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3 07:20:18瀏覽365|回應0|推薦2 | |
兩性相互吸引其理論基礎有四: 1. 符應理論:每一個人對於異性都有一種與生俱來,或從小養成的特殊喜好傾向。甚至每個人的心目中都對於所謂「理想的異性」有一種框架存在其腦海,平時也許很難有具體的描述,但當那個人出現在眼前時,就會自然產生一種吻合現象,對該對象特別有好感。例如一見鍾情即是如此。而究竟是誰對我們的「框架的形成」有絕大的影響呢?或許是原生家庭中和自己不同性別的雙親。再者,我們也常從日常生活中欣賞的異性,去提煉出我們欣賞的「理想異性的特質」。然後開始以此一框架去尋覓理想的異性。 2. 功利取向:會考慮到和對方交往後的生活情形是否能有保障,因此經濟能力和教育程度就成為兩性吸引的重要特質。而傳統的門當戶對亦有如此的考量。另外,俗諺所云「娶某大姐,坐金交椅」更是最佳說明。 3. 相似論:若是在兩性間的「根本性價值」愈相近,其情感和婚姻就會愈趨穩定。而這些「根本性價值」包括:宗教信仰、生男或育女、金錢觀、人生哲學、興趣和居所的選擇。 4. 互補論:兩性特質的互補,讓雙方在兩性關係中尋覓自己「失落的一角」,以補成一個兩性關係中的「圓」。而這正說明兩性應朝「極大化」來發展,而非趨近於中性。 ※ 但是否真能純以互補關係建立兩性的親密關係?較理想的狀況是:重要的特質要「相似」,次要的特質要「互補」。 ※ 但無論兩性吸引其背後的動機為何,重要的是無論是兩性或婚姻關係,都應該要「學習和改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