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27 12:31:45瀏覽230|回應1|推薦3 | |
昨晚在學校看了一部1966年的法國片《虎口脫險》 在電影社發的講義中,有段導演的話:在我看來,讓人發笑比抽象的佈道要有用得多。 這讓我想到之前去看的水滸傳,虎口脫險是讓我看到了他想表達的思想,但水滸傳呢?怎麼想都是好笑的部分耶。 老師提到,電影語言是超越導演個人存在的,也就是說,電影是一個獨立個體,無論導演是誰或是哪一國,都可以用同樣的技術去拍,重點是如何加入創意使之不同,例如片中有一段修女駕馬車逃跑的畫面,便是採用西部片的拍攝方式,這並不令人覺得有無不當,反倒佩服法國電影工業的發達,雖然採用別人技巧,但他還是很有自己特色,就像雲門跳現代,但我不會以為他們是美國舞團。那國片呢?之前去看了盛夏光年,兩個字:糟。空。如果我是外國人,我根本無法從這部片中看到台灣人的思想,地方特色,甚至是食物,如果三個主角長的不漂亮,這部片的賣點在哪? 我只是很納悶,一樣是電影(與盛夏光年),一樣在搞笑(與水滸傳),究竟差在哪裡?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