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安石之學術觀(5-5)
2007/06/08 16:24:34瀏覽338|回應0|推薦8
結語
安石之學術,以《三經新義》為最高精神指標,從上述所舉各項引文可證,安石已將經學與變法緊密結合,觀熙寧新法中每一項內容,皆有經學之理論依據。安石能去蕪存菁,良者取為效法,不良者足以警惕,對於無補於世之章句、傳注之學,則持批評態度,對於不合時宜如「井田制」亦捨棄不用。實言之,其於嘉祐年上〈萬言書〉述及效法先王之政時,已提及「當法其意而已」。
安石經學之命運與變法相關,變法則與其政治命運相扣。至於安石學術與文學又非比尋常,學術良窳必然影響其學術之成就。當其身處宰相之職,利用政權影響力,進而傳揚其學說,故其新經學因此能登高一呼,與當時學術各派一一較勁。
北宋時期,安石經學占統治地位,贊成與反對相間,也各有持論,彼此觀點落差極大。若以客觀視之,筆者謹以宋徽宗〈故荊國公王安石配享孔廟廷詔〉之稱王安石,並歸結之曰:
闡性命之幽,合道德之散,訓釋奧義,開明士心。
此亦為以帝王之尊,肯定安石探究經義之領域,有至高之成就與貢獻。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rping&aid=101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