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愛玲有話要說
2013/09/04 06:57:24瀏覽110|回應1|推薦10
張愛玲有話要說
  • 2013-09-03 02:32  
  • 中國時報     【高全之】

     小說方法裡時而攜帶與該作品有關,引人入勝的特殊意義。張愛玲英文小說《雷峰塔》與《易經》即為佳例。

     我們大多同意這兩部小說具自傳性質,故事跟隨女主角琵琶的年齡增長而進行,而且小說敘事有固定模式,盡量用琵琶的觀想視野鋪陳情節。然而那只是初瞥的印象而已。稍予留意,即可發現所謂的固定模式也有幾種變化,甚至還存在個例外。

     張愛玲回顧自我成長過程的評估之一顯然是「年幼無知」。《雷峰塔》第十五章描述琵琶狹隘理解魯迅文學,因而仇恨中國。 敘事者指出琵琶只有類似「外行人」的文學閱讀能力。張愛玲沒有交代琵琶是否或何時開始理解魯迅。

     敘事者並不停滯於單一時刻的琵琶的理知能量,幾次急切交代她的多種生命體驗。《易經》第二章琵琶回想幼年聽家教講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死的歷史故事,她當時立即痛哭不停。現在琵琶近十八歲,才明白抵抗世界潮流就注定會孤單,那個因果關係曾經深深感動了她。《易經》第十八章琵琶回憶幼年背誦論語孟子而不解其意。現在她經常引用經文來審析文化,社會,和政治等等問題。也是識見的成熟。這兩部小說擁抱俗世智慧,但拒寫領悟瞬間的激動。小說語調始終老成持重。

     也許不太側重頓悟的興奮,或需要故事結束後,琵琶更大的年齡來承擔心智的突破,有些進境的確切時刻就不明確。《雷峰塔》第六章記載琵琶幼年在二大爺家有種特殊感受。二大爺家父子搭配完美,得以維護傳統官員身份,保存顏面,並滿足了艱困生計的需要。

     她在這裡感覺到,以後才知道別處沒有的,來自真正儒家生活方式的一種溫厚,或至少非常近似了的。

     這裡有琵琶的兩個生命階段。首先是她幼年所在的時刻(「在這裡感覺到」),接著是她年歲增長而新添生命智慧的剎那(「以後才知道」)。敘事者故意避免指認「以後」的時刻為何。張愛玲稱頌世故圓融,但是沒有絲毫流露「昨非今是」的雀躍,因為昔日的暗昧不明是種自然的矇矓純真,無可言錯。同樣重要的是,她沒有為失去童年純真而感到哀憾。是種恬然「活在當下」的態度。

     最有意思的是,這兩個自傳性質濃烈的故事裡居然出現「瞞著」女主角而編製的情節,擾亂了敘事方式的一致性。《易經》第四章姑侄私談,同意中止兩人之間的戀情。張愛玲直描姑姑的心境,並合理化姑侄畸戀。就保守的衛道者看來,可能是離經叛道的謬論:

     兩人似乎漫長一生在別人庭院裡像孤兒那樣沒人理睞,終於發現彼此,用自身肉體滋養對方; 並且相互助長了對方的自由,自然,和自私。

     這裡「自私」意指為自己著想。基於以下兩種理由,我們不視這個沒讓琵琶知悉的段落為敗筆。

     其一,它突出了姑姑在張愛玲生命裡的特殊性。姑侄相戀的誹聞是否屬實完全不重要。海明威說過:「最優秀的作家都是騙子」。用琵琶的立場發言是間接表態。這裡張愛玲有卸除偽妝,直接出聲的衝動。張愛玲藉這個違逆道德倫常的說詞去表明深切同情姑姑獨身的寂寞:姑姑有愛的需要,也有愛的能力。《易經》第一章母親私下怨責姑姑,琵琶的反應是內心一片空白,不予是非裁判 (with a suspension of judgment)。《易經》結尾,琵琶回上海,她的家即姑姑住的公寓。美國詩人弗羅斯特有個名句:「家是當你必須去,它就接納你的地方」。姑姑曾為琵琶的避風港。這點和實生活相去不遠。張愛玲真的敬愛姑姑。

     其二,它強調了與「少年不識愁滋味」並存的生命勒性。琵琶意識到自己容貌和身材可能不足以吸引異性(《易經》第十四,十八章),然而她矇矓無知於未來愛情生活的兩條險路(姑姑的落單與母親的離婚),在醫院廚房被印度男孩調情,回到辦公室,私心狂喜(《易經》第二十章)。大學裡男女關係的閒言閒語始終是熱門話題。年輕少女琵琶嚮往異性愛情,乃生命的自然。蜀道難。退路肯定沒有。勇敢向前走,有時需些天真。

     張愛玲有話要說。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hwang_temp&aid=8328691

 回應文章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與讀者之間
2013/09/04 08:58

多年前曾讀過一句: 「讀者是反射的作者」, 我大致同意這說法, 我的了解是, 能同作者心領神會的讀者, 也就是英文中的 empathy, 讀者能站在作者的心靈角度, 溶入作者的心思, 化而為一, 這就可稱為 「反射作者]了。

配娃教授, 介紹了很多好作品, 你必有很強而深的 em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