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9 13:48:21瀏覽7378|回應2|推薦77 | |
在新北市的蘆洲有個紫禁城博物館,創館館長王兩傳先生,出生於蘆洲市得勝街,有神雕大師之譽。王館長原為福建省泉州府佛像雕刻第四代直系傳人,自幼承襲傳統雕刻技術和中山神咒法,專供神像木雕。著名的霞海城隍廟中,那尊月下老人的雕像,就出自王館長之手。
這一斧定江山靈石,是寶蓮燈沉香救華山聖母用過的斧頭,館長說這塊大石頭,是我13年前運回來的,大陸那支斧頭是複製品(熊旅揚有說過),真的在我這兒。 中式庭園造景則各有風水典故,創館宗旨以宣揚「忠、孝、節、義」為主軸。 這是古代皇帝下馬的墊腳石,小皇子當馬騎。 這天隨生活學苑的徐德晉、沈湘萍老師,坐捷運到三民高中站下車,來到蘆洲的紫禁城博物館,由王館長親自導覽。 園中有一座「狀元府」展覽館,原是座落在泉州某狀元府邸的大宅院內,是文革中險被夷平的一間書房,拆卸運抵臺灣才一片片組裝復原,內有十二生肖神像、王兩傳神像雕刻特展等,包括具有3百年歷史的全套媽祖及配祀神明、祭器雕像,比一元銅板還要小的芒雕媽祖像等。(官網資料) 花崗岩雕獅在陽光下閃爍不同的色彩 清嘉慶六年的文武官員下馬石碑 這尊彌勒佛是白玉的價值連城 這如貝殼的石形唯妙唯肖 這是明朝的貞節石牌坊,本來是掛在排樓上的的,由皇帝頒贈聖旨褒揚,因被紅衛兵破壞成這樣。 古代消防用的水缸平常蓄水養荷 這是"罄竹難書"的「罄石」戰國的樂器 這個人力車是木材做的,有避振器、有煞車,坐起來很舒服。 這一座百年福德祠,起源於清朝同治2年,至今有137年歷史,也是臺灣早期溪底石雕造文物。整間作品以溪底石精雕完成,再以中國式礦物彩繪,配祀一尊明朝銅器虎爺,巧雕雄獅小青斗石雕一對,喜獅抱爐一件,是目前臺灣最希罕的國粹作品。(官網資料) 福德正神與虎爺都身懷巨兩黃金 這尊明朝鑄成的關公像,已經495歲了 香爐與宮燈,也都有一些歷史淵源,與神蹟的顯現。 主展覽館的門面是「清朝親王府」,令人目不暇給的館內展示則有包括帝王、玉器、銅器、木雕、瓷器、兵器與官帽等 。 館長說這些只是我收藏的十分之一而已,還有個分館在桃園。 步行至此,就不得攝影拍照,要入寶山了; 在門外先窺見這鐵鑄馬車(有兩匹馬)。 以下珍貴的古寶均為官方照片。 鐵鑄馬車的對面,就是這座 ~ 清朝咸豐南陽翡翠萬聖龍車,慈禧太后也坐過。 因為太重,須8個人才拉得動,國父紀念館曾借過兩次,故宮有本台灣博物館的書有將此玉馬車列入,至於那兩匹鐵馬,有嚇到李登輝的軍師,這些典故就請看倌去參觀時,聽館長說吧! 很精彩喲。 清─乾隆(御用白玉碗) 白玉白菜(故宮的是翠玉白菜) 館中還有全套的「明朝皇帝金鑾殿寶座」,包括雙面精雕貼金鑲玉多龍屏風、十二玉獅辦公文案、九龍椅九龍袍衣架、皇帝蟬翼金冠等;其中「嫦娥奔月」象牙雕頂上的「月球」共有52層,比故宮的象牙雕21層還多。 明清官像畫是中國明清時代官場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國人倫倫理道德優質精神表現,同時也保留了照相機發明前後、中國士族官家的容貌寫真和遺傳的特質,補充了實質流傳之不足彰顯中國高度物質文化之美。官像的畫法上,以明顯而自然的融合了中西肖像畫的畫法,面部畫法有雙勾法、暈渲法、細密描寫法、超寫實法、照相寫實法,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文化主體性。但如此重要的文化資產卻被文人藝術家所忽略,足以讓國內外民眾、文化人、藝術家、教師及學生,更深切了解中國肖像畫法之美、書法藝術之美、色彩之美、服飾之美、章典制度之美以及人倫、道德藝術之美。(官網資料) 明朝皇帝下班後用的帽,裡面的帽套已不見了 館中還有全套的「明朝皇帝金鑾殿寶座」、「西漢金縷玉衣」包括雙面精雕貼金鑲 尚有珍貴的藏龍經書,比故宮那部年代的還久遠,還有皇帝的內衣,用最細的竹片捲成管狀編織成背心,穿在黃金甲的龍袍內,才得以阻隔汗水散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呀! 館長與兩位老師 我们一行人 每年11月是芙蓉花開時節,今天花開了 ~ ~ ~ 芙蓉花一日三變, 早上是白色、過了中午變成粉色、到了晚上就是紅色了, 樹上尚有百千朵花苞,將有一番何等美景??!!! 這一趟文化之旅, 看到了時空的回轉, 在館長的口中 ; 那些歷史上的人物, 都鮮活了起來, 而每一個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也都賦與了獨有的生命, 原來它們一直還活著, 館長說 : 故宮有的我沒有、我有的故宮沒有, 但是我只是它們的長工, 而不是擁有者。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