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瓜亦稱靈瓜
2008/08/24 07:16:36瀏覽1931|回應5|推薦103

魏泉琪

據古籍記載,西瓜原產北非,最早栽培的是古埃及人,其栽培歷史已有四千多年之久。後從地中海沿岸傳入北歐,又南下進入中東、近東、印度等地。《五代史》載:時契丹敗回紇,乃得瓜種。初稱寒瓜、冰瓜,亦稱靈瓜。

西瓜本係葫蘆科野生植物,原生地非洲。野生西瓜根系發達,耐乾旱,實小,經人工多年選育,始成為食用西瓜。據傳埃及金字塔中藏有五千年前人工種植的西瓜籽及葉片。可見西瓜是瓜果中的「老前輩」了。

最初,西瓜經絲綢之路傳至我國新疆,再傳入內地。或說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文物中,便有千餘年前西瓜種籽。《突厥語大辭典》中言及公元十世紀時,「新疆南部及中亞地區已經廣泛種植『阿吾茲』(維吾爾語,即西瓜)。」唯西瓜傳入內地之時間有諸種說法。或以為應溯源於漢代,三國時魏人劉禎作《瓜賦》,狀其「藍皮密理,素肌丹瓤……甘逾蜜房,冷亞冰圭」,則非西瓜而何?或說五代時陝西郃陽縣縣令自西域帶回西瓜種籽;《五代史》則以為契丹破回紇後得其種;或以為北宋使臣洪皓(光弼)出使金國(時契丹已歸併金國),在金留居十五年,幾死,歸後宋室已遷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他帶回瓜種,蒔於禁圃鄉囿,而後推及民間,才使後人吃到西瓜。以上雖眾說不一,而新疆種植西瓜早於內地皆無異議。

古來許多詩人詞客留下了不少吟西瓜的詩詞。如宋范成大詩曰:「碧蔓凌霜?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元代方回食西瓜詩寫得更為動人:「恨無纖手削駝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縷縷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繪聲繪色地勾畫出了當時佳人俏婦啖食西瓜時,歡聲笑語、液沾衣衫的動人情景。

明李東陽有「漢使西還道路賒,至今中國有靈瓜」句,「靈瓜」當然是西瓜的美稱。清陳維崧的西瓜詞云:「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讀後令人立刻有饞涎欲滴之感。中國人遇事都有講究,吃西瓜也可以吃出文化。《禮記.曲禮》記載,切瓜時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定,不能胡來:天子、諸侯、大夫、士人、庶人都應按照不同的等級、地位,切成不同的樣子、塊數,如不照規定切瓜,就是違禮。

清代御膳房進上吃的西瓜,把瓜瓤切成如梅花形、桃子形等各種樣式,然後上貢御用。

西瓜含糖量較高,一般在百分之十左右,並含有蛋白質、磷酸、蘋果酸、氨基酸、枸杞鹹、番茄色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等。西瓜籽是茶食中的佳品。西瓜去翠衣,可作瓜醬。中醫學認為西瓜甘甜無毒,可解暑熱,治口瘡,能入藥。一言以蔽之,西瓜一身有妙用。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alo&aid=2156813

 回應文章

梁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夏天盛產時宜多吃
2008/09/09 07:00
紅肉之大小西瓜

中醫稱它 天然白虎湯

利尿 排毒 降火氣

體質偏寒者 少吃些為宜
 

小樹rabent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惜太寒涼
2008/08/26 09:15
可惜西瓜的屬性太寒涼,小樹不宜多吃,只能看著別人大口大口啃食,暢快一夏。
墨爾本
福山植物園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8-26 14:31 回覆:
推文............

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靈瓜
2008/08/25 15:05

總之.多吃西瓜就對啦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8-25 16:17 回覆:

肆無忌憚地吃,恐有後遺症。


善濡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08/08/25 06:20

謝謝你

長知識了


美,從一杯茶開始
~~善濡說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8-25 13:26 回覆:
好文共賞。

尋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受教了
2008/08/24 15:47
該稱您為西瓜達人,尋陽從沒想過,好吃的西瓜學問這麼大呢
江楓 閉關(kinalo) 於 2008-08-24 15:50 回覆:
轉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