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4 01:56:16瀏覽1598|回應0|推薦28 | |
【名廈大鐘共永恆】 英國的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原名「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其西北角的鐘樓就是舉世聞名的大笨鐘(Big Ben),為倫敦泰晤士河畔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到倫敦旅遊絕不容錯過的景點。 沿泰晤士河的立面,平穩中有變化,協調中有對比,形成了統一而又豐富的形象,是維多利亞哥德式的典型表現。 西敏宮為懺悔者愛德華在西元1042年所建立,本是皇室的居住所在地,但在1512年西敏宮發生大火後皇室變遷往白金漢宮,而重建完成的西敏宮便成為英國國會所在地,是哥德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查爾斯·巴里爵士的西敏宮設計包括了數座塔樓。最高的當屬西南廣場的維多利亞塔(Victoria Tower),高度為98.5公尺,以重修時期的女王維多利亞命名,今天成為了國會檔案館。其頂部有金屬旗杆,王室列席時懸掛皇家旗或在平時懸掛英國國旗。
在國會開會期間維多利亞塔的塔上會升起英國國旗。 西敏宮是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築中第一個哥特復興傑作,是當時英國整個浪漫主義建築興盛時期的標誌。 在1834年發生的火災幾乎將西敏宮完全燒毀,今天的宮殿於1830年代開始由建築師查爾斯·巴里爵士和他的助手A.W.普金設計完成,並在此後進行了30餘年的施工。 建築的牆體則飾以尖拱窗、優美的浮雕和飛簷以及鑲有花邊的窗戶上的石雕飾品,前方是查理一世雕像。 國會大廈石料最初取自南約克郡小鎮阿斯頓的採石場,採用沙色鎂質石灰岩。然而污染和石料低品質卻導致了石料的剝離和崩壞。儘管早在1849年就已發現這些缺陷,然而截至19世紀結束,都未有任何舉措。直到1910年代,才確定一些石材需要更換。
1928年,更換為拉特蘭產蜜色石灰岩,工程始於1930年代,於1950年代完工,期間由於受二戰影響而一度停工。而到了1960年代,長期的污染再次造成了外觀損害。1981年,開始實施對外牆和高塔的保護修復工程,1至994年完工。 由國會大廈西面的草坪看向維多利亞塔。 羅丹的「加萊市民(TheBurghers of Calais)」作品。在「加萊市民」中,羅丹以非傳統手法表現紀念性雕像主題。寫實的手法將這群挽救加萊市的英雄臉上各有不同神情,表現得栩栩如生。 西面的庭院有座造型如高冠的建築。 名聞遐邇的大笨鐘(Big Ben)位於西敏廳外側,又稱為大鵬鐘或威斯敏斯特宮鐘塔,建於1858年4月10日,鐘樓高95公尺,重13.5噸,有4個直徑9公尺的鐘盤,每15分鐘響一次,是英國最大的鐘,與西敏宮同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鐘塔上的時鐘在117年的期間內,運轉無誤,直到1976年進行大修為止。 最受英國人愛戴的英國首相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的雕像。 彷彿停駐於剎那的動作、寫實生動的表情,是件充滿「人味」的作品。 1862年所建造的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是倫敦現在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橋樑,造型華貴的路燈極有皇家風格。 西敏橋上眺望倫敦眼(London Eye)與倫敦水族館(The London Aquarium)。 暮色中,國會大廈美麗的剪影。 夕陽餘暉裡,大笨鐘顯得獨立蒼茫。 西敏橋畔的雕像,氣勢磅礡。 眺望泰晤士河面,遠方拱橋是維多利亞時期建造的黑衣修士橋(Blackfriars Bridge)。 杭格佛橋(Hungerford Bridge),原是條鐵路橋,貼著隔離火車道的厚牆及腰高的護欄,還有那昏暗的燈光,曾經是乞丐的聚集地、流浪者的天堂,入夜之後成為泰晤士河上最為黑暗之處,後來因發生命案引起重視而進行改建。 杭格佛橋於2002年修建完成,在鐵路橋兩邊加建的人行橋,新穎的設計和寬闊的橋面,使之煥然一新,行人遊客與日俱增,成為泰晤士河上的新地標。 從杭格佛橋上眺望泰晤士河。 夜色中的杭格佛橋。 夜色中的大笨鐘。 西敏橋上眺望國會大廈與大笨鐘光彩之美。 夜幕下國會大廈與大笨鐘更顯富麗堂皇,它的眾多塔樓和針塔般的尖頂,在在燈光的暈染下有如一頂金色的王冠般閃閃發光,貴氣逼人!
若還喜歡CJ的介紹,請至文章頁面左下角按個「讚」,並分享至您的FB幫忙集氣;在部落格百傑活動中(點旅遊指標貼紙),敬請惠賜一票,大感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