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4 20:26:01瀏覽3352|回應4|推薦151 | |
. 讓生命美到最後 . -《繁華落盡 美到最後》書讀後 . 附錄-陳鼓應對死亡的看法 由飛行船會長主持的讀書會,第一本選讀的書是〔繁華落盡美到最後〕. . 書中主題內容有兩大部份,其一是對生命的禮讚;其二是要坦然面對死 . 亡.歸納一句話〔讓生命美到最後〕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價值. 書中最能代表這個觀點的是〔活在當下〕章::「因此面對必死的人生, 要彰顯生命的意義,就該珍惜生命,把握每一個活著的當下,用心經營 生活,如此才能有意義地活著.以至於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可以坦然接 受,毫無恐懼.同時,我們不僅是在身體上活著,更要在心靈上活著, 然後安詳、幸福地接受身體死去,因為我們已經愉悅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並藉此超越死亡.」〔頁45〕 在〔生死一瞬間〕章節也有類似的論點:「唯有用心活在當下,生命的意 義才能完全彰顯,換句話說,做好『善生』,也就是認真地生活,才能面 對死亡、了解死亡,進而更深刻地掌握生命的意義.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過 程,我們應該學習面對並理解它,尤其當疾病無法治癒,生命無法挽回的 情況下,我們應協助其平安尊嚴的死亡.因此,『善終』不只是『好死』, 更是我們生命最美的實踐過程,是善生的延續,是生命最後、最好也最美的 禮物.」〔頁54〕 人生兩大課題生與死.個人很同意如以上的論點:有生之日,不僅要珍惜 生命,而且要活在當下. 莊子在大宗師篇中對生死的看法,有極精彩的論述:「夫大塊載我以形, 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這一段文意可說對上文最佳的註解.莊子告訴我們:人的一生,都是自然 而然形成的,大自然給我以形體,在我門年輕的時候讓我們勤勞,在老的 時候,因體力漸衰而自然地清閒,最後用死使我們安息.但最重要的是 這兩句:「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此點明一個人只要在他有生 之年盡力經營,使自己生活幸福美滿,他就是完善地安置死亡. 個人再三研讀本書,得到的啟示是:珍惜生命,活在當下.但我們如何活 得充實?活得有意義?個人認為應從以下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生命的長度: 人生不僅要追求有形的長度,而且要追求永恆的生命.無論是佛教、基督 教或道家都是主張生命有其永恆性. 第二生命的廣度: (一)知識的廣度-讀萬卷書.現在是只要一〔鼠〕在手,便可知天下事.(二)視野的廣度-行萬里路.朝發夕至.天涯若比鄰. (三)胸懷的廣度-民胞物與.萬物一體,視天下為一家人. 在本書有一章節:結實纍纍的生命中記載著: 「耶穌說: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入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能結 出許多子粒來.」這是另一種對生命廣度的詮釋. 三、生命的深度 天地一沙鷗書中的海鷗--岳納珊,為了要追求更高的生命價值,不避風吹 雨打,每天苦練各種飛翔技巧。最後牠不但打破了海鷗飛行的世界紀錄, 也打破了獵鷹的飛行紀錄. 黃蘗禪師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追求生命的深度,才能使人生的境界上升,可領會到生命之真、生命之善、 生命之美。 個人走筆至此.面懷一生,未滿十五歲,即因戰亂別離家門父母,在艱辛中 成長,現年近八十,離天國已不遠,個人雖熱愛生命;熱愛世界;熱愛家人 ,但大限來時,我將坦然面對,含笑而去,讓生命美到最後. 陳鼓應先生對死亡的論點
陳鼓應先生對死亡的論點,有非常精闢的見解,他說:「死亡是微不足 道的,不管我們活著或死去,對我們都沒有影響。如果活著,我們無需 恐懼死,因為生命仍為我們所珍有;如果死去,我們也無需恐懼,因為 恐懼是活人意識的表現。所以只要我們存在,死亡便不存在,故而我們 和死亡永不碰頭。」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