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樸 Michael Wang 陳正華 牧師 陳偉山 歡好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奢 望 乘風小龍龍 風城行者 robertchen27
more...
如果你對待自己,並沒有像希望別人對待你那樣,那你永遠也無法改變事情的狀況。你的行動是強而有力的思想,因此,你如果沒有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你就是發出訊號說:你不夠重要、你沒有價值、你不值得。這個訊號會持續地放送,你將會遇到更多待你不善的人。這些人只是結果,你的思想才是起因.你必須開始用愛和尊敬來對待自己,發出那樣的訊號、達到那種頻率,然後吸引力法則將會移動整個宇宙,你的生命將會充滿愛你、尊重你的人。許多人為了別人而犠牲自己,認為犠牲自己就是好人。錯!犠牲自己只可能來自於絕對匱乏的思想,因為它說:「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東西,所以我得當那個沒份兒的。」這並不是好的感覺,所以最終都會導致怨憤。每個人都能擁有富足, 召喚自己的渴望, 是每個人的責任.你無法為別人召喚,因為你無法替他們思考和感覺。你的職責就是自己。如果先讓自己感覺美好,這美好的頻率就會散發出來,並且感化每個接近你的人。約翰‧葛瑞博士:讓自己成為解決問題的人。不要指著別人說:「你欠我的,所以你得給我更多。」相反地,給自己多一點,抽出時間給自己,把自己填到飽滿的程度,直到自己能夠滿溢而去給予。 我們大部分人都被教導要把自己擺在最後一位,結果是我們吸引來自己沒價值的、不值得的感覺.只要這些感覺寄居在我們心裡,我們就會吸引更多讓自己感覺沒價值、不充足的人生境遇.你必須改變那樣的想法。「給予」和「犧牲」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 因滿溢的心而給予,感覺會非常美好 ;犧牲則不會有美好的感覺。(1)不要將兩者混淆,它們有天壤之別。一個是發出充足有餘的訊號,另一個則是匱乏的訊號 ;一個感覺好,另一個感覺不好。全心去給予,是你能做的最快樂的事之一,犧牲最終會導致怨恨 ; 吸引力法則會捕捉到那個訊號,並使更多東西湧進你的生命。你可以感覺到那個差別。除非先把自己填滿,否則你沒有東西可以給別人;因此你很自然地會以自己為優先,先專心在自己的喜悅上。人有責任讓自己喜悅,當你把目標放在喜悅上、做著會讓自己感覺美好的事,你就成了一個喜悅,成為你生命中每個人、每個孩子光明的榜樣。當你感覺喜悅時,甚至連”給予”這件事都不必去想,就會自然地滿溢出來。...包伯.普克特-你有著非常棒的特質。我研究自己四十四年了,有時候連我都想吻一下自己!因為你必定要去喜歡自己,我指的不是自負,而是一種對自己有益的尊重。當你愛自己,你自然就能夠愛他人。麗莎.妮可絲你往往都把創造快樂的機會給了別人,(2)而他們常常也無法做到你想要的樣子。為什麼?因為唯一能為你的喜悅、幸福負責的人,就是你。因此就算你的父母、孩子或配偶,他們對你的幸福也沒有主控權。他們擁有的,只是和你分享幸福的機會。你的喜悅,是來自自己的內心。...................................................................................註: (1)(2) 如果在犧牲和給別人快樂的機會時, 自己也感到非常的滿足, 便沒有爭議性; 也是可行的方法, 值得稱讚的.節錄自: "秘密"
本文引用自:http://www.wretch.cc/blog/sp990101/27056326
以自己為出發點
做對的事
足矣
別將付出或努力對價在他人的回應上
這世界只有一個人絕對不能對不起我
那就是我
不好意思
多言了
祝文安
如果大多人都如此
這個社會至少人人都對會自己負責
似乎也挺不錯的
有此一說~
你就是你
獨特而完美
你來是為了發揮自身特有的創造力
不必與別人一樣 也無須比較
更不必與自己計較
面對 接受與寬恕自己
那麼我們就同樣也能對別人如此
是選擇而不是犧牲
隨時選擇覺醒與善用自身的力量
創造良善的正面能量
面對真實的世界
選擇全體最大的利益
有時刻意的委屈自己可能反而造成惡性的影響
當下達成好友:
對有覺知的人來說 的確
這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
充滿勇氣 認知 與自覺
最重要的是 出自一體的愛
己立而後立人先讓自己的心壯盛豐盈溢滿的情感即能溫暖周遭的人們
是的~
'人有責任讓自己喜悅,當你把目標放在喜悅上、
做著會讓自己感覺美好的事,你就成了一個喜悅,成為你生命中每個人、每個孩子光明的榜樣。'
愛自己就要誠實面對自己~
"約翰‧葛瑞博士:'讓自己成為解決問題的人。不要指著別人說:「你欠我的,所以你得給我更多。」相反地,給自己多一點,抽出時間給自己,把自己填到飽滿的程度,直到自己能夠滿溢而去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