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同家的
2008/05/08 23:33:05瀏覽391|回應1|推薦9

植物園拍攝集錦

遇到同家

 傍晚, 在植物園那南海書院前面, 遇到一個阿杯: 架著腳架, 在那拍照那小池子裡頭幾朵昏昏欲睡的睡蓮. 我本來只是想問一下, 植物園的荷花, 什麼時候才會開, 為何現在池子裡都還是一片地死寂, 連個葉子都沒看到呢.

還早呢, 他說, " 現在都五月中了, 不是應該葉子也要抽出來了吧".. 看到他的S 肩帶, 問了一下說, 你哪也是Alpha 350 嗎? 原來人家是高檔的 Alpha 700. 他問說, "你是用什麼鏡頭呢." 當然我們哪會選鏡頭, 當然是KIT 鏡, 他就說那鏡頭很爛. ( 馬上就被比下去) 阿杯果然是有備而來 ( 有錢又有閑), 大方地掏出了幾支鏡頭來讓我試試看. ( 想說遇到行家了, 我們這種新手, 只會買 KIT 鏡的, 難得有那貴重的鏡頭可以摸在手上, 但是拍拍那知道鏡頭要看啥來比呢? )

Sigma MACRO 105mm F2.8 EX DG

Carl Zeiss 18-60mm, T*3.5-4,5

 Sony 50mm F1.4 SAL50F14

Sigma 28mm-300mm MACRO

一支一支給他試過 ( 真是難得有好幾萬塊多鏡頭有人可以借來摸摸). 霎時, 一時覺得那隻KIT 55-200mm 的望遠鏡頭有夠不紮實, 對焦時的手感很差. 自動對焦(AF)時還GG 叫. 一點都不快速.

用了定焦105mm 的微距鏡, 才搞清楚了, 真正的 MACRO ( 他一直說百微鏡) 是啥. 真正看了那Sigma MACRO 鏡頭拉出來的樣子, 當在MACRO 模式時, 沒有對焦環可用, 就只能靠鏡頭前後挪調整與物體的距離來對焦. 鏡頭上面標有1:1, 1:2, 到1:4 的放大率, ( 是1:1 才是最大), 更強的MACRO 鏡可以做到2:1,

回想起Ansel Adams 在" Camera" 書上所寫的才恍然大悟, 原來不過就是用高中學的物理公式算嘛.

1/U+1/V= 1/F 放大率就可以計算出來的.( 懶的算)

那阿杯說他用過各家( C 家, N 家等等, 再來準備要買 S Alpha 900 全片幅的), 不禁有個三條線浮現, 全片幅的話那不又是整套鏡頭又要重買過.(有必要那專業嗎? )

他說, 還是不要入魔太深啦. 一般新手就先從幾隻靜頭的特性玩起就好. ( 是啊, 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說怎樣的鏡頭才是好鏡頭吧), 不過聽了他說, 還是用有機身防手震的比較好, OIS 的鏡頭實在都太貴了. ( 還好沒買C 家的450D 耶?? )

不過我還是再想, 到底靜頭的好壞是要怎樣地判斷呢? 除了焦距與光圈大小外, 那些啥鍍膜與玻璃的光學特性等等, 還是要問光電研究所的吧! 哈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nkonman2&aid=1850895

 回應文章

hotfox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傻瓜的也聽的懂的 素語ㄜ
2008/05/09 22:48

有空請教教  只有 g9 的傻瓜吧!  要教傻瓜玩傻瓜的也聽的懂的 素語ㄜ

ozr                              hot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