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日如來
2011/01/12 12:39:20瀏覽321|回應0|推薦7
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及應化身,釋迦牟尼佛是賢劫千佛中,

      第四尊應化到娑婆世界的教主,屬應化身佛,祂的報身是盧舍那佛,

      法身是毗盧遮那佛,也就是大日如來。


          何以稱為呢?以世間太陽為例,日出時,陽光遍照大地

      ,無分貧富、貴賤、賢愚、好人、壞人,對大地萬物均平等普照,這

      就好比佛陀大公無私地施予眾生無限地佛光加持般。為何在「日」之

      前要加一個「大」字呢?因為太陽的光照仍有陰影及死角,它無法照

      及覆盆、暗室及地下……等處,且太陽亦有毀滅的一天;而佛德卻能

      週遍一切處,無一眾生不接受其普照,此佛光乃不生不滅,互古常恆

      ,遍十方法界,故稱「大」日如來。


          接下來介紹「法身、報身及應化身」,以人為例,我們可說是法

      、報、化三身同時具足於一身;淺言之,吾人之中心思想好比是法身

      ,吾人之肉體形相即是報身〈故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平常

      生活在不同場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父母、子女、夫婦、師生、長

      官及部屬……等諸身份,此即是應化身。舉例而言,我們現在因環境

      與大眾的需要而出來說法,於是產生了說法者,這就是隨緣示現之應

      化身。這三身的根本在那裏呢?最重要的是在於「思想」。有思想後

      ,才會有行動。就如人有種種思想後,才會創造出種種的事物。譬如

      吾人有建造理想家園的思想後,就會拚命賺錢,然後請建築師依設計

      圖建造,完成的房子就是思想的報相。因此,法、報、化在一個人而

      言是一體的。


          另外,我們要討論「什麼是佛」?吾人所認知的佛應是怎樣的形

      相?供在佛桌上的雕像是佛嗎?要學佛,若連佛的定義都不清楚,如

      此不是變成毫無目標,如盲人行路嗎?這點值得我們深思探討。


          佛桌上供養的佛菩薩,每一尊都是依據經典而造的。譬如:阿彌

      陀佛的形相是一手拿蓮臺,一手結接引印接引眾生。例如:三寶佛,

      若將手印或手持之物去掉,我們可以發現,三尊都變成一樣了。若非

      從他手上拿的東西去辨認,根本分不出那一尊是釋迦摩尼佛、阿彌陀

      佛、藥師佛。佛本身是一種思想;誠如,顯教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法身佛是沒有形相的,無形、無色、無相,只有報身佛才會有形相。

      如前所言,依己理想將之建造出來,這即是妳的理想凝聚而成的報相

      。所以,報身佛是根據法身佛的思想而產生的。從此一角度觀之,吾

      人可以了解,佛相的好否?光明否?乃至道場之莊嚴,給人寧靜、清

      淨的感受,會令人心情愉快,這就是一種相。就以內心感受而言,這

      些都是眾生對佛思想的認取罷了。當我們看佛相很莊嚴時,請問是誰

      在感覺莊嚴啊!是透過人們的心,將之寄託在佛相上。就佛而言,佛

      沒有定位,祂乃隨著眾生的喜好與內心的好壞而投射出來的思想罷!

      法身佛本身是個思想而已。


          就報身佛來講,諸報身佛的形相是不同的。譬如,阿彌陀佛為什

      麼拿著一朵蓮花?這是祂累劫修行時,所發的願力使然。願力本身就

      是祂的思想,故以那種思想來行菩薩道,乃至最後得以成佛。依照此

      一法門修持,這種思想所凝聚出來的特殊點,就會形成報相的特色。

      所以,佛手上拿的東西,就代表他特殊行願,所產生出的特殊果報。

      每一尊佛,除了基本長相相同外,其他的外相是不同的。就報身佛而

      言,他的不同點就是建立在依報淨土及手上拿的東西之不同。


          至於,應化身佛,又怎麼解釋呢?有人說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

      處應,只要至心祈禱,菩薩很靈驗,馬上就可以找到我們,給我們加

      持,甚至示現在眼前。試問菩薩何以那麼神通廣大。芸芸眾生何其多

      ,只要內心一生此種念,祈求觀世音菩薩趕快來,結果祂真的現在吾

      人面前,甚至給吾人不可思議之加持。其實,你本身就是一尊觀世音

      菩薩。就應化身而言,只要具有了與觀世音菩薩相同思想的人,他本

      身就是一尊觀世音菩薩。就眾生來講,當遇到危難時,至心的祈禱,

      由於精神力的凝聚及企求心的引導,很容易依我們的思緒,將吾人內

      心本俱的觀世音菩薩德行,感應出特殊的觀世音菩薩。所以,你可以

      問很多曾看到過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人,見到的報相一樣否?幾

      乎每個人所見到的都不一樣,何以故?因為,每一眾生的心念不同,

      對佛菩薩性德的體受不同,故所感應的不一樣。


          介紹過大日如來的名稱之後,已知法身佛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性

      德。試問,他是否有固定的思想內涵呢?在宗教上的觀點來講,大日

      如來本身就是一個空。任何思想皆不能代表祂,但是任何思想都是他

      的性德所分化出去的。所以,就真言密教言之,大日如來就是吾人的

      自性佛,即吾人的佛性。


         要進一層認知大日如來,就需介紹「曼荼羅」。大日如來就像一

      輪太陽,或像一顆玲瓏剔透的明珠一樣。象徵著我們的自性菩提,從

      而演化出種種的相。故真言宗祖師云:「大地含靈,一草一木,一瓦

      一石,本身皆具有大日如來的德行,都是大日如來的等流分身。「這

      句話告訴我們,在任何事物上都是一種佛德的展現,在每個眾生的身

      上,都可以看到佛性,因為佛性是人人本俱平等的。


          依真言宗而論,胎藏界是以大日如來為主尊,祂以東方阿佛、

      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天鼓雷音佛。四佛的德行來代表其

      全體,即四佛的精神,全部合起來,就是大日如來的精神。從行為實

      踐方面來講,他用東南方普賢菩薩、西南方文殊菩薩、西北方觀世音

      菩薩、東北方彌勒菩薩,四行菩薩分別代表大行、大智、大悲、大慈

      ,表契入大日如來精神的四個法門。


          大日如來本身即是吾人的佛性,吾人的內心就等於是整個法界。

      真言宗講六大緣起,整個法界的形成是由六大所成,地水火風空,還

      包括吾人的意識作用─識大。因為,這個世界若沒有你來覺受,還存

      在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lachakra168&aid=478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