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冠肺炎疫情戒慎恐懼 現代人休閒的再思考
2022/01/22 22:18:48瀏覽1258|回應0|推薦7

有人認為新冠肺炎(COVID-19)如同大自然受傷機制的反撲,人類或許應該反思,過去我們對地球資源的耗損及生態的傷害,或許遠遠超過了如今疫情的慘重。

因此,如何加強重視充實人民心靈的內在,不要去鼓勵表面的虛華,才是尋求身心靈平衡之道吧。

新冠疫情 怵目驚心

時至2022121日,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嚴重(見全球疫情地圖https://covid-19.nchc.org.tw/dt_owl.php?dt_name=3),確診人數已逾3.46億人,其中美國確診人數逾7千萬人居冠(死亡逾86萬人),南美洲確診逾4.5千萬,死亡1.2百萬、歐盟確診7.5千萬人,死亡逾93萬人,其中英、法確診人數,均逾1.5千萬人,義、德、西等也逐漸接近千萬人,印度、巴西等國確診人數也在2~4千萬人上下。持續關心每日疫情的新聞,真可謂怵目驚心!

一趟埃及行的遊船(示意圖),也造成新冠疫情確診入境數大增。

新冠肺炎疫情自大陸武漢市(201912月)發現人傳人警報迄今,台灣雖遭數波突破,賴入境把關及全民防疫嚴守規範,幸未擴大到失控狀態。迄今(2022/1/21),上班、上學及各種活動幾乎均未受限制影響,值得慶幸珍惜;確診人數逾1.8萬人,死亡逾850人,雖然確診者八成以上仍是境外移入個案為多,如寶瓶星號、磐石艦、埃及船旅、3+11桃機、台北萬華、屏東縣枋山鄉、中研院、防疫旅館案等本土較棘手個案,均能化險為夷,惟近日桃園西堤餐廳及移工、高雄港埠等確診案,似又再次引爆防疫警報(本土確診1/22、23、24分別為82、52、15人);防疫似乎應該更加小心,並加強限縮力道才對。舊曆年將至,各類聚餐、長假返鄉及各景點出遊群聚的人潮,是否會造成防疫的漏洞擴散,實在令人憂心。

舊曆年假,海外歸國入境人數爆增,也增加境外移入新冠確診個案。

看到歐美先進國家因為先前的掉以輕心,疫情大爆發失控,數以萬計的重症患者因醫療人力、物力資源嚴重不足崩潰,無法搶救而去世,境況十分悲慘!各國封境、封城,禁止各種群聚、交流的活動,也讓昔日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繁華大都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寂靜和蕭條。無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人類經貿發展造成重創,對多數人的食、衣、住、行、娛樂休間等各個領域也都造成極大的衝擊。

大地反撲 值得省思

因為要切斷疫病的傳染鏈結,各國紛紛祭出了封境、封城、「居家隔離」,禁止各種群聚、交流的活動。然而,在人類面對疫情戒慎恐懼,減少消費與外出活動之後,意外發現了一些值得人類關心與省思的現象。 

美國NASA太空總署的研究員就在新冠疫情發生後以中國的空氣污染為例,做出一張新冠肺炎前後的比較。簡單來說,因為疫情影響,空氣中的二氧化氮的濃度明顯大幅改善。因為二氧化氮多半來自車輛排放的廢氣,或是工廠燃燒物,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燒。

(圖取材自NASA Earth Observatory images by Joshua Stevens, using modified Copernicus Sentinel 5P data processed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義大利鎖國第三天,薩丁尼亞島首府——卡利亞里的一個海港水域,竟然發現了海豚!鴨子在羅馬的噴泉中,威尼斯的運河清澈見底,可以看到魚群,野豬和寶寶與人類共棲在市區。 

日本奈良公園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沒有遊客,長年賴遊客餵食的奈良鹿「一整群」衝到了市區覓食,甚至把路邊的盆栽吃掉了!這些奈良鹿沒有了人類餵食,只能重拾野外覓食本能求生存了。

奈良鹿上街。圖取材自三立新聞網

美國芝加哥著名的謝德水族館,在響應居家隔離政策而「封館」之後,管理員決定讓一群小企鵝出來觀光!看著他們搖搖晃晃的步伐,在寬廣的園中散步,真的超療癒啦!

企鵝。木柵動物園。中子攝。

綜合印度媒體報導,位於印度奧里薩邦的魯西庫利亞(Rushikuly)沙灘,由於觀光客淨空,意外讓欖蠵龜擁有不受打擾的空間,3月中下旬被發現一周內湧入近28萬隻「龜媽媽」,一大片「龜海」綿延6公里之長,這也是睽違7年的盛況。根據相關自然保護機構預估,今年(2020)將會有47.5萬欖蠵龜上岸築巢,並於魯西庫利亞海灘產下逾6000萬顆卵。

(欖蠵龜上岸築巢。圖翻拍自聯合新聞網IG/bipro_seas)

有人戲稱,新冠肺炎病毒是動物對人類的反撲,因為,恐怖的病毒傳播是因為人吃了蝙蝠,經由蝙蝠傳染;如同2003年間的SARS,也是因為人類通過食用果子貍而感染。以往,都是人將動物關在籠子裡,因避免被新冠肺炎病毒,各國進行居家隔離封鎖管理,大多數的人們也因恐懼傳染,待在家中不敢外出,形同自我禁閉。 

因此,有人認為新冠肺炎(COVID-19)如同大自然受傷機制的反撲,人類或許應該反思,過去我們對地球資源的耗損及生態的傷害,或許遠遠超過了如今疫情的慘重。

去除虛華 充實心靈

幾年前,個人即在一篇<現代人的休閒-聲色(攝)犬馬(車)>網誌中表達:

吃喝玩樂、聲色犬馬,顯然皆是人之本性、世人之所愛也!然而,隨波逐流、浩浩蕩蕩沉溺其中,豈不是只見浮華世界的表象嗎? 

固然,若是舉世之人皆無欲無求,世界科技文明豈會日新月異、進步發揚?然則,若舉世皆物慾橫流,也難免人心欲求不滿,心靈流於空洞,不也就是造成今日爭奪資源戰愈趨激烈、財富分配失衡、人心難平、地球溫室效應、生態面臨耗竭的原因嗎?所謂「物極必反」的哲理,是否就是可以參考值得警惕的道理呢? 

在個人另一篇反思人類在地球大自然應扮演的角色和責任<「地球倫理」觀念已勢不可擋>網誌中也不忘提醒:

「若要避免人類大慘況,防止這個星球上的全球之家遭受無可彌補的損害,就得在我們管理地球和地球生活方式上做重大的改變。」 

再引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有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繽紛的姿彩、陶醉的聲音,令人目眩神迷。奔馳打獵、財迷心竅都會令人行為舉止變得怪異失常。因此,眾人及為政者如何加強重視充實人民心靈的內在,不要去鼓勵表面的虛華,才是尋求身心靈平衡之道吧。 

願與朋友們共勉之!

延伸閱讀

<城鄉組曲>告別庚子辟疫災 梅開櫻紅好春光 為生態平衡進一言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56295305

<心靈觀想>兵凶戰危VS.人間有愛 祈願平安好個秋!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1378692

<心靈觀想>賞龜鷺靜觀自得 悟自然養生心法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69406636

<心情風景>紅塵雲霄風、身在桃源中、孤鳥悲鳴之二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66839220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ng2020&aid=17139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