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3 10:47:56瀏覽803|回應3|推薦2 | |
應對射程超過一百五十公里反艦飛彈所需的雷達呢?如果真的只用天頻(用較前方的大船雷達資料用資料鏈直接供給小船上的飛彈用;不過天頻計劃傳出的弊案是否會有後續影響,還有待觀察)加GPS,真的是會有一堆難看問題可能發生,雖然反艦飛彈自己的導引系統已經夠好,讓射控的雷達不需要多精準、偵測的誤差達到數百公尺以上都還能接受,但是有射控才好讓飛彈發揮較大的效能,因此俄國與美國雖然也有飛彈快艇,但是不管對敵方航母或其他大型主力作戰艦隻的主攻還是由己方大型作戰艦負責,而不會交給小型艦艇,因為即便有資料鏈這類東西可傳遞訊息,但是這種作戰方式至今依然受限於天候(小型艦艇遠比中大型艦容易在壞天氣時因自然因素受到干擾,衛星或一般無線電通訊設備都是最易受害的)與系統的設計問題;所以看同樣愛玩中小型艦艇的老共,雖然看起來量產不少022級雙船體快艇,但是依然看得出發展重心明顯放在三四千噸起跳的新護衛艦與驅逐艦。 要大玩小艇當然可以,不過目前看得到的成功案例,都是在地中海那種海象變化溫和的地方所發生的,在台灣海峽這個地區,雖然現在傳出的千噸上下會比兩三百噸的中共022好很多,但是很多方面還是好的有限,再加上如果真在所謂新型近岸巡邏艦裝雄三那種較重的飛彈,而且是一次裝八枚,再加上雷達等裝備,還真有可能讓千噸等級的巡邏艦的適航性只能有一百噸小艇的等級。 另外就是雙船體成本較高,因此即便船上空間較多,除了一些民用的以外(像大陸一些民用運輸船就是大量用雙船體客船,或航行兩岸離島的海洋拉拉號等),也只有美國、澳洲與日本等少數會有公家單位會使用雙體或三體船(日本與美國很多都還是拿澳洲貨來用的;日本自己建造的都是為問題太多提早退役),而台灣自己經驗又不足(聽一些前輩講過,海洋大學舉辦的海洋年會就曾經重批台大自己搞的雙體船),主要還是要靠外援協助(有小道消息說這次迅海計劃就是有找澳洲廠商做指導)。 不過照現在的訊息來看,現在可能還只是要預算去研發的案子,如果比照光六案等類似件的經驗來參考,離量產少說還要十幾年,再加上這種新技術一堆的案子即可能有更多的廠商互相傾軋,如果重演廠商更顯神通大鬧的-走後門外加政治力造成多次流標等狀況,就算整個案子不會因為搞到又髒又臭而遭受終止發展的命運,等待期增加到從二十年起跳也並非不可能,所以等幾年果還有下文、這個迅海計劃沒因為預算排擠等技術或非技術性問題被腰斬,再來拿說嘴會比較好一點。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