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英博物館朝聖
2012/04/08 23:55:35瀏覽4821|回應0|推薦26

【舉世瑰寶無盡藏】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其淵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漢斯斯隆(Hans Sloane 1660-1753)爵士是當時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後遺留下來的個人藏品達71000件,還有大批植物標本及書籍、手稿。根據他的遺囑,所有藏品都捐贈給國家。這些藏品最後被交給了英國國會。在通過公眾募款籌集建築博物館的資金後,大英博物館最終於1759115在倫敦成立並對公眾開放。目前館藏約有700多萬件以古代和中世紀文物為主,更以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臘的藏品聞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旁,正門由高大的愛奧尼亞柱式(Ionic Order)柱廊和裝飾著浮雕的山墻屋頂構成,是典型的希臘古典建築式樣。現今主體建築是由建築大師羅伯特·斯默克爵士(Sir Robert Smirke,1780-1867年)於1823年設計,為一幢帶有四翼的四邊形建築。乘坐倫敦地鐵在Tottenham Court Road下車最近,徒步約5分鐘可到。

大英博物館的中庭是全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大庭院(Great Court)」,由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Robert Foster)所重新設計,是大英博物館的中心,當中為閱覽室,於200012月完工開放。

大庭院(Great Court)宏偉壯麗的鋼骨玻璃頂棚,由3312塊玻璃片組成,每塊玻璃都各具特色,透過光影的幻化,讓大庭院能有一步一景的效果。

一樓西側是大英博物館內最具代表性的展館,主要的埃及館、西亞館、希臘和羅馬館等等皆在於此。

此行的重點就是要來「瞻仰」雅典帕德嫩神廟的珍貴雕刻大理石雕刻,這些雕刻是英國人於1816年獲得,但目前希臘政府要求歸還

位於希臘衛城中的帕德嫩神廟建於西元前447-438年,它是雅典菲迪亞斯設計的宏偉建築群的中心,其畢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帕德嫩神廟的雕刻,這些雕刻展現了雅典的祭禮和神話,然而已有大部分散佚(上圖為CJ在2008年到衛城所拍得之影像,詳見格文:希臘~雅典(Athens)06衛城(上) )。

這批原屬於帕德嫩神廟的雕刻品,現今是大英博物館中展出的最著名的文物,這些雕刻品所在位置包括:位於建築四面牆的上方柱廊內側的壁緣雕刻;與壁緣處於同一水平位置,神廟外部支柱上方的楣梁上的牆面雕刻;還有每一面山形牆的圓雕雕刻。

英博物館中展出的帕德嫩神廟遺失的雕刻品(局部),雕刻題材主要為向人們講述希臘的神話,與展現了當時希臘人民的宗教信仰。

柱廊內側的壁緣雕刻「人馬與拉皮斯人」,與電腦模擬的復原圖,證明當時的帕德嫩神廟是金碧輝煌的彩色建築。

希臘和羅馬館中精彩絕倫的雕刻作品。

整座神殿搬來,驚很大吧!這原是土耳其西南部掌管者的墳墓「奈雷伊德紀念碑(Nereids Monument)」,建於西元前380年左右里居亞之都克桑特斯(土耳其西南部),獻給當權者及其家族的墳墓。根據推測,矗立在愛奧尼亞式列柱之間的三尊女性像,可能是海神雷利烏斯的女兒。

大英博物館為兩層樓的建築,圖為西側通往二樓的樓梯間。

女神雕像手勢正好有歡迎之意涵。

二樓南側展示羅馬時期不列顛特區的各種文物

羅馬早期的雕刻。相當樸拙有趣,與後來高度發展的藝術成就行程相當大的反差!

羅馬館內的展品。

來到埃及館,4號展覽室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約公元前1250年出土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埃及「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該石碑座落於埃及尼羅河流域一個名叫「羅塞塔」的小城鎮,是一塊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塊刻有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詔書的石碑。但是,由於這塊石碑同時刻有同一段內容的三種不同語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雪花石雕的書記官夫婦。

難得見到保存如此良好的埃及木雕,「遊腳」的動作相當明顯。

西元前3300年的墓穴展示,這具無名乾屍為一介平民,在沙漠裡沈寂千年後被挖掘出,因為它擁有紅色頭髮,所以被叫做「Ginger」,整座墓穴完整呈現骸骨與陪葬的陶罐相關位置


墓穴的說明牌。

二樓北側則是古埃及區,有木乃伊和金字塔的相關收藏展品,展出豐富的埃及文物館藏。由於曾在開羅博物館看了非常多埃及古文物了,遂沒在此多作停留。

東方館的印度文物展示處。


印度雕刻(在印度也看很多了,於是又匆匆略過)。

印度安得拉邦(Amaravati)地方的大佛塔上的浮雕,呈現三大古代印度藝術風格之一「安得拉邦藝術(Amaravati Art)的特色。

大佛塔的說明牌。

中國文物展覽室

遼三彩羅漢像(907-1125)。

保存良好宋朝木雕佛像。

我很喜歡這尊「安奉」貫穿一、二樓間的隋朝阿彌陀佛大理石像,因為隨著拾階的角度不同,可細細品賞佛陀容顏。

根據蓮花基座上的銘文可知,這尊大佛原於開皇5(585)被供奉在河北省韓翠村的崇光寺。佛像的雙手已經丟失,但可推測右手臂向上抬升,手掌向外做出施無畏印;左手位置較低,則做出與願印。阿彌陀佛大理石像雄渾莊嚴,佛容平和安詳,佛衣有平整淺雕的褶皺,具備隋朝佛像的典型特徵。

西亞館展廳入口,兩邊蹲坐著2頭人面牛身雙翼神獸公牛男人(Winged Human-headed Bulls)」一般被安置在宮殿大門兩邊和帝王內寢的門口, 目的是作為守護神,護衛帝王不受到任何邪惡的侵害。人面牛身的石雕高大而雄壯,每尊都刻有5條腿,正面看去似乎靜止不動,側面看卻像在行走,是亞述浮雕藝術的特徵。

這對人面牛身雙翼神獸則有著君王的莊嚴面容, 蓄著長而捲的鬍鬚, 頭戴高聳鑲嵌牛角的冠冕,是亞述浮雕藝術的傑作之一。

亞述浮雕藝術大多以君王的軍事遠征為題材,在石板上採取水平方式,展現大量的人物、馬、駱駝和戰車的圖像。

造型有趣的西亞石雕頭像

民族館內展示多樣性民族的器物。

拉丁美洲的文物展示室。

摩艾石像(Hoa Hakananai'a又名復活節島人像) ,位於智利復活節島古文明(moai)火山熔岩石刻,常見的推論指向一千多年前住在島上的玻里尼西亞人,這些石像代表他們去世的祖先(像墓碑的作用一樣),或是當時重要的人物,或是代表家族地位的象徵。

鳥頭人面木雕。

墨西哥阿茲特克帝國(Aztec Empire)15-16世紀的綠松石鑲嵌藝術品,有圓盤、頭像與雙頭蛇(Double-headed serpent),阿茲特克工匠擅長於寶石結合金屬的塑造技能,這些藝品展現高度熟練的工藝技術。

史前館。

忘記哪一個文化的人像,造型十分特異。

一樓東側國王圖書館,展示著歷史上的史稿、手繪本和印刷品。

由二樓俯瞰大庭院,可以看到提供大量長桌給民眾休憩。

山寨版的窮學生在著名的國際頂級博物館中大快朵頤台式午茶。

當年英國雄立「日不落帝國」稱霸全球,更提供了他們網羅舉世珍貴文物的機會,故大英博物館其中大部分的收藏品,都是英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掠奪得來的,因此常被戲稱為「大英贓物館」。然而有哪間博物館二百多年來堅持創建的初衷,為了服務所有老百姓完全免費參觀,琳瑯滿目的收藏品任憑狂拍猛拍,竟還可自備外食在名家設計頂棚下悠然享用,無怪乎吸引每年數以百萬人潮到此參觀,目不暇給地接受繽紛璀璨文明之洗禮。

大英博物館官網:http://www.britishmuseum.org/default.aspx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6308346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19:12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壯麗 大英 神殿 博物館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