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06 17:01:46瀏覽1027|回應2|推薦70 | |
光蠟樹開花的時間,幾乎跨越整個夏季,因為花序為密錐花序,花密生,頂生;花黃白色,滿樹的黃花,與綠葉相襯,無論遠近望去,都是一片泛著亮綠與金黃,引人注目。 據相關植物資訊的報導指出,光蠟樹的樹液是獨角仙成蟲喜愛的食物,揪形蟲、蜜蜂及蝴蝶似也不例外。 光蠟樹花開,遠望一片金黃。樹幹上吸引獨角仙、紅星斑蛺蝶及台灣扇角金龜共享樹液。 光蠟樹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耀眼的金黃!光蠟樹開花的時間,幾乎跨越整個夏季,因為花序為密錐花序,花密生,頂生;花黃白色,滿樹的黃花,與綠葉相襯,無論遠近望去,都是一片泛著亮綠與金黃,引人注目。 入秋以來,再看到光蠟樹,或許是花落結果的時候了,光蠟樹的果子為翅果,長約 3 公分,果形狹長呈片狀,披針狀篦形,每一片單看像扁平的豌豆夾,成串成串的吊掛在枝頭,因果子轉成熟時逐漸變成黃褐色,遠遠望去,在陽光的照耀下,又是一片閃耀的金黃。 光蠟樹結果,仍是黃澄澄一片。樹間則有五色鳥、樹鵲、紅嘴黑鵯、綠繡眼來棲。 而木犀科(Oleaceae)梣屬(Fraxinus )的光蠟樹,是常綠半落葉喬木。尤其難能可貴的,據相關植物資訊指出,光蠟樹原產地在台灣,為台灣特有種。雖然大陸南部、日本、琉球、印尼、菲律賓、印度等地亦有。但至少是本土少數原生的植物吧。也因此,別稱台灣光蠟樹。另外,也有因為樹皮灰白色、樹幹有雲形剝落痕跡、材質堅軔優良、材色具有油蠟色澤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等特色,亦稱為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在兩處光蠟樹的枝椏間,巧合發現大卷尾築巢。且見到初育成的幼雛。 光蠟樹的樹形高大,成株高可達20公尺,花開滿樹之前,枝繁葉茂,綠蔭的樹下還真是一片避暑的好所在,確實是很好的庭園樹與行道樹。 今年,暑夏期間,在兩處(榮星花園、新生公園)光蠟樹的枝椏間,很巧合的發現了大卷尾築的巢,也看到大卷尾哺育的幼雛,並且看到成鳥為保護枝頭的窩巢,很兇猛的攻擊樹下經過不清楚狀況的狗兒,是巧合嗎?還是大卷尾對光蠟樹情有獨鍾? 光蠟樹樹汁吸引扁鍬形蟲+黃長腳蜂、紫蛇目蝶+獨角仙+黑尾虎頭蜂共享。 據相關植物資訊的報導指出,光蠟樹的樹液是獨角仙成蟲喜愛的食物,揪形蟲、蜜蜂及蝴蝶似也不例外。 六、七月間,在士林官邸生態池周邊的光蠟樹,就常會發現光蠟樹幹上吸引來獨角仙、黑尾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長腳蜂、棕馬蜂,還有紅星斑蛺蝶、豹紋蝶、紫蛇目蝶、褐翅蔭眼蝶、鳳眼方環蝶,甚至紅脈熊蟬等來共享大餐。 但,都會公園的光蠟樹,似乎不容易發現獨角仙的蹤影;或許跟植物周遭繁殖的環境有關;也可能太多的人來人往活動,一逕被發現,已被有心人捕捉了有關吧。 褐翅蔭眼蝶+黑腹虎頭蜂、褐翅蔭眼蝶+黃長腳蜂、中華大虎頭蜂+台灣小紫蛺蝶組合共享樹汁。 但大卷尾愛在光蠟樹枝頭築巢飼養雛鳥,是否有其慣性?卻可能是未來值得持續關注觀察的發現吧。 光蠟樹又稱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附錄—光蠟樹基本資料 光蠟樹 ‧英文名:Griffiths Ash,Formosan Ash ‧學 名: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Fraxinus minute-punctata Hayata Fraxinus retusa Champ. var. kosyunensis Mori Fraxinus griffithii C. B. Clarke ‧科 名:木犀科(Oleaceae)梣屬(Fraxinus ) ‧別 稱:台灣光蠟樹、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原產地:原產地在台灣,為台灣特有種。中國大陸南部、日本、琉球、印尼、菲律賓、印度等地亦有。 光蠟樹樹汁吸引大虎頭蜂+蒼蠅、黑腹虎頭蜂、棕馬蜂、姬獨角仙、獨角仙、紅脈熊蟬、黃口攀蜥、紅星斑蛺蝶+台灣扇角金龜、豹紋蝶、鳳眼方環蝶等來分一杯羮。 ‧分布:分布於低海拔季風林。北部分布於海拔1800公尺以下至500公尺及南部1800公尺以下至700公尺範圍暖溫帶闊葉林帶。 ‧特 性:光蠟樹為木犀科常綠半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形剝落痕跡。因其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材質堅軔優良,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台灣櫸)。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羽狀複葉先端漸尖銳;葉小光滑全緣,秋天葉片會轉黃。 花序明顯,花黃白色,圓錐狀花序。果為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成熟時褐色。樹形優美,適合作為庭園樹、行道樹。臺灣光蠟樹樹姿優美,結果期時一個個長線形的翅果掛在樹上隨風飄曳,令人賞心悅目。樹液則是獨角仙成蟲喜愛的食物。 (資料取材自莊溪<認識植物>) 大卷尾尾羽似魚尾狀,俗名烏秋、卷尾、釋卷尾。 大卷尾 體長約29公分 俗名:烏秋、卷尾、釋卷尾 目名: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科名:卷尾科(Family Dicruridae) 型態為嘴粗厚有力,先端微向下彎,尾部略長,大多上嘴基部與鼻孔間有剛毛覆蓋;食性為雜食性,陸棲性,警覺性高,主要棲息於樹林中(在都會公園裡,則會棲在樹枝、支架或電線上,築巢於高枝上,雛鳥為晚熟性。 全身黑色而有光澤,尾羽似魚尾狀,俗稱「烏秋」。 求偶時期,半夜或清晨會在住家附近發出特有響亮的叫聲「嘰卡啾-、嘰卡啾-」。育雛期間性兇猛,會攻擊走進巢位的行人。 (取材自網路) (本文圖原曾在天空部落格發表,因天空部落公告2021/12/31關閉,重新整理轉移UDN再發表。) 延伸閱讀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蒼鷹、五色鳥為生態保育聚焦(向生態尖兵李建興致敬)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922918 <城鄉組曲>花艷果熟 夏季生命的謳歌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6653984 <都會賞鳥>發現黑冠麻鷺食蚯蚓、蜥蜴及築巢育雛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460687 <都會賞鳥>大卷尾縱橫四處睥睨遊獵 勇於捍衛領域 http://blog.udn.com/jong2020/161005182 <旅遊花樹記事>從台北看紫薇—紫薇、大花紫薇、九芎(小果紫薇)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5712115 <都會賞鳥>水鳥映波光—大、小白鷺、蒼鷺及高蹺鴴(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系統要停擺......)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954131 <旅遊花樹記事>荷池旁風箱樹野薑花的小生態-魚蝶蜂蠅蜻蜓椿象與鳥鵲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0673503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