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珠玉緣首部曲:千年之戀》01源遠流長 - 01孤臣孽子
2023/06/12 18:28:32瀏覽1176|回應0|推薦10

卷一•源遠流長

第一章•孤臣孽子

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得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

話說兩千五百多年以前,精確地說是公元前527年,中國周朝的太子姬壽(註一)死了。若按禮制繼承順序的話,繼任太子的應該是天子姬貴(註二)的庶長子姬朝(註三)。但由於支持另一位庶子(註四)姬猛(註五)的勢力很大,姬朝繼任太子之事受到極大阻撓,遲遲不能扶正。後來天子姬貴死了,臨終遺命姬朝繼任,於是姬猛一派就發動政變,殺死承命執行遺詔的大臣賓孟(註六),擁立姬猛登上王位。

姬朝當然不服氣,便發動支持者起兵,趕走了姬猛,登上王位。這回換姬猛不甘願了,就向後台老闆晉國求助,由晉國派兵護送他返回王城。不過姬猛只當了半年天子就死了,於是晉國就另立姬猛的同母弟姬匃(註七)為王,並且開始攻打姬朝。

這事在歷史上被稱為「王子朝之亂」,就是以姬猛、姬匃一支為正統,以姬朝為亂黨。不過歷史總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咱們小說也不一定要去附和它。

姬朝率領周軍和晉軍打了三年的仗,終究不敵,就撤退到楚國的穰邑(註八)。而他撤退的時候,把周室典籍也一起帶走了(註九)。說起這些典籍那可不得了,它不只是周朝的官方文書檔案,包括各種典章文獻、誥命奏章、史冊書信、地方簿籍風誌,乃至於內宮的雜記與秘錄。還涵括了夏、商、周三代全天下的文獻圖冊,不但是珍貴至極的文化寶藏,而且擁有這些典籍就跟擁有九鼎(註十)一樣,代表承傳了中華的道統。

姬朝雖然敗走,可是只要周朝還有個流亡在外的合法天子,就讓姬匃寢食難安,如芒刺在背。於是姬匃就派遣刺客潛入楚國,於公元前505年將姬朝刺殺。

姬朝死後他的兒子姬守(註十一)眼看復國無望,就不再主張天子的繼承權,甚至任由部屬星散離去,顯然已無意爭奪王位,姬匃這才放下心來。雖然如此,這場動亂仍然餘波盪漾,周人不服姬匃這個晉國的傀儡政權,發生了大規模的起義,逼得姬匃出逃晉國,最後還是由晉國派大軍入周鎮壓,這才替他擺平了。

姬守帶領的周室殘部有千把人,楚國在穰邑撥了一塊地供他們居住,但這塊地出產有限,所以這幫人只能靠早些年從周都帶來的錢財買糧食過日子。為了在極有限的土地上最高效地生產食物,姬守發動部屬挖了一個約摸兩百多畝大的池塘,引淯水(註十二)之水入池,在池裡養魚,撈魚加菜,補充營養。

不管怎麼省吃儉用,也都是坐吃山空,大家總不能靠吃魚過日子,何況那池塘也出產不了那麼多的魚。於是周室殘部眾人,只好作鳥獸散,各自謀生去了,這與忠誠與否無關,人總得吃飯活下去吧?

部屬散盡後兩年的某一個晚上,姬守家的大廳裡,圍坐著好些人,而這一圈人的上首正中則盤坐著姬守。燈火瑩瑩映照出所有的人都著玄冠赤袍、絲帶配劍,那是極正式的禮服,數一數連著姬守共有十四人。

姬守環視他下首的那十三個人,心中十分欣慰。這些人都堅持不肯離去,日子再苦也要追隨他,並誓言為恢復正朔、振興大周而獻身,其忠悃之情令人動容。而且,姬守也非常滿意,因為他們恰好也是大周遺臣之中,最聰明、最勇敢又最堅毅的十三個人,堅守崗位直到此時。

這十三個人是:

張恒,其家族侍奉晉國的韓不信(註十三)

秦商(註十四),魯國虎將秦堇父(註十五)之子。

尸耳,齊國大夫尸臣(註十六)的後人。

熊勝(註十七),楚太子熊建(註十八)之子。

顏宸,郳國(註十九)世子。

陳玄,齊國田僖子(註二十)的兒子。

甘哲(註二十一),家裡是魯國世襲匠師「公輸」家族。

胡儉,胡國(註二十二)的公子。

李注(註二十三),周室守藏史李耳(註二十四)的孫子。

廉保,中山國士族。

孫明(註二十五),吳國名將孫武(註二十六)之子。

范蠡(註二十七),楚國三戶(註二十八)名士。

鄒成羲(註二十九),宋國上卿鄒鼎升的孫子(註三十)

過去這兩年,姬守與這十三名部屬合力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把所有的周室典籍妥妥的藏了起來。他們把藏書之處稱為「書陵」,其實這稱呼有點惑人耳目的意味,因為藏書之處根本就沒有什麼可稱之為的土堆,那些典籍就沉在屋外的池塘裡。當然,所有的甲骨、石刻、金銘、木牘、竹簡、卷帛並不會被水泡壞,因為它們全都密密嚴嚴地封藏在灌滿了黃油的陶缸裡,一缸一缸的沉在兩丈(註三十一)多深的水下,上頭還鋪了一層三尺(註三十二)厚的爛泥。

今日他們齊聚一堂暢飲,慶祝藏書大功告成。而且剛剛他們十四人也已經結拜為義兄弟了。雖然姬守是這十四人之中最年輕的一個,但仍然當了大哥,其餘之人則按年齡排序。

酒過三巡,姬守嘆口氣,說道:「咱們兄弟終須一別的時候到了。」。

這事大家已有心理準備,但真到了此刻卻也難免傷感,因此都默然無語。

姬守說道:「各位弟兄繼續陪著我,那固然是求之不得,不過如此一來,非但那反賊不能完全放心,難不保還要派刺客前來,而且楚國也不免會有所疑忌,所以還不如我光桿一個來得保險。」。

姬守又說道:「這方面的顧慮其實也在其次,必須離別更主要的原因是,咱們一窩子聚在這兒,也成不了什麼事。倒不如開枝散葉,大家往天下各自發展,增益一己之所能,待得時機成熟之時再聚攏起來,共圖大業。」。

秦商問道:「那咱們要在外頭待多久呢?」,他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姬守沉靜地答道:「我不知道,十幾年?幾十年?也可能幾百年,甚至永遠沒有那一天。」。

大夥兒明白這話很實在,此番實形同永別。

姬守又道:「日前為兄龜卜,兆璺顯示,我大周氣數已衰,但也並非全無中興契機。然而我等若能秉持信念,堅此百忍,或可感動上蒼,降下聖君,興復周室,一統天下,開萬世之太平。」。

眾人皆知這位主上多才多藝,尤其精擅蓍占龜卜之術,對他所言並不懷疑,便存下了這份信念。

范蠡振作起精神,說道:「那咱們各自囑咐子孫,將彼此結義之情世世代代承傳,就千秋萬代地一起等待下去!」。

姬守等十三人聞言大喜,齊聲叫好。

姬守說道:「那太好了,就這麼說定嗯,既然金蘭之誼世襲,那咱家就代先王任命眾弟兄為『金蘭國士』,並各封為公爵,伴隨金蘭之誼世襲世榮。」,他想了想,又說道:「現在大周沒有土地可以封給各位,那咱們就以天上星宿為領地吧!愚兄就佔個『角宿』,其餘各人爵號如下:

二弟張恒為『亢宿公』;

三弟秦商為『房宿公』;

四弟尸耳為『氐宿公』;

五弟熊勝為『心宿公』;

六弟顏宸為『尾宿公』;

七弟陳玄為『箕宿公』;

八弟甘哲為『奎宿公』;

九弟胡儉為『婁宿公』;

十弟李注為『胃宿公』;

十一弟廉保為『昴宿公』;

十二弟孫明為『畢宿公』;

十三弟范蠡為『觜宿公』;

十四弟鄒成羲為『參宿公』。」。

張恒等轟然稱喏,齊齊行禮謝封,大家擱下離愁,開懷暢飲慶賀。

一會兒熊勝問姬守,道:「咱們都離開了,那大哥您一家的生活誰來料理呀?」,不只是熊勝,每個人都很擔心這個問題。

姬守笑答道:「不勞兄弟掛懷,咱家的積蓄還剩著一點,而且宛城(註三十三)的司鐵官已答應讓我承包三座煉鐵爐了。呵呵〜銅兵刃就要過時了,未來將是鐵劍鐵戈的時代,咱家的生意只會愈來愈好,將來吃穿不愁,大家請放心吧!」,他頓了頓,又說道:「而且,我也一直想學學冶鐵煉劍之術,想來會很有趣的。」。

第二天眾人各奔東西,去向如下:

張恒去晉國韓氏那兒謀求差事。

秦商回魯國拜孔子為師,後來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尸耳接受楚王的延攬,定居郢都。

熊勝去了吳國,投奔他先父楚太子熊建的老臣伍子胥。

顏宸回郳國等著接掌家業。

陳玄回齊國輔佐他老爸田僖子。

甘哲返回魯國公輸家族,鑽研工程技術。

胡儉跑去郢都,為胡國的存亡與楚國進行外交斡旋。

李注去廣陽山(註三十四)他祖父李耳的道場讀書修行。

廉保響應中山國招募賢才,去該國當官。

孫明去了吳國,加入他父親孫武的帳下。

范蠡回到家鄉後,被他的好朋友文種(註三十五)延攬前去越國效力了。

鄒成羲去宋國謀求發展。

     

(註一)太子壽即周景王姬貴的嫡長子姬壽。

(註二)周天子姬貴,諡周景王,在位期間為公元544520年。

(註三)姬朝曾當過周天子,但由於最終失敗,死後並無諡號。

(註四)依《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姬朝、姬猛、姬匃皆為庶子,其中姬朝最為年長。

(註五)姬猛諡周悼王,公元520年在位。

(註六)賓孟是公元前六世紀周景王的大臣。

(註七)姬匃諡周敬王,在位期間為公元519477年。

(註八)穰邑約當今河南省鄧州市。

(註九)王子朝攜周室典籍奔楚一事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註十)約公元前2070年,禹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成為天下共主的象徵。

(註十一)遍翻史冊查無姬守其人,應屬小說家之言。

(註十二)淯水今稱湍河,是漢水支流唐白河支流白河的支流。

(註十三)韓不信是晉國六卿之一,韓國開國君主韓虔的高祖。

(註十四)秦商,左傳》作秦丕茲,魯國人,當時44歲,見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是後來的燕國名將秦開的祖先。

(註十五)秦堇父,魯國孟孫氏家臣,著名虎將,見左傳襄公十年》。

(註十六)尸臣,齊國大夫,見於周代青銅器「尸臣鼎」銘文。

(註十七)熊勝,楚國王族,他曾出逃楚國,返國被封於「白」,為秦國名將白起的祖先,後來發動政變失敗自殺,見《史記楚世家》。

(註十八)熊建是楚平王的太子。被大夫費無極陷害而出逃楚國。

(註十九)郳國是周朝的子爵國,曹姓顏氏,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公元前335年為楚國所滅。

(註二)齊國田氏亦作陳氏,田僖子即陳僖子,是田齊開國君主田和的高祖。

(註二十一)依《禮記注疏》魯國世襲匠師稱「公輸」,其姓氏無史可考,本書捏造魯公輸家族為「甘」氏,甘哲亦可稱公輸哲或魯哲。

(註二十二)胡國是周朝子爵國,公元前495年被楚國征服。

(註二十三)注為李耳之孫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另;百度百科稱趙惠文王的司寇李兌為李耳的孫子,也是戰國名將李牧的七世祖,但年代顯然有誤,本書不予採納。

(註二十四)李耳,後世尊為老子,道家道教的始祖。

(註二十五)孫明是孫武的次子,見《富春孫氏族譜》。

(註二十六)孫武是春秋時名將,《孫子兵法》的作者,後世尊為「兵聖」。

(註二十七)范蠡是楚國人,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退隱後在陶邑經商,自號「陶朱公」,被後世尊為「商聖」

(十八)三戶在今河南省淅川縣大石橋鄉柳家泉村。

(十九)成羲是鄒衍的九世祖,見《中華鄒氏族譜》。

(註三)鄒成羲的祖父鄒鼎升在宋國當上卿,這是在網路上查到的說法,可惜貼文者並未註明出處,本書姑且納之。

(註三十一)戰國時一丈相當於2.31公尺。

(註三十二)戰國時一尺相當於23.1公分。

(三十三)宛城約當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是當時楚國的煉鐵重鎮。

(註三十四)廣陽山在當今河北省沙河市,老子晚年在此講學。

(註三十五)文種為楚國人,在越國為官,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

 

◀─ 上一篇                   ▕◀─ 回目錄                   下一篇 ─▶

 

( 創作武俠奇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hy970917&aid=17937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