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7 12:13:47瀏覽2431|回應0|推薦14 | |
簡論 道家與道教 生死觀之異同 道家與道教對生死觀的看法有同有異,相同者是對生的看法,他們都認為在生前應生活得快樂、喜悅而真實。但對死的看法則大異其趣,一是面對死亡之事視為正常自然,無所畏懼;一是畏懼死亡,以為死亡是一件非常恐佈之事。現分述于後: 一、生是一件非常美妙、愉悅的事 由莊周夢蝴的故事,可知莊子是如何熱愛生命,美化生命,無論是真實的生活或夢幻世界;無論是莊周本人或蝴蝶化身,都充滿了情趣。莊周擁有莊周的生命和世界,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愉悅;但是蝴蝶也有蝴蝶的生命和世界,翩翩起舞,享受它的生命喜悅,這正顯了天地一體,物兩相融的境地。 同時莊子將人生的層次無限的提昇和擴大,以鵬鳥自喻「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遙於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四海之外,六合之內。將生命擴展至無限,帶給人類無盡的遐思。 而道教的人生亦是多彩多姿,與道家相比毫不遜色,如葛洪「抱朴子」書中描述達官貴人之生活「杯中美酒輕輕地蕩漾;到蘭林園中去採摘鮮花;到蓮池中去賞玩紅蓮。登高遠眺,可以忘卻人間的憂傷;俯臨深池,可以觀賞景色而忘記煩腦。」而一般百姓生活則是「高吟長嘯於山崖之間,把世間萬物看得雲淡風輕;或在茂盛的大樹下開顏歡笑;或手握著農具躬耕田畝,吃著菽豆,喝著泉水。逍遙於無為的境界,心情泰然,充滿了歡樂;處身於不爭之地,視貴賤如一,自然欣喜而適意。」而葛洪自身呢?他是「躬耕以食之,穿井以飲之,短褐以蔽以,哷吸以延之。逍遙竹素,寄情玄毫,守常待終,斯以足矣。」 由此可知道家與道教在生前都希望過著寫意而舒適,逍遙而自在的生活,揮別悲傷,遠離痛苦,無論達官或平民,都希求著一個充實而飄逸的人生。 二、道家與道教對死亡的看法兩極 道家面對死亡乃視為自然之事,大家所熟知的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最能代表道家的生死觀,莊子以為人的生命是來自於自然,由無形、無氣、無生,逐漸變為有形、有氣、進而成為生命。最後人的生命又逐漸變成老死,而消失其形歸於自然,正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是一件非常自然之事,何哭之有?在大宗師篇中也強調「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莊子認為人之生死現象,就如同宇宙中有晝夜之變化一樣,皆是不能改易的天然常則。大宗師篇又云「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死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悟道之人,面對死亡是何等的自然而瀟灑,來去自如,不留痕跡。在養生篇對老子死時評論曰:「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點出人生百年,隨大化而俱往,來去均自然之事,哀樂何能入其間?因此有論莊子對生死的看法是:「莊生之旨,生時安生,死時安死,生死之情既齊,則無為當生而憂死矣。」 道教對死亡的看法與道家迥然不同,他們認為死亡是恐怖而可怕的,在抱朴子求勤篇曰:「且夫深入九泉之下,長夜罔極,始為螻蟻之糧,終與塵壤合體。令人怛然心熱,不覺咄嗟。」人死之後埋身於九泉之下,真是長夜漫漫,一則為螞蟻之食物,最後與泥土合而為一,想起怎不令人心生恐懼,為之嘆息!葛洪進一步描述怕死的心態,他認為人生宛如疾風飛馳,一會兒還是青年,忽然便衰老了。生命消逝的迅速,使人心驚,他說:「人在世間,日失一日,如牽牛羊以詣屠所,每進一步,去死轉近。」葛洪並批評莊子人生如大夢以及生死同一的觀點是「巧言詭辯,故作曠達,而成違心之論。」又曰:莊子「主張生死一體,說活著就像服勞役,死去就像休息一樣。這種法距離神仙之道,有千億里之遠。還值得我們反覆研讀其著作嗎?」 結 語 道家是生死一觀,故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所以善吾死也。」之論,他們以為在生前能妥為安排,生活愉悅,就是善待死後了。同時他們又有『薪盡火傳』之說,以為人的生命就像薪柴,燃畢火不絕也,換言之,就是將個體的生命(小我),融入整個宇宙大我的生命之中,代代相傳,永續長生。 而道教多注重個體的生命,恐懼死亡,因此有成仙之念,葛洪曰:「茍我身之不全,雖高官重權,金玉成山,妍豔萬計,非我所有。是以上士先營長生之事。長生定,可以任意。」又言:「論其貴賤,即使有帝王之位,也不能與長生之法相比;論其輕重,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足以換取不死之術。所以有雖為帝王而死,不如為鼠類而生的比喻。」於是煉丹、行氣、寶精等長生之術,在道教宣揚下風氣大盛,成為魏晉時的主流意識。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