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軍改
2018/06/12 07:45:08瀏覽87|回應0|推薦5
(原以為「基本所得」是館長的「邏輯邪」,不料是早已有的「烏托邦」!

是嗎?那就貼些相關資料,並聯貼〈中國社改〉〈中國醫改〉〈中國教改〉

另參【圖博館】《美國軍事革新》 中國大   習李)


另附【新圖博館】實然觀
  依學科特性、軍事學是門研究「戰爭勝負」的學問, 其實從宇宙萬有引力和演化論來看:宇宙人生演化的實然之相是各種(軍)力之間的「物競天(人)擇、適者(而非強者)生存」,但是各大文明應然的絕對論,都會以各自的終極價值,合理化出絕對的真善美聖之制度,尤其西方所謂的「民主和平論才是普世價值」,可是依本館《台灣共犯體》尤其本館「軍評」的《戰爭指導》之析判這並非實然之史實、而是前述:西方近代民族國家的民主並非民主教信徒所謂的民主和平論、而是西方戰爭史上戰爭而非和平的誘因,並將中世紀的有限戰爭導致無限戰爭。
  相反, 被左派褒為對內敢打地主對外敢殺仇敵、被右派貶為對內極權好鬥對外窮兵好戰的、毛澤東之軍事戰略才是以有限戰爭手段贏得和平目的,這不只達到西方《戰爭論》的「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的目是消滅敵人」, 毛澤東軍事思想至少還有三點《超越戰爭論》:一是以最大的投入產出比和最大的利潤總額去贏得戰爭,至於採用什麼具體的戰略戰術並不是其關鍵。二是和平主義,不是為戰爭而進行戰爭,而是為和平而進行戰爭。三是有節,不去追求戰爭表面的勝利榮耀。不僅避免戰敗,而且避免越過勝利的頂點,使戰爭停止於投入產出比最大化和利潤總額最大化的點上。
  土共「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游擊戰」,憑啥能從軍事戰術升級為戰略、甚至成為國家戰略,這當然根源於前述〈序〉所言: 宇宙人生演化的實然之相「經濟性原則」與「中國關聯性思惟vs西方對立性思惟」(和平辯證vs好戰二元),故中國戰爭原則是即使「有理」也要「有節」(從毛澤東建國之初的韓戰到越蘇印戰、鄧小平改革開放之初的懲越陸海戰,到習近平連戰都免「上兵伐謀」便解決了周邊海陸衝突、而非公知大V噴子的「喊打喊殺」,被公知大V噴子譽為「戰鬥民族」的蘇聯瓦解了、俄國衰敗中,被譽為「身經百戰」的美軍也深陷實戰、其實新軍事改革後的數位化部隊、只要武器實測和演習參數不失真、戰場實戰表現多如仿真結果、比如美中新軍事改革在中東非洲的表現),相反西方所謂的「正義之戰」、從「十字軍東征(侵)」到「第二次波灣戰爭」、皆違「理節」,難怪美軍會陷於「伊戰越戰化」:如果越戰失敗的教訓、是促使美軍新軍事改革的成功之母,並打勝了廿世紀末第一次波灣戰爭,那此一成功的改革和勝戰、便成了廿一世紀初第二次入侵伊拉克的失敗之父。因美軍不知只要是入侵他土、「游擊戰」在任何地方都能打,越南叢林行、中東沙漠當然也行。
  中國「有理有節」的戰爭原則、從古《孫子兵法》至今《超限戰》皆然,如《超限戰》所言:超越一切界線和限度的戰爭謂之超限戰。超限戰的手段無限,但以滿足有限目標爲限。戰爭史上最早用原則去固定作戰方式的人,當推孫子。他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避實而擊虛」等原則,至今仍是當代兵家行動的信條。
  相對於《孫子兵法》《超限戰》等武將的「有理有節」,為何公知大V噴子的「喊打喊殺」會如此「理盲濫情」呢? 這當然也根源於前述的中國天下中心式「漢賊不兩立」之傳統、不論諸葛亮「六出歧山」於同族曹魏或岳飛「多次北伐」於異族金國,皆不知《孫子兵法》所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不祥之器要慎戰、真要戰也要「知己知彼」,「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避實而擊虛」。這些漢武帝都了悟也都做到、即使如此、晚年也要為連年征伐下「罪己詔」而未陷秦始皇隋煬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濫用民力」之敗亡,但文人不但不了,反而透過小說戲曲影視、渲染諸葛亮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岳飛之「莫須有」死於秦檜(其實不是秦檜當漢奸賣國賊,而是岳飛北伐的軍事戰術、違背了南宋高宗源自北宋以來、不得不的守勢國家戰略),而這些正是從清末「義和團」至今公知大V噴子等「愛國賊」喊打喊殺的理盲濫情之源。
  有些公知大V噴子還「理盲濫情」到史盲、說啥「漢唐長城都矮,主動出擊,才能勝利,宋明長城再高,消極防禦,還是會被突破。」其實自從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失去騎兵天然屏障之後,宋根本沒控制過長城,北宋太祖和太宗幾次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恢復對長城的控制、但皆敗。而明朝一直採取主動進攻戰略,但除了明成祖數次北征稍有成之外,明英宗土木堡被俘、明武宗兒戲般御駕親征、也皆敗,直到萬曆後國衰才變消極防禦,後金也無法突破山海關,最後是靠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社評-習近平的軍改路2017-09-22旺報

  中共十九大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大陸軍方高級將領仍然出現頻繁調整,引發坊間諸多討論。不過,焦點如果僅及於人事變動,可能遠遠不夠,其背後可預見的軍改未來走向,更值得思量。
  2015年大陸啟動了一場脫胎換骨的國防和軍事改革,軍隊領導指揮體制徹底變革,取消了運行多年的總部制,改「四總部」為15個職能部門,改7軍區為5大戰區。改革至今,15個部門至少有三分之二出現主官調整,十八大後8名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已有7名先後出現職務調整。
  十九大後,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將確定新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名單,待軍方領導組成塵埃落定,軍改將很快進入縱深階段,探索更為細化有效的強軍措施。如何縱深,三方面走向應特別注意:
  其一,軍隊作戰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大陸7月播出的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用了兩集講述軍改,首次披露了原七大軍區7支勁旅在內蒙古朱日和與專業藍軍實兵對抗中慘敗的細節,當時解放軍的作戰能力著實令中共擔憂,「能打勝仗」成了此後官方高頻詞。
  今年「八一」,習近平親臨內蒙古朱日和對解放軍進行沙場檢閱,重點檢驗其作戰能力。軍改以來,大陸軍隊「抓戰鬥力建設」的實戰演練增多,據披露,今年4月空軍某基地剛剛組建,尚未完全理順體制機制,就已邊改裝邊打實彈演練;火箭軍某旅參加完朱日和閱兵後直奔西北戈壁駐訓等等,實戰已成解放軍「家常便飯」。
  在剛剛結束的「跨越-2017朱日和」演習中,紅藍軍各有勝負,藍軍也直言「這次的紅軍不好打」,可見重視之後成效明顯,十九大後,將用更大力度提升隊軍作戰能力。
  其二,軍民融合體系將全面鋪開。軍民融合已上升為大陸國家戰略,而當前,大陸軍民融合程度尚淺,自主創新能力也偏弱,軍民融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吸納社會各界專業人才參與軍事技術革新,在國防工業中引入更多市場競爭,製造尖端軍事裝備。
  18日剛剛升任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的李尚福便是技術型代表,這是一位曾經多次指揮火箭發射任務的航太專家。李尚福以新身份亮相的活動,正是大陸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國防科工局已透露未來將出臺設立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啟動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建設等一攬子舉措。
  其實,軍民融合體系不局限於軍事技術突破,而是將在習近平「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指導下從各個層面鋪開。例如,設立各級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打破軍民二元體制;將軍隊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駐地軍隊參與當地環境綜合治理,加深軍民情感;以開放姿態促技術、資金、人才、資源等要素在軍地間自由流動;國防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等等。軍民融合將打破舊軍民關係,形成軍民利益和情感共同體,不僅為提升軍事水準,也為贏得民眾認同感。
  其三,反腐高壓軍隊先行。2013年12月以來,中共中央軍委巡視組共開展13個批次巡視,覆蓋原四總部和各大軍區、軍兵種、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武警部隊黨委班子及其成員,軍隊反腐風暴之下已有郭伯雄、徐才厚2名軍委原副主席先後落馬,一批軍級以上領導幹部被立案審查,一大群「蒼蠅」被從嚴查處。十九大後,中共將持續高壓反腐態勢,不僅不會放鬆,還將進一步通過體制完善達到「標本兼治」。軍隊地位特殊,將是高壓中的高壓。
  習近平曾比喻,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大陸軍改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十九大後將加足馬力推進。
  其實,大陸如此奮力進行軍改,歸根結底是為了使其軍事力量與大國地位實力相匹配,目的圖強而非攻擊。大陸正處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新階段,應冷靜觀察十九大後其軍改走向,將大陸放在世界版圖中進行分析,方能形成更為準確的認識。
  富強是習近平中國夢的核心,大陸經濟上的「富」,包括台灣在內已是全球有感,而軍力上的「強」,台灣應該是感受尤深,十九大後大陸如何進一步強軍,是值得關心兩岸未來的人們關注的。
4總部為何要改為15個部門確保軍委集中指揮2016.1.11新浪軍事
  這次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把總部製改為多部門製,由原來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4個總部,改為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國防動員部、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軍委政法委員會、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軍委審計署、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等7個部(廳)、3個委員會、5個直屬機構共15個職能部門。
  我軍第一、第二代軍委領導是從戰爭年代走出的軍事統帥,是在當時特定時代特定條件下特殊設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歷經和平時期幾十年後,原有機制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期治軍要求,不利於從組織上確立集中指揮落實。改革後的多部門製適應信息化作戰對專業化的要求,減少層級提高效率,軍隊運行趨向扁平化。
  解放軍領導機關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設有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50年代,仿照蘇軍模式,先後增設了總幹部部、訓練總監部、總財務部、總軍械部、武裝力量監察部。1958年7月中央軍委作出決定:調整總部機構,恢復總參、總政、總後三大部的傳統體制。1998年,增設總裝備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四總部機構設置。中央軍委屬下計有:軍委辦公廳、軍委法制局。總部內分為四個一級部,即總參、總政、總後、總裝,每個一級部內設置若干個正軍級別的二級部。總參謀部有14正軍級的二級部,總政治部有10正軍級的二級部,總後勤部有8個正軍級的二級部,總裝備部有9個正軍級的二級部。四總部共計有43個職能部門。
  我軍的四總部製集決策、執行、監督職能於一體,制約我軍科學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依然比較突出。條塊分割、職能交叉、協調不暢等體制性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改革後實行多部門製就是要不斷優化組織結構,提高整體效能。形成順暢的運行機制,在理順關係上下功夫,在明確職能、優化結構,為領導管理體制的有效運行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揭秘:軍委15個新設職能部門都誰負責(圖)2016.1.12俠客島
  首先得誇一夸軍隊的保密工作。從閱兵時習總“突然”說出的裁軍30萬的消息,到上一次組建三個新的軍種保密工作幾乎都是密不透風。
  這一次同樣不例外。事實上,自軍改方案公佈伊始,新的“軍委-戰區-兵種”的格局就一直為外界所好奇。人們好奇的是,之前四總部、七大軍區的體制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
  今天,這個謎題的第一部分已經揭曉。以前為人們所熟知的四總部,一下子變成了15個軍委職能部門。
  重大的變化,關鍵也在人。
  座次
  為這個選題,島叔真是操碎了心、揉碎了眼睛。
  由於保密工作的到位,對於這次軍委下屬15個職能部門的人選,島叔跟你們一樣,只能通過新聞聯播的畫面一一辨識。
  不過,中國的政治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在今天習近平給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人開會的場景中,最核心的座次是排定的(島叔還是眼尖,把這幾個內圈重要任人物一一給認了個全乎),看圖!
  主席台上,中央是習近平,左右手分坐范長龍、許其亮兩位軍委副主席;下面左右中三排桌子,左右各8人,中間6人,合計22人。這是內圈。內圈之外,左右分設第二排,然後中間往後繼續有5排座位。
  不出意料的話,15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就在這22人中產生。內圈之外的第二排、後五排,則是目前四總部的副手、以及未來15個職能部門的副手領導。
  左右各8人的桌子,分別前4名落座的,是中央軍委的8位委員——左手邊,是常萬全(國防部長)、張陽(總政主任)、張又俠(總裝部長)、馬曉天(空軍司令);右手邊,則是房峰輝(總參謀長)、趙克石(總後部長)、吳勝利(海軍司令)、魏鳳和(原二炮司令、現火箭軍司令)。
  除去他們,還有14人。雖然跟15個職能部門有一個人的差距,但按照今天新華社剛出的消息,軍委委員、原總政治部主任張陽,換了新頭銜: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
  人選
  如果你有心就會發現,在上面列出的軍委委員的座次安排中,是按照左-右-左-右的順序插空對應落座的。如果按照這個規律,把餘下的14位將領
  這14個人是誰?島叔把他們的排位和之前擔任的職務給大家列一下(職務據百度百科):
  左手第一排:王洪堯上將(總裝備部政委)、鄭和少將(成都軍區副司令)、張昇民少將(二炮指揮學院政委)、杜金才上將(中央紀委副書記,總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軍委紀委書記、總政治部黨委副書記);
  右手第一排:秦生祥中將(軍委辦公廳主任)、盛斌少將(瀋陽軍區副司令)、朱生嶺少將(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李曉峰中將(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
  中間第一排:郭春富少將(解放軍審計署審計長)、關友飛少將(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劉國治中將(軍委科技委主任)、王輝青少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運籌分析研究所所長)、劉志明少將(瀋陽軍區聯勤部部長)、王成志少將(總政直屬工作部政委、總政直屬紀委書記)。
  可以看出,14人的軍銜中,上將中將少將均有;如果按照公開材料中披露的他們的職務,也是大軍區副職、正職皆有。而他們的來源,則是四總部、七大軍區、軍隊科研院所皆有,“五湖四海”。
  需要指出的是,14人中,秦生祥、杜金才、李曉峰、郭春富、劉國治的職位應當相對比較明晰,分別對應新成立的辦公廳、軍紀委、軍政法委、軍審計署、軍科技委(截至1月11日公開報導);但其餘領導職務與部門的對應關係尚不明朗。尤其是現有的14人,對應15個職位還少一個,不排除高層級領導兼任某一關鍵部門負責人的情況。
  體系
  除了戰區的劃分還未見諸公開報導,軍改的體係正在漸次明朗。
  理解此次軍隊體制的改革,核心就是十二個字:“軍委管總、戰區主戰、兵種主建”。什麼意思?那就是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的重大變革。軍委、戰區、兵種共同組成領導管理體制,而在聯合作戰指揮上,這種體制變革則補齊此前“軍委-四總部-軍區-軍種”的結構性短板,優化指揮體系。
  簡單來說就是,過去“大總部、大軍區、大陸軍”的體系,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軍隊專業化分工、信息化時代作戰指揮的要求,因此,在軍種上,陸軍,和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一起,構成解放軍的五大軍種;在領導體系上,中央軍委是總指揮,軍委的15個職能部門各有分工,給中央軍委提供參謀、建議、執行和服務;而在作戰時,則需要中央軍委統一領導下的聯合指揮,各司其職。
  事實上,領導體系的變革,從這一次15個職能部門的分化、新設就能看出。
  比如,新設的訓練管理部,就要對全軍軍事訓練統一籌劃和組織領導,包括部隊和院校在內;國防動員部,則領導管理省軍區,組織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新設的軍紀委,則要向這15個部門以及各大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強化紀委的獨立和權威(此前軍紀委下設於總政);科技委,則在國防科技、科技軍民融合方面發力。
  而新設的5個直屬辦公室(戰略規劃、改革和編制、國際軍事合作、審計署、機關事務管理總局),則職能更加明確、分工更加細緻。
  這一切,歸結起來只有習近平說的4個字:能打勝仗。
  軍隊改革,和政黨的改革邏輯也是一樣的。如果說軍隊的使命就是能打勝仗,那麼對於黨的改革的目的,就是在治國理政、改革發展上能打勝仗。因此,軍隊的反腐,和目前官場的反腐,邏輯一致;中央級別各種領導小組的設置,也和軍隊強化中央軍委領導邏輯一致;在此基礎上,機構的裁撤合併優化,邏輯也是一致的。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1-12/doc-ifxnkkuv4415994.shtml
軍改後的中國第一藍軍旅 正式轉型「紅藍兼備」部隊2018-01-05新聞雲   
  所有紅軍部隊心所畏懼的「朱日和之狼」、中國第一藍軍旅,近日證實已於2017年4月重塑為合成旅,並從其他單位接收1000多名官兵,進行沙場閱兵等重大任務。此輪的改革中,最大變化就是藍軍旅從專業化模擬藍軍,轉型為「紅藍兼備」部隊,將更有利於知己知彼。
  據《南方都市報》4日發布專訪解放軍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旅長滿廣志、政委周勛、參謀長陳軍的文章中披露,藍軍旅這次的職能轉型,要將過去的步兵旅變成合成旅,新的模組化發展將給部隊戰備配套標準和組訓模式方法、檢驗戰鬥力生成規定等帶來系列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在中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原北京軍區朱日和訓練基地轉隸陸軍,而中國第一藍軍旅則在陸軍18個集團軍重組為13個集團軍之後,轉隸新組建的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陳軍強調,面臨改革後的藍軍旅,從專業化模擬藍軍轉型為「紅藍兼備」的部隊,更有利於知己知彼。
  朱日和基地為亞洲最大的先進軍事訓練基地,其藍軍部隊為各軍兵種進行聯合戰役和合同戰術訓練,打破以往演習「紅勝藍敗」的定勢,被譽為「朱日和之狼」。(圖/翻攝自「中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這支過去為朱日和訓練基地藍軍旅是解放軍首支專業化模擬藍軍旅,享有「中國最強大部隊」、「草原戰狼」等稱號。該部隊組建於2011年,2012年初移防朱日和,2013年底轉隸原北京軍區,劃歸朱日和訓練基地管理。2014年初正式改編為專業藍軍部隊,以建設「全軍一流、世界知名」假想敵部隊為目標。
  談到中國第一藍軍旅就不得不提及已在大陸軍迷圈紅透半邊天的旅長滿廣志,他在去年10月曾透過《央視》鏡頭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就是大家想『活捉』的滿廣志。」據了解,滿廣志是在2015年2月出任陸軍藍軍旅旅長職務,有網友戲稱,藍軍在他的指揮下幾乎玩虐了紅軍部隊,也因此紅軍與其交手喊出「踏平朱日和,活捉滿廣志」口號來激勵士氣。
  根據統計,藍軍旅成立6年,歷經1次千里移防、2次整編組建、2次轉隸移防,1次改編藍軍編制。2014年至2016年,藍軍旅先後和27個師旅進行33場實兵對抗演習,戰績為32勝1負。大陸官方報導形容,這支部隊「讓所有紅軍對手心存敬畏,讓所有紅軍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
為何解放軍對抗演習規模世界第一:有一塊最硬磨刀石 2017.9.2新浪軍事
  往年的朱日和草原,早在5月底就會迎來“跨越”系列演習,今年的“跨越”系列演習有點姍姍來遲。8月23日,北部戰區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誓師出征朱日和,拉開了“跨越-2017”的序幕。這是陸軍部隊重塑重組之後,首次組織合成旅基地化訓練。緊接著,“火力-山丹”演習也將戰卡,來自陸軍幾大軍區(現為戰區)的數十支防空部隊參加了當年的演習。
  那麼,為何每年的合成旅基地化演習都選擇在朱日和基地舉行?
  原來,一支在很平條件下沒有實戰經驗的軍隊,要想取得未來戰爭的勝利,就必須廣泛採用盡可能真實戰場環境下的對抗演練,來逼真模擬戰爭。朱日和系列演習以及每年十幾場大規模陸海空火箭軍的對抗演習,就是中國軍隊打勝仗的磨刀石。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陸軍開發出具有突破性的步兵與裝甲車輛多功能綜合激光交戰訓練模擬系統,並在1982年首次配備給美國國家訓練中心的歐文堡軍事基地,隨著MILES系統的發展並大量使用,以及戰鬥訓練區域實現了網絡化,美國陸軍完成了地面作戰部隊訓練變革。
  其他國家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些創新的重要性,以中國為代表的更多國家也建立了實時對抗訓練中心。中國從1986年就開始設立專門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組建專業藍軍,開發激光模擬系統和演習系統。2006年北京軍區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裝備了第二代“激光模擬對抗訓練控制系統”。該系統利用激光發射與接受,模擬火器射擊機理和被命中的戰損狀況,使實兵演習貼近實戰。
  美國在1990年海灣戰爭砍瓜切菜一樣完胜伊拉克軍隊,在那之前美國陸軍也沒有什麼大縱深的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實戰經歷,照樣打敗伊拉克龐大的裝甲部隊。主要原因是美國陸軍在經歷了70年代越南失敗以後,認為軍隊需要在接近真實戰場的環境下訓練,才有可能在未來戰爭中取得優勢,於是異常強調綜合對抗訓練。
  在模擬交戰時,當激光束命中目標,接受器可自動切斷武器平台和發動機油路,強制被擊毀方退出戰鬥,能通過通信網絡接受每個激光模擬對抗機發來的衛星定位數據、彈藥存量、戰斗狀態等信息。自動監控演習態勢,識別與評估雙方毀傷,裁決演習行動和評估演習質量。從單兵武器、主戰裝備到非火力單位,全部安裝激光仿真交戰系統終端。從空地火力環境到非火力單元,全部實現仿真交戰。
  到2015年,中國最大的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的規模已經達到佔地1066平方公里,可展開集團軍規模的諸軍兵種複雜電磁環境下仿真訓練,能滿足兩個機械化步兵師的紅藍雙方進行激光模擬交戰演習。據觀摩過該基地演習的美軍高級軍官評價,朱日和基地可以和美國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相提並論。比朱日和規模稍小的綜合訓練基地,中國軍隊還有9個。
  在中國軍隊這些訓練基地裡,參訓紅藍雙方均加裝實兵交戰系統,這種系統採取直瞄打激光、間瞄打數據的作戰方式,交戰中所有數據都可實時傳輸導調。朱日和基地的這套交戰系統,不論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可以與美軍的最新型戰術交戰系統相媲美。
  根據美軍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經驗,美軍在真實戰場的作戰強度要比訓練基地裡的對抗輕鬆的多,以此類推,解放軍在未來戰場上應該也一樣。(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解放軍得規模本來就是世界第一,對抗演習規模世界第一有什麼奇怪!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02/doc-ifykpysa2774642.shtml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維基百科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台後開始推行的軍事改革計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改革。
  策劃與啟動
習近平於2012年11月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之後,便開始籌略推行軍隊改革計劃。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並將軍隊改革納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布局。
2014年3月,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親自出任組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范長龍出任副組長,並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軍改開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2015年1月,軍改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對擬定的改革方案作出了部署;同年7月,軍改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建議》。此後,習近平又主持召開了中央軍委常務會議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以審議軍改總體方案。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宣布,中國將裁軍30萬人;次月,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同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軍隊改革由此正式啟動。
  軍改方案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方案以「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為主導原則,包括了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措施。
  軍改進程
  軍兵種調整
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與戰略支援部隊正式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軍隊拋棄了大陸軍主義,打破了陸軍高於其他軍種的模式。原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上將出任陸軍司令員,原蘭州軍區政委劉雷出任陸軍政治委員。同時,原第二炮兵部隊改組成立火箭軍,使其成為解放軍在陸、海、空軍之外的第四個獨立軍種。原二炮司令員魏鳳和上將、政治委員王家勝中將分別出任火箭軍司令員和政委。此外,解放軍還成立了新的戰略支援部隊,由原軍事科學院院長高津中將出任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原北京軍區政委劉福連上將出任戰略支援部隊政委。
  軍委多部門制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軍委將原先的軍委領導下的解放軍四總部體制改為中央軍委多部門制,中央軍委機關調整組建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國防動員部、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軍委政法委員會、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軍委審計署、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等15個職能部門。2016年1月11日,在軍委各部門調整組建基本完成後,習近平接見了各部門主官。2017年,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成立。
  撤大軍區設戰區
2016年1月16日起,根據習近平的命令,解放軍七大軍區停止行使指揮權。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習近平向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五大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
  組建軍委聯勤保障部隊
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組建解放軍武漢聯勤保障基地,作為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的最高機關,領導無錫、桂林、西寧、瀋陽、鄭州5個聯勤保障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劃分,戰區機關、戰區軍種、集團軍機關駐地(2016年2月)
戰區轄區聯合作戰指揮部駐地[15]陸軍機關駐地[15]海軍機關駐地[註 3]空軍機關駐地劃歸陸軍的省級軍區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武漢集團軍機關駐地
東部戰區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南京福州寧波南京無錫71集團軍徐州72集團軍湖州73集團軍廈門
南部戰區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廣州南寧湛江廣州桂林74集團軍惠州75集團軍昆明
西部戰區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四川重慶成都蘭州——成都新疆軍區西藏軍區西寧76集團軍西寧77集團軍成都崇州
北部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瀋陽濟南青島瀋陽瀋陽78集團軍哈爾濱79集團軍遼陽80集團軍濰坊
中部戰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湖北北京石家莊——北京北京衛戍區鄭州81集團軍張家口82集團軍保定83集團軍新鄉
  軍事司法體制改革
2016年1月,撤銷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全軍政法委員會,組建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同時按照「調整軍事司法體制,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的精神開始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改革。2016年6月,中央軍委政法委在北京舉行「全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調整組建大會」,明確了軍事檢察院由以往按照軍兵種和武警系統設置調整成區域化設置。2016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網站發布《關於重新編制發布軍事法院代字的通知》(法〔2016〕142號),其中規定解放軍軍事法院的層級是「高級」,東、南、北、中部戰區軍事法院、西部戰區第一、第二軍事法院以及解放軍總直屬軍事法院的層級是「中級」,解放軍石家莊、福州等軍事法院的層級是「基層」。
  調整組建陸軍集團軍
2017年4月27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楊宇軍表示,陸軍集團軍調整後,將原來的18個集團軍調整為13個集團軍,番號分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團軍。
在本次改革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67所軍事院校。分別隸屬於四總部和各軍兵種。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現代化軍事建設,部隊院校的規模和編程需要大規模調整。同時,科研機構、訓練機構也需要改革。
2017年4月27日,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答記者問,表示「軍隊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改革,主要是適應新的領導指揮體制和規模結構的要求,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重塑重構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和我軍特色軍事科研體系,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理論技術支撐。目前,這方面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
2017年6月2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公布了改革後軍事院校的數量,包括中央軍委直屬院校2所,各軍兵種院校35所,武警部隊院校6所,共43所。他表示,此次軍隊院校調整改革,「對院校結構布局進行了調整,基本形成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布局。」
2017年7月19日,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成立大會暨軍隊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授軍旗、致訓詞,出席座談會並發表講話。
  軍兵種機關整編
截至2017年,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整編工作完成,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軍官數量減少30%。
  武警部隊改革
2016年3月,在武警部隊調整改革全面鋪開後,武警部隊機關已由之前的三大部(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改為四部委(參謀部、政治工作部、後勤部、紀委),2017年增設裝備部。
2017年10月3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為依法有序推進武警部隊改革舉措,為修改完善相關法律規定積累實踐經驗,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了《關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改革期間暫時調整適用相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的相關規定。 受國務院、中央軍委委託,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寧10月31日所作關於草案的說明稱,為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按照中共中央批准的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及關於武警部隊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強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武警部隊的集中統一領導,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現代化武警部隊,將對武警部隊領導指揮體制和力量結構調整改革。王寧在關於草案的說明中表示,暫時調整適用的主要內容:一是調整領導指揮體制,二是調整職能任務,三是調整警銜制度,四是調整保障體制,五是調整部隊部署和兵力調動使用制度。
2017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共中央關於調整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決定》,自2018年1月1日零時起,武警部隊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實行中央軍委-武警部隊-部隊領導指揮體制,歸中央軍委建制,不再列國務院序列。武警部隊建設,按照中央軍委規定的建制關係組織領導。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與武警部隊各級相應建立任務需求和工作協調機制。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原屬於武警部隊序列的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全部退出現役,轉為公安機關和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門的行政人員。原武警下屬的武警黃金、森林、水電部隊全部退出現役,官兵集體轉業改編為非現役專業隊伍,按照先移交、後整編的方式,併入國家職能有關部門,其中武警黃金部隊併入自然資源部,現役編制轉為財政補助事業編制,原有的部分企業職能劃轉中國黃金總公司;武警森林部隊現役編制轉為行政編制,併入應急管理部;武警水電部隊轉為非現役專業隊伍後可繼續使用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名稱,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國家海洋局(中國海警局)領導管理的海警隊伍轉隸武警部隊;武警不再承擔海關執勤任務。
  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
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張升民的簡歷,其出任軍委訓練管理部政委的時間是2015年11月。
跟據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調整組建了戰區軍種機關,包括戰區陸軍、海軍和空軍機關。發言人並未提及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戰區機關,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參考文獻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B1%E5%8C%96%E5%9B%BD%E9%98%B2%E5%92%8C%E5%86%9B%E9%98%9F%E6%94%B9%E9%9D%A9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oujsoujsou&aid=11241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