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生命美到最後
2009/09/24 20:26:01瀏覽3352|回應4|推薦151


讓生命美到最後


-《繁華落盡 美到最後》書讀後


 

 附錄-陳鼓應對死亡的看法


由飛行船會長主持的讀書會,第一本選讀的書是〔繁華落盡美到最後〕.


書中主題內容有兩大部份,其一是對生命的禮讚;其二是要坦然面對死


亡.歸納一句話〔讓生命美到最後〕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價值.

書中最能代表這個觀點的是〔活在當下〕章:「因此面對必死的人生,

要彰顯生命的意義,就該珍惜生命,把握每一個活著的當下,用心經營

生活,如此才能有意義地活著.以至於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可以坦然接

受,毫無恐懼.同時,我們不僅是在身體上活著,更要在心靈上活著,

然後安詳、幸福地接受身體死去,因為我們已經愉悅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並藉此超越死亡.」〔45

在〔生死一瞬間〕章節也有類似的論點:「唯有用心活在當下,生命的意

義才能完全彰顯,換句話說,做好『善生』,也就是認真地生活,才能面

對死亡、了解死亡,進而更深刻地掌握生命的意義.死亡是人生必經的

程,我們應該學習面對並理解它,尤其當疾病無法治癒,生命無法挽回的

情況下,我們應協助其平安尊嚴的死亡.因此,『善終』不只是『好死』,

更是我們生命最美的實踐過程,是善生的延續,是生命最後、最好也最美的

禮物.」〔頁54〕 

人生兩大課題生與死.個人很同意如以上的論點:有生之日,不僅要珍惜

生命,而且要活在當下.

莊子在大宗師篇中對生死的看法,有極精彩的論述:夫大塊載我以形,

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這一段文意可說對上文最佳的註解.莊子告訴我們:人的一生,都是自然

而然形成的,大自然給我以形體,在我門年輕的時候讓我們勤勞,在老的

時候,因體力漸衰而自然地清閒,最後用死使我們安息.但最重要的是

這兩句:「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此點明一個人只要在他有生

之年盡力經營,使自己生活幸福美滿,他就是完善地安置死亡.

個人再三研讀本書,得到的啟示是:珍惜生命,活在當下.但我們如何活

充實?活得有意義?個人認為應從以下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生命的長度:

人生不僅要追求有形的長度,而且要追求永恆的生命.無論是佛教、基督

或道家都是主張生命有其永恆性.

第二生命的廣度:

(一)知識的廣度-讀萬卷書.現在是只要一〔鼠〕在手,便可知天下事.(二)視野的廣度-行萬里路.朝發夕至.天涯若比鄰.

(三)胸懷的廣度-民胞物與.萬物一體,視天下為一家人.

在本書有一章節:結實纍纍的生命中記載著:

耶穌說: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入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能結

出許多子粒來.」這是另一種對生命廣度的詮釋

三、生命的深度

天地一沙鷗書中的海鷗--岳納珊,為了要追求更高的生命價值,不避風吹

雨打,每天苦練各種飛翔技巧。最後牠不但打破了海鷗飛行的世界紀錄,

也打破了獵鷹的飛行紀錄.

黃蘗禪師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追求生命的深度,才能使人生的境界上升,可領會到生命之真、生命之善、

生命之美。

個人走筆至此.面懷一生,未滿十五歲,即因戰亂別離家門父母,在艱辛中

長,現年近八十,離天國已不遠,個人雖熱愛生命;熱愛世界;熱愛家

但大限來時,我將坦然面對,含笑而去,讓生命美到最後.



陳鼓應先生對死亡的論點

 

陳鼓應先生對死亡的論點,有非常精闢的見解,他說:「死亡是微不足

道的,不管我們活著或死去,對我們都沒有影響。如果活著,我們無需

恐懼死,因為生命仍為我們所珍有;如果死去,我們也無需恐懼,因為

恐懼是活人意識的表現。所以只要我們存在,死亡便不存在,故而我們

和死亡永不碰頭。」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hung000&aid=3347298

 回應文章

阿光老師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支持
2009/09/26 18:20

感謝您對 繁華落盡  的支持

最近我們幫 聯經 寫一本書預計11月出版

書命尚未定案  大約是給青年的十幾封信之類的內容安排

我負責寫其中一篇

基於版權問題

我只能分享一段有關的內容如下

我想提醒你的是:人是唯一知道自己終將死亡的生物,也是唯一有可能超越死亡的生命,這應當具有深刻的意義。而人生在面對死亡這個課題時,恰巧不需要死亡的經驗。死亡對我們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死亡到臨之前,也就是我們的一生,而不是死亡以及死亡之後。就如同伊比鳩魯說的:「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

所以,有沒有死亡的經驗根本不重要!我們恐懼的是,在死亡到臨之時,失去所有可運用的時間,現實生命所有的可能性都消失殆盡,一切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情、友情、親情,甚至於一切的吃喝玩樂,都將成為泡影。但是就像一瓶明天即將到期的鮮奶,若是放在家中的冰箱裡,你會擔心即將過期而趕快將它喝掉;但若是放在超商裡,你卻會因為它即將到期,而選擇購買其他保存期限較長的鮮奶。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時間的限制!由於對時間限制的體認,我們做出的最好的處置。 


歡迎您來生命不落國http://tw.myblog.yahoo.com/liu21214


飛行船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2009/09/26 13:52

在閱讀這本書的許多篇章中,均指點出了人一生的精彩,

除了活出自己,還要活出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笑笑先生將本書的精髓,條列式的歸納出來,脈絡清晰而有系統。

謝謝您的精彩分享,尤其最後附上了陳鼓應先生的死亡論點,

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韌性與力道......


小羊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學習,是讓生命不斷前進的動力
2009/09/26 13:40

讀書會有您,真難得!

人生行路,顛沛與順遂,生死與離合,都是生而為人最要修習的課題。

我們都在學習好好的活著,我們也將面對好好的道別,能讓一切的美好在身後永留,這一切都需要高深的智慧來經營。人生的智慧教得我們在有生的歲月裡過得更容易些,很難教會我們在死亡的經歷中,重來一遍。

謝謝您的分享,我也來做連結囉!


一杯飲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重點非常簡單
2009/09/26 09:32
亡逝、就是那麼一瞬間

只要有把握到活著的時候,當那一瞬間來臨時、根本不足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