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藏經法要之一(補)──金剛經32品表義禪
2019/03/27 21:11:39瀏覽1442|回應0|推薦17

大藏經法要之一(補)

金剛經

 

32品表義禪

 

結   集:張澎居士

繕打排版:度凡居士

 

 

大藏經法要之一(補)──金剛經32品表義禪

目錄索引

頁次

目次 ………………………………………………………1

第一~八品………1 第九~十三品…………… 2

第十四品…………3 第十五品………4

第十六~十七品…………5

第十八~二一品……6   第二二~二五品……7

第二六品~三十品……8  第三一~三二品……9

 

 

 

無上甚深微妙法,深入經藏有幾人?

百千萬劫難遭遇,那是八難眾生事。

我今見聞得受持,總持才算真正成。

願解如來真實義,無有上師那能解?

無上佛法今得見,百千萬劫誰能入?

我今發心劫劫修,指日可待非無望。

 

 

 

 

 

 

 

 

 

 

金剛經32品表義禪

第一品

聖賢五食,啟。

 

第二品

開示悟入,請。

 

第三品

降伏其心,眾。四相修離。

 

第四品

應無所住十八法,

十度福德布施

 

第五品

如來說身相,即非身相。

 

第六品

六相者名淨信。

 

第七品

賢聖與佛差異。

 

第八品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第九品

念有四果,即非四果。

樂阿蘭那行者:

實無有法。

得無諍三昧。

第一離欲。

實無所行。

 

第十品

法無所得,空法故。

佛土無嚴,空相故

清淨無住,心不可得。

身大,非大身。

 

第十一品

恆河沙多,不比煩惱多。恆河沙長,不比業多(長)。

恆河無數,其沙無量。無無數,亦無無量盡。

多少不是問題。有漏必定少,無漏不為多。

有為不盡,福。無為不住,無盡無住。

此福德,勝前福德。即是多少問題。

 

第十二品

成就法者:

即應供養,即如塔寺現。

即名示現佛、法、僧者。

受持、讀誦,即名傳承者,不斷佛種故。

自有八自皈依來。

 

第十三品

佛名此經,成就者能。亦名佛性經,佛門家中說。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金字招牌,不要毀在師子蟲下。

佛說般若波羅蜜,因緣所生法(空法故)。

即非般若波羅蜜,我(佛)說即是空(空名故)。

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中道義(空相故)。離一切相者得。

諸微塵,七大也。

非微塵,(合)成品

是名微塵,應無所住,暫住(是)故。

世界、世間

非世界、出世間,

是名世界,二世間應無所住

三十二相見如來:

值佛在世。

值像(相)法時。

佛因緣成熟示現時。

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

見即不見謂見。見佛得道者,無佛可成,無道可修。

三十二相,佛修成。

即是非相,幻相,眾生不能測故。

是名三十二相,以

有相布施,無生說法。二者毫無差別,空法空相故。

只問現今進度到那?

 

第十四品

深解義趣,無為法解。

涕淚悲泣,有相示。

希有世間尊,佛。

說如此甚深經典,法。

如今得聞,須菩提。

三合一,即生不可思議事。是名實相。

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因緣悟道,沒有難易事。

當來世,後五百歲,悟道有先後,三心不可得。佛性平等尊。

第一希有,已成就。

即非第一希有,無此念。

是名第一希有,無名謂希有。

我相即是非相、非人相、非眾生相、非壽者相。

人相即是非相、非我相、眾生相、壽者相。

眾生相、壽者相,亦復如是。一切相亦復如是。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離一切諸佛,即名諸相。

諸佛、諸相,無二法。

不驚、不怖、不畏。

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是經除三害:驚、怖、畏。

得三益:喜--得入,清淨--無所得,大勇--精進。

第一波羅蜜,唯佛證得。

即非第一波羅蜜,空法故。

是名第一波羅蜜,空相故。

 

忍辱:辱,外相。忍,內相。內外相不可得。

歌利王,請法、問法。

我割截身體,修法、答法者。

一切法即佛法,故身亦可現佛法教。

離一切相,發菩提心。可用一切相,修明心見性法。不即不離故。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大地無主,有住即名入侵者,犯五毒戒故。諸佛建剎名暫住。

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即是非六相。

如來是真語者,破世間一切假相故。

實語者,老實修行故。

如語者,隨順眾生,用七如故。

不誑語者,平等慈悲故。

不異語者,佛眾本一家。

佛法無實虛,不二法故。

眼盲示入住,被度。

光明能照暗,能度。

以光照暗,能除業。

以光和光,名同道。

 

第十五品

身布施修三身,聞經生信心不逆,能入道不退。

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佛法僧三合一故。

為發大乘者說。

為發最上乘者說。

為能受持、讀誦者說。

為廣為人說者說。

為荷擔家業者說。

樂小法者。以此四相見,去生五毒果。

 

第十六品

過去業應墜(墮)惡道。

現在業受持讀誦此經,因精進故為人輕賤,

生未來或現今二業果。

現今先世罪業消滅,

未來乘佛緣得菩提。

此即精進佛法不可思議果,名乘風速達彼岸。

讀誦修持大於供養功德。

我若具說細述,有人聞,

心即狂亂(萬萬不可能),

狐疑不信(以為魔說)。

此即加持不可思議力,淨信直心者得。

反之謗佛,更入惡道。一正一反,小心處理。

成就者得果享,未成就者得惡業。旁人更要小心。

 

第十七品

發菩提心者;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亦即永斷無明。

滅度一切眾生已,亦即成佛成就也。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空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故。

菩薩無有四相,故無有法發菩提心。

如來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與我授記。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無實無虛。

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者,有為法。

即非一切法,無為法。

是名一切法,空法空相。

人身長大,如諸佛菩薩身。

即為非大身,無長短、大小故。。

是名大身,幻化故。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故實無有法,名眾生。

故無有滅度無量眾生事。一切法無四相故。

莊嚴佛土者,具足福功二德。

即非莊嚴佛土,大廻向建剎。

是名莊嚴佛土,空相空法故。

 

第十八品

離一切法,法無四相故。離一切相,相無四相故。

故具足五眼六通,一切剎土眾生心皆可知。

如來說諸心,妄想心

皆有(為)非心,幻化故(有為)

是名為心,空心,三世不可得故。

 

第十九品

若福德有實,故不為多。

以福德無故,說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具足色身見?福德、功德在行動見,

但內含因果又不知,故不得見。

具足諸相見?諸相千萬億化,

如何見本初菩提心?如何佛?

二具足皆非具足,因無法具足故。

 

第二十一品

1.如來無所說法,空法故,法離四相故。

說法者。無法可說故。

2.故無有眾生,於未來世,聞是法、生信心二事。

3.無有法,名眾生,佛故。

4.無說者、聽者、信者、念者,離四相故。

 

第二十二品

無所得,亦無不得。

無有少法可得,無漏故無細微事。會錯過故。

無有多法可得,已遍成就故。

 

第二十三品

是法平等,空法故。沒有所謂是非、平等不平等二事。

無有高下,空相故,高下立叛(判),由精進來,沒有心平、不平二事。

1.以無四相,修一切善法。名幻修,幻法。

2.善法者,即非善法,名善法。惡法者,即惡法,名惡法。

法即非法,是名法。非法即非非法,是名非法。

3.清淨法,無善惡、是非。

4.者無所行,以空力淨力、五眼六通(為)目標。

 

第二十四品

財中有法福,法中有財福。

財法、法財雙空能互通,無障礙空間任運,滿足無量眾生。

 

第二十五品

我當離四相,眾生。亦無四相度。無對無名度。

所謂眾生相,即非相,即離四相。

有我者,即非相,離四相故。凡夫者,即非相,離四相故。

一切離四相故,一切暫假名,應無所住。

 

第二十六品

三十二相觀如來,是死佛。

相幻化,三十二相無量幻化。如何觀、活佛?

應觀修一切佛法成就,即自具三十二相副產品。而顛倒修觀。

三十二相是佛?魔?菩薩?轉輪聖王?

三十二相分類佛:

如(若)以色見我,名色佛、見佛。

以音聲求我,(聲)佛,求佛。

是人行邪道,邪佛,道佛。

不能見如來,那麼又見到什麼?

 

第二十七品

不以具足相故得,不以不具足相故得。

不以具足,不具足相故得。

三者名斷滅相。名相上作功夫。故名說諸法斷滅者外道。

發心不正,故入外道。

 

第二十八品

菩薩布施十度福德。能為佛功德因。

福德無故,無量布施。借十度萬行施,練成佛功力

所不施,如藥上、藥王行。

貪著生四相、生五毒,名魔行。

 

第二十九品

有人言:路透社言,不必肉搜。

言自生自滅,妄想不加了知。

若來去坐臥,各地下電台競出,詐騙集團繪聲繪影。

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佛主電台,門可羅雀。沒有利根,只好瞎猜。

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去。只有佛暗通消息。

 

第三十品

是微塵眾實有者,即凡夫以為有我。

佛即不說是微塵眾,即非凡夫故。

同理,三千大千世界實有者,即未悟者以為有界。

佛即不說是三千大千世界,化生幻化,業生故。

微塵眾、大千世界,即一時因緣聚會,以為恆有一合相。

誰知無常來,又幻化成另一合相出生。勿貪著一合相其事。

 

第三十一品

佛說四見,名魔扮佛說。

有見即有箭,至時眾生招萬箭射心,個個成魔宮之奴。

有如4G、5G……群眾,貪有故,不捨12因緣,成諸魔性經。

如是知、見、信、解魔相。

 

第三十二品

不取於相,不說斷滅法。

名為人演說,名發菩提心者,名無量福,名具足無量資量,

名不取有為、無為二法。名得空法、空相之修行器。

所謂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以無所得故淨空。

即非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應無所住,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是名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而生其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大藏經研習班暨閉關中心 最新公告  

[楞嚴經研習]自108年4月中旬(13)起,每隔二周六下午上課,歡迎有緣者報名參加!

十三本結集法要已出版,其餘正陸續打字排印整理中。凡欲影印、索請法本,或欲解惑釋疑者。歡迎來電聯絡!

台中市民權路225巷12號2樓 :0912613450 張澎居士

校對排版由末學負責,如有意流通,須PDF電子檔者,請至雲端資料櫃https://cht.tw/h/nhw9i [《金剛經》序列著作]項下載,https://cht.tw/h/5kz7s

E-mailku0315ku@gmail.com度凡居士收,末學當儘速為您寄上。

請撥:(04)22298801或0905538281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12526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