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其實是吉祥月
NOWnews 生活新聞 2010.08.11
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已經到來,民眾總認這段時間諸事不宜,小心為妙!但台灣民俗專家卻反擊,「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吉祥月」,一切誤會都是起於明太祖朱元璋的謊言,讓鬼月一說意外流傳至今。
亞洲大學 台灣民俗館副館長顏榮豐表示,當初朱元璋篤信風水之說,也深知七月就是吉祥月,但他卻想「獨享」這段吉時,因此,派人在民間散佈謠言「七月是鬼月,天將降禍」,還派人假扮道士四處賣符,招搖撞騙,沒想到意外讓「鬼月」流傳至今,因為台灣人是明朝時移民來的,是華人世界唯一完整保留明朝七月是鬼月習俗的族群,可說「唬弄台灣人600多年」。
顏榮豐還提出另一項根據,清朝勘輿師蔣大鴻在「天元五歌」中轉述勘輿大師楊救貧的口訣,「古來天子七月葬,士庶踰月禮不曠」,就拿前句來看,古代帝王往生後常延至七月才下葬的原因就在於,七月是申月,取其「田地中,上得天時,下得地利」,所以「申」代表大吉之月,而不是鬼月。
亞洲大學 台灣民俗文物館 特別在農曆七月舉辦「台灣鬼文化迷失展」,兼具教化與導正世俗的功能,而現場還根據歷代七月民俗資料,製作了20張「為鬼正名」的看板,全力宣揚七月是名符其實的「吉祥月」。
朱元璋愚民 七月吉日改大凶
中央社 2010.08.13
亞洲大學 (Asia University, Taiwan)台灣民俗文物館 研究指出:自古以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大吉月;因明太祖朱元璋想佔七月吉利之天時為帝王所用,故派人假冒道士賣符,並謠言說:七月是鬼月,天將降禍;而台灣人是明朝時移民台灣,受到明政府愚民;是華人世界唯一完整保留明朝七月是鬼月習俗的族群。
亞洲大學 民俗館說:清朝勘輿師蔣大鴻《天元五歌》中轉述勘輿大師楊救貧之口訣「古來天子七月葬,士庶踰月禮不曠。」何以帝王往生後予以暫厝,另選擇七月吉時下葬?副館長顏榮豐說:七月為「申」月,取其在田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故為「申」是大吉之月,故勘輿家有古來天子七月葬之訣。
明太祖朱元璋篤信風水地理之說,其深知七月(申月)為大吉之月(明朝皇帝除沿古來天子七月葬之俗外,另亦多數選擇農曆七月登基),帝殿(陵)擇正子午(南北),為避庶民得到「天時」與「地利」而與皇家爭權,因此對外散播七月是鬼月的不祥之月來愚民,並頒「皇曆」,即農民曆,將甚多大吉之時、日改為大凶、大耗之日,以為皇家所用,而庶民則依所頒皇曆作息。
顏副館長說:滿清得台後,來台灣之清吏,鑒於台胞對於七月過於鋪張,認為陋俗,曾數度禁止,《治台必告錄》:「台地七月普渡之俗,麋費極多…傾貲耗產,但知事鬼不知事人…」,足證七月是鬼月,是台灣早期移民受到明朝愚民政策的遺毒而不自知,已致將七月是鬼月之習俗流傳至今。
亞洲大學 台灣民俗館館長朱界陽,認為民俗應與時俱進,融入符合時代,符合教化功能,無意義的迷信部分有必要汰除,讓民俗合乎常理,合乎時代,合乎邏輯,讓民俗更有文化品味。
朱界陽說:亞洲大學 民俗館為破除七月是鬼月的迷失,考據歷代七月民俗相關資料,製作二十面為鬼正名,為民正俗的文化看板,預定農曆七月一日起展出1個月,歡迎明眾參觀指教,共同為破除七月的迷信而努力。
文化局長黃國榮則表示:端正禮俗,讓民俗具教化功能,讓民俗更有品味,是經營民俗館正確的方向,他感謝亞洲大學 能用心考據民俗典故,提出有利的證據來端正七月不是鬼月的民俗。
農曆七月是吉月 鬼月應正名
自由時報 記者蘇孟娟 台中報導 2010.08.10
農曆七月到來,台中市民俗公園台灣民俗文物館 考據歷史文獻後,發現古時七月多是祭祖、孝義之月,直到明太祖後才出現七月鬼月之說,應是明太祖時期「嫁禍於鬼」,刻意散佈不祥之月一說,不讓民間與皇族共用吉日吉時所致,盼替農曆七月正名。
台灣民俗文物館 館長朱界陽指出,每逢農曆七月,民眾總有諸多忌諱,認為諸事不宜,但實況究竟為何,卻少有人探究,決定予以考證,也有趣味發現。
副館長顏榮豐說,考證不少古時經典,包括詩經描述七月,未找到有不祥之兆記載;梁武帝時設盂蘭盆齋,自此後民間普遍在七月15設盂蘭盆齋為孝親之供,到唐代仍沿襲;到宋朝為止,未曾查見到七月是鬼月的記載。
另包括查得七月十五中元節是舊時祭祖重要日子;台灣通史也記載相同祭祖的活動;另佛教在中元祭祖禮俗外,也增目連救母的說法,讓中元節又多孝親意義。
顏榮豐說,另查到古代堪輿大師楊救貧的口訣指「古來天子七月葬」,因為七月是申月,取其在田,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之勢,尤其明朝皇帝除沿古來天子七月葬之俗外,甚至多數選擇七月登基,在在顯示七月應是吉月。
那究竟七月從何時變成不祥之月的說法,顏榮豐說,查到「黃紹年氏」記有元末明初,朱洪武軍師劉伯溫獻計,在七月叫許多人扮道士向各州縣散播天將降大災等訊息,應是七月不祥之月的由來。
顏榮豐推測,明太祖朱元璋篤信風水地理說,把七月視作諸事不宜的鬼月,應是當時刻意施行的愚民政策,目的就是不讓民間與皇族共享天時、吉日。顏榮豐說,會進行初步的考據,主要希望傳達不要過度迷信觀念,相關考據資料,也在該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