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3 19:04:04瀏覽1051|回應4|推薦68 | ||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音樂來自網路 昨天有雨,今天無雨,雨後的山樹有夠翠。 今天爬山的伙伴都請假缺席,我三人在半路上臨時買好糧食,決定再往烏山去;上回在烏山北面的一棵樹下,與一位山友問路,他建議我們可往“寶光聖堂”後面的路,直往上爬,在山上有一個視野非常好的平台,【余清芳紀念碑】矗立於此,說此處視野甚好,下望南化水庫,美麗無法形容,就衝著這位一面之緣的山友一語,我們尋芳而來了。 可今天,照相機借姪女旅行去了,沒有相機的日子怪怪的,那就把景攝入心,心地風光與您共言語。 這條山路今天只有我們,開那麼有點陡峻的路,如今想想,才覺得害怕。 沿路上,我的眼睛一直抓住雲不放,中國山水畫在大自然中氣韻生動,雲之於國畫中的空間意識,那留白處鋪陳了流動的內心表情,空靈的寂靜了無紛擾:半山腰一座小木屋,望眼對山雲雲重疊,好個山水畫,蘇東坡論唐詩人兼畫家王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山雲自來去,剎時多變化,輕輕的拂我臉頰,濛濛睡眼閒心飄渺。 難怪人說山中雲多變化,一下晴一下雨,雲飄來雲飄去,我也學那唐詩人孟郊唱:「天地入胸臆,于嗟生風雲。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我們在涼亭中煮水泡麵,碗蓋個幾分鐘未及吃,忽然來個拄杖的中年人,就斜倚朱欄聊起天來,原來是個綠色保護人士(保護山林的綠色),他話匣子一開,就沒了句點,原來,他是此余清芳紀念公園的唯一義工,閒暇就上來拔拔草,掃掃地,倒倒垃圾,不知怎麼談及,7-11賣的東西都是防腐劑,他一直說,我三人一直看著碗中的泡麵及桌上的豆乾,想請他吃也就說不出口了,平常我們也是鮮少吃泡麵的。 莫非﹗ 莫非﹗ 他是當年焦吧哖事件的義士,再來人間走這一回,餐風露飲,再來看守當年的家園? 放幾張之前在山上照的南化水庫 從山中的樹縫照的南化水庫
焦吧哖事件,在台灣算是抗日的大事,這個人與人殺來殺去的事,說來沒完沒了。 說玉井鄉是民國四年余清芳的抗日革命基地,余清芳據守焦吧哖,引起日本人的大肆屠殺。 余清芳本來在臺南擔任日本的巡查補,也就是助理警察,因為臺灣的住民不能擔任日治時代的警察,只能做助理,日治時期在官場服務的話,做同樣階級的事,日本人因為以加俸為名目,薪水一定比臺灣人的多了二倍。眼看待遇那麼不平等,而且又看到日本人對臺灣民眾那麼殘暴,余清芳想抗日,推翻日本人。 余清芳先假藉要改建西來庵為由,叫民眾捐款,凡是來捐款的人,余清芳都叫他們簽名,參加抗日行列,後來,勸募的名字一天一天多起來,同志的名冊造好之後沒有地方放,又怕日本人發現了,因此,他把西來庵中的神像拿起來,將名冊擺在神像底座下面,人愈來愈多,名冊愈來愈多本,神像也愈墊愈高。 某日,日本警察來訪問時,突然發現以前神像放得很低,怎麼突然之間變高了呢?等到下一次再來訪問時,神像因名冊取走後,又變回原來的位置,日本警察覺得非常奇怪,怎麼神像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於是開始注意,果然發現有很多人暗中有來往,企圖不軌。 這個時候,余清芳也發現日本人在注意他了。 因此,他就跟幾個朋友逃到焦吧哖山中,糾合了幾千民眾準備抗日,日本人馬上派兵去圍攻,後來,余清芳一夥人失敗被騙出來後,遭日本人殺害。同時,日本人為了報復,在焦吧哖大屠殺,死了數萬人,這一事件曾引起日本國會的注意,在野黨曾以臺灣人口突然之間減少幾萬人為藉口,在國會叫囂,而進行倒閣。 發生焦吧哖之役的主要地西來庵,日本人遷怒於此,因此將其焚毀。 (焦吧哖資料來自網路)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