˇ ㄋㄨㄛˋ很爽快的答應下來。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慨然:慷慨、爽快。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明˙秦淮墨客˙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第五卷˙學古領計陷宋君:「孟良慨然允諾,自令人縛于柱上。」=慨然領諾、慨然應允。 

 

○堂上一呼,階下百諾:諾:答應。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呂氏春秋‧過理》:「宋王大悅,飲酒室中。有呼萬歲者,堂上盡應;堂上已應,堂下盡應。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ㄉㄜˊ ㄏㄨㄤˊ ㄐㄧㄣ ㄅㄞˇ ㄅㄨˋ ㄖㄨˊ ㄉㄜˊ ㄐㄧˋ ㄅㄨˋ ㄋㄨㄛˋ得到黃金一百斤,還不如得到季布一個許諾。比喻其人承諾的可貴。漢書˙卷三十七˙季布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梁楚之間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ㄉㄜˊ ㄏㄨㄤˊ ㄐㄧㄣ ㄅㄞˇ ㄐㄧㄣ ㄅㄨˋ ㄖㄨˊ ㄉㄜˊ ㄐㄧˋ ㄅㄨˋ  ㄋㄨㄛˋ比喻其人承諾的可貴。史記˙卷一○○˙季布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 

( 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226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