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09 11:50:57瀏覽526|回應0|推薦2 | |
曾經是成大校長20個月的教育部長吳京,在雜誌上認為:『陪孩子成長很重要。日常生活給我們加了許多假象的東西,每個人都要去包裝;可是,如果你把這些包裝拆開來看,還是一個人。而人最重要的就是親人。』 因此,從現在開始,筆者會網羅收集各方資訊,以學童營養為架構的專題討論。讓身為父母的讀者,能從更寬廣的角度,給予兒童更多實際的營養支持。 什麼是過動兒
過動兒,是一個兒童醫學上的通俗診斷名稱。其實它的全名叫作:『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在臨床症狀上常在3─4歲左右,被家人開始注意到。但大多是孩童開始上學後,才出現明顯的問題。醫學界至今仍無法單憑某種檢驗,便診斷是否患了過動症。但專家同意,有些症狀,是每一個患者都有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黎以菁副教授也是兒童精神科醫生她經常診治過動兒。她說:首先,患者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很短時間,做事總是心不在焉,其次患者過分活躍,而且行為往往反常,並帶有騷擾性質,最後是性格衝動,行事不顧後果,例如胡亂衝過馬路,搶別人的東西,毆打別人等過動兒以男性較多,男女比例約在3比1。 過動兒的特徵 一、注意力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 持續時間也很短,更易受到外界一點小刺激而打擾分心,故無法專注地完成課業遊戲吃飯自身基本照顧如穿衣服好好洗完澡等,連玩具也常一個換一個,根本無法全心全意地聽完他人說話,或與人好好互動交談。 二、過動現象 這是一般人最常先注意到的大部分。視場合有輕重之分,越熱鬧刺激越多的場合越明 顯,坐不住東跑西跑爬高跳下像個毛蟲般動個不停,渾身上下充滿活力。 三、衝動情緒與行為 做事似乎都沒經過考慮,想到就做,欠缺組織能力,且變換頻繁,相對的在團體就顯得無法遵守規矩,惹得其他人生氣不已。 四、對挫折忍受力低 易發脾氣,人際關係不佳,相對地,患者也對自我價值感低下,自尊心低,情緒不穩,常出現反抗性的問題行為等。 五、學習上的障礙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分心情緒不穩等,導致根本無法好好學習新事物。一般來說,成績都很差。 過動兒的病因 過動兒的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有先天遺傳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多半靠一般 檢查無法發現故又叫微細腦部異常)出生前後的神經受損,飲食不良和某些重金屬如鉛毒害,和從小教養上的缺失等。新近的研究顯示,這種病可能和左右腦的血流量,化學作用 ,電活動,腦細胞化學傳遞物質等不平衡有關。可說是眾說紛紜,至今而未有人能確定。另外,過動症也可能與遺傳有關,熊思方說:如果曾有家人患這種病,小孩得病機率會較高。有研究發現過動兒的父母或兄弟姊妹,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二是過動兒患者。 過動症能不能控制或預防 過動症患者須服用一種名叫「利他林」(Ritalin)的中樞興奮劑。這種藥能幫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減低活動力,增進自我控制能力,效力能維持三到四小時。但服用利他林也 有輕微副作用,熊思方醫生說這種藥會抑制食慾,也令人較難入睡。另外藥力過後病人略感不快。 國內目前有多少過動症患者 在台灣據估計,有二十到三十萬兒童患有過動症。 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在台北市,有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輔導委員會設有情緒障礙規劃執行小組,小組設計了一套評估系統,用來鑑定安置輔導過動兒。 要治癒過動兒,家長和學校的合作非常重要。有一位過動兒名叫朱浩賢,住在香港吳 妙芬是他在香港天主教博智小學的導師,她知道吳浩賢的狀況後,便把他調到課堂較前面位置去坐,並安排三名品學較佳的學生坐在他附近,以便協助他改進學業。葵桶醫院油麻 地分科診所裡,有設備完善的模擬教室,讓過動兒能在類似情境下,學習與同儕相處。熊思方說患者若遭受老師同學排斥,病情可能惡化,長大後或許會有行為偏差的併發症。所 以必須讓他們適應怎樣安靜上課。另外,身為父母的更需要堅強起來,去尋求相關管道的協助,不要去看環境。因為環境不會因為你的自憐而過去,也不要去問為什麼,這些只有 讓你更陷入低潮沮喪中。在筆者所處的教會中,也有許多自閉症等問題小孩,他們的父親因為愛主,所以帶著他一同參加教會生活。教會的服事者,提到一則新聞,那新聞是說 由於自閉症的孩童特質是善於模仿,有一位自閉症的父親,因為無法忍受自己竟然會生出這樣的孩子,經常怒罵他,小孩子就用相同的語氣聲調再罵回去。有一天晚上,小孩子趁 父親睡著,竟拿木棍往父親頭上打下去。而相較那位教會的弟兄的自閉症小孩,就學者禱告唱詩讚美主哈里路亞的聲音,比誰都大聲。總之一個良性循環和轉移注意力是對教育特殊孩童是極為重要。 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這種常見的孩童疾病,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自閉症。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 以被發現。自閉症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等,和一般兒童不 同的特徵。自閉症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約為每一萬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5比1。 自閉症的特徵 一、人際關係的障礙 自閉症患者,缺乏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基本社交應對的能力,因此從幼 兒時期起,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少反應、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係、缺少一般兒童的模仿學習、無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不會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等方面的困難。 二、語言和溝通障礙 自閉症在了解他人的口語、肢體語言、或以語言、手勢、表情來表達意思等方面,都 有程度不同的困難度。大約有50%的自閉症兒童沒有溝通性的語言;有語言的自閉症兒童,也常表現出鸚鵡式仿說、代名詞反轉、答非所問、聲調缺乏變化等特徵。 三、行為的同一性 自閉症兒童常有一些和一般兒童不同的固定習慣或玩法,如出門走一定路線,特殊固定的衣、食、住、行習慣,狹窄而特殊的興趣,玩法單調反覆缺乏變化,環境佈置固定等 ,如果稍有改變,就不能接受而抗拒、哭鬧。 自閉症的病因 自閉症不是由於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至於可能造成自閉症的因素,則有下列幾項: 一、遺傳的因素 20%的自閉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和類似自閉症的。此外,自閉症男童中約10%有X染色體脆弱症。 二、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 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德國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 受損傷而導致自閉症。 三、新陳代謝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會影響腦神經訊息傳遞的功能,而造成自閉症。 四、腦傷 包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以及嬰兒期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閉症機會。 自閉症能不能預防 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殊的預防方法,也就是沒有預防針或特殊的方法可以預防自閉症 。一般性預防主要是預防腦傷,譬如重視產前檢查,母親在懷孕前應對德國麻疹等已具備免疫能力,在生產的過程應避免腦傷、生產之後也應避免造成腦傷的因素等,如此便可降低出現自閉症的機會。 國內目前有多少自閉症患者 目前國內沒有自閉症患者的統計資料,不過由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登記有案的資料 ,以及參照在其它機構接受教養而基金會沒有登記的個案,估計國內自閉症患者至少在一千人以上。如果將國外的流行病學資料應用到國內,國內的自閉症人口,用嚴格的診斷準則來估計,約有四千人。如果用比較寬鬆的診斷準則估計則會超過二萬人。 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可以補足自閉症患者先天學習能力之缺陷,減少其不適應、破 壞性行為之出現,並使其潛能得以充份發揮。自閉症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矯治,對其病症的改善越有幫助。 矯治的目標 一、促進正常的發展 ? 自閉症患者,由於先生腦部功能的受損傷,從幼兒時期開始,在發展上便與一般的兒 童不同,例如,大多數自閉症的患者在幼兒時期便出現少發聲,對人不理,不看等現象。因此自閉症 的兒童早期矯治的第一個目標便是針對一般兒童會,而他們不會的行為,予 以彌補加強,也就是說一般的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應有的知識與技巧,讓自閉症的兒童也能正常發展出來。 二、消除不適當的行為 自閉症患者如未經過適當的教導,多會用一些不恰當的方式表達,不適當行為包括發脾氣,無法表達情緒或需要時的自我傷害,如果這些行動出現頻繁很高或是強度很大,便 會干擾到自閉症的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避免及消除固定刻板的行為自閉症的兒童常有一些固定行為及習慣,如走固定的路線,在特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如果稍有改變,就會不接 受而抗拒與哭鬧,並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及影響新的學習,因此這種妨礙學習的固定行為應該減少及消除。 矯治的原則 一、建立適合矯治的環境與氣氛 自閉症兒童在學習新的事物時,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產生不適應的行為 ,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為建立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有下列應注意的事項 : (1)舒解家庭的壓力 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為自閉症時,多會造成有形與無形的生活壓力,此時應讓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來幫助孩子,共同面對問題。 (2)創造適合的學習環境 教導自閉症兒童時,應該針對孩子的需要,創造適合的學習情境,藉主動製造機會,誘發他的學習動機。 二、實用與生活化的原則 自閉症的兒童在抽象理解和彈性運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導的過程中,要儘 量透過實物的操作來幫助他們理解與學習,此外,自閉症的兒童在溝通和人與人之間互相乖關係的學習上有困難,因此在教導時,便應將要教的事物應用到與人的互動關係上,從生活的實用例子中,加強其語言、人際關係及相關技巧的學習。 三、反覆練習原則 對於孩子不會的技巧與行為,可以用逐步養成及增強原理,將該行為設計在前後關聯 的事件中,反覆的練習,來幫助孩子學習,以訓練洗手為例,可以每天吃飯前或吃點心前練習,而養成洗手的習慣。 四、多變、多樣化的安排 自閉症兒童的矯治,不一定只限於家中與教室來教他,相關的人、事、物可以作為計劃的變化組合,使內容具多樣化,例如,對於會走固定路線的孩子,可以常換不同的路線回家,讓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五、用藥的原則 如果自閉症患者有相關的疾病需要用藥物治療,必須請醫生做適當的安排處理,如果 孩子有情緒不穩,注意力太短及活動量過大的行為而影響他的學習時,也可以考慮請醫生使用藥物。 矯治的內容 一、建立學習的習慣 在自然的情況下,兒童可經由主動的探索操作,觀察模仿以及他人的給指導,而學習 各項新的技巧與行為,自閉症的患者,由於受到先天上病徵的影響,自幼兒開始,便難以如一般兒童經由上述的過程而學習到種種的技能,他們在學習上,常出現注意力短暫、易 離座、不受約束、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等妨礙學習的問題。學習習慣的建立,主要是運用增強的原理,以及孩子所喜歡的增強物並給予稱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 二、溝通能力 自閉症兒童在五、六歲前是否發展出語言,對其日後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一般說來,溝通的能力培養可分為二部份: (1)語言理解能力 理解為表達的基礎,為了要增進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能力,宜透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 衣食住行與遊戲中,配合簡短、清析的語句,將孩子在從事的活動說給他聽,例如:「媽媽幫小強穿衣服」,「強強喝水」,「強強搭公車」,也就是靠著實際的動作與語言的配合,幫助自閉症兒童了解語言的實質義意。 (2)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為一個複雜且因孩子而異的長期歷程,一般的訓練進階如下: 1.模仿動作(訓練視覺注意力) 2.聽口令做動作(視覺與聽覺的配合) 3.叫名反應(訓練聽覺注意力) 4.強化發音 5.仿說單音 6.仿說單字 7.仿說詞 8.仿說句子 9.自動說 10.練習簡答 11.使用人稱代名詞 12.簡單對答 13.敘述 三、人際關係 為增進自閉症兒童和他人的互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適當的安排,讓家人的作息活 動和孩子的互動牽連在一起,如此孩子就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他人的情緒表現,去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表達自我與他人之關係。 四、生活自理 舉凡食衣住行,都是很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這些基本的自我能力,常會因自閉症兒童學習上的障礙,而造成由家人幫助代勞的現象,不僅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容易 養成依賴性,因此為培養孩子基本照顧自己的能力和習慣,生活自理的訓練宜從小開始。 自閉症要及早發現、及早療育,接受適當的診斷及相關的身體檢查、治療。對於其不 適當行為,用行為矯治、學習原理發展而來的方法,根據兒童的實際年齡、心理年齡及階段發展性的需要來安排課程。矯治內容透過適合矯治環境的建立,在專業人員、老師及家人的配合下,協助其學習,使其潛能得以發揮,長大後能照顧自己,並適應社會生活。 過動兒與自閉症的營養照顧 過動兒方面,最新文獻除了上述的AD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外,還有另一種稱為ADHD(The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發現與抗生素 的使用有關。造成孩童行為方面產生過動現象。可減少吃精緻甜食糖類和酵母菌,多食用優酪乳或含Abacidophilus bifidobacateria AB菌的嗜酸菌,大蒜膠囊及葡萄柚種子的萃出物 。每天可滴兩滴的油在果汁或食物中。日常飲食多選擇多醣體(polysaccharide)的食物,如蕈類香菇、白木耳、黑木耳、藻類、鯊魚軟骨、冬蟲夏草等。 自閉症方面目前文獻較 少有營養方面的建議。但大致來說,仍以避開過多的食品添加物及精緻甜點,多食用天然未加工的食物及多醣體類。 |
|
( 創作|其他 ) |