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親的料理人生
2015/01/06 09:25:11瀏覽30|回應0|推薦4
母親一輩子是家庭主婦,然而待最長的時間是田裡,跟我們說最多的話是在廚房和餐桌,她很少教我們怎麼種田栽菜,卻常跟我們說食物和食材的故事。

母親擅長料理,動作又快。有時見母親忙,想幫著做菜或料理家務,但總是幫倒忙。國中時,假日父母親及弟弟都要到田裡去工作,而我因為要溫書,所以母親讓我留在家裡。幸運撿到的空閒總是有些心虛,知道母親早上買了豬腸,心想可以幫忙料理午餐,於是從冰箱拿出來,想起母親是用筷子翻過來洗,還說這樣才會乾淨。徹底洗乾淨後,切斷放進水滾的鍋內,加入薑絲燜煮,青菜也洗切備妥,連電鍋的飯都正炊煮著。

我想母親從田裡回來一定會稱讚我「目色好」,沒有學過做菜,僅是看她煮菜就會料理。等近午,母親先回來準備午餐,我一一稟報我的「功績」,初始母親臉色還充滿讚賞,一看到鍋內的豬腸湯,就知我不但沒幫到忙,還砸了全家都愛吃且在那個年代並不常吃到的粉腸。

那一次,我牢記住粉腸是不能洗的,因為記得太牢,之後又砸了一次,這次是小腸,我用粉腸的方式料理,又錯了。因這兩次事件,母親從此不讓我下廚。

不過,她講了一個故事,像是取笑我又像安慰我。她說一個新嫁婦,在出嫁前未曾下過廚,婚後第一次進廚房,看到苦瓜,想起母親常說粗皮蔬菜要削皮,光滑細皮的蔬菜就不用,於是她拿起苦瓜,一刀一刀削去苦瓜皮上的顆粒。結果被婆婆數落了一番。隔天,婆婆買了瓠瓜,她一見瓜皮光滑無比,連皮切塊就丟進鍋裡煮,當然又被婆婆說了一頓。

母親說我就像那新嫁婦,僅是一知半解,觀察力也不夠,莽撞做事只會壞事。

炒紅鳳菜時,母親會說這是窮人家產婦做月子的菜,因為麻油炒紅鳳菜可以補血。

冬至煮湯圓時,母親說了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還是一個不太會做飯菜的新嫁娘,因為不知湯圓熟了沒,搯了一顆試吃,見有人進廚房,臉皮薄,怕被人以為愛吃,趕緊吞下去,結果因為太燙吞不進去,窒息死了。於是母親一再告誡:煮湯圓只要看到湯圓浮起就是熟了,還有,試吃就大大方方地吃,不試怎知好吃與否。

母親在請客時,一定將魚肉飯菜擺置得很漂亮,除了有美美的視覺效果外,母親還舉了非常有趣的比喻。她說:「人心歹無人知,嘴壞尚厲害。」就像食物擺盤,外型好看,人就喜歡,所以,我們要盡量說別人的好處,別讓自己成了道是非的人。

對於做菜的順序,母親也非常堅持。愈快愈容易炊煮的菜要最後下鍋,較複雜的菜餚則先烹煮。母親說費工和難做的菜都需要時間,只要解決費工難做的菜色,剩下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壯年後的母親不必到田裡工作,有很多時間可以待在廚房裡,不必像以往火速洗切炒煮一家人的飯菜,母親總是早早備妥食材,要花兩小時燉煮的肉,她四小時前就燉煮了,青菜也一定洗切好備著,爆香用的蔥薑蒜等也一小份一小份備妥。煮飯前廚房的流理台上,一盤盤一碟碟全是處理好的食材整齊地擺放著,像是列隊準備表演的大人和小孩。

母親見我總是在緊迫時間內才要進廚房做飯菜,不免叮嚀:什麼事早一點準備比較好,不容易出錯,也比較有挽救的餘地。

我做菜不是母親教的,是從食譜學來的,但對食材的認識卻是從廚房從餐桌,母親有心或無心所說的小故事中得來,讓我不必費心學就知菜性的冷熱,以及搭配的方式。

其實,母親做菜就像料理她的人生,生活的哲學她全用在做菜上,或從做菜裡體悟人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hn1030&aid=1999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