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7 12:09:19瀏覽1749|回應8|推薦147 | |
陳安 近年來,斷斷續續嘗試為一百餘首中國古詩詞譜曲,近日參考有關辭書為詞、曲寫些說明文字,發現自己對某些字不知其準確發音,對某些詩句意義的理解也有誤,應予糾正。發音方面有如下例子: 「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應讀作cui而非shuai。 「羽扇綸巾」中的「綸」應讀作guan而非lun。 「生擒吐谷渾」中的「谷」應讀作yu而非gu。 「各在天一涯」中的「涯」為入韻應讀作yi(一說仍應讀作ya)。 對詩句意義理解的錯誤,最典型的例子是王翰《涼州詞》的第二句「欲飲琵琶馬上催」。我原先的理解是:邊塞軍營裡的盛宴開始了,葡萄美酒擺滿了酒席,玉製的夜光杯在那兒閃閃發光,琵琶也彈得錚錚直響,那就暢懷飲酒吧,可剛舉杯,就「馬上」得到緊急命令,兵士們就得「馬上」出征殺敵。 不過,我仍然不理解「欲飲琵琶」這樣的搭配。──酒和水才能飲,琵琶怎能飲呢? 仔細一查辭書,這才發現這裡的「馬上」並非「立刻」之意,而是「騎在馬上」的意思。誰騎在馬上呢?不是將士們,而是為將士們助興彈琵琶的人,所以這句詩的準確意思是:戰罷歸營的將士們情緒興奮激動,在開始飲酒之際,騎在馬上的樂手們奏起了琵琶,那急促歡快的旋律似乎在催促大家舉杯痛飲。 這就對了,與下面「醉臥沙場君莫笑」這句詩就連得起來了:讓我們喝吧,喝吧,醉就醉吧,就是喝醉了,倒臥在戰場上,請諸位也不要見笑。照我過去的理解,酒還沒有開始喝,人還沒有醉,就馬上出征了,那怎能「醉臥」,怎能醉倒戰場,又怎能在酒宴上彼此曠達而又悲壯地說出「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樣的豪言來呢? 假如我早知道一些琵琶的歷史,我就可能不會發生這樣的誤讀。琵琶最早是一種「胡琴」,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晉代就有一種音箱為梨形的四弦曲項琵琶由西域傳入中國,後來經不斷改進成為中國傳統的撥弦樂器─「漢琵琶」。西域的遊牧民族喜歡騎在馬上彈琵琶,所以琵琶一開始就是「馬上之樂」。在迢迢路途,在茫茫草原,牧民們在馬上彈琵琶,邊彈邊行,邊奏邊歌,以琴聲來寄託自己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就像如今美國西部蠻荒地區有的牛仔騎在馬上彈奏吉他一樣。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愛聽琵琶、自己也能彈琵琶的君主。尤其因為這是一種「馬上之樂」,讓他回想起自己漫長而艱難的征討之路,想到自己就是一個「馬上得天下」的人,所以愛之甚切。琵琶之音可以撫慰其思舊之懷,可以使之「亡隋為誡」,「不忘於本」,正是因為唐太宗有了這種不忘本的惕厲精神,唐朝伊始便有了「使百姓安樂」的貞觀之治。 歷史風流人物如此心愛一種樂器,其影響勢必深遠。翻閱古詩詞,你會發現不少描繪「馬上彈琵琶」的詩句,而且大多與王昭君有關。王昭君,這個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的聰明美麗女子,在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時自請嫁匈奴,對漢朝與匈奴的和好關係起了一定作用。唐太宗一定沒有忘記這個六百多年前的漢代女子,這才把文成公主遠嫁給吐蕃王松贊干布。唐朝人想念文成公主,也因此緬懷王昭君,尤其因為王昭君善彈琵琶,也因為在她北上出塞的路上,有人在馬背上為她彈琵琶送行,所以就有不少「馬上彈琵琶」詩問世。 董思恭的《相和歌辭.王昭君》寫道:「琵琶馬上彈,行路曲中難。漢月正南遠,燕山直北寒。」後面四句則寫王昭君因路途勞頓而「紅顏」驟改。 最著名的「馬上彈琵琶」詩要數孟浩然的《涼州詞》: 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 胡地迢迢三萬里,那堪馬上送明君。 用天然紫檀木製成的琵琶,飾有金的瑣細花紋,其聲響徹雲霄。前往匈奴之地的路途漫漫三萬里,在馬上彈琵琶給王昭君送行,可又怎能慰藉那濃郁的離情別緒呢? 詩中的「明君」即指王昭君,晉朝時為避晉王司馬昭諱,王昭君被改稱為「明君」或「明妃」。杜甫有詩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元代馬致遠有詞云:「雁北飛,人北望,拋閃明妃也漢君王。」他們所說的「明妃」就是王昭君。 我最喜愛的「馬上彈琵琶」詩應是明代李攀龍的《和聶儀部明妃曲》: 天山雪後北風寒,抱得琵琶馬上彈。 曲罷不知青海月,徘徊猶作漢宮看。 在隔山又隔水、道路阻且長的古代,人們的鄉思鄉愁,人們的離恨別情,連在馬背上彈琵琶也無法減輕,這是今天我們這些擁有飛機、火車、汽車、電話、手機加伊妹兒的現代人所不能完全理解的,雖然對筆者來說,對「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句詩是已徹底理解了。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