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鏡有關的重要詞語】
2008/08/31 16:20:29瀏覽3349|回應0|推薦1

【與鏡有關的重要詞語】

○樂昌破鏡:比喻夫妻因故分散。

○樂昌分破鏡:比喻夫妻分散。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蘇蕙織迴文,樂昌分破鏡,是夫婦之生離。」 

○昏鏡重磨:將昏暗無光的銅鏡重新磨亮。比喻重見光明。=昏鏡重明。 

○破鏡之憂: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 

○破鏡重合: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後重新團圓和好。

○破鏡重圓:南朝梁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於戰亂分散時各執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後果因此得以相聚歸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後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圓和好。=墜歡重拾、言歸于好、破鏡重合、覽鏡歸妻、金鏡重圓←→覆水難收、鸞飄鳳泊。 

○破鏡分離:比喻夫妻分散或決裂。

○破鏡分釵:比喻夫妻分離或失散。分釵ㄔㄞ,將釵股分成兩個簪子,比喻分離。 

○分釵破鏡:金釵分成兩段,鏡子四分五裂。比喻夫婦離異。=分釵斷帶。 

○鏡破釵分:比喻夫妻離散或感情破裂。

○目光如鏡:眼光如鏡子一般明亮。宋˙鄒應龍˙鷓鴣天˙九十吾家兩壽星詞:「生日到,轉精神。目光如鏡步如雲,年年長侍華堂宴,子子孫孫孫又孫。」 

○明鏡不疲:明鏡屢照而不感疲勞。比喻人的智慧,多用無傷。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不嫌問難曰:明鏡不疲。」 

○明鏡高懸: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洞燭姦邪、秦鏡高懸、高抬明鏡、秦庭朗鏡、秦鏡高懸。 

○高抬明鏡: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明鏡高懸。 

○秦庭朗鏡: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秦鏡,明鏡。能分辨是非、善惡。=明鏡高懸、秦鏡高懸、洞燭姦邪。

○虛堂懸鏡:心無偏見,待人處世均能如鏡鑒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

○磨磚成鏡:有一僧人常白日坐禪,欲圖成佛,南獄懷讓禪師乃取一磚於庵前石上磨。僧人問其故,禪師答稱欲磨成鏡。僧人困惑,磨磚豈能成鏡?禪師遂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典出景德傳燈錄˙卷五˙南獄懷讓禪師。後形容因選錯對象,下錯工夫,結果將徒勞無功,一事無成。 

○盲者得鏡:瞎子雖得到鏡子,卻看不見鏡中影像。比喻所得之物不能發生功效。淮南子˙人間:「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鏡者所以照形也,宮人得戟,則以刈葵,盲者得鏡,則以蓋卮。」 

○山雞舞鏡:山雞自以毛羽美麗,在水旁或鏡前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舞蹈不止。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後用以比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 

○鏡裡孤鸞:罽賓王捕獲一隻鸞鳥,非常喜愛,將牠置於籠中,以珍饈餵之,卻三年不鳴。後因王之夫人謂鳥見其類必會鳴,故以鏡臨之。此鸞臨鏡,以為見到同類,慨然悲鳴,展翅奮飛而死的故事。見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後遂比喻夫妻生離死別後,孤獨淒涼的悲哀。 

○水月鏡像:比喻空幻不實在。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空門正闢,法宇方開,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徒令後學,瞻仰徘徊。」景德傳燈錄˙卷十四˙石頭希遷大師:「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靈?」=鏡花水月、水月鏡花。 

○鏡花水月:鏡中的花,水裡的月。比喻空幻不實在。=水月鏡花、水月鏡像、幻夢成空、夢幻泡影、空中閣樓、海市蜃樓。

○有色眼鏡:比喻含有個人主觀色彩的眼光。透過有色眼鏡看事物,往往得不到事物的真相。

○跌破眼鏡:比喻出乎意料。 

○拆穿西洋鏡:(諺語)比喻識破騙局,揭發真相。◎他這種騙人的手段,並不高明,一下就被我們拆穿西洋鏡了。 

○豬八戒照鏡子 (歇後語)(1) 裡外不是人。◎這件事弄得我像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2) 當面給他難看。◎你頂他這一頓,不正是豬八戒照鏡子──當面給他難看嗎? 

○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諺語)比喻鑑往足以知今。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217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