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3 10:15:28瀏覽450|回應0|推薦1 | |
就轟炸機等飛行器來說,連續飛行二十三個小時其實不算什麼新紀錄,例如B-52就曾創下連續飛行約四十五個多小時、總航程約三萬九千餘公里,但是就這種高速特性的飛行器而言,能連續飛行二十三個小時、總航程約一萬八千公里的確可稱得上是紀錄;當然,這期間都一定要有空中加油來支持。 這類戰略轟炸機需要追求長時間連續飛行,主要是為了洲際長程轟炸威懾,所以不管是B-52到Tu-160,這類長時間連續飛行,不會像戰機或其他飛行器那樣不外掛任何東西、甚至拆掉部份不必要結構與原固定裝備來破紀錄,都會掛載某些裝備或飛彈、炸彈作為紀錄與驗證組成的一部分,這樣才更顯得具實用意義。 因為戰略轟炸機必須把長時間連續飛行作為要求,尤其這些都是核子威懾對抗思維最盛的冷戰時期產物,可說是視為理所當然的目標,方可讓三位一體的核打擊確實發揮(*),落實核威懾此戰略最高目的;若戰略轟炸機無法持久地連續飛行,到足以遂行有效攻擊之距離,那這種戰略轟炸機也就跟普通戰術轟炸沒啥兩樣。 Tu-160這次證明今時今日,她依舊能保有這種持久飛行的戰力,等於是詔告天下:「雖然俄國在前蘇聯解體後迷茫了不少時間,包括軍事在內的國家總體實力大幅衰退,但在重新振作後,依然是一個完全不可忽視國際強權,因此其他勢力想做重大舉動之前,請不要過度刺激俄國的利益,我還是一個世界級玩家。」
*註:所謂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是指:陸-陸基戰略彈道飛彈;海-核動力潛艦搭載潛射戰略彈道飛彈;空-戰略轟炸機上的核武;以上三大要素乃核武打擊能力之重要組成。三者齊備才算完整,因為這代表該勢力在核子戰爭中擁有完整的反擊能力,足以應對其它勢力的同等核武威脅。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