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16 17:08:56瀏覽292|回應0|推薦2 | |
褚士瑩逍遙遊
災難後去旅行 還記得小時候在學校第一次考試不及格的時候嗎? 每當不好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時候,多麼希望把困難的時候趕快熬過去,隨著長大,不愉快的事情不再僅僅是成績單而已,我們開始不得不學會如何面臨家庭的困難,親人的病痛甚至死亡,公司的裁員,職場的不如意,還有政治的動盪,世界的災難,不幸的戰爭,揮之不去的醜聞。 『不好的事情趕快過去吧!』我們多麼希望明天一覺醒來,所有問題都過去了。 有些人戒酒裝瘋,有些人裝忙,有些人大吃大喝,有些人則乾脆蒙頭大睡,雖然方法不同,但是願望都是相同的:如果壞運可以趕快過去,那該有多好! 或許這是為何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壞事快快過去求之不得,連提都最好不要提,然而老人家卻爲了去霉氣,燉豬腳麵線,換個新髮型,甚至大費周章改名,擺一桌請客,被開罰單還要花錢買東西去去壞運氣,難道有什麼好慶祝的嗎? 反過來看凡事講求效率的美國人吧,心愛的家人去世了以後,立刻連絡殯儀館一手包辦,連告別式跟喪禮在內,無論貧富貴賤,往往四十八個小時內就通通結束,我們難免覺得美國人無情,雖然不見得七七四十九天靈堂設在自家門口的台灣民間習俗值得提倡,但是只有兩天的話,啟不是連悲傷的時間都沒有? 總要有足夠的時間難過吧? 總要有可以慢慢說再見的時間吧? 也就是這樣,華人的喪事有著無數規矩,還有繁瑣的細節,除此之外,每年有清明節的掃墓,農曆七月還要祭祖,台灣本省家庭下葬之後,過幾年還有開棺撿骨的習慣,與其說這麼多繁文縟節是迷信,還不如說是一種心理治療,讓家人可以慢慢的藉著一道一道的程序,慢慢地接受心愛的成員永遠離去的事實。 面對壞運氣的時候不也是這樣,不只是解決問題本身,緩緩的用慢火炆豬腳,本身就像一種儀式般,讓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趕快遺忘,而是相信不愉快的事情,就像堅韌的豬蹄筋般,也會隨著時間跟持續不斷的火候,慢慢的軟化,不快的事情,最後卻成為一口美味,這是多麼詩意。 想起來,老祖先知道不幸的事情,只要人生在世都無法倖免,但是傳留下來教導後代子孫如何面對厄運、喪葬的傳統民間習俗裡,是充滿慢活智慧的。 請快遞去店裡買現成豬腳麵線的人,恐怕是大大地誤會傳統的美意了。 或許是受到這個觀念的影響,我發現自己也用一樣的態度面對天災人禍。 還記得每次水災、海嘯過後,電視上總是呼籲不完的捐款,螢幕的角落有著不斷奔跑的數字,彷彿是限時搶購的購物頻道般,只是換成了購買災難的重建基金,購買我們的心安理得。 然而,無論立刻掏腰包捐了多少錢,當時雖然覺得好過一些,但是那個剎那過去後,我們發現自己並沒有能夠真正安心。 不能安心的主要原因,除了看不到我們捐出去的錢,是不是每一塊錢都被好好的用在我們希望使用的地方,也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真實的災難現場,只能憑想像,希望我們的一點點力量,能夠傳達到遠方。 但是在從事非營利性組織,從事國際救援的工作幾年之後,我卻體會到:其實最好的善行,不見得是捐錢,我都勸想捐款的有心人,還不如盡快安排下一次的假期,到災區去當一個主動消費的觀光客! 每天晚上去住一家不同的旅館或是民宿吧! 每一餐都在不同的餐館或是路邊攤消費吧! 無論是礦泉水還是口香糖,紀念T恤還是漱口水,需要的東西,都在當地不同的小商店購買吧! 因為分散在現場的每一筆消費,除了直接的幫助每一個做生意養家活口的當地人民,也在災後重建他們可以再次站起來的自信心,我們每一筆小小的消費,都換來了當地人的一個希望,這種自信心,如果換成接受慈善團體的接濟,無論金額再多,也只會覺得更加悲傷無助吧? 人生有些事情,值得費時費事,快了往往就沒意思—尤其面對越是不愉快的事情時,越是如此。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