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07 09:05:33瀏覽86|回應0|推薦0 | |
炒作中國的維和救災1軍售2軍費3軍演4,雖不能阻止中國崛起,但可炒地中國遍地烽火、國弱民窮!
的相反,「中國模式」造就國富民強的「中國崛起」5!不信看二文:<美國的挑釁,是中國前進的動力!><美國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中國的崛起!>
此即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回應說」!
我還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呢!與其引用不合當代史學6的歷史哲學,不如以歷史為鑑、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7即是。
相關資料
1. 以上詳參【圖博館】:
2. 以上詳參【圖博館】:
3. 以上詳參【圖博館】:
4. 以上詳參【圖博館】:
6. 以上詳參【圖博館】:《當代西方史學流派》
7. 以上詳參【圖博館】:《強國之鑑》
和平崛起:和平瘋爆2/99
別傻了 愛好和平的中國人
反中者不會讓你和平崛起的
人賤所以欺善怕惡
故台灣馬善被人騎
賤人更是欺善怕惡
故菲人就欠揍
馬英九一軍演
菲律賓非常怕
中國主席胡錦濤就欠胡性
整天倡導啥「和諧理論」
唱到 2008 年北京奧運奏起國歌
國際大導演張藝謀「和」字舞台
在開幕式升起炫目的張式美學時
反中的文化流氓大罵法西斯美學
所以習近平就學聰明了
美歐大國不要和平崛起是嗎
那中國就來個大國崛起
周邊小國不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嗎
那中國就宣示主權單獨開發
中崛起擋不了 威脅美獨大地位2014-5-6(詳參【圖博館】:俄烏戰爭)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4日報導指出,雖然有理論認為冷戰結束後的美國一強獨大體系,逐漸被以美國主導的多極「民主國家」互動所取代,但日益崛起的中東、中國、俄羅斯,以及美國盟國和美國本國經濟這5個因素所帶來的挑戰,開始衝擊這一理論。其中,中國的崛起美國已很難遏制。
報導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開始投資支援北約,並且干涉中東國家事務,消滅反對力量攫取利益。但結果顯示,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及北約國家不但惡化了與俄羅斯的關係,在伊拉克、阿富汗及敘利亞等國所發動的戰爭,也造成數兆美元的開支和數千人員的損失。
俄外交政策趨強硬
而中國的崛起同樣對美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報導稱,雖然中國目前的國力還難以超越美國,但其經濟和軍事力量發展速度正與日俱增,中國也開始積極爭取近海權益,確保領土安全,美國現在已很難利用地緣政治遏制中國發展。
文章指出,俄羅斯在總統普丁的領導下,外交政策趨於強硬,俄羅斯在敘利亞及烏克蘭地區採取的「軍事行動」已表明其強硬態度,並且願意犧牲與美國的關係,以保障其國家利益。
與此同時,美國的盟友則已經愈發自主化。數據顯示,美國在歐洲及亞洲的盟國已經開始削減軍費開支,並且減少對美國軍事行動的支援。文章並指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也對美國的經濟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削弱了他的國力。
籲美深思亞洲戰略
報導稱,由於強權政治已開始復甦,儘管美國擁有地理、能源以及經濟上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想要穩固其超級大國的位置,仍須長遠規畫。
另一方面,英國《衛報》則稱,由於美國從未經歷過跟經濟規模大於自身的國家進行軍備競賽的局面,更別說該國的經濟規模優勢還在快速增長。因此,美國若為了遏制中國,而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亞洲,那麼美國必須深思自己到底能不能吃得消。
美國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中國的崛起!2014-04-21
我個人粗略估計,中國目前的綜合國力只有美國的4成左右,應該說我是沒有高估中國和低估美國的,但我為什麼敢斷言美國沒有能力阻止中國崛起呢?
首先分析經濟。很多人對美國經濟不瞭解,光知道GDP很高,還有高科技,還有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還有目前看似不錯的經濟復蘇等等,其實美國的經濟已經傷到根基了,除非發生革命性的奇跡(概況很低),否則其沉淪是不可阻止的。因素有很多,我只講一條,那就是債務危機。
我以前粗略估計過,到2025年美國的國債數量會達到25萬億美元,這點已經得到美國官方資料的證實,那就是美國的預算辦公室估計2024年前美國還要增加近8萬億美元的債務,而目前的美國國債數量是近18萬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歷史平均收益率大約是5%左右,美國政府每年的收入也就4萬億美元出頭,這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到時美國政府的全部收入都用來支付利息都不一定夠!
美國有沒有辦法擺脫債務危機呢?幾條路,一是經濟快速增長,稀釋債務,但美國作為一個沒有競爭力的已發達經濟體(世界上最嚴重貿易赤字)根本沒可能。二是降低美債收益率,這非常困難,因為目前在QE的極度寬鬆環境中中期國債收益率也在3.5%以上。三是走日本通縮之路。日本通縮讓經濟停滯了二十年,但即使如此美國也做不來,因為通縮一般需要升值的貨幣、貿易順差、高儲蓄率和高國內持有率,而美國這些都不符合。四是開源節流,也就是加稅和削減開支。這也是目前美國兩黨爭執的焦點,雙方總是談不攏,不奇怪,這得罪選民的事都不願意幹。
中國的經濟也有很多問題,但篇幅所限在此就不展開,但除非出現過於激進的經濟政策或者發生內亂,否則較快的發展10-20年還是大概率事件。
美國有沒有辦法搞垮中國的經濟呢?美國當然想更在做,但是此前都沒得逞,例如人民幣匯率就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現在則是根本不可能了,現在是中國在經濟上去美國化,是中國在搞美國,促使它早日垮臺。
各位網友想一想,打仗本質上是打什麼?老祖宗早就告訴答案了,是在打錢糧!美國在沒有經濟基礎支撐的情況下,憑什麼拉攏盟友(大家也看到看了,只能用空話忽悠)?憑什麼圍堵(以前都堵不住,中國在增強美國在削減還怎麼堵)?憑什麼阻止中國崛起(先考慮自己怎麼活下去吧,祈禱中國慢一點去美國化吧)?
順便談一下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盟友日本。日本的安倍現在在玩火,日本的債務危機很可能近年爆發,日本想走出通縮,但走出通縮必然帶來利率上升,GDP250%的債務壓力就凸顯了,想不爆發前提要三條,一是日本經濟重獲強勁競爭力,但事實是在日元大幅貶值情況下,日本現在卻面臨著史上最大的貿易赤字!二是日本能收支盈餘,這就要加稅,加稅又會拖累經濟。三是通脹溫和可控。而這點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央行行長也無法確保的。總之,日本比美國還危險,如果爆發的話,日本經濟可能就退化到中國一兩個省的水準,能有多大能力和作用呢?
再談軍事:
目前美國軍力遠強於中國,我個人估計中國不到美國的三成。那美國會不會採用軍事冒險,進攻中國?絕對不可能!
世界上有核國家之間,從未發生一次高強度的戰爭。
從經濟角度美國軍事進攻中國更是不可能。眾所周知美國總統的背後都是各種利益集團,假設總統受某個利益集團的驅使軍事進攻中國,你知道他會得罪多少利益集團嗎?
純粹常規軍事角度,美國也根本沒有能力短期內征服中國,長期也不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連阿富汗都搞不定還想搞中國?
戰爭也是需要適當的時機的,中國去美國化起碼需要10年,而10年後中國的綜合國力應該是已經接近衰退中的美國了,那時美國更是毫無辦法。20年後中國軍力應該也接近美國了,誰嚇唬誰啊?
我們再談回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奧巴馬09年提出時一開始的確是用來圍堵中國的,但大家想一想此後發生了什麼?就是南海和東海問題,而這兩處全是中國攻,美國及其盟友守。黃岩島中國控制了,釣魚島變成中日共同控制了,東海設防空識別區了,南海常態巡航了,美國抵近偵查消失了,美國航母近海炫耀武力也消失了,偵查船拖聲呐直接被割,軍艦在公海想偷窺遼寧艦差點被撞,關島也被我遠端轟炸機巡航了,我軍艦突破第一和第二島鏈那是常態化......美國的圍堵政策事實上早已破產,既丟了面子又丟了裡子,在美國還要大量削減軍費開支的情況下,美國還能怎麼樣?更重要的是,美國要避免為這些走狗的小利益同中國起嚴重的正面衝突,否則那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所以擺在美國面前的就是兩條路,一條是打腫臉充胖子,繼續投入資源浪費在這場已經輸掉的競爭中,一條是體面的和中國協商撤退條件,爭取點顏面和利益,選哪條更明智各位網友看不出來嗎?
我從來沒有說過,中國就不要提防美國,中國要馬放南山,這是很多網友邏輯錯亂的推論,相反,中國和美國爭奪全球領導權的競爭是長期的,中國要更好的發展自己,加速去美國化搞垮美國,更快的發展目前相對薄弱的軍事力量,我對中國經濟和軍事的預測不都建立在需要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嗎?
很多網友一提美國就咬牙切齒,恨不得馬上打一仗,這是非常不理智的!中美競爭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本國人民能生活的更好,能用非戰爭的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去達到,為什麼要用下策呢?我們目前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快速增長,美國不漲反而倒退,這已經是最有利的狀態了,那些想現在開戰的網友腦子到底在想什麼?我們不推崇把中國變成公認世界第二的超級強國的中國領導人,反而去推崇某個連核心利益都連連喪失、被西方逼到牆角的某個前超級大國的領導人嗎?
最後一點,中國的很多領導人都說過這句話:“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句話很有深意,做為結語與大家共勉。
回應
高見 很有內函
分析的很好,支持!
試問!美國在停止?手機?電腦?飛機?軍工?還是什麼呀?中國哪些在進步?科技?文化?法律?還是民主這塊呀?不過我認為中國有一樣是世界第一,就是牛逼得!
太低估美國了吧?美國強盜向來用兩種戰爭掠奪全世界財富:一種用發動或製造戰爭,一種是貨幣戰爭。表面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事實上由於美國欠的是美元,當美元惡性貶值時,美國所欠的債務便一筆勾銷。
你也高估美國人了!環顧你身邊,有多少美國貨?美國實體經濟已經不行了!不是美元霸權,美國撐不了幾天!
樓主太低估美國了,告訴你一個事實,美國政府沒錢不等於美國沒錢,事實是海灣戰爭到現在美國的財富增加至少30%以上。美國這些年海外用兵,大量消耗了政府財政,但這些錢都被軍工,石油,建設行業...巨頭賺走。
美國的富豪當然有錢,但願意把自己的錢捐出來給政府嗎?
醜陋的樓豬:你的標題與內容根本文不對題。
我看你....噴子,這類文章不適合你
樓主分析的挺有道理,不過憤青們不會有深層次的看法。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665572
貨幣戰爭:和平瘋爆16/99
有這樣對待小弟的老大嗎
美帝以軍事戰爭對付外幫
怎對自己人也搞貨幣戰爭
不是盜亦有道的黑幫老大
美帝是資本主義白幫老大
小弟當然要對老美獻金了
難怪美國經濟再怎麼爛
美元地位都穩固如黃金
雖已非金本位之美金了
可憐啊
當老美的小弟連鬼都不如
錢還能使鬼推磨呢
小弟出口價廉美物給老大
老大卻印一堆廢鈔給小弟
美元大貶美債大減
美元熱錢製造各國金融危機
熱錢退出造成各國貨幣大貶
美元再度流回美國
各國賺來的血汗錢
又被美鬼搬回去了
活該被美鬼吸乾精
誰叫你們要當美奴
不如改跟老共
共匪較有匪道
不搞貨幣戰爭
懸崖躍馬:戰爭瘋炸90/99
美國(歐巴)馬面對財政懸崖
美國國債高達GDP的一倍
依經濟學教科書國家要破產
美國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
學者專家教授卻要懸崖躍馬
不可減少財政支出和印美鈔
台灣馬(英九)面對財政懸崖
台灣國債不到GDP的一半
但台灣馬卻憂患意識到
若不改革油電年金健保
在馬任期後國家將破產
台灣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
邪者磚家叫獸卻要懸崖勒馬
不可進行油電年金健保改革
台灣馬書呆子讀壞了頭殼
尢其是留美的政治學博士
被美式民主洗腦到不了解
民主是老大自欺欺人幻想
美國馬有民粹相挺
又在全球搶回美金
不怕墜落財政懸崖
台灣馬竟敢迕逆民粹
進行憂國憂民的改革
難怪會被人推落懸崖
中國先秦政治家早就說
民不可慮始而只可樂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若不是早已迕逆民粹進行改革
德國怎能躍過2010年歐債風波
絕非台馬憂天
不躍馬改革 台灣即將墜崖
不勒馬印鈔 美帝也將墜崖
問題是
人家德意志有堅強的意志
台呆歹則是形音義一家人
呆到不知不改革即將墜崖
歹到改革只能改革到別人
東亞未來10年 中國最有影響力2014-5-27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與《中國時報》合作調查,研究發現包括日本、韓國、台灣等在內的11個亞洲國家中,過半數受訪者認為,在東亞區域的權力平衡當中,中國將成為未來10年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經濟影響力 美僅及一半
為了解亞洲地區對於戰略安全議題的看法,CSIS與《中國時報》於今年3月24日到4月22日之間,在澳洲、中國、印度、印尼、日本、韓國、緬甸、新加坡、台灣、泰國、美國等11個亞洲國家的戰略菁英進行網路問卷調查,不少調查結果都出乎意料。
問到未來10年哪個國家在東亞最有影響力?平均53%受訪者認為是中國,43%認為是美國;若問及經濟影響力,56%認為中國將在10年內成為自身國家最重要經濟夥伴,只有28%認為是美國。
台灣則有5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會在10年內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更有9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夥伴。
區域安全 6成感到威脅
不過,東亞國家雖樂觀看待中國的經濟影響力,7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區域經濟的影響力是非常正面或是頗為正面;但對於中國在區域安全方面的影響,卻抱持稍微負面的態度,有61%的受訪者選擇非常負面或是頗為負面;台灣內部也有58%認為中國對區域安全的影響是負面的。
CSIS調查報告指出,夾在中國漸趨強盛的經濟實力,以及對美國越發依賴的安全需求之間,多數亞洲國家面對中國崛起都顯得頗為矛盾;在這種兩難的情境當中,恐怕沒有其他國家比台灣體會更深;中國占台灣出口總額40%以上,台灣的對外投資金額更有將近80%集中在中國,但美國卻是台灣面對中國武力攻擊的安全保證。
台過半民意 挺美續領導
調查結果顯示,46%的受訪者仍認為,儘管美國的力量消退,但美國的持續領導才符合自己國家的最佳利益;在台灣內部,也有62%的受訪者這麼認為。調查也指出,57%的人預測,即使美國勢力相對削弱,美國的領導也會繼續維持下去;台灣內部也有55%的受訪者持此觀點。
然而,對照歐巴馬政府提出的「亞洲再平衡」政策,雖有79%的受訪者認同這個政策方向,51%卻認為美國缺乏足夠資源執行此政策;中國受訪者則有74%認為美國的「重返亞洲」是與中國對立。
回應
東亞未來10年 中國最有影響力…這是必然的。現在的中國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10年內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止對東亞甚至對全世界的影響力都是與日俱增的。
中國對區域安全的影響是負面的? 這是從親美派的觀點而言. 中國要崛起, 就會打亂美國獨霸的局面.
東亞未來10年 台灣最沒力(詳參【圖博館】:攻占馬桶府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看看台灣學運後,感覺台灣最有影響力,台灣有暴民有學運,越南也有樣學樣
美國的挑釁,是中國前進的動力! 2014-04-25
中國有句古話“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中國人的DNA中深深刻印著“和平”的烙印,只要沒有外部的刺激,沒有危機的壓迫,就甘於平靜和和平,“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從骨子裡,中國是愛好和平的,但和平太久,就很容易天下大亂。所以我們需要危機才能被鞭策著前進。毋庸置疑,這次美日簽署的涉釣魚島公報,是我們外交上的一個重大失敗,日本成功地將美國捆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在戰術上來說,日本贏了一局。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沒有這個條款,沒有日本一再的挑釁,沒有美國的拉偏架,怎麼會讓我們有危險的意識呢?只要意識到這個危險,以中國的巨大身量,銳意進取,就一定能消弭這場危險,獲得其中的機會。也許這就是老祖宗們“危機”的真正含義吧?
美日的這個協議,將美日反華的潛規則、潛意識暴露在了全世界,全中國人的面前,赤裸裸,不帶一絲遮羞布。這就給了中國發展軍事、團結民眾的絕佳機會。
10年最多20年,美國將為今天的莽撞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這代價是什麼?我想最低的代價也將是美國國內的不穩定,至少美國人民將在“自由女神像”外看到中國航母艦隊的巡弋,美國的周邊反美勢力的崛起,美國的後花園將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甚至於,美聯邦的蘇維埃聯盟待遇。
五月份,奧黑子將訪問中國,如何向習總交代這個公報,我們拭目以待。
回應
有道理。沒有壓力哪來動力!
釣魚島就是釣魚的,釣的不僅是日本最主要是美國,中國可以用這個魚鉤把美國耗死!中國打防禦戰,美國是要越洋來中國作戰,談何容易!一旦釣魚島開展最難的是美國,不大日本不願意,各盟國也會有意見,打就把自己給耗死!這難道不是中國的機遇!
美國就是一個三面兩刀的國家,今天他向這個國家保證這個明天他又向那個國家保證那個,可是他什麼時候履行過自己的諾言,他今天的對日本保證就和當年和中國簽訂的三個聯合公報有什麼不同。現在的世界還有誰向日本這樣傻B的呢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俄結盟是反制美國威脅唯一辦法。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666315-1-1.html
(以上詳參【圖博館】:中日釣島之爭《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重貼:
2014回顧2006-11-27的貼文《科技100強》,再對照以下相關新聞,真不堪回首。
在這「10倍速」的「數位達爾文主義」時代,各國多以專利權等政策手段、加強自己高科技的競爭力,而台灣卻錯了良機,台灣的民粹環境、不只輸給南韓的舉國體制、也不只輸給大陸的專業治國。
哎!兩岸(中美亦然)消長之業何其多,多評無益,重貼舊文、再剪些新聞。
以上詳參【圖博館】:《科技100強》 《10倍速時代》 《數位達爾文主義》 專利權大戰 微軟強娶雅虎 《我看英代爾》 全球PC大戰 超級電腦大戰民粹亡台《高科技‧高思維》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IT韓潮》 《台灣資訊》《電腦王國ROC》 企業競爭力那去了 韓檯面板大戰面板(一) 面板(二) DRAM(一) DRAM(二) TMC(一) TMC(二) 金球資訊業(一) 金球資訊業(二) 各國資訊業(一)
自從2000年《數位時代》和美國《商業週刊》取得獨家授權合作,採取相同4項指標:營收總額、營收成長率、股東投資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於每年7月定期推出世界、台灣、中國「科技100強」排行,紀錄三地頂尖的科技公司以來。
最令人感慨的是,2001年《數位時代》結論所呼籲的「台灣設計,香港服務,中國製造」的模式(p.250),遭台灣當局的戒急用忍、積極管理破壞了,但受害的只是台灣自己,中國成了世界製造工廠,香港彈丸之地卻成了亞洲甚至世界的旅遊尤其金融中心。
台灣自以為「兩兆雙星」的晶圓廠奇貨可居,2000年整個中國27座晶圓廠產值才6百億台幣、不到台積電1662億的一半,但卻不知上海和北京分別都有上百億美元的一、二十座八吋晶圓廠的計劃(p.175),在中國龐大市場、競爭者紛紛前往中國設廠、以及代工客戶要求從中國工廠出貨等因素下,《數位時代》問道:「阿扁總統產業政策的下一步,到底還有多少蹉跎的本錢?」(p.241)
他連自己的大位都快保不住了,還管企業的死活!大陸別說八吋晶圓廠、連十二吋也有了。在2004年第三季時,中芯國際產值已經正式超越新加坡特許半導體,晉身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僅落後台灣的晶圓雙雄。最近又傳出日本的半導體大廠爾必達將捨台灣的力晶、改向和大陸的中芯合建十二吋七十奈米晶圓廠(十二月七日力晶與爾必達公佈投資五千多億台幣在中科蓋四座十二吋廠)。
還有台灣自傲的面板廠,大陸也將合併成一、二家大廠,並生產七、八代LCD面板,準備與日韓台拼一高下。
不只晶圓和面板,依大陸2006年8月《數字商業時代》所言:「與海外大型的科技企業相比,核心技術能力歷來就是國內科技企業的軟肋。但對于21世紀全球性的新市場、新需求而言,中外雙方卻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一次國內科技企業再沒有輸在起跑上,包括太陽能技術、MP3芯片技術,國內企業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無錫尚德、天威英利的太陽能電池、珠海炬力的 MP3主控芯片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還只是個別項目的表現,整體而言,「與國際百強差距明顯」:
研發差距巨大。「研發投入不足是國內科技企業的陳年舊疾,雖然近幾年有所改善,但與國際一流科技企業相比,仍相形見絀。海爾和三星電子分別代表了中韓兩國消費電子的最高水平,從研發投入來看,2005年海爾投入45.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而三星電子投入53.7億美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9.4%。」
品牌建設裹足不前。「2005年《商業周刊》全球最有價值品牌100強前十名中科技企業占據5席,可見國外科技企業品牌影響力何其巨大,而目前國內還未有企業躋身該榜單的100強名單。」
行政壟斷企業仍占優。「較為典型的就是電信行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國內電信巨頭近幾年始終處于百強名單中。」
依然處于低端競爭中。「2005年,全球科技百強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25.16%,而國內科技百強僅為12.35%,不及國際巨頭們的一半。」
相關新聞
中國蟬聯全球最快電腦 (詳參【圖博館】:超級電腦大戰)
美國安局研發量子電腦 破解加密
習夫人加持 中興有信心 2013獲利大增147.8%至人民幣13.58億
華為亮眼 2013獲利大增34.4%至人民幣210億
任正非:華為2018年銷售收入 衝800億美元
華為反抹黑 決和思科殊死戰 2012-10-23 旺報
買華為設備 台灣卡關 郭董嗆出走不繳稅
NCC禁華為 郭台銘2014-5-9不要用國安虛無縹緲的帽子來壓,請白紙黑字引用法條,給出不准的理由(回應:美國會和政府是為了保護華為的對手思科Cisco以國安為名,要求美國廠商不考慮(不是禁止)使用華為的產品。所謂國安,也只是好用的藉口。沒有任何證據,只是利用敵我意識,方便商業利益。詳參【圖博館】:貿易保護主義 高科技資匪無罪 對中貿易戰 對中網絡戰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
中方反擊美起訴中國軍官 美是最大網路竊密者(回應: 作賊的喊捉賊的美國)
陸中止中美網路小組運作 陸官方採購電腦禁用Win8 陸銀棄IBM伺服器
壟斷+侵權風暴2012-12-21三星股價重摔
韓國神話也破滅? 手機難突圍 LG在陸裁員
2013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全球第一 東非市占衝50%
2013年全球智慧手機品牌 宏達電跌出10大之外:中興,聯想,華為,酷派,分別第4名至第7名。
PC紅潮滾滾 中國品牌攻占全球五部曲
專利流氓狙擊陸手機(詳參【圖博館】:專利權大戰)
專利訴訟判決 美韓都很愛國
中興專利申請量 冠全球
超越美國 中國專利數量躍居世界首位
華為專利戰升級 以質代量
高通 遭控收取過高專利費
聯發科 可能漁翁得利
台灣在專利戰中具優勢
考試旅行團 赴陸拚專利代理人證照
大陸專利案件「多到做不完」陸未全面開放 憂台搶走業績 (回應: 台灣加入WTO都十幾年了,到現還違反當初加入WTO承諾,直到現在還有幾千項產品禁止從中國進口,連這個台灣都做不到,人家為何要開放給台灣?台灣沒開放是因為台灣競爭不過人家!楨:還反服貿呢!詳參【圖博館】:《中國入世》 攻占馬桶府)
聯想併購摩托移動的啟示
平板電腦銷售減緩 華碩全球No. 3:蘋果1但市占率已由2013年初的40.2%下降到32.5%。第二名為南韓三星,市占22.3%,但也比去年同期的32%來得少。台灣華碩排行第3,市占5%;大陸聯想第4,市占4.1%。
從聯想崛起與宏碁式微看兩岸IT產業消長2014-02-22郭正亮(文大國企管理學系副教授)
中國大陸的聯想與台灣宏碁,分別代表兩岸最有價值的電腦品牌,二者在最近幾年的迅速興衰,頗能反映兩岸IT產業的消長。
2014年前夕,聯想連續發動兩次併購,先是以23億美元買下IBM伺服器部門,然後又斥資29.1億美元,從Google手上買下摩托移動。2013年10-12月財報,聯想營收首度突破100億美元大關,稅前獲利也創新高,達2億6531萬美元,比前一季大幅成長30%。作為主力產品的PC全球銷量高達1530萬台,市場佔有率也首次躍居全球首位。除了個人電腦之外,聯想智慧手機也躍居世界第三、平板電腦躍居第四,對韓國三星和美國蘋果構成空前挑戰。
反觀曾一度躍居全球筆記本電腦第二、全球PC第三的宏碁,2013年竟然暴虧台幣205億(約6.6億美元),加上2012年虧29億、2011年虧66億,總計3年失血台幣300億,董事長王振堂因此被迫辭職。宏碁全球電腦市佔率已經只剩下8%,下滑到全球第四,股價也從105.5元跌到20元,市值從2836億跌到578億,反觀聯想則在2014年1月市值突破港幣1000億,晉身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2013年甚至傳出聯想有意收購宏碁遭到拒絕,讓長期領先的宏碁情何以堪。
宏碁也有過光輝歲月,早年不但是兩岸電腦先驅,還曾長期遙遙領先聯想。宏碁創立於1976年,1988年在台灣上市,迅速成為台灣最大電腦公司;1998年已經成為曼谷亞運資訊系統贊助商。至2004年,宏碁已經超越美國惠普,成為歐洲筆記本電腦最大品牌,PC市佔率躍居全球第五。2007年筆記本電腦市佔率更躍居全球第二,PC也在併購美國Gateway之後成為全球第三,登上宏碁創業以來最高峰,當時董事長也是王振堂。
聯想1989年才成立,直到1994年才在香港上市,1996年首次在中國大陸電腦市場躍居第一,但當時中國大陸電腦市場才剛起步,數量不大,聯想銷售量與宏碁相差甚遠。1997年,聯想曾邀請宏碁合作,但宏碁受限於李登輝“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無法將先進技術轉往中國大陸,兩岸電腦產業合作因此破局。
兩大公司從此分道揚鑣:宏碁主攻歐美市場,聯想深耕中國大陸市場,但從2000年起,中國大陸電腦市場開始迅猛崛起,每年銷量成長率高達30%,反觀全球電腦銷量成長率只有10%,儘管宏碁在2000年後也轉向中國大陸市場急起直追,但受限於大陸政府保護民族工業政策,中國大陸市佔率只排名第五,聯想則始終保持中國電腦第一品牌,市佔率高達30%以上。
中國政府的民族工業保護政策,在2008-10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對全球電腦產業起了關鍵作用。2008年聯想陷入創業25年以來最嚴重虧損,裁員高達2500人,營收直落到148億美元,虧損高達2.26億美元。聯想創辦人柳傳志決定復出,說服中國政府提供採購補貼和訂單。相對於全球電腦訂單銳減,聯想獨享中國大陸市場繼續暢旺利多,從此逆轉崛起成為全球電腦大廠。
更重要的是,聯想比宏碁更重視擁有自主技術。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2000年全球科技100強評選中,聯想是全球第八,台灣入榜的鴻海和華碩都落在聯想之後,反觀宏碁根本沒進榜。宏碁不重研發、偏重銷售,充分展現在2006-11年期間,研發費用僅佔營業收入0.2%,反觀三星電子高達8.3%、惠普2.9%、蘋果2.8%、戴爾1.1%。2011年宏碁研發費用只有11億台幣,反觀聯想早在2006年,研發費用就高達3億美元。
聯想重視技術的創業思維,也展現在利用中國大陸市場賺取的雄厚資金,訴諸“國際併購取得技術和通路、累積全球化管理經驗”策略,首先在2005年以17.5億美元併購IBM個人電腦部門,歷經多次重組與挑戰,終於漸入佳境。對國際併購更有信心之後,2011年聯想進一步收購NEC個人電腦業務51%股權,以及德國個人電腦策劃與銷售巨頭Medion過半股權,2012年更收購部份巴西家電巨頭Digibras Group經營權,不管在取得技術或建立通路方面,都大有斬獲。
聯想的國際化策略也表現在董事會組成,高達一半董事來自海外,除了索尼前社長出井伸之、美國IBM等公司的前高管之外,2013年還迎來了ARM創始成員之一的前董事長佈朗,美國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也出任聯想董事會觀察員。甚至在2011年被宏碁解職的前CEO蘭奇,也在2012年被聯想延攬為EMEA(歐洲、中東、非洲)業務主管。出井伸之即表示:“聯想除了深耕中國大陸市場之外,很擅長從收購企業中學習技術和混合經營。”
宏碁(Acer)創始人施振榮面色凝重
宏碁不但在中國大陸市場敗陣,也因為輕視研發吃到苦頭。2012年12月,宏碁產品設計與創意等研發部門只有1000人,儘管計劃在2015年擴增到1700人,但恐怕為時已晚。即使在台灣,華碩也一步步取代宏碁成為電腦標誌,該公司的超薄、超輕型個人電腦非常暢銷,與美國谷歌聯合開發的Nexus 7也取得市場領先。華碩合併銷售額,在2012年第三季超過宏碁,同年利潤也創歷史新高。
聯想的反敗為勝,迅速崛起為全球電腦龍頭、乃至未來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全球品牌,已經顯現出兩岸IT產業消長的警訊。中國大陸企業在政府保護民族工業政策下,相對容易掌握市場優勢,如能在本土市場和雄厚資金的基礎上,善於利用國際併購取得技術和全球通路,顯然更有機會成長為全球製造龍頭。
更重要的是,隨著大陸IT產業的迅速發展,聯想的中國大陸市場利基也將更加根深蒂固。正如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所言,電子商務、IC、遊戲、4G將成為撐起中國大陸IT產業的四大支柱,未來成長空間極為寬廣,但隨著中國大陸IT產業崛起,受創最重的將是台灣,台灣原本最強的產業群聚效應,正在被中國大陸全面取代。陶冬更警告,一旦台灣IT產業鏈被中國大陸同行沖散,台灣經濟前景堪憂。
聯想的豪情崛起,對照宏碁的黯淡式微,可以看出台灣IT產業邊緣化的壓力。宏碁和宏達電在品牌方面走不出去,恐怕只是邊緣化的初期徵兆,未來台灣可能連代工產業都會面臨腹背夾擊壓力,這才是台灣IT產業的更大危機。
相關新聞
遠見雜誌:大陸科技大躍進台灣如何再續燦爛榮景
兩岸科技勢力消長 聯發科投資大陸IC設計公司啟示錄
小米喧嘩,HTC迷醉 兩岸手機品牌競爭力消長
龐建國:反服貿聲中的兩岸消長(詳參【圖博館】: 攻占馬桶府)
明報:馬王政爭牽動藍綠消長兩岸關係 (詳參【圖博館】:君子的下場)
展望大陸經濟變動趨勢與全球經貿版圖消長
兩岸薪資水準消長的後果 (詳參【圖博館】:《誰偷了我們的工作》 中國就業)
兩岸經貿消長研發策略應有的思維
30年海峽兩岸經濟實力的消長與變化
兩岸貿易之消長看臺灣貿易之潛在危機
兩岸EMBA勢力消長輸贏在人脈
從海峽兩岸兒童文學整體格局的消長演變看中國兒童文學的未來可能(詳參【圖博館】:《中國兒童文學研究》)
中國雷達處理器換國產晶片 戰時可擺脫對外依賴: 2014年第九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於5月8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此次展出了包括多款加固軍用電腦、雷達電子設備等在內的諸多防務電子產品,吸引了很多軍事愛好者和電子愛好者的眼球。在展會現場,記者在北京理工雷科電子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展臺看到,該公司展出了多款雷達系統、衛星導航、資料獲取/存儲/處理產品。在一款雷達信號處理器主機板上,記者發現一塊處理器核心部件上寫有“魂芯”二字。據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研製的這款BW100_4DSP_VPX系列雷達信號處理板卡採用的是國產晶片,實現了雷達信號處理核心設備從進口到國產化的轉變。 (回應:我們根本不相信中國人可以自己造出芯!是不是又在吹牛逼!忽悠老百姓啊 處理器用外國的晶片你要噴,現在用國產的晶片仍然要噴,尼碼 基因遺傳啊! 如果不懂,就不要去噴,而是去先瞭解。晶片的原材料?呵呵,那是矽。矽來自哪裡?地上的砂子裡面就有大量的矽。把矽提純得到單晶矽,然後在上面蝕刻出電路,就成了晶片。中間不需要進口其他任何原料。或許有些人會問了,那這個蝕刻電路的機器才是最關鍵的,它是國產的嗎?呵呵,的確,製作晶片最最關鍵的就在這個蝕刻電路的機器,這個機器叫做光刻機,是電子行業最尖端最頂層的設備。世界上能製造光刻機的廠商非常稀少,全球有影響力的只有五家:荷蘭ASML、日本尼康、中國SMEE、日本佳能、美國ultraTech。中國目前排名第三。啥,你問intel、nvidia、高通、三星這些牛逼的公司到哪裡去了?呵呵,我們日常聽到的intel、nvidia這些所謂的牛逼公司,其實都是晶片產業的中下游而已,他們嚴重依賴於最頂層的光刻機生產商,intel的光刻機是採購自ASML的,nvidia自己根本不能生產晶片,晶片是交給TSMC代工,而TSMC的光刻機是採購自ASML和尼康的。高通自己也不生產晶片,交給其他晶圓廠代工,三星的晶片依靠採購ASML和日本的光刻機。沒有光刻機,這些廠商半個晶片也造不出來。光刻機才是一個國家晶片產業最核心的競爭力,而在這一點上,中國是有相當實力的!不要太妄自菲薄了。詳參【圖博館】:中國軍工)
中國可成為世界最強國家嗎?2014/04/29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歐巴馬總統訪日本,向安倍承諾,中國如出兵釣魚島,將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美國將協助日本防衛釣島。美國表面雖說無意圍堵中國,但承諾協防已有聯日抗中的實質涵義。美日聯防事關重大,令人聯想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即使北京向來自稱,無意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但中國崛起,最終能否成為世界最強國家?
中國能否成最強國家,有兩個最重要元素,一是中國在經濟上能否超越美國,何時超美?二是中國軍力和政治影響力能否世界第一?討論世界最強國家,必須分清中國經濟力量和其他力量(軍力和政治影響力),因為只有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國,即國民生產總值(GDP)超美成為世界第一,並不等於就是世界最強國家;只有像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無論經濟、軍力和政治影響力都世界第一,才能算是世界霸主或最強國家。
先論經濟超美。經濟超美如定義為GDP超越美國,應屬指日可待。中國政府日前宣布,今年第一季GDP成長率7.4%,已是連續18個月放緩,跌至最低點(上一季為7.7%);中國經濟放緩已引起全球經濟界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的拉加德日前就警告,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
7.4%的成長率,與中國改革開放頭30年平均每年約10%的成長率已相差甚遠;2009年和2010年,中國GDP是否超美問題全球曾熱烈討論,那時中國成長率仍有約10%,而美國則陷入經濟大衰退,成長率只有約1%,兩國相差8%至9%。以這種差距計算,中國十年內就能超美,所以那時有預測說,2016年或2019年中國經濟規模就可超美。
但2012年底開始,形勢轉變,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政府政策變「保七」,甚至可能降為「保六」,而美國經濟則開始復甦,成長率增至2%至3%,雙方成長差距大幅縮小,只差4%至5%,幾乎縮小一倍,何況美中的基數和計算基礎有別。
由於差距縮小,西方的研究紛紛預測,中國超美的時間會延後。總部設在倫敦的經濟及商業研究中心(CEBR)就說,2013年中國GDP為8.93兆美元,美國為16.72兆美元,從這個數字推測,中國GDP要到2028年才能超美,理由正是兩國成長差距縮小。德國的Prognos研究更預測,中國未來20年至30年的成長率,每年只有約4%,而美國成長率約3%,兩國成長差距變小,中國要超美將遙遙無期。
基本上,目前西方國家仍傾向認為,中國的GDP最終能超越美國,但出現的時間延後。
(楨:數字會說話?中2013年進出口總額4.16兆美元 超美3.91兆 躍全球最大貿易國。大陸2014年超美國 成全球最大經濟體:世界銀行國際比較計畫(ICP)以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國際貨幣基金(IMF)根據匯率計算估計美國2012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16.2兆美元,中國則為8.2兆美元。IMF預估中國經濟從2011年到2014年將成長24%,而美國經濟將只成長7.6%,因此若以PPP計算,中國經濟規模今年就可能超越美國。詳參【圖博館】: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G2 )
兩國軍力方面,中國軍事實力能否超越美國,成世界霸主,美國評論界有正反截然不同看法。去年出版的新書「侵蝕」(Eclipse: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可代表贊成意見;此書作者認為,中國經濟必將超越美國,且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將積極擴軍,最終必改寫世界秩序;當中國在世界事務擁有話語權時,釣魚島和南海主權紛爭將可在新秩序下獲得解決。
去年出版的另一本著作「中國崛起vs.戰略邏輯」(The Rise of China vs. The Logic of Strategy)則代表反對意見。此書作者認為:第一,中國不斷擴軍,必引起鄰國不安、反抗和結盟,甚至引起戰爭;過去的世界歷史證明這一點,因為每有大國崛起,必引起鄰國反抗,已成為必然的戰略邏輯。第二,日本、越南和印度等中國鄰國有可能結盟,聯手抗中,日印越三國加起來的人口和GDP超越中國。第三,中國沒有真正的盟友,因為中國每與鄰國發生衝突,例必以策略應對(譬如遠交近攻之類),施展策略的後果就是沒有真正盟友。作者的結論是,崛起的中國,必與鄰國產生衝突,而衝突則使中國難以成為霸主。
總括而言,習李體制的經濟轉型政策雖導致成長減慢,但仍可達到保七或保六的目標,中國GDP最終仍可超越美國,但時間將延至15至20年後,惟國民產值、平均所得和國家綜合實力,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另一方面,軍力不斷擴張則難以避免與鄰國衝突。眼前的中國,卻不能不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和增強軍力,因為發展經濟是維持社會安定和提高國際地位的基礎,而擴軍雖不一定用於戰爭,卻是應付鄰國結盟和美國聯防,並增加本身國際影響力的必要之舉。
回應
此文所講的都是負面的,正面的都沒講。 完全站在(和引用)西方反華媒體及台灣綠媒的立場和說辭來貫穿全文,所講的都是片面之詞,說服力很弱,說大陸沒有朋友就是如此,以本文所列的條件,美國、日本和台灣,不是也沒有任何朋友嗎?!
廣土眾民,勤勞聰明是中國終將勝出的原因與結果!歐美從19世紀起掠奪全球資源,富甲天下,落入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到今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的窘境,看歐美債台高築,只有靠不斷印鈔延命可知!
格局上 美國已經輸了 首先 美國的國力在下降 中國的國力在上升 美國和中國敵對最後輸的是美國 韓戰時 美國的國力是中國的60倍 60倍國力的美國都被中國打敗 現在只有2倍 未來變成1/2,1/3,1/4 美國應該要讓中國覺得不需擴軍
西方國家成為三流國家越來越多1980~1990年失落的歐洲 1990~2010年失落的日本 2010~2030年失落的美國
中國要恢復成為世界最強國家 應該還蠻容易 首先 除了近代500年 傳統中國都是世界最強國家 除了具備面積人口的規模優勢外 還有優秀的人種 高智商的民族 所以科技一直都很強 目前只欠缺政治 。西方政治經濟矛盾越來越嚴重 西方國家國債佔GDP普遍都在100%以上 日本國債還佔GDP200%以上 所以西方國家普遍都是豬國 中國不選擇西方的代議政治 是正確的決定
未來2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二,到時中國將具有五個以上具有充分作戰能力的航母戰鬥群,美國需要至少2到3倍的航母力量,才能在西太平洋遏制中國,問題是以這個海域離美國本土遙遠,美國的經濟力根本無法支撐成倍軍費的開銷。中、美根本不需要交戰,只需要比經濟消耗就可以了,屆時必會左右美國民眾的態度。 美國到時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主力退回夏威夷,放棄日本,讓出西太平洋,與中國結盟來維持世界秩序,以保障美國最大的利益。美國政府對未來並非盲目,只是它實際作法跟表面上漂亮口號差距太大,往往無法直接說出真相,但在關鍵的時候,美國政府仍會顯露出真正的政策。
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卻點出中美台3方的現實政治面。他認為,台灣無論得到美國援助與否,都將無法抗拒中國的統一,中國視台灣回歸為不可動搖的目標。日本、韓國、印度和整個東協,這些國家加起來都不可能對中國抗衡
活在真空包裝裡的台灣【聯合晚報社論2014.05.10
台灣對國際事務不太關心,這一陣子從學運到反核,「內憂」頻仍,更加無感於世局變化。世界銀行上月底,用購買力平價計算,預測中國大陸今年就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台灣對此事少見報導,但其具有里程碑一般的重大政經意涵,我們能繼續視若無睹?
世銀的購買力平價計算法,當然也有西方學者批評意義不大;若按正常匯率法計算的GDP,中國仍僅及美國的一半。就連中共都用官方媒體反宣傳,強調中國在科技與製造水準上仍遠遠不如美國。但事實上,中國的工業科技能力,早非想像中的落後,創下574公里極速的高鐵,已在全球各地推銷;台灣正在反的核電,中國也已可全部自製。
中國超越美國,已經從「純屬想像」,一步一步接近真實。全球心知肚明,中國成為最大經濟體,是遲早會發生的事,現在反而是中共官方如履薄冰,低調反應,擔心樹大招風。
中國變世界第一這件事,具有時間與空間的雙重意涵。從歷史的時間點來說,「西風壓倒東風」的歷史格局正在扭轉;空間上的意義則是,地緣政治學出現新局面,美國各種動作宣布「重返亞洲」,反而更加凸顯東亞區域的當今份量。
這在兩岸關係上,可能意味著許多不如台灣期待的發展,雖不滿意,卻難有太多選擇。包括在區域經濟整合情勢中,如果不願被大陸磁吸,就可能只好邊緣化;一切依賴美國老大哥的保護,已未必可靠;兩岸「先經後政」已踏入深水區,政治談判初期試探必須展開。
美國學界近年多次出現「棄台論」,是很大的警訊。正走向衰落的美國,很難會想跟最大經濟體宣戰。美中彼此磨合「兩強」的關係,台灣更加「難為小」,從戰略上到底如何為自己綢繆、布局?尤其近來反服貿、反核、反示範區的調子,跟外頭世界的風潮完全逆向而行。就以南韓積極簽FTA和全球相連結為對照,台灣卻反其道而行,大談反服貿,聽任學生指揮國家。台灣是抽離於地球之外的真空之地嗎?僅僅靠「內需」便能自給自足、自立自強嗎?真令人憂心啊!
回應(詳參【圖博館】:攻占馬桶府)
「學運」這個名稱根本就是錯的 .二十幾歲的成年知識份子, 在校外, 在立法院, 高度政治性的地方, 搞反政府政治活動, 叫學運 ? 台灣的職業學生到社會上搞政治活動, 二十幾歲的成年人, 不僅享有立法委員的言論免責權, 更有總統的刑事法律豁免權, 孰令致之, 無能的政府 民粹的政客, 和名嘴
台灣繼續搞「文革式」、「民粹式」的社會運動,終於有一天見到玩死自己的時候!
活在真空包裝裡的立法院太陽花小台獨們
中國夢減貧 挪威首富:應得諾獎2014-5-11旺報
崛起的中國,已向外界展示「中國夢」力量。挪威首富Stein Erik Hagen表示,中國漸成為世界的經濟強國,令幾億人口的人民陸續脫離貧困,「這個成就足以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諮詢公司Millward Brown和媒體集團WPP針對中、美、英,調查3國家公民如何看待各自的國家夢。結果顯示,中國夢明顯比美國夢和英國夢更深入人心。
調查顯示,7成中國人認為實現中國夢對自己至關重要,勝過美國人65%、英國人39%;有趣的是,比起中國人,美國人更肯定中國的崛起,有55%美國人預計中國將在10年內趕上美國,比例勝過中國人的45%。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旗下的《中國實時報》欄目刊文指出,幾年前中國領導人在闡述中國復興之路時拋出中國夢口號,但因當時表述模糊,讓很多人對於中國夢能否生根發芽仍持懷疑態度,但根據上述調查顯示,中國夢已深植人心。
歷史悠久的美國夢已是成功和繁榮的代名詞,但調查顯示,中國人並不覺得中國夢只是簡單模仿美國夢,而認為中國夢是一條通往更繁榮和公平的社會,以及美好未來的必經之路。(詳參【圖博館】:習李三中全會 《渴盼輝煌》)
中國夢的力量感染國際,Stein Erik Hagen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就讚揚中國脫貧的成就,認為中國政府值得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並稱與一個強大中國保持良好關係非常重要。
陸造殲-20航母 美諷徒耗財力2014-5-29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最新報導,冷戰時美蘇的軍備競賽,很像今日的中美。但蘇聯發展重點是「非對稱優勢」,許多美軍擁有的軍事裝備,都不是蘇軍優先發展的項目,像是航母,蘇聯就晚至80年代末才開始研製,且縱使是發展航母,蘇聯也有自己的非對稱優勢,「這是蘇聯航母從設計概念上,就不同於美國航母的原因」。
不過,中美的軍備競賽,走得卻是「對稱優勢」。文章說,美國非常高興、希望大陸把財力投入到殲-20、航母此種「消費型」、「對稱優勢型」裝備中,「這樣會耗盡中國的財力資源,卻無法形成對美國的力量威脅」,該文舉殲-20為例稱,「按目前的發展構想,(殲-20)能與F-22對抗嗎?」
對此,大陸航空問題專家表示,「殲-20實際上並沒有對付美國的意思,考慮到的作戰環境是中國周邊國家」;針對上述想法,該刊認為,「這一設計理念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天真」,因為未來大陸與鄰國的任何軍事對抗,無論是東協、日本、南韓還是印度、中亞國家,都會有美國介入的身影。
文章提醒,蘇聯的崩潰,很大程度是經濟破綻,而此背後是超負荷的軍備競賽,而大陸目前的情況是,「重複的軍備建設隨處可見」;但報導也肯定,大陸發展軍武時,並未犧牲經濟發展,沒有拖垮國家經濟的跡象。
科工成本啦!誰本輕高效誰出頭。吹口哨狀膽,改變不了傾斜的事實。
蘇聯發展非對稱 不也拖垮了
這篇文章毫無價值,一點營養都沒有。在等個20年中國經濟趕超美國的時候,看他還怎麼寫?
牠們完全知道事實,沒法咬人的狗總要狂吠幾聲,自我安慰一下
美國這畜牲的意思是.您大爺不要浪費錢研發.給我當保護費.反正地球我說
之前遼寧號才被說成是廢鐵,今天又變成了戰力排行世界前幾名,自己走自己的路就行 別管他人說三道四
美國駐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是資產也是負債:亞洲盟國不太可靠;中國導彈威脅增加
許多人認為中國大陸空軍必敗,然中美未來大規模空戰,美國一定能勝嗎?這也未必!中國大陸空軍也有可能打敗會不可一世的美國空軍,因為美國空軍也有其足以致命的軟脅。軟脅一:美國西太平洋空軍基地的脆弱性。軟脅二:笨拙的美空軍空中加油機與預警機。軟脅三:美國空軍缺乏『數量優勢』。軟脅四:美國空軍無法支撐高強度的大規模空戰。軟脅五:美國空軍缺乏作戰的時間與空間。美國空軍如果拿不到制空權,美國海軍必不敢參戰,其結果那正如基辛格所說,中美之戰必是雙方精疲力竭而收場!
2012年中國美國GDP對比如下:16.244:8.358 兆美元 A.2013年中國美國軍費對比如下:6400:1880傯美元(2014/4/14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報告) B.另外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日本軍費支出名世界第五。2013年度美國軍費總額為6330億美元,中國為1146.76億美元,俄國為713億美元,英國為598億美元,日本為580億美元。從2014年起日本軍事費用支出暴增. C. 2012年美國軍費世界第一,為6820億美元.中國其次,為1660億美元.2012年日本軍費為593億美元(介于英法之間),韓國為317億美元.( 2014/4/6美國福布斯數據顯示) D. 2014年中國國防費用為1320多億美元.( 新華社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14/3/6) 2014年美國國防費用為5200多億美元.是中國的四倍.(解放軍報,2014/3/6) 實際美國2014年國防費用有6500多億美元以上. E.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 人口13.5億.國防費用:1070億美元.軍人230萬人.人均軍費為46520美元.美國-962.9萬平方公里土地, 人口3.1億. 國防費用:6300億美元.軍人142萬人.人均軍費為443660美元. 中國-三代戰機:750~800多架.轟炸機:100多架.大型運輸機:20多架.戰艦:50多艘.潛艇:60多艘. LPDx3. 常規動力航母x1. 美國-戰機X3600多架.重型轟炸機X150多架.大型運輸機X740多架.戰艦X110多艘(多用途和導彈核潛艇X55艘,提康德罗加級導彈巡洋艦x22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X62艘,佩里級護衛艦X13艘,濒海戰鬥艦x4艘, 復仇者級掃雷艦X13艘),總共約有180艘作戰艦艇. LPDx8. 核攻擊彈道潛艇:55多艘. 核彈道潛艇:14艘.核動力航母x10+1(尼米兹级航母X10艘,福特级航母X1艘) 以航母做對比是11:1. 以核潛艇對比是70:10.不要忘了美國核彈數量可比中國多到不能比. 從上面已知的所有捜集的最新數據比較看來,應該是 美國威脅論. 當今的美國威脅論帶來全世界的不安寧,處處設計地區的火種.目前就是找亞太代理人挑釁事端, 挑釁者後果終究要負責,最明顯的就是越南官民放縱配合-打砸搶燒殺所有亞洲各國與歐美國家的工業區無一倖免,這是真真實實的鐵証.難到是假了嗎? 中國教育/科技/經濟/工業/農業/政治/軍事預算等等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幫助成長, 預算則是相互調整.這是一個國家發展定律. 絕不是美國政府說三道四就可以改變,數據事實都可以呈現大眾,無法造假. 以現有的數據,基本上中國軍事費用支出, 至少控制在GDP 3%以下.. 看中美兩國國防支出相互比較.....人們心中就有一把尺,.客官自己看呢?但美國可以一再的指責中俄兩國,特別是中國的和平崛起與中國威脅論始作俑者的美日. 其心可議,其心可誅.
中共的敵人是人民、空氣污染、通貨膨脹、貪污的官吏、買官的軍事將領、買官的地方官員、各級軍官,這樣的國家像一個即將要倒塌的大樓,這樣的軍隊一打就垮掉! 日本就是能力瞬間吧中共滅亡,日本正在準備!
你大概是是綠營的,因為只有綠癡才會對中國大陸如此無知。中國大陸只花了短短30年就做到美國花了兩百年才做到的經濟成就,而且再過沒多久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既然國家富裕了,政府花點小錢造幾艄航空母艦也是不過份的,反正又不會影響到經濟發展,老美只是忌妒講些無聊的酸話,老美不要忘了他們欠中國大陸一兆美元的外債,這足夠造100艄航空母艦呀!
弱智的傻瓜,你知道中國多大嗎?告訴你,沒有美國的支持,中共分分鐘滅掉日本,整個日本還沒有東北三省的三分之一大,毫無可迴旋的戰略縱深,內部沒有能源和食物,只要簡單的圍困,日本就是徹底死翹翹了。滅亡中國?你見過老鼠能吞掉大象嗎?中國的很多問題,都是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問題,所以,都是能解決掉的。日本的所有問題,都是停滯和墮落所帶來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的可能,日本必將在自我窒息中所滅亡!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