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5/03 23:45:12瀏覽338|回應0|推薦5 | |
俗話 : 市場買豆腐 天天都有 此言不虛
豆腐豆腐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食物,起源於中國。
在越南、日本和朝鮮半島也很普遍。
相傳豆腐是前164年,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
劉安在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
袁翰青以為是五代才有豆腐。
日本學者筱田統根據五代陶穀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個」,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末期。
1960年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發現的石刻壁畫,再度掀起豆腐是否起源漢代的爭論。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第五分冊 《發酵與食品科學》一書的作者黃興宗,綜合各方的見解,偏向與認為打虎亭東漢壁畫描寫的不是釀酒,而是描寫製造豆腐的過程。
但他認為,漢代發明的豆腐未曾將豆漿加熱,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現在的豆腐,因此未能進入烹調主流。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為重要的食品。南宋詩人陸遊記載蘇東坡喜歡吃蜜餞豆腐麵筋[7];吳自牧《夢粱錄》記載,京城臨安的酒鋪賣豆腐腦和煎豆腐。
日本傳統的觀點,認為唐代鑒真和尚在公元757年東渡日本時把製作豆腐的技術傳入日本,日本人視鑒真為祖師,不過,學者們至今還沒有找到日本在唐代有豆腐的證據。
1183年日本朝廷管員神主中臣佑重的日記中記載有「唐腐」,約半世紀後,有一封日本僧人日連上人的書信中出現suridofu,可能是一種豆腐。
到十四世紀,日本文獻中多次出現「唐腐」、「唐布」等詞,而「豆腐」一詞,遲至1489年才出現於日本。
天明二年(1782年),大阪曾谷川本出版了一部名為《豆腐百珍》的食譜,書中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
豆腐在宋朝時傳入朝鮮,19世紀初才傳入歐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成為主要食物之一。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