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6 23:22:53瀏覽9909|回應0|推薦11 | |
台灣有不少女性及媽咪從小就有氣喘病 (asthma ), 時好時發,拖了十幾年,到了孕期也擔心不已會復發,但卻忌諱用藥,不少人甚至隱藏病史,幾年不發作後,甚至把救急的藥也丟了,不幸到某天深夜突發症狀,只得送急診就醫.也有患者因嚴重發作而不治的. 多年前一代歌后鄧麗君就因而往生,至為可惜.然而多年來大家雖沒有忘記她的歌聲,但卻淡忘了致命的氣喘症. 近年氣喘病症者不減反增,而且氣喘患者的衛教仍然不足,治療也都不完全. 在美國氣喘病大約佔孩童的 20 -30%,因此不少以孩童或青少年為主題的電影,常會有孩子使用隨身的吸入型氣喘藥.在緊張時或運動前多吸兩大口的鏡頭,但要了解,這只是短效型在救急時使用,並不宜長期使用.不少人誤會這是標準治療方式,因而發生了併發症. 氣喘病在診斷後,以症狀發作率,分為兩大型和四類病症: 1.偶發型 (intermittent type ): 2.持續發作型( persistent type ) : 中度症者( moderate ) .每月有四晚以上發病,而白天幾乎天天發作,活力有限,肺功能 60-80%. 重度症狀者 ( severe ). 幾乎每天白天晚上都發病,活動有困難,肺功能少於 60%. 治療氣喘其實只有三原則: 1.偶發型 ( intermittent type ): 只需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市面上以 "備勞喘" Berotec N 為主. 2. 持續發作型 ( persistent type ): 必須先以吸入型類固醇為主(Pulmicort & Duasma, budesonide 200mcg/puff/dose). 3. 更嚴重的持續發作者,必須使用吸入型之類固醇及長效支氣管擴張劑. 不少患者的錯誤觀念以為用短效藥劑較安全,當急性發作時,大多又以急診治療為唯一解決方法,因害怕用葯而誤了治療時機,至為可惜.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 用藥的第一錯! 錯把急救的短效氣管擴張劑,當作長期治療用!! 通常短效吸入劑只有用在偶發型( intermittent type) 的輕症者 曾有位孕媽咪在十六週時,幾乎每晚都發作,她是使用短效的 "備勞喘"Berotec N, 這是非常危險會使呼吸衰竭時無法即時治療,這種情形表示症狀已嚴重到了持續型 (persistent)的中型以上,甚至到達了重症了. 這必須要使用長期保養抗發炎用藥:吸入型類固醇 (ICS, inhale corticosteroids),及第三原則的混合用吸入劑了. 由於對藥物的害怕,所以又造成了第二錯----- 錯以為吸入型類固醇會發生"月亮臉"...等 " 美國仙丹" 的併發症. 其實吸入劑只在氣管作用,全身反應除非高量否則不易發生併發症, 吸入性類固醇是所有氣喘治療的基本, 在本院目前有"可減喘"Pulmicort , Astro-Zeneca 藥廠及"帝舒滿" Duasma 台灣健喬信元藥廠制, 這兩種吸入之類固醇. 當症狀控制不佳時應加入長效氣管擴張劑及吸入型類固醇混合劑. 目前常見的有三型 1. "使肺泰" ( Seretide ) 又稱胖胖魚為乾粉吸入劑是混合吸入型類固醇及長效擴張劑, 2. 第二種也叫使肺泰,是屬另一劑型的吸入劑, 3. 第三種稱吸必擴 (Sympicort) . 通當只要遵守醫囑一般都能成功治療. 所謂成功治療.也就是沒在晚上發病,及白天發作少於每週兩次,須要使用短效之備勞喘來消除症狀.而且活力不受影嚮. 不少年輕女性有氣喘,但又吸煙這是絕對的錯誤. 孕時治療並無不同,吸入藥均為 B級. 每月應行肺功能檢查,發作時除了氣喘外, 咳及胸悶都是典型發作症狀, 必須要注意,晚上發病也是警訊.有1/3懷孕母親症狀變得較輕,1/3不變,而1/3會有更嚴重症狀發作,則會影嚮胎兒及自身健康宜及早就醫.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