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鏡堂:名建築師85
2014/08/23 08:00:41瀏覽99|回應0|推薦0

udn部落格不易傳圖煩點: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656442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文化傳承與建築創新》公開課
該門課程以何鏡堂院士提出的文化傳承與建築創新為主線,既涵蓋了何鏡堂院士從多年設計實踐中總結出的“兩觀三性”建築理論以及其在該理論指導下的一系列精彩的設計案例。

何鏡堂代表作品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天津博物館新館




映秀震中紀念地





華南理工大學历史建更新改造





安徽博物





澳門大學橫琴島新校區





南海會館





玉樹博物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





長春烈士陵園




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新館被疑抄襲何鏡堂院士回應質疑2007-4-13羊城晚報

【摘要:鏈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新館華工設計方案昨天,眾媒體報導了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方案評選中,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的方案在12個競爭方案中以第一名的成績中標。消息發布後,有讀者來電反映:該方案中“和平廣場”有關設計與美國華盛頓紀念碑、越戰紀念碑似有雷同之處。尖塔有些相似,“哭牆”看著眼熟讀者張女士曾赴美國華盛頓旅遊,她自述昨天看到報紙刊登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新館華工設計方案的效果圖時,感到十分眼熟。張女士說:“效果圖和美國的兩個著名設計實在太像了。”張女士指出,“疑似”之處集中在】
鏈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新館華工設計方案
  昨天,眾媒體報導了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方案評選中,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的方案在12個競爭方案中以第一名的成績中標。消息發布後,有讀者來電反映:該方案中“和平廣場”有關設計與美國華盛頓紀念碑、越戰紀念碑似有雷同之處。
  尖塔有些相似,“哭牆”看著眼熟
讀者張女士​​曾赴美國華盛頓旅遊,她自述昨天看到報紙刊登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新館華工設計方案的效果圖時,感到十分眼熟。張女士說:“效果圖和美國的兩個著名設計實在太像了。”
張女士指出,“疑似”之處集中在“和平廣場”這一環節:遠處的尖塔極似美國華盛頓著名的“方尖碑”———華盛頓紀念碑;小道旁側的牆體設計又有華盛頓越戰紀念碑的影子,均是深色石質牆體,前以水溝分割道路。另外,新館方案入口處的“哭牆”,上面刻滿文字的設計,也容易讓人聯想到越戰紀念碑碑上刻滿人名的處理手法。
  牆是普通元素,原料同成品不同
昨晚,該方案的總設計師何鏡堂院士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回應了讀者的有關質疑。“大家都以雞肉為原料,可能你做的是白切雞,我做的是烤雞。建築設計也是這個道理。”對於質疑集中的“牆”的設計,何院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他說明,在建築設計中,牆是一個很普通的元素。在越戰紀念碑中,牆是主體,但在華工的設計中,牆只是眾多元素中的一個,是用來營造氛圍的,並不是最主要的。
  著名建築之間,相似痕跡很正常
記者與多位高校教師就此討論,不少老師認為:優秀的建築設計總是兼收並蓄的,兩個設計在某些元素上有一定相似度也正常。建築設計從來就是相通的,一些成功作品的理念和元素常會被同行參考借鑒,世界上很多著名建築間都會找到相似的痕跡。
比如香港會展中心便有悉尼歌劇院的痕跡:二者都坐落於海邊,都是白色建築,都以曲線為主強調造型的飄逸感。可以說前者藉鑑了後者的一些設計理念,但其結合自身情況有個性化的設計,絕不能說抄襲了後者。
同樣,華工方案入口處的“哭牆”,也會令人聯想到著名的以色列哭牆、華盛頓二戰紀念館自由牆和越戰紀念牆也都採用了雕刻星星和人名紀念亡者的手法:自由牆刻4000顆星星,一顆星星代表100位在二戰中犧牲的美國人;越戰紀念牆鐫刻著參加過越戰去世的軍人的姓名;紀念新館的“哭牆”則用100個國家不同的文字寫下“ 300000遇難同胞紀念館”,旨在讓來參觀的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明白,給人震懾之感。幾者間有“共性”亦有“個性”。(記者劉虹、實習生徐靖)
  中標方案總設計師何鏡堂院士舉例回應“疑似”
昨晚,針對有人覺得華工中標方案與美國華盛頓紀念碑、越戰紀念碑有雷同處,總設計師何鏡堂院士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回應了讀者的有關質疑。
  長長牆體,有兩點特別考慮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們的方案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牆,當初有特殊考慮嗎?
何鏡堂(以下簡稱何):是的。在入口廣場、​​新建紀念館屋頂的兩側以及紀念公園的水池旁,我們都設計了長長的牆體。當時考慮:一是紀念館地處南京鬧市區,必須用圍牆與外界相隔,營造一種肅穆的氣氛;二是以牆為載體,通過文字、浮雕、裂痕等,訴說曾發生過的悲劇,傳遞當年遇難者的絕望心情。
記:提起美國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牆,您對它也應該比較熟悉吧?
何:是的,我曾經去參觀過兩次。整體設計非常好,越戰紀念碑是在一個坡地上開了一道口,整體呈下沉趨勢。兩面牆上寫滿了陣亡美軍將士的名字,此外還有一座美國大兵的群雕。設計簡練、低調,不事張揚,與周圍環境也非常協調,體現了美國人對越戰的反思。
  營造氛圍,牆只是一種元素
記:有讀者認為,在您的設計方案中,入口處的哭牆與越戰紀念牆似乎有雷同之處,是偶然嗎?
何:哭牆上用100個國家不同的文字寫下“300000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建築設計中,牆是一個很普通的元素。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都以雞肉為原料,可能你做的是白切雞,而我做的卻是烤雞。在越戰紀念碑中,牆是主體,但在我們的設計中,牆只是眾多元素中的一個,是用來營造氛圍的,並不是最主要的。我們和越戰紀念碑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都使用了牆這個元素,和都使用鋼筋混凝土的道理是一樣的。
  斜牆設計,營造不平衡感覺
記:“折斷的軍刀”造型中,刀頭的兩面牆,似乎與越戰的那兩面牆相似,都是斜著的。
何:在設計的時候,我們考慮到該地的地形就像一把刀,做成斜牆,符合地形的尖刀造型。另外,這個部位有個地下展覽館,斜型設計,一方面可增大空間,另一方面可以讓參觀者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營造出不同平常的氛圍,與主題相呼應。另外,與越戰紀念碑不同,我們設計的斜牆是斷裂的。而且,我們的坡面是往上的,越戰紀念碑則是向下的。
此外,藝術是相通的甚至是相互融合的,優秀的建築作品常常是兼收並蓄的。
  如有雷同,早就被評委槍斃
記:能具體說一下兩者的區別嗎?
何:除了牆,我們還使用了碑林、砂石、火燭等建築元素,比越戰紀念碑豐富得多,另外兩者主題完全不同。越戰紀念碑一方面要紀念陣亡將士,另一方面還要體現對越戰這場侵略戰爭的反思,它處於公園一角,沒有建高大紀念碑,設計非常低調。而我們則要體現對死難者的深切哀悼,體現對侵略者的無比憤概以及對和平的無限嚮往。兩者沒什麼可比性。
至於讀者提出尖塔與美國華盛頓紀念碑相似,何鏡堂解釋說:和平廣場尖塔的設計理念是“鑄劍為犁”,即將殺人武器造成生產工具,體現人們對未來和平的嚮往,與華盛頓紀念碑的“哀悼”理念明顯區別。
這次評選的評委都是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如果真的有雷同或抄襲嫌疑的話,方案早就會被“槍斃”了。
  記:如何鑑定兩份設計方案是否雷同?
何:這個可能要由專家來說。我個人覺得,好的建築設計必須要與當地的地形地貌、當地文化和所要表達的主題結合起來。用相同或類似的建築元素去表現不同的主題是允許的,但我反對不結合實際情況,照搬他人理念的建築設計。
http://www.atrain.cn/news/2007-04-13/NaJingDaTuShaJiNianGuanXinGuanBeiNingChaoXi-HeJingTangYuanShiHuiYingZhiNing-Tu-bkp208252.html

澳大建築樣式被指抄襲何鏡堂稱對誹謗非常氣憤 2013-2-26中國新聞網
  據《澳門日報》報導,澳大橫琴校區被指與南京審計學院的建築非常相似,有人質疑設計上一稿兩投。負責澳大橫琴校區設計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強調,非常反對在建築設計上抄襲或一稿兩投,認為有關指控是對他以至他的設計團隊的誹謗,亦是對自己人格的污衊,感到相當氣憤。批評有人將澳大橫琴校區與南京審計學院的設計比作“雙胞胎”是別有用心,強調再受到污衊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反對抄襲缺乏創意
  何鏡堂表示,過往設計的二百多所院校或上海世博“中國館”,在設計上基本遵循“兩觀三性”的理念,即建築要有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建築設計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實際性的結合,是過去數十年來從建築設計過程中所探索出的創作理論,亦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最基本的核心理念。他認為任何一項建築必須具整體性及可持續發展,同時要與地域相關條件,如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文化以至時代相結合,從而進行創作。但所有地方因地域與文化不同,隨時代轉變,會形成不同建築風格,亦是自己一向的創作理念。最反對建築設計抄襲或缺乏創意,而創意絕非憑空想像。
  兩地域文化差距大
  橫琴澳大校區與南京審計學院無論地理環境與地域文化都有非常大的差別。何鏡堂指出,澳大校區修建在一幅平地之上,一切從無到有,南京審計學院則由多個山丘地貌組成,是由舊建築改造後與新建築結合而成。兩者在地形上的不同已決定建築佈局不一樣,不可能出現一稿兩投情況。同時,澳大校區吸取新型校園設計優勢,以及南歐大學的傳統特色,整體佈局由各個學院形成組團式的立體交通體系組成,學院及建築物之間以橋廊相連,著重細節表現,風格上以嶺南水鄉特色結合南歐園林手法設計,功能分工不明顯;南京審計學院則以中國傳統及民國時期的建築特色,與南京地方色彩相結合,整體大氣及具時代感。
  澳大設計理念清晰
  何鏡堂強調,在設計過程中與澳門大學師生進行過多次交流,才得出目前澳大校區的設計效果。他對校園的整體設計及工程質量感到滿意,認為澳門大學校區是過往其團隊設計的二百多所大學及高等院校中,設計理念最清晰的項目,是一座純書院式大學,有別於中國內地眾多大學的設計風格。他並表示,澳大的整體設計需要環境配合,希望有關方面花心思完善澳大校區的內外環境,呈現整個校區的嶺南特色。
  他希望有機會到澳門路氹新城,在澳大橫琴校區對岸高處觀看這所校園的整體建築景色,相信更能呈現出澳大橫琴校區的層次感。
http://news.buildhr.com/1361847211/117821/1/0.html

何鏡堂:抄襲和套用符號做不出好建築 2012-12-12 中國建築新聞網
 
何鏡堂: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世博中國館之父”聞名於世,被譽為“校園建築設計掌門人”,並榮獲中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築獎”。
  建築杜絕千篇一律
建築的特別之美,是我們建築師一輩子的追求。
說到何鏡堂院士,他最為南京人熟知的作品當屬新建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何鏡堂表示,現在中國建築存在“千層一面”的情況,“這和我們建設速度太快有關。”
一個優秀建築作品,不是憑空想出來的,它必須跟所在的環境、城市相融合,就是做到人和自然、建築之間的和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座上海的建築,風格和巴西建築顯然不同,因為環境不一樣,首先氣候條件不一樣。比如說我是廣東人,海南島也是屬於南方,但是它更靠近熱帶一點。我們那裡的建築,受濕熱天氣影響,建築必須解決好遮陽、通風、隔熱的問題,我們怎麼解決,這是要考慮的;第二,具體的環境風貌,比如說建築依山而建就需要跟整個所在  地區的環境和氣候融合在一起。
何鏡堂認為,中國建築目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抄襲嚴重。覺得西方哪個建築好就抄人家,反過來現在強調民族城市,又把傳統的搬過去,搬構建,這都不是方向。二是符號化。現在要求建築有民族特色,就生搬硬套傳統文化中的符號。所以我覺得要結合當地的環境和文化,把它繼承成一種現代方式。這都不可能做好建築。
那什麼樣才是真正的好建築?”是要結合當地地形地貌環境,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傳承和提升,做到既傳統又現代。“何鏡堂說,節能環保低碳也是未來建築發展走向,”要結合當地不同氣候處理,比如南方城市的建築,就要隔熱通風防潮,北方就要防寒防風沙。這樣是對環境的保護,也是讓建築有可持續性。“
作為世界級的建築大師,何鏡堂表示,自己一輩子追求的就是做有創意的建築:”但創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根據地域文化特性、環境依據結合而來,再用現代的材料、藝術和審美觀結合起來,才能讓建築有文化也有時代性。“
  豪華不一定代表舒適
不同的人群對度假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希望看到沒有機會看到的,沒有機會欣賞的。總的就是兩個大方面,一個想看到的是當地的自然環境,還有一個是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氣息。比如我一有機會就會去三亞,我就喜歡那種狀態,度假的時候把心情全部放開,什麼都不想,看到藍天和大海以及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因為平時沒有這種機會。
在這個前提下,我也希望我住的地方不一定是很豪華,我不喜歡特別豪華,只要是舒適,那麼這個生活就是放鬆的,  簡單來講就是自然。
所以海灘的那種旅遊,應該首先是充分利用平常沒有機會享受到的藍天白雲、空氣、海浪、沙灘這些東西,也就是自然風光。另外我也喜歡一種度假,就是歐洲的小鎮,而不是大城市,歐洲的小鎮,德國也好,西班牙也好,他們這種小城鎮的文化、環境非常好。所以一個好的旅遊一定有好的特色。
http://www.chinasus.org/people/focus/20121212/91419.shtml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抄襲與否始末 《中國教育報》2009年7月25日第3版

  ■本報記者唐景莉通訊員孫宏志劉慧嬋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由中國政府主辦的全球盛會。屆時,中國將敞開胸懷迎接各國賓客。隨著世博會開幕日期的臨近,中國館領銜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何鏡堂和他的設計團隊正日益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在世博會開幕式倒計時300天之際,本報記者走近這位建築大師,聆聽他那凝聚心血的設計作品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東方之冠”:歷史責任支撐著我
  在黃浦江邊眺望世博會中國館,國家館居中升起,形如冠蓋,層疊出挑,而地區館則平臥於國家館之下,提供大量的活動和會展空間。國家館的外形酷似中國古代的斗拱,也有人認為它像一頂官帽。何鏡堂院士則傾向於像一個糧倉,寓意“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一軸四館”的永久建築之一,中國館無疑是世博會向世界遞出的一張“國家名片”。中國館所承擔的使命令何鏡堂院士和他的設計團隊感到任務的光榮和艱鉅。中國館必須是中國的!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究竟用什麼才能既表現中國的歷史特色同時又具有時代特徵呢?中國紅!何鏡堂抓住了三點:體現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民族特色;體現當今中國的氣質與氣度。他和團隊拿出的方案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大紅色斗拱。人們看到,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形成“東方之冠”的主體造型;地區館水平展開,形成華冠庇護之下層次豐富的立體公共活動空間,並以基座平台的舒展形態映襯國家館。國家館整體以大氣的建築造型整合豐富多元的中國元素,傳承經緯網格的傳統建造文化;地區館建築外壁鐫刻疊篆文字,傳達中華人文歷史地理信息。
  世博會期間,國家館將展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地區館將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提供展覽場所,展示中國多民族的不同風采,以及全國各地的城市建設成就。世博會後,國家館將成為中華歷史文化藝術的展示基地,地區館將轉型為標準展覽場館,和世博會主題館一起,作為舉辦各類展覽和活動的場所,並與周邊的世博建築共同打造以會議、展覽、活​​動等功能為主的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
  從2008年4月20日動工以來,中國館已在建一年多。為迎接明年五一世博會開幕,布展工作必須提前完成。由於時間緊迫,設計調整、建設、布展是交叉進行的,完工一部分就交付一部分,這種施工的難度是以往少見的。
  “我跟你打賭,如果因我的圖紙影響了施工進度,就算我輸了。”自從向世博局中國館項目部作出這樣的承諾後,不論是將建築方向調整為與世博軸平行的正南正北,還是增加地區館的面積以滿足展覽的需要,何鏡堂院士領銜的聯合設計團隊從未在“打賭”中輸過。50多人組成的設計團隊日夜奮戰,年逾七旬的何鏡堂院士成了“空中飛人”,隨叫隨到,有時候上午赴滬,解決問題後下午就要匆匆回穗。去年一年,他僅乘飛機往返於穗滬兩地就達58次之多。“支撐我的,是作為中國建築師的歷史責任,這種責任,是我從參與這一項目的第一天開始,就深切感受到的。”何鏡堂深有感觸地說。
  站在展館工地上,他充滿信心:“今年12月31日前,氣勢恢宏的'東方之冠'一定能完成交付使用!”
  人生之旅:時代推著我往前走
  何鏡堂是中國建築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可他的建築設計事業40多歲才起步,這樣的傳奇是怎樣煉成的?他說:“這個時代令我備受鼓舞。整個社會在推著你往前走,你不走,就太對不起社會了。”
  何鏡堂出生在珠江三角洲著名的漁米之鄉——廣東省東莞市。小時候,他最喜歡的事莫過於背上乾糧和畫板跟著哥哥去野外寫生。家鄉那玲瓏的小橋、潺潺的溪流、鬱鬱蔥蔥的樹木構成一道道迤邐的嶺南風光,在繪畫中,他體會到無窮的快樂。而他又渴望當工程師,聽老師說建築師是半個藝術家、半個科學家,這職業正合他意,後來他便報考了華南工學院建築系。“從那時起,我就與建築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愛這個專業,特別愛。”
  緣於對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建築專業的濃厚興趣,何鏡堂大學畢業時又報考了研究生,師從嶺南建築大師夏昌世教授,成為華南理工大學第一批正式報考的研究生。他把對建築專業的酷愛全部傾注在刻苦學習上,每天速寫本不離手,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抓住空閒認真練筆。1964年,何鏡堂到北京為畢業論文收集資料,找到一份很切題的英文資料。他用了整整三天時間,坐在床邊一筆一畫地把這本厚達58頁的英文文獻資料全部抄了下來。今天看來,這似乎是一件很笨的事,但卻考驗了他的意志和毅力。如今,何鏡堂偶爾會把這本珍藏的手抄本拿出來給學生看,面對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小字、徒手勾畫的圖表,學生們無不感到驚訝與佩服。
  畢業與“文革”同期而至,何鏡堂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築設計院,年輕人的熱血和激情在灰暗的政治陰霾下一禁錮就是十年。那時,單位被撤銷了,全部工作人員被派到湖北的一個偏遠山村插隊落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年輕的何鏡堂常常在農耕的間隙躺在草地上,看著眼前綿延不盡的山水,夢想似乎離他越來越遠。當那段歲月成為歷史,他卻告訴記者,那段日子並非只意味著苦難,他體會到的是八個字:學到很多,終身受益。
  儘管被荒廢了很多時間,何鏡堂並沒有隨波逐流,意志消沉,而是學習了《矛盾論》、《實踐論》,學會了辯證思維和在錯綜複雜的問題中抓主要矛盾。直到現在,這還是他搞建築設計的思想方法。他說:“我始終覺得,做人要有追求,人生方向始終要把準。”“文革”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航向,他卻把握住了自己。
  “文革”結束後,國家提出了有關研究生歸隊的政策要求,而此時的廣東率先實行改革開放,開始建設經濟特區。參觀過深圳之後,何鏡堂被改革開放最前沿生機勃勃、熱火朝天的建設氛圍深深感染,他感到,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徵得夫人的同意後,他們舉家南遷,回到了廣州,回到了母校華南工學院。那一年,他已45歲。
  何鏡堂剛剛回到母校,還沒安頓下來,院長陳開慶就告訴他,深圳科學館要舉行設計競賽,這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工程項目,但時間只剩下短短的三個星期,不知他能否參加。
  當時托運的行李還未到,全家都還住在潮濕悶熱、多蚊蟲的招待所,何鏡堂馬上與夫人商量參加設計競賽的事。夫人李綺霞是一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設計師,她毅然支持丈夫迎接回歸後的第一個挑戰。經過近20天的日夜奮戰,何鏡堂和夫人全力以赴,把十幾年來的熱情,以及當時吸收的國外先進理念全用到了設計之中。方案送到深圳,市政府當晚就決定採用。建築事業的頭炮由此打響了!
  “我這個人,人生關鍵的每一步,都有計劃,有定位。”從這個項目開始,何鏡堂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任何一個重要設計,都要作專題設計,都要出精品,都要寫學術論文,在中國最好的建築雜誌上發表。不久,深圳科學館的項目論文被《建築學報》發表,這是何鏡堂的第一篇科學論文,從此一發不可收,他憑藉著自己的堅韌、勤奮和卓識,走出了一條將設計、研究、建築三者相結合的道路。
  從1989年開始,何鏡堂被學校任命為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建築師。1992年任院長,1994年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的榮譽稱號。1999年,何鏡堂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迎來了人生的第三次轉折。那個時候,他已經年屆花甲,但他的身影依然活躍在全國各大設計招標現場,仍然活躍在建築施工現場。
  當時正值教育事業大發展的時期,許多大學都開始新建或擴建校園。何鏡堂對此很感興趣,投入了很大精力準備競標。因為準備充分,他的團隊在浙江大學新校區設計方案的招投標中一舉中標,何鏡堂又一次感受到了新時代蓬勃朝氣的巨大鼓舞,感到自己豪情壯心猶勝青年人。他帶領一批年輕人繼續創造著建築設計領域一個又一個奇蹟: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摔跤館、廣州西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由他領銜設計的一個又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不斷問世。
  機遇只眷顧有準備的頭腦。再回首,大器晚成的何鏡堂是上世紀80年代起步、90年代大發展、21世紀上台階,他常常感嘆現在的年輕人趕上了好時代,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不少成果。可是他厚積薄發的經歷卻是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別人用十年、幾十年才走完的路。
  處世之道:先做人,再做學問
  “我很幸福。”回首自己曲折的人生之旅,何鏡堂始終抱有這樣的信念。他說,幸福的人生是能夠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不能工作的時候還有人關愛。真正幸福的人是即使退休了、不工作了,人們依然記得他。
  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雪片一樣飛來的會議邀請,緊鑼密鼓的工程設計,何鏡堂也有累的時候。偶爾晚上在校園小道上散步,會感覺疲倦像潮水一樣向他襲來。可當沿路許多不認識的人喊他“何老師”時,他頓感精神倍增,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有一次,何鏡堂在一個設計規劃論壇上作主題發言,介紹中國館設計的有關情況。講完後有個女孩跑過來抱住他,熱淚盈眶,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何鏡堂微笑著問她原因,她說:“中國人能設計這樣偉大的作品,真是太了不起了!”
  雖然何鏡堂一直都不知道這個女孩的名字,但是那一份來自陌生人的真誠肯定和信任所給予的感動,卻長久地留在他的記憶裡。
  何鏡堂最難忘的一個生日是在他的花甲之齡。那一天,他的很多學生聚在一起,送了一個生日蛋糕為他祝壽。令他感動的是,這個生日蛋糕的形狀是他來到廣州的第一個作品——深圳科學館。
  對於何鏡堂來說,最看重的也是這份師生情。“因為做設計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作為團隊領軍人物的他深深認識到,一個人是做不出來今天的成績的,一個項目沒有人扶持是完不成的。採訪中,何鏡堂一直強調,自己從學生身上學到了很多。華南理工設計院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單位躋身到全國一流的設計團隊,這一切都與這個年輕團隊的努力密不可分。
  何鏡堂的學生說,他們從老師身上學到他對建築事業的熱愛,學到怎樣與人為善,怎樣做一個誠實、誠信的人。在他們看來,何老師的思想是兼收並蓄、開闊包容的,他毫不保守,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他的設計已經超越了建築狹小的範圍。他對建​​築設計、學術研究、培育後輩是如此的投入,在討論中,在旅途上,在會議的休息中間,他總是不斷地勾畫草圖,完善設計構思;他隨身的包中,總是帶著草圖紙筆,也常常會有一本需要修改的研究生論文。“何老師都這樣搏,我們更得搏啊!”設計院的同事們都這樣說。
  先做人,再做學問——這是何鏡堂信奉的做人道理。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年屆古稀的老人用自己的大半生詮釋了這句話。2008年4月,何鏡堂70大壽,學生們從世界各地趕來,聚首華工,自發編印了《何鏡堂1999-2008建築作品選》、《性情·人生:獻給恩師何鏡堂70歲生日》兩本精美的小冊子,與何院士60大壽時所編的形成一個系列,以表達對恩師的感激與祝福:“祝愿在繽紛不盡的建築舞台上,繁花似錦……”
  何鏡堂說,他的幸福還在於夫人李綺霞多年來的默默支持與幫助。這對夫婦的和諧美滿已成為華南理工校園的一段佳話,在他的一生中,夫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風風雨雨一起走過,真正稱得上相濡以沫。在何鏡堂的旅遊相冊裡,能看到許多這樣的照片:巍峨青山的小路旁,華麗風情的歐式建築台階前,浩瀚碧波中的大型郵輪上,何鏡堂摟著夫人,一臉甜蜜。
  為師之樂: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1996年華南理工設立了建築設計專業的博士點,何鏡堂成為建築設計理論專業的首批博士生導師。他開始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重點研究民用建築創作,特別是嶺南地區新建築創作,發揮產學研三結合的優勢,走建築設計與培養學生相結合的道路。在何鏡堂看來,集中培養人才與不斷地出成果,這兩個方面是不矛盾的。
  “大學生有共性的一面,同時不同專業也有各自的特點。”每年新生入學,何鏡堂的第一句致辭便是:“要做設計,首先要學會做人。”他認為,現在是人才之爭、教育之爭的時代,社會要求大學培養的是開拓型、複合型、創新型的人才。而具體到建築學,人才培養方式又在共性的基礎上有著自己的專業特點。“建築是文化的載體,要給人以熏陶,要求知識面廣,社會、經濟、文化、技術……方方面面都會影響設計師。面對各種因素的影響,作為設計師就要培養建築'哲理',知道先抓什麼,後抓什麼,怎麼定位。”比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提煉中國文化是個中關鍵,同時,由於世博會又是面向世界的,是文化交流的場所,因此中國館就應巧妙結合中國特色、時代精神來構思設計。為什麼要用中國紅?這是設計師從中國文化符號得到啟發,從中國的很多出土文物中得到啟發,從中國的古建築中得到啟發。建築設計要求以廣博的知識為根基,由此可見一斑。
  何鏡堂認為,建築設計師是藝術家、工程師素質兼備的綜合性人才,要善於從各種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還要善於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沒有一個建築是100分的,即使是大師的作品,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文化底蘊、心境、看法不同。建築和純科學不同,不是簡單的1+1=2,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大學校園的建築設計時,由於南方北方不同,水邊和山邊不同,何鏡堂要求學生拿到設計項目不要先忙於設計,而是首先找准定位,每個題目要解題,先找出有共性的東西。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何鏡堂確立了獨具一格的建築觀——“兩觀三性”,即整體觀、建築的可持續發展觀,及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這種觀念是通過多年的團隊創作總結出來的,現在我們也用這樣的理念指導學生。”
  一個建築作品,不可能由一個人創作完成,它是各個學科、各個行業的專業優秀人才合作的結晶,何鏡堂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強調團隊作戰。每當面對新的項目,他都會安排兩個有經驗的教師和2至3個青年學生組成一組。第一次課先分析建築的共性,再分析個性,找答案。在設計浙江大學校園時,他們根據該校園有很多湖的特點,提出了“曲水流鄉”的概念,從其環境、地域地貌、文化等多角度找特點。第二次課,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分別放開來講。這時候也許幾個人就有幾個方案,何鏡堂常常以鼓勵為主,給學生以分析、指導,讓大家充分交流、討論,最後發展成自己的思想成果。第三次課,再把修正過的方案不受任何束縛地拿出來討論,然後根據大家講的情況歸納出2至3種組合。第四次按照組合的小組意見繼續深化方案,予以個別指導。到了第五次課,老師定下項目設計基調,進行下面的設計細化。這樣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競爭、嚴謹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70多歲的何鏡堂,還積極參加很多公開的招投標,同行中有人勸他:“這麼大年紀,別乾了,太辛苦!”面對不理解,何鏡堂總是一笑置之。他告訴記者,建築從來沒有100分,敢於競爭就說明自己還有這個實力,還有當運動員的勇氣。在競爭中,何鏡堂帶領團隊把握了機會,團隊中的年輕設計師、學生從中收穫了書本里學不到的實戰經驗。通過參加大項目的招投標,何鏡堂鍛煉了他的隊伍,培養了一批青年設計師。
  現在,何鏡堂和他的青年團隊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五大品牌。第一個品牌是大學校園設計。迄今為止,華南理工設計院已經完成了近200個大學校園的規劃。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浙江大學、江南大學、廣東藥學院大學城校區、華南理工大學城校區、重慶大學等等。第二個品牌是紀念館、博物館。代表作品是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汶川地震遺址公園。第三個品牌是體育場館,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羽毛球館、摔跤館,以及廣州亞運會的部分場館。第四個品牌是會展建築,代表作品是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第五個品牌是超高層建築,代表作品是廣州西塔。這五個品牌各具特色又互相補充,充分印證了華南理工大學設計研究院是一個靠硬功夫、敢於競爭、能打硬仗的設計團隊。
  傾力之作:寄寓民族深情
  說起自己最為自豪的作品,何鏡堂選取了兩項震撼人心的工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這兩件有分量的傑作,恰似百年中國從屈辱悲愴到偉大復興的兩個坐標,蘊意深長。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何鏡堂選擇了眾多的建築元素來表現理念,表達對大屠殺遇難同胞的悲痛悼念。他在入口廣場、​​在新建紀念館屋頂的兩側、在紀念公園的水池旁,都設計了長長的牆體。這些牆體或以文字、或以浮雕、或以其扭曲轉折的形態、或以絕望封閉的​​房間來無聲地訴說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悲情故事,傳遞當年遇難者無處逃避的絕望心情。而入口廣場“死亡之庭”則以無生命特質的砂石鋪裝廣場,行走時的“沙沙”聲猶如大地的哭訴,令人感受到“生與死”的場所精神主題。經過“萬人坑”,沿著墓道般的入口,迎面而來的是以燭光之路為主題的“冥想廳”。相對而立的兩面巨大鏡子讓漂浮於水面上的燭光無限延伸,彷彿世人沿路灑下的祈禱之淚。而和平廣場則以緩緩流動的水來體現“期望和平”的意境。每一個精心設計的細節都在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人們彷彿又看見了洶湧逃難的人潮、悲戚的婦孺、呼嘯的炸彈和那些搖曳在狂風之下晦暗的生命薪火。
  國家強大,人民富庶,我們方能談及尊嚴、獨立和文明。
  這也正是何鏡堂設計中國館所傳遞給人們的信息。
  “其實搞建築設計就像寫小說一樣,有序幕、高潮、尾聲等,其中蘊含著很多道理。”何鏡堂說,在這些傾力創作的“小說”中,他試圖表達不同於一般建築設計的深刻寓意,讓人們從“閱讀”中悟到“國強則民強”的道理,引發共鳴。
  今年3月初,何鏡堂親赴汶川,前往原阿壩師專校園實地勘察,然後率團隊“神速”完成了四川汶川“5·12”地震紀念園一期的設計——兩週內完成設計方案,兩週內完成設計圖。何鏡堂說,他想要把這樣的理念貫穿於紀念園設計始終:“不僅要讓人們記憶這場地震慘痛的一面,更要去表現人性堅強和光輝的一面,播撒希望的種子,以此紀念逝者,撫慰生者,正視這場災難,積極面向未來。”他的設計團隊同時還承擔著映秀鎮紀念體系的規劃任務,包括“5·12”震中紀念地、飛落巨石、“5·12 ”汶川大地震紀念館。一個中國建築師的歷史責任感,牢牢支撐著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全身心投入到這一個個寄寓民族深情的偉大作品創作之中。
  從深圳科學館到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從華南理工大學人文館到浙江大學,從市長大廈到會展中心,從廣州西塔到奧運會羽毛球館、摔跤館,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到世博會中國館、汶川地震紀念園,何鏡堂在傾注了生命心血的建築設計道路上堅定自信地走來,並正邁著依舊充滿活力的步伐,繼續前行。
http://www.jyb.cn/high/gjrw/200907/t20090725_294268.html

何鏡堂_百度百科

何鏡堂,廣府東莞人,以“中國館之父”聞名於世,被譽為“校園建築設計掌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兼設計院院長、總建築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20多年來,何鏡堂先後主持和負責設計的重大工程有200多項:世博會中國館、珠江新城西塔、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大都會廣場及市長大廈、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等。多年來,何鏡堂院士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秀設計獎100多項,2001年,獲中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首屆“ 梁思成建築獎 ”。
  1 個人經歷
何鏡堂,1938年4月出生於廣東省東莞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總建築師、高級建築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建築學會教育建築學術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廣東省註冊建築師協會會長。首屆“ 梁思成建築獎 ”(中國建築界最高獎)獲得者,作為唯一的建築師獲得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國慶60週年“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曾主持設計深圳市科學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008北京奧運會摔跤館等。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獲獎最多的建築師,但他為更多人所知是因為世博會,因為中國館,他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被稱作“中國館之父”。
  何鏡堂院士長期奮斗在建築設計領域,是嶺南建築學派的旗幟性人物,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實踐及其理論工作,對建築設計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三結合做出了開創性的探索,設計出大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引領當前中國建築設計的發展方向。
  何鏡堂院士作為中國建築文化繼承發展人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延續和發揚了嶺南前輩的優良學術傳統,創造性地提出“兩觀三性”的建築理論體系,把嶺南建築設計的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此引領、振興了“嶺南建築學派”的進一步發展,建立了其在建築學界的卓越地位。
  改革開放30年來,何鏡堂院士始終走中國特色的建築創作道路,經歷了一個研究創作的噴發期,在國內不同地區承擔了一大批標誌性建築項目和創作了較高難度的設計作品。其建築作品先後獲得2項國家金獎、3項國家銀獎、4項國家銅獎、省部級以上獎項超過30項,在文化博覽建築及大學校園規劃設計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何鏡堂院士也因此獲得中國建築界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築獎。在中國建築學會建國60週年創作大獎評選中,  何鏡堂院士主持的作品有13項獲獎,成為建國以來獲獎最多的建築師,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何鏡堂院士中標並擔綱總設計師主持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工作,該方案在全球344個應徵方案中脫穎而出,集中體現了全球華人的智慧,成功詮釋了中國文化的時代精神,展示了盛世中華的形象,成為凝煉中華文明的豐碑,引領了中國建築文化發展的方向,在全社會取得重大而廣泛的影響。此外,何鏡堂院士還主持設計了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天津博物館、錢學森紀念館、北京奧運會摔跤館及羽毛球館等在內的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級標誌建築,主持了澳門大學、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大學等近200個大學校園(區)的規劃設計工作。
  何鏡堂院士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功實踐“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團隊合作推進創造力的落實,既創作出大量優秀設計成果,又培養了一大批富有創新精神、高素質的建筑英才。何鏡堂院士及其工作團隊成為國內最團結、最成熟、最活躍的設計集體之一,形成了一個具有特色、充滿活力的創作平台和一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設計品牌。他們勇於挑戰,敢於創新,用實踐作品打破國外大師的壟斷,堅持走中華建築科技繁榮之路。
  何鏡堂院士長期致力於建築科學發展工作,帶動學科跨越式發展。何鏡堂院士牽頭籌建了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中國建築學科發展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何鏡堂院士出版了《當代大學校園規劃理論與設計實踐》等專著9部,在《建築學報》、《建築師》、《世界建築》、《城市規劃》、《新建築》等核心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何鏡堂院士在教書育人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何院士領銜的“建築設計初步”課程獲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築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榮譽稱號;建築學專業獲得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等。至今培養博士研究生50名,博士後5名,碩士44名,其中9名獲得全國青年建築師獎,有的已晉升教授、院長、總建築師,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建築設計和教育領域的主要骨幹力量。
  由於他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何鏡堂院士獲得2010年國家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國際設計藝術博覽會國際設計藝術終身成就獎(2010)、廣東十大創新人物(2010)、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國慶60週年“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2009)等一系列榮譽。
  何鏡堂院士熱愛祖國,品德高尚,遵紀守法,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和科學事業。對研究工作嚴肅認真,學風正派;對學術問題謙虛嚴謹,一絲不苟;敬業愛崗,善於和同行團結合作,尊重師長和前輩科學家;對待學生和藹可親、關懷備至。何鏡堂院士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模範教師稱號,是優秀教師的傑出代表。如今何鏡堂院士仍勤奮工作在在教學、科研、生產第一線,以他活躍的學術思想和開拓創新精神,帶領研究團隊積極地投入到當代建築理論創作和實踐中,為提升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的水平,弘揚中國建築文化做出新的貢獻。
  個人簡歷
中國建築界最優秀的設計大師之一,何鏡堂院士是嶺南建築界的旗幟性人物,他主持設計過兩百多個重大項目,獲獎無數。其中包括:國家金、銀、銅獎以及一、二等獎100餘項;2001年獲國家首屆梁思成建築獎;2004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9年在中國建築學會建國60週年建築創作大獎評選中,以13項作品獲獎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獲獎最多的建築師,並榮獲全國“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一些代表性設計建築被列入《二十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當代中國著名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作品選》和《中國百名一級註冊建築師作品選》。出版了《當代中國建築師--何鏡堂》專集。
  1996年初,何鏡堂在《建築學報》寫了一篇短文,《建築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首次在學報上提出了何鏡堂的創作思想。後來在2002年9月《建築學報》上發表了《建築創作與建築師素養》一文,較為系統的論述了何鏡堂所主張的創作理念,即二觀(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學術觀點,以及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何鏡堂的創作思想和實踐每年都在多次的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上作了交流。
  2002年,何鏡堂和倪陽副總建築師承擔了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的設計,該館選址於校園教學區的中心,位於東西兩湖的交接處,視野寬廣,環境優美。何鏡堂仔細研究了項目的條件,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透不宜堵”的設計策略,創作了一個玲瓏通透,與周圍環境和諧,有嶺南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校園新建築,建成後已成為全校師生聚合和交流的地方,並被評為建設部和教育部優秀設計一等獎和國家優秀設計金獎,獲得建築設計的最高榮譽。
  2005年4月,南京市舉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國際設計招標,這是建築界一次較為矚目的國際競賽,這不僅是一組建築設計,而是要營造一個場所精神,讓人在這個特定的場所中去感受心靈的震撼,也讓人看到人類未來的希望,同時還處理好與周邊城市環境的關係,延伸原有紀念館的脈絡和風格,從整體上營造成一個從戰爭—屠殺—和平的空間序列和場所精神。在評審會上,何鏡堂向以吳良鏞、齊康院士為首的評委會作了方案匯報和答疑,何鏡堂們的方案最終被評為一等獎並付諸實施,同時在《建築學報》2005年第9期發表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創作構思》的文章。
  2007年4月,建設部和上海市舉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競賽,這是中國建築界一件大事,也是其建築師生涯最為重要的一次創作實踐,何鏡堂組織了以博士生為主的十多人設計團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八個字作為創作的設計定位。圍繞如何表達中國特色進行攻關。中國館以何鏡堂院“ 東方之冠 ”作為國家館的主體與清華大學和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合作組成聯合團隊深化設計。
  多年來,何鏡堂帶領團隊還參加了許多全國性的國際設計競標,其中包括安徽省博物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寧波幫博物館、廣州城市規劃展示中心等一些有影響的項目。隨著中國館的建成,何鏡堂主持澳門大學、天津博物館、錢學森紀念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康復中心、江蘇泰州展示中心等一批在國內頗有影響的項目,每次設計定位,何鏡堂都習慣以“二觀三性”的設計理念為指引,從分析項目的地域、環境入手,挖掘不同項目的歷史文化特徵和地形地貌特色,並與現代科學技術和表達手段相結合,尋求不同項目所需表達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在此基礎上提出項目的創新定位和構思要點,再深化設計。安徽省博物館以“四水歸堂”來表達歷史文化主題;北京藏學研究中心則著重於表達西藏地域文化特色;寧波幫博物館以“三江匯流”為起點,結合江南水鄉建築文化,以現代手法演繹寧波人的奮鬥歷程;廣州城市規劃展示中心突出嶺南氣候和人文特色,表達廣州現代山水城市的建築風貌,這幾個方案都在設計中奪標。此外,何鏡堂還和孫一民教授合作共同主持了北京2008年奧運羽毛球館和摔跤館設計,在大型國際設計競賽中奪標,並已建成使用。
  何鏡堂從研究生畢業便立志投身於建築事業,到承擔大量的設計、研究和教育工作,一直在摸索建築創作之路,一條設計與研究、創作與教育相結合的道路,一條辛苦而快樂的路。
  學習簡歷
1961年本科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五年),
1961年至1965年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攻讀研究生。
  工作簡歷
1965年至1967年,在華南理工大學任教,
1967年至1973年,在湖北省建築設計院工作,
1973年至1983年,在北京輕工業部設計院工作,
1983年調入華南理工大學。
1992年晉升為教授,
1993年1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被評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1997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2年—2004年任學部常委。
  社會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家評議組成員
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會員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教育建築學術委員會主任
廣東省註冊建築師協會會長
廣東省土建學會副理事長
廣東省建築學會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主任
廣州市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廣州市建築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國家大劇院專家組成員
  2 代表作品
東莞西城文化中心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教學區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教學區
華南理工大學西湖苑賓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五邑大學教學主樓
廣西桂林博物館
東莞市民廣場
東莞莞城可園歷史片區城市改造
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規劃
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區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新校區
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
南京審計學院
世紀之窗”——天津博物館新館
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及摔跤館
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及摔跤館
映秀震中紀念地
映秀震中紀念地
“石破天驚”——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傳統文脈現代品相——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安徽師範大學花津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館
佛山國家高新區火炬創新創業園
佛山電力大廈
深圳科學館
中國市長大廈鴉片戰爭海戰博物館
廣州大都會廣場
廣州市長大廈
重慶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重慶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新校區
煙台大學擴建工程
廣州大學城
2008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
2008北京奧運會摔跤館
9.18紀念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館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昆明學院洋浦校區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
映秀震中紀念地
長春烈士陵園
洛陽博物館
江南大學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教學區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
珠江新城西塔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3 成就榮譽
  學術成就
1:創造性地提出“兩觀三性”的建築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兩觀”——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兩觀三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地域性是建築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決定建築的內涵和品位,時代性體現建築的精神和發展。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該理論成功指導了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團隊在國內不同地區的建築創作和規劃設計實踐,屢獲佳績,在建築界得到廣泛認可。以該理論為基礎,何鏡堂院士發表學術論文55篇,出版專著5部。
2:何鏡堂院士作為卓有影響的建築大師在設計實踐領域取得突出成果,主持設計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級標誌建築
何鏡堂教授20多年來從事建築設計實踐,先後主持和負責設計的重大或複雜的工程有200多項,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秀設計獎8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金獎2項、銀獎2項、銅獎4項;省部級以上獎項30餘項。何鏡堂教授因此獲得了中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築獎”。
3:何鏡堂院士作為當代嶺南建築學界的旗幟性人物,為廣東省主持設計了一大批具有突出社會影響的重要公共建築,其中包括珠江新城西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大都會廣場及廣州市長大廈、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佛山電力大廈等,對廣東省的建設和建築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何鏡堂院士長期致力於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的研究,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超過100所校園規劃設計競賽中中標,其中包括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大學等著名院校。許多校園已建成並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優秀設計獎。
  榮譽稱號
2000年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
2001年獲國家首屆梁思成建築獎
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4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05年度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建築特點
2010廣東十大創新人物
2010廣東十大新聞人物[1] 
2010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2] 
智慧東方——2010中華文化人物[3] 
2013年中國僑界傑出人物[4] 
  4 建築特點
他從北京調回華南理工學建築的研究及創作實踐。過去建築界對嶺南建築的研究工作,比較偏重於傳統的探索及嶺南園林的研究。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以及新的建築類型、新的功能的出現和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對建築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在繼承嶺南建築傳統的同時,著重研究嶺南新建築的創作通過一批項目的創作實踐,深入研究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探索建築與環境、造型與功能、現代建築與傳統文化的協調、溝通和統一,形成三個特點:
1、嶺南物色。體現亞熱帶氣候特點、人文和環境特徵,以及在新意識、新功能、新條件下,如何創造嶺南建築的新風格。如在五邑大學規劃與主樓項目設計中,探索適應南方氣候特點,採用“位移”的剖面設計和架空手法,解決遮陽、通風、擋雨和“交往空間”的問題。在東莞西城樓文化中心項目中,從設計的角度,吸收嶺南文化傳統,適應亞熱帶氣候特點,空間互相滲透和延伸,使建築與環境有加強。
2、綜合性。著重研究地域、文化、時代精神三者之之間的協調、溝通和統一及其在建築創作中的綜合體現。
珠江新城西塔及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
珠江新城西塔及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
如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項目設計中,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建築創作上突出體現建築的文脈性、朝代性和文化性,在環境、文化、技術和細部處理上有所創新,是一幢有時代氣息和文化品味的校園新建築。又如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項目中,遵循現代主義原則,結合嶺南地方特點,運用一系列古典建築語言符號,傳譯兩千處前的歷史文化,其造型既與歷史文物內涵溝通,又體現現代建築特徵而有所創新。
3、實踐性。研究與建築創作結合,有理論,有實踐,通過作品表達研究成果,努力做到作品、論文、獲獎三到位。如在深圳科學館設計項目中,他在現代建築理論指導下,運用以八角形為母體的體形組合,結合現代廳堂建築功能要求,採用新材料、新技術,綜合解決各種形式的科技活動和學術交流的需要。該項目成為深圳特區對外科技活動的窗口和標誌,並完成研究論文《造型、功能、空間與格調》,在《建築學報》刊登。
多年來他從事的研究工作對探索優秀建築創作的特點和規律,繁榮建築創作,推動建築文化發展,使中國建築設計水平走向世界先進行列具有重大的意義。何鏡堂的成功來自他堅實的建築創作理論基礎,主動思維的習慣和永不滿足的創作激情以及勤奮好學、一絲不苟的精神。
  他才思敏捷,思想奔入,有膽識和毅力,有拼搏和柔韌,創作上一步一個腳印;他淳樸、寬厚、真誠、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襟。作為院長兼總建築師,他虛懷若谷,不僅善於與長輩、平輩合作,而與後輩的年輕人、與他帶出來的研究生也合作得很好。建築設計是一種集體創作活動,是多專業緊密配合集體協作的成果,他善於把發揮技術骨幹技術全面,有較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的優勢與發揮年輕技術人員思路寬,思維活躍,精力充沛的優勢密切結合,起到互相取長補短,既出成果又培養了人才的作用。他始終堅持走三結合的道路,自從他當上博士生導師後,他一邊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一邊搞建築創作,把研究生的教學與出高質量的設計成果緊密結合起來,親力親為,不斷組織多個創作組,形成良好的創作環境。正是在這種不斷創新的創作氛圍中,創作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項目,在設計競賽中屢屢獲獎,諸如東莞城樓文化中心、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及近一個多月來獲獎的順德職業學院、佛山大學、東莞城市中心住宅區等。從技術員——建築師——高能建築師——教授——全國工程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跨越,一步一次攀登,腳印中充滿了汗水,跨越中需要智慧與勇氣,攀登中需要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由何院士主持設計的一幢幢造型別緻,形態、神韻各異的高樓大廈,就是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竭誠敬業和永不滿足的創作激情,譜寫出來的新篇章。
  5 相關信息
  建築設計中地域、文化和時代特徵
關於建築的地域特徵,何教授認為,建築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築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築,它總是紮根於具體的環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具體的地形條件,自然條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築地段環境所製約。從廣義上來講,建築首先受地理的氣候,區域的影響;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建築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築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築的環境;建築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
關於建築的文化性,何教授認為,建築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的財富,又是精神的產品;它既是技術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一座優秀的建築,其精神內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築作為一個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文化大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思想息息相關,各種觀念,無時不在製約著建築文化的表達和發展。
  關於建築的時代性,何教授認為,建築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綜合反應。現代建築創作應該適應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建築要用自己特殊的語言,來表達所處的時代的實質,表現這個時代的科技觀念,揭示思想和審美觀。時代精神決定了建築的主流風格,把握時代脈搏,融合優秀地域文化的精華,建築才會創新和向前發展。
  何教授還認為,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區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時代特徵;文化​​性是地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徵的綜合表現;時代性正是地域特徵,傳統文脈與現代科技和文化的綜合和發展。如果建築師能夠很好地理解和綜合應用建築的三性,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創作具有特色的建築。
  參考資料
1.何鏡堂  .廣州名人網 .
2.何鏡堂獲廣東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廣州名人網 .
3. “上海世博中國館之父”何鏡堂奪獎  .廣州名人網 .
4. 中國僑界傑出人物:何鏡堂  .中國新聞網 .2013-12-5 
http://baike.baidu.com/view/287115.htm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oujsoujsou&aid=165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